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家诗全解
8540300000024

第24章 春晓(3)

【评解】

诗首句即题设问,下得飘忽突兀,振起全篇,暗点诗人对时序暗换、秋季突来的惊悸与伤悲。秋风从何来,无人能答,诗人也不答,直接宕开,说萧萧秋风送来了南下的雁群。雁在古代的诗词中总是与寄书信连在一起,带出思亲情绪,这句也隐含此意,逗起思归。第三句又接首句,由天上拉回到眼前,写秋风吹动庭树。诗用浑笔写景,隐括草木枯黄、落叶飞坠的景象,含意丰富。结句以淡语述深情,强调自己独在异乡,归思缠绕,黯然销魂。这句历来为评家注目,如黄叔灿《唐诗笺注》说:“谁不闻而曰‘最先闻’,孤客触绪惊心,形容尽矣。若说不堪闻,便浅。”李%《诗法易简录》说:“妙在‘最先’二字为‘孤客’写神,无限情怀,溢于言表。”全诗都用偏笔,始终在秋风上作文章,用笔曲折,语意深厚,将孤客思归写得淋漓尽致。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①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②,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③。

【注释】

①丘二十二:丘丹,嘉兴(今属浙江省)人。他是诗人丘为的弟弟,官仓部员外郎。二十二是他在族中排行。②属:正当,在。③幽人:隐居避世的人。这里指丘丹,时隐居临平山中学道。

【今译】

在这深秋的夜晚,我苦苦地把你思念;一边走一边吟着诗句,凉气袭人,寒风拂面。你住的空山定然也是如此幽静,松子开裂坠落声响在耳边;而你,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想着我,难以入眠。

【评解】

这首诗写得语浅意长,韵味隽永,被施补华《岘佣说诗》赞为“清幽不减摩诘(王维),皆五绝之正法眼藏”,历来被作为韦应物五绝的代表作。诗用了对照并举的办法,由此及彼。前两句写自己秋夜怀丘员外,后两句写丘员外思念自己。诗人是由己度人,以一根感情的线索,把两个远隔的地方统一到一个时空中来,使眼中景与意中景并连,将自己的情与对方的情相融,加深了自己怀人的感情。在取景上,诗特别注意了景与情的配合,秋夜、凉天、空山一起构成幽静清旷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与友人一散步,一未眠,暗点怀人情思。于是景与情会,情因景生,使诗含蓄不尽,令人玩味。

秋日

耿!

返照入闾巷①,忧来谁共语?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②。

【作者简介】

耿#,字洪源,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代宗宝应二年(763)进士,官大理司法、左拾遗。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洗练工稳。原集已佚,明人辑有《耿#诗集》。

【注释】

①返照:夕阳的余晖。闾巷:里中小巷。②禾黍:均为农作物,此泛指庄稼。

【今译】

夕阳的余晖照射着里中的小巷,忧愁萦绕,可谁能共诉衷肠?古老的道路上没人行走,秋风吹动着田里的庄稼,无限凄凉。

【评解】

诗人离群索居,无限凄凉。眼前是淡淡的夕阳照着空巷,一片冷寂;村外,古老的道路无人行走,荒凉不堪,萧瑟的秋风吹动着庄稼,不禁使人悲从中来,无法排遣。可叹的是,他连一个可以交谈的朋友也没有,只好把心中的压抑着的伤感,借这首小诗倾吐一二。诗尽力描摹景物的衰败寂寥,用以衬托渲染自己的心事,格调伤婉低沉,读后使人黯然神伤。唐汝询《唐诗解》评说:“模写索居之况,情景凄然。”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也对本诗十分推崇,认为“二十字中有一片秋天寥泬之气”。

秋日湖上

薛莹

落日五湖游①,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②,谁与问东流③?

【作者简介】

薛莹,生平不详,唐文宗时人。《全唐诗》录存其诗十首。

【注释】

①五湖:太湖的别称。②浮沉:指世事兴衰变化。③谁与:即“与谁”,有谁。

【今译】

夕阳西下,我在太湖中泛舟漫游;烟波浩荡,处处勾起我心中牢愁。千古以来,人世间兴衰变化不定,有谁去询问那东去的滔天洪流?

