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还作有《春夜洛城闻笛》一首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都是通过闻笛,巧用笛曲名,寄托自己的情思,因此一向被评家相提并举。黄生《唐诗摘抄》云“黄鹤楼闻笛诗前思家,后闻笛,前后两截,不相照顾,而因闻笛益动乡思,意自联络于言外,与《洛城》作同。此首点题在后,法较老”。
题淮南寺①
程颢
南去北来休便休②,白%吹尽楚江秋③。道人不是悲秋客④,一任晚山相对愁。
【注释】
①淮南寺:地处淮南的寺庙,具体所指不详。②休便休:有能歇息的机会就歇息。③白‘:开白花的水上浮萍。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④道人:有道之人,修道之人。这是作者自称。悲秋客:因秋天到来而引发悲伤的人。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句,后人因称其为悲秋客。
【今译】
南去北来,疲于奔走,今天能休息就抓紧时间休。水面上的白’已经凋残,正逢上楚江的深秋。道人我随遇而安,不是见到秋景而悲伤的旅客;任凭那两岸的青山,在夕阳中相对发愁。
【评解】
诗人行旅在外,经过淮南的一处寺庙,在寺中休息,题了这首诗,抒发旅途中的感受,表明自己的处世观。诗人在诗中自称是学道之人,即看破红尘名利,追求崇高道德境界的人,所以诗起句便讲自己随遇而安,能休则休,既表白了自己的豁达,又切题寺,说明自己在旅途之中。次句补满行旅,描写寺庙所在地点及节令景物,写得平稳沉郁。三、四句,就萧瑟秋景,强调自己的旷达,复述江边景色,并赋予晚山以情感,寄托自己的心绪。诗写得抑扬顿挫,一句写情,一句写景,而景中又带情。通过足以表现愁思的秋景,与表示疏放豪迈的情语构成矛盾,在深处暗示自己在怡然中仍挥抹不去的羁旅愁思。
秋月①
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②。隔断红尘三十里③,白云黄叶共悠悠④。
【注释】
①此诗《千家诗》编者原署程颢作,实为朱熹《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之一,因改正。
②空水:天空与溪水。③红尘:热闹的人世间。此指有人居住的地方。④黄叶:原作“红叶”,与上句“红”字重,据朱熹集改。
【今译】
一道清澈的溪水,流过了碧绿的山头;天空与溪水澄碧鲜明,凝成了这一派美丽的清秋。这清幽的佳境,远离人烟三十里;只有白云与黄叶,远远近近,飞扬飘悠。
【评解】
这首诗的诗题是《千家诗》的编者所拟,所谓“秋月”就是“秋日”的意思。诗写的是深山中秋天的景色,写得繁富多味,不带有寻常写秋景诗的萧瑟与牢愁。诗人仿佛挥动着一支巨大的画笔,为人们涂抹出一幅空阔明净的画面。在画中,有淙淙的溪水,碧绿的群山,有湛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金黄的树叶,渲染得十分传神。诗人还把远景与近景相连,清晰与蒙浑交错,静态与动态互配,使景物幽雅多趣。诗别出心裁地将“隔断红尘三十里”镶嵌在三句景句中间,承上启下,看似漫不经意,实际上正突出了诗人欣赏景物的旨趣,是点睛之笔。
七夕①
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②,须邀织女弄金梭③?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④。
【作者简介】
杨朴(约921—约1003),字契元,号东野逸民,新郑(今属河南省)人。五代时隐居嵩山,宋初被荐,太宗授以官,旋辞归。
【注释】
①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这天晚上被分离在银河两岸的牵牛和织女星渡鹊桥相会。②未会:不理解,不知道。③须:应当。④不道:不知。这里是反诘,谓可曾知道。
【今译】
我不明白牛郎你究竟想些什么?定要邀请织女织锦,抛掷金梭。年年都大度地让人们求得许多灵巧,你可曾知道人间的机巧已经太多。
【评解】
杨朴是位隐士,崇尚远离红尘、与世无争的生活,厌恶人世间的机变巧诈。他处在动乱多变之世,因此高蹈遁世,所作诗多抒写隐趣及生活琐事。唐宋时七夕乞巧的风气很盛,每到七夕,富贵人家张灯结彩、盛设肴馔,贫家也陈列瓜果,开乞巧会,向织女乞巧。诗人有感于世风不淳,遂从七夕乞巧,想到人们逞智弄巧、尔虞我诈,因此作此诗进行责难,藉以抒发胸中的感慨。诗构思新颖,由节日乞巧引出人间的巧,顺理成章;以设问起,以反诘结,前后呼应,使诗的力度加强,这都是本诗的优点。但诗在追求新意的同时又流于浅俗,含蓄不够,五代、宋初学白居易体的诗人,常犯有此病。
立秋①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②,一枕新凉一扇风③。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④。
