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8252000000180

第180章 什么是社日

“社日”之“社”,古为地区单位,《管子》记载:“方六里,名之为社。”由于农业活动与自然界尤其是土地的关系密切,远古人便把土地神化,认为有社神,主宰农事。“社日”就成了祭祀社神(土地神)的日子。古时社日分春秋两次,汉代以前,只有春社,而无秋社;汉代以后,始有春、秋二社。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社日祭神的活动始于周代以前,在汉代载圣所记的《礼记》中的《月令》、《郊特性》、《明堂位》诸篇中,就对这一习俗有所记载。班固所著的《白虎通义》也对此有所记载。

祭社神,要先“立社”,就是设置“土坛”,也称“社坛”。关于祭祀活动,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酿酒),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祭神用的肉)。”意思就是,社日这一天,人们在大树下临时搭起席棚,村民皆汇集于此,宰牲酿酒,先祭神,再聚餐,尽情欢悦。

每逢春社和秋社,各地百姓都有饮社酒,吃社糕、社饭的习俗。唐王驾《社日》曰:“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全诗衬托出了山村社日的盛况,反映出农人以辛勤劳动获得的富裕生活。

社日活动最精彩的是“赛会”,即群众会演,主要是表演杂戏、杂耍等节目,为村民取乐。此时,箫鼓阵阵,人声鼎沸,家家户户,扶老携幼,甚至是“今朝社日停针线”(张籍诗句),大家忙里偷闲,欢聚一堂。宋弃疾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到:“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里的社鼓,指的就是社日里祭祀土地神的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