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授以旌节,故有此之称。
节度使之职始设于唐朝,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称为总管,唐代称都督。唐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多数被罢去,只有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还存在,用以统治州、县、镇戍。镇戍是通常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很单薄,发生战争时,必须由朝廷派出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防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更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记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后来,朔方、陇右、河东等边镇也相继设置了节度使。
节度使作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上任时均备受重视。不仅皇帝亲自派大员为其饯行,属下州、县官吏也得举行隆重的接待仪式。
节度使管辖数州,总辖辖区内的军事、民政、财政,权力极大,甚至可以随意任命官吏。公元756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领十五万军队叛乱,后虽被镇压,却使唐王朝由盛转衰,从而出现了节度使割据四方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至五代结束都未有改观。
北宋建立后,直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才解除了节度使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从此,节度使成为一种带有荣誉性质的封赏,授予宗室、外戚、少数民族首领和文武大臣,对于武将更是晋升的“极致”,礼遇优厚。辽、金分别于大州或节镇诸州置节度使,掌管军民两政。到元代时,节度使完全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