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长河风·文汇集
8533500000004

第4章 小议人生

《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至善”是指最完善的境界。可是我想,这“至善”只能是理想,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什么东西太绝对、太极致、太完美,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不存在的。“不如意事常八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季羡林讲“不完满才是人生”。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的心态会平和些,对人生的起伏得失会看得开些。

“知止”是说知道目的地。我不知道人的目的地是在哪里。但每个人都有一个终点,就是死亡,从人的出生开始它就存在。它意味着肉体的消逝,生命的终结。说到这里似乎有些悲凉,人要是可以不死该有多好。其实不然!真要是那样,生也就失去了意义!然而正是因为“人生”的有限,所以它才弥足珍贵。每个人来到世间只此一回,要感谢上天对我们的赐予,应该倍加珍惜人生。

对于人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已到垂暮之年的老人,他们对人生的理解会更为透彻,毕竟他们一路走来,经历了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其实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撰写着自己的人生,就好比一本书,充满着悲欢离合,起伏跌宕。而那些饱含激情的、富有戏剧性的、充满大起大落事件的、具有深厚哲理的书,则更为耐人咀嚼,值得人去细细品味。

且看季羡林是如何认识人生的。在他的《季羡林谈人生》中说他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但是,对于“什么叫人生呢?”也还并不清楚。他说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吾辈凡人的诞生,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他教我们问一下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

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我们的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这就要说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季羡林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人生是一个过程,“生死”就是人的本末终始。“生”与“死”之间的过程,是一条平淡的线条呢?还是绚烂的彩虹呢?这就要看你如何描绘了。这让我想起了《命若琴弦》,作者为老瞎子和小瞎子设计了一个人生的目标,可却又不让他们去实现。他们的生命就寄托在脆弱的琴弦上,“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生”和“死”就好比是琴弦的两端的点,弦就是人生,演奏的人不同,奏出的乐曲就会大相径庭。若是擅长音律的人演奏,则会时而高山流水,时而万马奔腾,一幅精彩的人生画卷跃入眼帘。反之,则不然。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过程的绚烂。

人们经常嘲笑扑火的飞蛾,为着火焰的美丽和灿烂勇敢的投了上去,就是因为忍不住想看看火焰的样子,想抱抱它,当它和火焰近距离接触的那一刹那,它真的看清楚了火焰的样子,然而飞蛾的眼睛永远闭上了,带着微笑。人们也嘲笑撼树的蚍蜉,挡车的螳螂,然而它们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信念却令我敬佩。“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浩瀚的宇宙中,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的人正是以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时间抗衡。在这种抗衡中,实现着人本体的价值,超越肉体的羁绊,达到精神的永恒。

写于2008年8月10日,原载2008年8月13日《华夏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