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是指旧时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则指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
“士大夫”这个概念出现于战国时期。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级排列的顺序时仍用“大夫士”。如《荀子·礼论》记载:“大夫士有常宗。”《吕氏春秋·上农》记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
士排到了大夫之前,实际上是从战国开始的,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开始大显身手。一些以士出身的人,靠着自己的博学多才,得到统治者的欣赏,也由此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大夫与春秋时期也不大一样。春秋时期的大夫,大部分是靠宗亲分封而来的,并且是世袭的。战国时期的大夫正演变为官僚体系中的一个职位和爵位,大夫中多数不再是靠宗亲分封,一般的也不再世袭,他们中的多数是由士升上来的。正因为这种转变,“士”开始排到了“大夫”前面,成为“士大夫”。这一概念在战国中叶以后流行开来,用来代指知识分子群体。
隋唐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日趋完善,文化考试成了做官的唯一合法途径,“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开始成为读书人信奉的格言。反过来说,政府官员也必须是饱读儒家诗书经典的文化人。这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了“士大夫”群体必然是一个精英知识分子阶层。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士大夫”从此也成了一个空有“士大夫情结”,而再也没有实际地位的历史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