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8252000000101

第101章 “拍马”的由来

“拍马”本来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礼节。古代游牧民族家家户户都养马,有了马,就可以解决行路、运输等问题。牧民们也常以养得骏马为荣。当两人牵马在路上相遇时,便会下马闲谈,互相拍拍马的屁股,赞一句:“马养得真是好啊!”之类的话,对方也会做出相应的回应。

后来,这种礼节和习俗逐渐从养马区流传开来,变成了奉承恭维的方式。显赫们骑在马上,奴才们都会争着拍拍马屁股恭维一番,尽显谄媚本色。因此后世就视“拍马”为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同义词,贬义色彩甚浓。

拍马也称“溜须”。现在人们往往以“溜须”一词来形容那些献媚取宠的行为,提起这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

据《宋史》记载:宋真宗的时候,有位大臣叫丁渭,喜欢对有权势的人巴结奉承,以献媚取宠,后来居然由一个掌管财赋的“转运使”飞黄腾达升任为“参知政事”,这个职务相当于副宰相。当时的宰相是寇准,丁渭便将献媚之功对寇准施展,经常和寇准凑在一起吃饭,史书上说“事准甚谨”。

有一次,二人在一起吃饭时,寇准的胡须粘了一些饭粒,丁渭见状,连忙哈腰上前,伸出手轻轻地为寇准整理胡须,还肉麻地大赞寇准的胡须如何漂亮,寇准不禁心生厌恶,嘲讽式地笑着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那意思是说参政大人你可是国家的大臣,还为上司拂须?自此,丁渭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溜须宰相。“溜须”一词也就有了谄媚新意,流传至今。

由于“拍马”与“溜须”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便往往将其合用,由此出现了“溜须拍马”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