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8326100000060

第60章 人与自然的和谐(1)

——简析《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人性回归

张亚锋

戴维德·赫伯纳·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写了10部长篇、40多篇中篇小说、约1000首诗和4部喜剧,其中最能体现他创作成就的就是小说。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后期创作中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劳伦斯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这部书本身便有极大的吸引力,它成了劳伦斯“性作家”招牌的明证。这种误解在中国也存在过一段时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纷纷为劳伦斯翻案,以正视听。笔者认为这是一部探讨现代西方人的生存与前途,具有严肃而深刻的思想,他升华了作者以前的小说中探讨的人与文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主题。

一、故事梗概

书中所叙的,是英国中部偏北的德贝炭矿区中的故事,不过本部作品与他的许多作品不同,女主人公是一位属于将就没落的资产贵族阶级的男爵夫人。

克利福特·查太莱是查太莱男爵的次子,系英国中部Terershall矿区的封建大地主,离矿区不远的山上的富圃勒格贝就是克利福特家历代的居室。查太莱夫人,名叫康司丹斯,是有名的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司考得兰绅士之次女。一次大战之后,克利福特负伤归来,但是自腰部以下,完全失去了效用。1920年,他和康妮回到了查太莱世代的老家,他的父亲死了,所以他成了克利福特男爵,而康妮也成了查太莱男爵夫人。

此后两人所过的生活,就是死气沉沉的传统的贵族社会的生活了。男爵克利福特,是一个只有上半身(头脑),而没有下半身的废人。活泼强壮的查太莱夫人,是一个守着活寡的随身看护妇。

在这中间,克利福特男爵,开始武文弄墨。他所发表的有许多空疏矫造的文字,也曾博得了一点社会上的虚名。同时有一位以戏剧成名的爱尔兰的青年密克立斯(简称密克)于声名大噪之后,终因出身爱尔兰人的结果,受了守旧的英国上流社会的排挤,陷于了孤独之境。克利福特一半是好意,一半也想利用密克而成名,招他到了他的家里。本来是一腔热情,无处寄托,而变成孤傲的密克,和查太莱夫人一见钟情,就成知己。但查太莱夫人,在他的身上觉得还不能够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于是两个人的情交,就又淡薄了下去。密克去伦敦以后,在勒格贝里的生活,又回复了故态,身强血盛的查太莱夫人,又成了一位有名无实的守活寡的贵族美妇人。这中间她对于喜欢高谈阔论,自命不见的贵族社会,久已生了嫌恶之心了。因厌而生倦,因倦而成病,她的健康忽然损坏到了消瘦的地步。

不久以后,克利福特的园圃之内,却雇来了一位自就近的矿区工人阶级出身,因婚姻失败而曾去印度当过几年兵的管园猎夫梅勒斯。这一位工人出身的梅洛斯就是查太莱夫人的真正情人!

梅勒斯的婚姻的失败,就因为他对于女人,对于性,有特异的见解和特别的要求的缘故。久渴于男性的爱,只在戏剧家密克身上尝了一点异味的康妮,遇见了梅勒斯的瘦长精悍的身体以后,就觉得人生的目的,男女间的性的极致,尽在于此了。

但是很满足的几次性爱之后,所不能避免的孕育问题,必然地发生了。在这里,查太莱夫人却想起了克利福特的有一次和她的谈话。他说:“若你去和别人生一个孩子,只教不破坏像现在那么的夫妇生活,而能使查太莱家有一个后嗣,以传宗而接代,保持我们一家的历史,倒也很好。”她想起了这一段话的时候,恰巧她的父亲和她已出嫁的姊姊希儿黛在约她上南欧威尼斯去过一个夏天。于是她就决定离开克利福特,跟她父亲婶婶上威尼斯去。因为她想,在这异国的水乡,她或者可以找出一个心安理得的怀孕理由。而克利福特,或者会因这使她怀孕者是一个不相识的异乡人之故而把这事情轻轻地看过。

但是巴黎的醉舞,威尼斯的阳光,与密克的再会,以及和旧友理想主义者的福勃斯相处,都不能使她发生一点点兴趣;这中间,胎内的变化,却一天天的显著起来了,最后她就到达了一个不得不决定去向的人生的歧路。

而最不幸的,是当她不在的中间,在爱人梅勒斯的管园草舍里,又出了一件大事。就是梅勒斯所未正式离婚的前妻坷资又突然回来了。这一位同母牛一样的泼妇,在同别的男人同居了几年之后,又回到了梅勒斯的草舍,宣布了他和查太莱夫人的秘密,造了许多梅勒斯的变态性欲的谣言,硬要来和梅洛斯同住,向他和他的老母亲勒索些金钱。

梅勒斯迫不得已,就只好向克利福持辞了职,一个人又回到了伦敦。刚在自威尼斯回来的路上的查太莱夫人康妮,便私下和梅勒斯约好了上伦敦旅馆中去相会。这次约会之后,她坚决地立定了主意,去信要求和克利福特离婚,预备和梅勒斯两人去过他们的充实的生活。

