微软从一个很小的电脑公司发展成为如今 IT业的巨擘,其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断创新。无论是渐进式产品创新,还是灵活的市场创新,其中所蕴涵的许多理念与思想都极大地影响着其他企业。
微软在开辟产品市场方面,采取的多样化方式,以及占领新兴市场份额不同的战略举措,无不体现着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所具有的创新意识。
在开辟市场方面,微软公司采取的是一种“培育市场”的长线式的战略发展方针。而且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微软公司开发适合不同国家的本地化版本,尽管应用软件开发工作困难重重,但这些国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软件开发人才及丰富的本地化版本软件的开发经验,同时工程师们都熟悉当地的市场、文化、习俗。对此,微软公司的直接做法是与这些国家软件业的佼佼者联手开发其本地化的产品。例如,在中国,微软公司的合作开发单位就有清华软件中心、新天地、联想、先锋、晓军等数家国内知名厂商,并联合推出了中文版本的 Windows系统、中文 Office办公应用软件系统等产品。
微软公司的本地化工作非常成功。以Windows系统等重要的软件为例,微软公司可以提供美式英语、英式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等不同国家的版本,甚至有阿拉伯语的 Windows系统软件。对收益极少的国家,微软公司也不遗余力地开发当地语言的版本。因为微软知道,只有在用户了解微软公司的产品后,才可能购买微软公司的软件,成为微软公司的客户。
微软公司“培育市场”的又一重要举措是:设立微软公司大学和微软公司授权培训中心。例如,在中国,微软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于1992年底正式成立北京微软公司大学,为国内科技人员及用户开办短期高水准的技术培训课程,提高科技人员及用户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平。同时,微软公司还在全国设立了 20 余家微软公司授权培训中心,培训对象是微软最终用户及对微软公司产品有兴趣的人员,其宗旨是使学员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微软公司产品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解决在软件使用时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微软公司“培育市场”的其他重要举措是: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讲座、研讨会,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在当地培训并授权若干家微软公司产品的代理商和销售商;设立授权技术支持中心及测试中心,及时准确地帮助用户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由于这些措施的推行,微软在不同国家拥有了自己的产品市场份额。
在扩大市场份额方面,微软在与其竞争对手的合作与竞争过程中同样体现了独创性。
微软善于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找到进入新兴市场的切入口,拥有世界上80%台式电脑的操作系统的份额,以此增加公司的谈判筹码和行销实力,由此不但有巨额现金进账,同时,在新产品的研发中,还可以拥有别人没有的机会,将软件产品捆绑销售。
关于这一点,在微软开发“Windows95”项目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全美2万多个零售商,早在“Windows95”推出前数月,就收到了详尽的推销资料。微软又通过电视向全国宣传,吸引用户前来订货,造成了先声夺人的势头。到1995年8月24日微软在全球以迅雷之势推出,把为期一年多的宣传活动推到高潮。
微软深知,高科技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技术的竞争,而人的优势在这当中意义重大。因此,微软除了不惜花费大量资金买下别人先进的软件外,还数次买下别人的公司,为的是得到人家公司里出色的程序员。通过这种方式,微软得以快速揽到道行特别高深的技术人才。在微软看来,买下许多小公司,对微软的发展很关键。有些公司凭一己之力不可能成功,但它们与微软结合,两方做出来的产品就可以比自己闭门造车干出来的要出色得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脑的网络化趋势来越明显,全球互联网络一下子成了人皆议之的热门事物。许多电脑公司纷纷意识到,要想抓住这一价值增长机会,这就必须抓住时机及时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事实上,无论是微软还是网景公司,都希望充分利用网络化这一趋势迅速发展。但是,苹果公司对此却反应迟缓,行动滞后,结果,它的优势逐渐丧失,市场占有率急剧萎缩,财务收支状况连年恶化。就在苹果公司焦头烂额、度日如年之际,微软公司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向苹果公司斥资1.5亿美元以帮助苹果渡过难关,微软这一举措,是经过多方考虑的。
第一,微软深知苹果作为一家辉煌一时的电脑霸主,尽管其目前元气大伤,陷入了窘境,但它的实力仍然不可低估,微软赖以异军突起的制胜法宝“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就有苹果的麦金塔软件的影子在里面。因此,虽然使用“Windows”软件的个人电脑已经达到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微软公司仍不敢无视苹果与其他软件的使用,因为它们一旦取得某种技术突破,则势必造成一定的市场冲击,从而影响到微软公司的经营业绩。及早将苹果拉到微软一边,可以减少对微软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微软公司经营的安全度。
第二,美国《反垄断法》规定,如果某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定标准,而且市场中无对应的制衡产品,那它就要面临反垄断方面的调查。如果苹果公司彻底垮了,那么按照《反垄断法》,微软公司操作系统软件的市场占有率(约 92%)就要受到美国司法部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质疑,微软将不得不付出极大精力进行诉讼。把苹果拉过来,两者操作系统软件相加就差不多占领了全部个人计算机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微软和苹果的软件标准实际上成了整个行业的标准,别人只有跟着走的份儿。同时,由于微软实力大大超过苹果,因此它不必担心受到苹果的牵制。这样比较,保留苹果公司显然对微软是有利的。
第三,在网上浏览器方面,微软一直心存不平。当初,由于判断稍慢,结果让网景公司捷足先登,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为此,微软一直在寻找机会,试图夺回自己在网络电脑方面的优势。现在,通过和苹果联手,微软公司可以将自己生产的因特网搜寻器附装在每台苹果电脑的包装盒里,而用户如欲用网景浏览,就得自己去买软件,自己安装,极不方便,这也就为微软的因特网搜寻器增加了竞争获胜的筹码。
最后一点,微软还考虑到,由于当时太阳微系系统、大智和IBM等公司正在联手开发功能强大的“爪哇”程序语言,并有意把它开发成继“Windows”之后未来网络电脑的标准操作软件。这势必严重威胁到微软的“Windows”软件,因而是微软不愿面对的情景。把苹果拉过来以后,微软计划让其他软件公司用“爪哇”语言编制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运行的软件,以化解“爪哇”构成的挑战。因此,这一举措的实施,微软成功地利用苹果的力量扩大了自身市场份额,并消除了竞争对手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