【作者简介】
刘翰,字武子,长沙人。约宋光宗绍熙前后在世。工诗词。著有《小山集》。
【注释】
①诗题《宋百家诗存·小山集》作“立秋日”,三、四句略有不同。②玉屏:像玉一样洁白的屏风。
③一扇风:一阵风。也可实解为摇动纨扇,享受清风。④“睡起”两句:境同欧阳修《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今译】
门外的小鸦啼罢散去,眼前的玉屏,分外令人感到凄空。我躺在床上,新凉逼人,窗外又吹来阵阵清风。一觉睡醒,步出门外,想寻那秋声又无处寻觅;只见到满阶洒落着梧桐树叶,万物沉浸在明亮的月光中。
【评解】
这首七绝,以清丽明净的语句,着力渲染了初秋夜晚的萧瑟冷清。第一句是从听觉、视觉上写凉,乳鸦停止了啼叫飞去,夜静无声,使人产生凉意;见到屋中洁白如玉的屏风,又使人油然产生空寂凄清的感觉。这句是采用通感的写法,淳净有味。次句从感觉上写凉。初秋之夜,新凉已生,又吹来阵阵清风,便倍感舒适。三、四句故弄狡狯,听到门外秋天的种种声响———风声、落叶声,出门一看,难觅秋声,唯见明月在天,落叶满阶,而实际上,这落叶便是秋声的结果。这样写,诗便平添波折,音在弦外。全诗写得空灵剔透,将初秋的自然景观与自己的感受细腻曲折地表现出来,境界高迥,清新隽永,充满雅趣。
秋夕①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②,轻罗小扇扑流萤③。天阶夜色凉如水④,坐看牵牛织女星⑤。
【注释】
①诗题一作“七夕”。②银烛:白蜡烛。秋光:月光。③轻罗:细绢。轻罗小扇,即团扇。流萤:飞来飞去的萤火虫。④天阶:宫中的石阶。二字一作“瑶阶”。⑤坐看:一作“卧看”。
【今译】
秋夜,银白色的烛光与月光,照映着冷冷清清的画屏;她拿着把轻罗小扇,扑打着闪亮的流萤。宫中的石阶夜色迷朦,凉意像水一般凄清;她呆呆地坐着,仰望着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星。
【评解】
诗用白描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幅幅画面:秋夜,烛光高照,月光皎皎,画屏冷落,一个少女拿着小扇扑打着萤火虫;夜深了,她还不想睡,坐在石阶上,仰望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诗没说少女是谁,也没说她想什么,但通过“天阶”二字,我们知道她是一位幽闭深宫的女子,她得不到应有的爱情,在深夜,孤独幽怨,只好注目星空,羡慕一年一度相会的牛郎织女。诗自初夜写到夜深,层层绘出,含蓄深致。末句是点睛,看似写一动作,实质上从侧面衬出了她浓重的愁思。通过这样暗示,前三句所写的凄凉冷清的环境,少女伤怀愁苦与无聊,都有了答案,正如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所评:“诗中不着一意,言外含情无限。”孙洙《唐诗三百首》评论本诗特点说:“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中秋月①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③。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①本诗为诗人熙宁十年(1077)中秋在徐州所作《阳关词三首》中第三首。②溢:满溢。这里是散发的意思。清寒:指清幽寒冷的月光。③银汉:银河。玉盘:指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今译】
黄昏时的云彩都已消散,月光洒向大地,散发着幽寒。银河横亘天空寂静无声,月亮升起,像转动着一只玉盘。我这一生遇到过多少个中秋月晚,可大多浪迹江湖,心中不安;明年的今日明月依旧,不知我又在何地把月赏玩。
【评解】
宋人的绝句,往往两句写景,两句抒情,苏轼这首绝句也是如此。前两句擒题写月,但写得很活,在不即不离间。先说云散风轻,清辉满地,铺叙月夜的天空;然后写银汉无声,月轮东上。这样一虚一实,逐次渐进,便使月亮格外精神。“转玉盘”三字,变直述为譬喻,赋予月以形象与动态,十分细致真实。后两句写自己对月情怀,说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多少次遇上中秋,都心境不好,展望未来,明年的今天,又不知流落何地。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至写这首诗的熙宁十年,先后任杭州、密州、河中、徐州等地地方官,漂泊不宁,正如他在次年所作《中秋月寄子由》中所说“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所以感慨极深。由于在前两句竭力描绘的月夜美景的烘托下,这两句便显得格外深沉,使人一唱三叹。同时诗用当句对,更加加重语气,增添曲折,渲染出缠绵哀怨的情致。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①,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作者简介】