小说是以梅勒斯在乡间作工,等满了六个月,到了来年春夏,取得了和珂资的离婚证后,再以梅勒斯的一封长信作结束。

二、人物简析

克利福特蜜月后回到佛兰斯前线,结果一身破碎地被运回英国,“腰部以下的半身,从此永远成了疯瘫,”丧失了性欲,使康妮变成了“一个守着活寡的随身看护妇,”这是造成康妮痛苦、挣扎、反叛、出逃的根本原因。克利福特男爵崇尚理性、精神和自我控制,信奉“工业先于个人”的原则,他是一个典型的文明人,与自然对立。而英国贵族所特有的那一种利己、虚伪、傲慢、顽固的性格,又特别浓厚地集中在克利福特的身上,什么花呀、月呀、精神呀、修养呀、统治阶级的特权呀等废话空想,来得又多又杂,实际上他却只是一位毫不中用、虚有其名的男爵。他和密克的交往,也是其虚伪本质的表现,尽管他曾对康妮说:“若你去和别人生一个孩子,只教不破坏象现在那么的夫妇生活,而能使查太莱家有一个后嗣,以传宗而接代,保持我们一家的历史,倒也很好。”

因此,克利福特男爵的形象代表着死亡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狩猎人梅勒斯的性格是隐藏的,在刚开始我们不了解他,就像康妮不了解他一样,她是渐渐的了解他,并爱上他的,随着她了解的深入,这个男人身上所蕴藏的巨大宝藏,他人格的特征就慢慢浮现出来,我们不禁为他的聪慧,他天然的纯真,他无可前行的悲哀所打动。他是真正的“男子”,是劳伦斯奉献给我们的“温情”的化身。

他轻鄙克利福特男爵所处的那个阶级的一辈人,当康妮问他时:

“他一辈人怎样?”

梅勒斯回答道:“你比我知道的清楚。那种女子式小白脸的青年,没有蛋。”“什么蛋?”

“蛋!男人的蛋!”她沉思这句话的意义。“但是问题是不是在这点?”

“一个人呆笨,你说他没有头脑,一人促狭,你说他没有心肠,一人怯懦,你说他没有肝胆,一人若没有一点大丈夫气,你说他没有睾丸,这人就靡靡不振了。”

简直是一针见血,直接指出了克利福特那个阶级所短缺的,也是康妮所追求的真正的男子气概!

梅勒斯厌恶现代文明,崇尚自然,过着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生活,他是一个典型的自然人,与文明相对立。这一形象象征着自然和自然中的生命。

最重要的是人物是康妮了,她是小说中的连接点,是把文明和自然、死亡和生存联系起来的纽带。小说以她的视角展开,她选择的生活,她周围的一切,她残废的,为了钱名疯狂的丈夫,她的第一个情人,以及他给她的挫折感。她对于性的种种别扭的,不尽意的体验,她的独立,她的思考和迷茫。这一切,对于一个女性来说都多么真实。康妮为什么没有离开那可怖的勒格贝和守活寡的生活呢?因为她经历过了,她虽不是看得透,但也本能的察觉:热闹的上流社会也并不有趣,沉闷的勒格贝,不过是这大社会内在的缩影罢了,她对外在的一切,并不觉渴望。

她一天天枯萎下去,那不是因为她身在勒格贝,而是因为她自然的灵敏的天性,与这个大社会都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梅勒斯才觉得“她不像近代的女子,全是树脂品和白金。他们要压到她!毫无疑义了,他们要压到她,如同压倒一切自然的温柔的生活一样。”

康妮对于克利福特男爵的背叛,特别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看,这种反叛理所应当会成为人们诛伐的对象。然而,殊不知康妮是为了让“人道主义”的光辉能照耀自己,才痛苦地从压抑沉闷、没有人性的家庭中挣扎出来,去响应她心灵深处生命本体的呼唤和需求。如果康尼囿于社会道德和价值尺度或者即使挣扎而不作最后的反叛,她最终将在这畸形的家庭中被禁锢压迫成第二个繁漪或者安娜,不是逼疯就是自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劳伦斯和托尔斯泰对“私通”的哲学思考:劳伦斯是肯定的,而托尔斯泰是否定的。尽管本质都是追求个性解放和反抗虚伪冷酷的贵族道德。康妮反叛对于克利福特是不人道的,然而,这种不人道的举动恰恰是为了追求人性之光。所以那种极力否定康妮说法依然是现代文明与教化,传统道德与习惯在作祟。这些恰恰又是劳伦斯奋力抨击的。

她最终渴望离婚,并且同梅勒斯在一起,并不是为了“性的自由”,或者“爱的自由”,而是因为她想要做回一个真正的人。她在梅勒斯那里找到了这种希望,因此,她绝不放弃。她要将这心愿贯彻到底。所以,康妮的父亲虽然嘴里反对,但心里还是觉得满意:我的女儿是有血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