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二九相重,又称“重九”。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正如南宋女诗人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表达出了多重情怀。
为什么人们把农历九月初九叫做“重阳”呢?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易经》,该书以阳爻为九,把九列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
九九重阳,在战国时就已经被提出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是,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则明确写出了重阳的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经过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这一天,人们喜欢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上记载着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百姓家家户户中就会有人病倒,几乎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祸害。
当时有个叫恒景的人,为了使子孙后代免去瘟灾,决心到深山拜访神仙,学法术除掉瘟魔。后来,恒景就跟着一个叫费长房的人开始学道。
一天,费长房对恒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为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法术,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大惊失色。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于剑下。从此,每年九月九日,大家就会成群结队地去登山以避灾,后来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如此传说,不足为信。据考证,重阳节的原型应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这一时节,也要如同举办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仪式。
后来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最终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气侯及物质的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得到了传承,久而久之即形成了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