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大街上高挂千万盏琳琅满目的花灯,东北和新疆等寒冷地区,还要制作千姿百态的冰灯。
据古书记载,汉代便有了“元宵节”这一节日,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元宵节的由来,历来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古时有“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他们都是道教信奉的神,“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后来道教以三官配三元,说天官农历正月十五生,为上元;地官农历七月十五生,为中元;水官农历十月十五生,为下元。从春秋战国开始,人们就有了过上元节的习俗。
第二种说法认为,元宵节的由来与汉朝时的汉文帝有关。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尽是吕家子弟。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恐不安,害怕遭到刘氏皇族的伤害和排挤。于是,诸吕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为保刘氏江山,刘襄决定兴兵讨伐诸吕。随后,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一起,在正月十五这天彻底平息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
由于汉文帝是在平定诸吕之后称帝的,他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为庆祝平息“诸吕之乱”,每年正月十五之夜,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叫元月,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每逢这天晚上,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欢度元宵节。
第三种说法认为,“元宵”二字的出现与隋炀帝有关。隋朝末年,隋炀帝残暴无度,为了粉饰太平,他把公元610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定名为“上元”,并在洛阳端门以外,建国门以内,搭起高台“歌舞升平”,开始大张灯火,同时令人施展奇能异术,开展歌舞百戏的活动。
后来每到这一天,大街上的人熙攘往来,有的举着火炬,有的敲着鼓点,有的戴着动物面具,有的男人甚至穿着女装,共同庆祝上元节。
唐代朝廷规定,为维护首都长安的治安,每天夜晚街鼓鸣响以后,所有行人要回到家里。但是,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夜晚,长安城内却允许百姓放三夜花灯。那几天的长安,有诗描述如“西域灯轮千影树,东华金阙万重开”。在当时的洛阳,“月下多游骑,灯着绕看人,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元宵节的玩灯、制灯、观灯,便逐渐成了一种民俗。到了宋代开宝年间,元宵节甚至延长到正月十七、十八两个晚上,有所谓“五夜元宵”之称。
到了明朝,灯节还增设戏曲表演。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元宵从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续张灯十夜,当时的元宵灯节成为我国开放时间最长的灯节。
清代灯市也盛行一时。北京灯市口,以及前门外、厂甸一带都曾设灯市,家家店铺都悬挂五色彩灯,观灯者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江南苏杭等地区常在元宵节放灯、赛灯、观灯,至今尤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