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又称《岁除》、《除夜》、《岁暮》等。
“过大年”是民间欢渡“春节”的俗称,过大年的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这一节日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会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这就是“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年而索享之”的“腊祭”。由于宗教、风俗自身的保守性和历代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目的的大力提倡,这种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时代的传统礼俗,一直留存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各个历史时期,沿袭到20世纪40年代,演化为“春节”的习俗。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年”字出现于中国古代的西周,“年”可通“稔”,意为年景好、五谷丰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业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街上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谷粱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表示;金文中的“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黄帝战胜了蚩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十分凶猛。“年”长居深海,但每到腊月三十,便会上到陆地,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舞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调头就跑。
后来,“年”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晃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由此,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了对付它的方法,最后逐渐演化成现在过年放鞭炮等风俗。
古人“过年”,和祭祀活动总是分不开的。后来,佛教、道家的思想影响渐渐渗透进来,它们为过年的仪式又增添了许多内容,例如贴春联、放爆竹、吃年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