【评解】

这首诗是诗人抒发游太湖所产生的感慨,是写景抒情,也可看作凭吊怀古。诗人在太阳下山时泛舟湖上,眼前是烟雾迷濛、波涛滚滚。处在这样广袤的境界中,人便自然会觉得自己渺小,从而产生人生短暂,世事如过眼云烟的思想,激起无边的愁绪。太湖是古时吴越争战之地,最出名的事是范蠡功成名就后携西施隐居湖上的事。因此,诗人由自身进而推溯千古,那古代豪杰,如今安在?唯见烟波浩荡,逝水东流,谁去关心呢?从而更增重了愁绪。诗借景抒情,自然流转,概括了古今游太湖人的共同情感,所以特别感人。明代唐寅有首《泛太湖》诗,后半云:“鸱夷(即范蠡)一去经千年,至今高韵人犹传。吴越兴亡付流水,空留月照洞庭船。”可作本诗后两句的注解。

宫中题

文宗皇帝

辇路生秋草①,上林花满枝②。凭高何限意③,无复侍臣知。

【作者简介】

文宗皇帝,唐文宗李昂(809—840),公元827—840年在位。他力图改变宦官专权的局面,起用李训、郑注等人谋诛宦官,事败被软禁。

【注释】

①辇路:皇帝车驾行走的道路。②上林:上林苑,汉宫苑,此代指唐宫中园林。③凭高:登高望远。

【今译】

宫中的辇路上长满了秋草,上林苑里花儿开遍了花枝。登高远望我有无限的心思,可叹再没有一个侍臣得知。

【评解】

《明皇杂录》载,唐玄宗从蜀中回京,皇位已被儿子夺去,他被幽居南内,曾登勤政楼,见烟云满目,不胜欷。无独有偶,过了八十年,唐文宗被宦官软禁,登高凭眺,也激起无穷感慨,写了这首绝句。诗前两句写景。首句说自己来往的辇路,已经长满了秋草。路上长草,说明没有人行走,暗示了自己失去了自由。第二句说上林苑中花开满枝,又用繁华景象作对,花好而人不好,花虽好而无人赏,通过强烈的反差,表达自己心中的难受与愤怒。后两句直抒心意。“凭高何限意”,浑说一句,含蓄深厚。无人知,是感叹自己被隔绝,无人告诉,也是叹臣子对他的处境无能为力,满含凄伤。诗写得委曲周转,细致地反映了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沦为任人摆布的傀儡的复杂心理,很耐咀嚼。

寻隐者不遇①

贾岛

松下问童子②,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①这首诗《全唐诗》一作孙革作,题作“访羊尊师”。②童子:指隐士的家童。

【今译】

在松树下我问遇到的童子,童子说他师父已经出门采药去。就在眼前这座山中,白云深重,不知在哪一处。

【评解】

这首诗写诗人去拜访一位隐居山中的朋友,朋友正巧采药去了,没能碰到。诗的情节非常简单,但写得意味深长,读后令人神往。诗用问答体,首句直述,省却问语,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用语浅显,但一波三折。诗人一问,童子告知师父采药去了,诗人一失望;既而童子又告知在山中,诗人以为可找到,振奋起来;童子又说“云深不知处”,诗人再次失望。这样层层深入,把“不遇”二字写深写透,而隐者超凡脱俗的气度也仿佛呈现在读者面前了。读中国古代访友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对访友往往是由兴致而发,有时候并不在乎主人在不在,因此,形诸于诗,遇有遇的乐趣,不遇有不遇的情趣,对扑空很少有抱怨的。贾岛这首诗也是如此,没找到人,产生失望,但马上被另一种兴致所代替,津津乐道起不遇而望云的趣味来。

汾上惊秋①

苏“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②。心绪逢摇落③,秋声不可闻。

【作者简介】

苏*(狋ǐ狀ɡ)(670—727),字廷硕,武功(今属陕西省)人。武后时进士,历官监察御史、紫微侍郎,封许国公。唐玄宗开元中为相。以文名,与张说齐名。诗典雅秀赡。著有《苏许公集》。

【注释】

①汾上:汾水之上。汾水源出山西宁武县,西南流经河津县入黄河。汉武帝时,汾阴发掘到上古黄帝时所铸宝鼎,武帝大喜,行幸河东,祠后土,作《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这首诗首二句即化用《秋风辞》句。②河汾:指汾水流经山西西南入黄河的一段。