赵嘏,字承祐,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唐武宗会昌四年(844)进士,官渭南尉。他的诗以情致见长,笔力纵放,尤工七言近体。著有《渭南集》。
【注释】
①悄然:忧愁怅惘意。一作“渺然”。
【今译】
我独自一人登上临江的高楼,思潮滚滚,忧愁无边。月光洒向大地,明净似水,水光澄清,又如同青天。去年同来赏月的朋友,如今不知道流落在何处;眼前所见的空灵明丽的景色,仿佛还是那样,不改当年。
【评解】
这首诗写登楼思人,笔调纡徐舒缓,语浅情深,婉约感人。首句破题写登楼,“独上”二字点睛。因为独上,又情有所钟,所以思绪翩翩,迷蒙惘然,为后面思人做伏。次句写楼上所见,以月、水、天三者交相辉映,一片空灵明丽,描摹出秋色的感人,秋夜的宁静,反衬登楼时思绪的绵邈。后两句入“感旧”,着重写物是人非,以景的相同与人的不同作对比,诗人抚今感昔之情,便流露无遗了。诗以前后各两句对照,独上之时,便思同来之人;见水月连天,风景依旧,便思去年登临所见。诗就是如此,看似简淡,实际上结构绵密,令人一唱三叹。
题临安邸①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③。
【作者简介】
林升,南宋人,生平不详。宋蔡正孙《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收本诗,题作“西湖”,署“林梦井”,或名升,字梦井。明田(《西湖游览志余》卷二谓字梦屏,于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曾旅经临安。
【注释】
①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邸:旅店。②休:停止,休止。③直:简直。汴州:北宋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今译】
青山连着青山,高楼接着高楼;西湖内外,这喧嚣的歌舞什么时候才能消停罢休?扑面的暖风熏得游人昏昏如醉,简直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评解】
宋南渡后,偏安一隅,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人,沉沦奢侈享乐,在西湖上买醉歌乐,一时西湖有“销金锅”之号。一些爱国志士,对此义愤填膺,纷纷指责统治者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这首诗的作者是个默默无闻的读书人,由于诗辛辣讽刺了时政,引起了很多人强烈的共鸣,成为传诵最广的咏西湖的诗。原诗题在旅舍壁上,没有诗题,现题为后人所加。诗以景起兴,首句用粗笔浓墨涂抹出西湖天然景色与人工建筑,概括了当时的繁荣景况,被后人指为西湖象征性的品题。“楼外楼”三字,点出了繁盛,因而次句接写人,写山中、楼中、湖中人的歌舞享乐。诗以“几时休”设问,便包括进了自己的爱憎。后两句进一步写人,结合议论。“暖风”是实指,也是影射上句靡靡腐败之风,因此诗人认为,正是此等风使人把杭州当作汴州,忘了国耻;同时也忧虑,这风吹下去,杭州难免会落得与汴州一样的下场。诗虽然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但毫不刻露,巧妙地通过提问、旁述、对举等手法,使诗的底蕴十分深厚。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①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②,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③。
【注释】
①此诗原题作“西湖”,署苏轼作,现据杨万里《诚斋集》改正。净慈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的南面,南为南屏山,北为夕阳山,是杭州名刹之一。林子方:名枅,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监司、福建路转运判官。②毕竟:到底。③别样:非同一般,特别。
【今译】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里,风光与四季中任何时候都不相同。满湖碧绿的荷叶密密地直排到天边,荷花在初阳的照耀下,又是那么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