③摇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指草木枯黄凋落。

【今译】

北风劲吹,白云飘飞,我行程万里,渡过河汾。满怀伤情正碰上这草木凋伤的季节,满耳萧瑟秋声,令我不忍听闻。

【评解】

诗写渡过汾水时的感触。前两句化用汉武帝《秋风辞》,密切眼前景物,紧扣题“秋”字,写得萧瑟凄凉,中人肺腑。“万里”二字,加入行程的遥远与艰辛,诉出自身的不堪,点出“惊秋”的原因。后两句主要写“惊”。行程万里,心绪不宁,正逢草木摇落,心情更为萧索黯伤。“摇落”二字是写草木,更是写心绪,互为感触,突出了秋声有情,难以听闻。诗急起急收,一气而下,但含蓄不尽。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赞为“大家气格,五字中最难得此”。沈德潜《唐诗别裁》也评说:“一气流注中仍复含蓄,五言佳境。”前选刘禹锡《秋风引》以“孤客最先闻”作结,曲折地道出听秋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这首诗结句直说“秋声不可闻”,也令人倍感萧瑟。二诗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都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蜀道后期①

张说

客心争日月②,来往预期程③。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作者简介】

张说(667—730),字道济,洛阳(今属河南省)人。武后时举贤良方正第一,历官中书侍郎、中书令、尚书右丞相,封燕国公。以文名,诗工五言,高华精整。著有《张燕公集》。

【注释】

①后期:到预定的日子没能回归。②日月:指时间。③预:算定。

【今译】

漂泊异乡,珍惜每一天时间,来往都预先安排好日程。偏偏秋风不肯等我,竟抢先到达了洛阳城。

【评解】

这首五绝写自己出使四川归程耽搁后的思归情绪。本来算好了到家的日子,如今不能实现,诗人心中自然不快,更何况碰上了秋风萧瑟的日子,于是对“后期”加倍抱怨。诗前两句将游子思归的情绪很形象精辟地写出来,前是因,后是果,突出一个“争”字,加深了因“后期”而产生的焦急心理。三、四句,如果直叙,便应讲到“后期”,可是诗人避直为曲,转过一层,不写自己落后滞留,却去埋怨秋风捷足先登,早早吹到自己家所在的洛阳。这样一转,含蓄婉转地把迟归的埋怨与无可奈何的惆怅更为深刻地表现了出来,因此吴逸一《唐诗正声》评说:“诗意巧妙,非百炼不能,又似不用意而得者。”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今译】

床前洒满了皎洁的月光,使人几乎错认是地上的浓霜。抬起头凝望着那一轮明月,低下头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评解】

诗人旅居外乡,半夜醒来,忽见月光照在床前,几乎错认是皑皑白霜;继而明白过来是月光,便不由自主地抬头望月,转而触动愁思,低下头想念起家乡来。诗写半夜里偶然的触动,景情天然凑拍。诗以月光为中心,先引出“疑”而举头,后激发“思”而低头,极其细腻地刻画出客子的心理活动,既明白如话,又蕴藉感人。前人指出,李白这首诗是脱胎于南朝民歌《子夜秋歌》:“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不难看出,李白诗保存了民歌流利圆转的语调,但在摹情绘景上胜过前人许多。所以黄叔灿《唐诗笺注》说:“即景即情,忽离忽合,极质直却自情至。”胡应麟《诗薮》则推为“妙绝今古”之作。

秋浦歌①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②。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③!

【注释】

①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十三载(754)在宣州所作《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五首。秋浦,唐县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②缘:由于。个:这样。③秋霜:形容头发白。

【今译】

我的白发竟然长有三千丈,这是因为愁也和白发同样的长。真不明白在那明镜中,怎么会照出我鬓发如同秋霜。

【评解】

诗通过写白发,表达壮志未酬的惆怅。在结构上用倒装,突出白发、愁思。诗人是因为照镜,见了白发,分外惊讶,产生种种感想,因此逆折而上,抓住主体,劈首写白发竟然有三千丈,以奇怪震人。为什么会如此呢?诗第二句就作出回答,是因为愁之多之长。这样一写,读者的心便被紧紧抓住了。因而王琦说:“起句怪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老手不能。寻章摘句之士,安可以语此!”李白诗以夸张为特色,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一般诗写愁,都喜用比喻,李白在这里却抛开了任何比喻,直接以“长”来说缘愁而生的白发,形成了奇特而令人不敢想象的夸张,取得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赠乔侍御①

陈子昂

汉庭荣巧宦②,云阁薄边功③。可怜骢马使④,白首为谁雄?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省)人。武后光宅中进士,历官麟台正字、右拾遗。他作诗力倡汉魏风格,所作高峻雄浑,寄兴遥深,尤以五言见长。著有《陈拾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