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的乐器
除了早期文献中关于远古及夏代乐器的零星记载外,幸运的是有一批埋藏在地下的乐器实物经考古发掘而重新面世,给我们展示了早期音乐史若干宝贵的篇章。
鼓上古传说有"夷作鼓"(《玉海》卷一一○引《世本》),"土鼓、蒉俘、伊耆氏之乐也"(《札记·明堂位》)等,难以稽考。根据乐器史的发展规律并结合民间材料,可以认为击鼓打击乐器是很早就已有的。不过因早期制鼓的材料多是木、革等易朽物,因而迄今尚未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鼓类乐器。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出土"陶壶"及鳄鱼(古又称鼍或掸)皮上的骨板,专家认为"陶壶"可能充作鼓框,上蒙鳄鱼皮,与古文献所说"以糜革各冒缶而鼓之"情况相类似,应是古文献所说的鼍鼓。 在山西襄汾陶寺中原龙山文化墓地则出土了木框鼍鼓。已公布的一件鼓框用挖空的树干制成,竖置于地,上蒙之鳄皮已朽化,仅皮上骨板残留,散落于鼓框内外。 上述实例可以验证《夏小正》"剥鱼单以为鼓"的记载,说明我国鼍鼓早巳出现,无怪乎《古乐篇》有"鱼单先为乐倡"的神话。
磬磬也是上古音乐传说中常提到的乐器。《古乐篇》描述的夔"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给这件在石器时代制造产生的乐器,涂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现了多例特磬(单件使用的磬)。如山西襄汾陶寺大墓、山西闻喜南宋(地名)遗址等地所出特磬,均用天然石片打制而未经磨砺,表面粗糙,但上面都钻有洞孔,供悬挂时使用。 角远古用于吹奏的兽角尚未发现,但陕西华县井家堡和山东莒县陵阳河等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都出土了陶制的号角,至今仍可发声。研究者认为它是氏族军事首领发布号令的器具,也标志身份权力,并应兼有乐器和巫术法器功能。 哨、笛史前考古已有不少例出土。哨分陶制和骨制。陶哨,如河南黾池仰韶遗址所出,管状,中空,两端开口。渐江余姚河姆渡、江苏吴江梅堰、甘肃永靖大何庄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骨哨或角哨,管身还开有l一3个音孔。经试吹研究,它们主要用于狩猎或兼作信号工具,还未成为纯粹的乐器。
近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一批(16件)骨笛,开有5-8个音孔,以7孔居多。其中已公布的一件(M282:20),用截去两端关节部的猛禽骨制成,管侧开有7个指孔。经测音研究,该笛能发出两种音列。 这件骨笛经碳14年代测定,距今近8000年。其年代之早、性能之高和制作之精良,在我国和世界音乐史上均属空前重大发现。研究者用它成功地演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等乐曲。
不过,使用它的墓主人应属巫师一类特殊人物,因而它的主要功能大概是巫术法器。
埙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曲之一。远古埙皆为陶土烧制,多为卵形,也有球形、鱼形等。以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甘肃等省出土较多,长江下游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也有出土。音孔由一孔、二孔到三孔(包括吹孔),能发出两到三音。
此外还有不少陶摇响器,多为球形,中空,内有陶石粒丸,摇之哗啦作响。各式铃也有不少,多为陶制,山西襄汾陶寺墓葬出土的铜铃尤其值得注意,它不仅耐用,音质也大有改善,并为后世青铜钟类乐器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陕西长安客省庄出士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庸,它的形制与商代的庸相近,它是庸的先兆,还是对当时已有的铜庸的模仿目前还无法判断。
商代的乐器商代乐器种类有所增多,一些青铜制乐器庸、镛(大庸)、铜鼓等,尤其引人注目。乐器的性能也有很大提高。 鼓安阳侯家庄西北冈1217号大墓中木框鼍鼓遗迹表明鼍鼓仍为贵族们重视。殷墟出土的双鸟钮铜鼓(已流入日本)是木鼓的仿制,鼓面也仿饰鼍皮纹。湖北崇阳出土的马鞍钮铜鼓,形制大体同上例,只是钮作马鞍形,鼓面无纹饰(当仿牛皮之类)。两例铜鼓有钮有足,可以悬挂或平置于地演奏。它们均是双面鼓,音响比单面鼓更加优越。 磬商代早期特磬,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者仍为打制。后来进一步出现加以磨制者。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一号大墓出土的虎纹特磬及殷墟小屯村出土的龙纹特磬,不仅石料优良,音色音量均佳,磬面磨制光平,还雕饰虎、龙图像,十分精美。
除特磬外,也出现了几件一组的编磬。如故宫藏"永户攵"、"夭余"和"永余"三件一编。发音清越,音高为 A#Z6十30、C6±0、D#6+47,可组成如下音列: 561(徵羽宫)或235(商角徵)庸这是商代始出现的青铜乐器,过去习称铙,其本名为庸,并见于甲骨卜辞。出土时大多成编(二件至五件一编,以三件为多)。大体分为柄与体两部分。体部为合瓦形而非圆柱形,后来钟、钲、铎等腔体也都采用这种合瓦形。庸体两面均有纹饰,有的还刻有铭文,奏时敲击庸口沿中部(正鼓部)。编庸的音组合,范围已知大体在徵-羽-宫-角-徵-宫之内。
它应是一种旋律乐器。
镛其形体明显比庸大,一般叫大铙,古文献中称为镛。已知均出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南尤多,是古越族特有的乐器。 埙商早期埙,指孔有 l-3个,晚期多为5个(前3后2)。除陶制外,也有极少石、骨埙。晚期埙均为平底卵形,所发音列以四声为主,偶用五声和二变(变宫变徵,即7、4)。晚期有不少墓,大、小埙共出,两者调高不同,说明殷人已具一定调高观念或绝对音高观念,埙已初步系列化并有大、小两种规格。我国埙形制在商代晚期已基本确定,后世埙只是基本承袭殷制而稍有损益。 殷人的多种音程、调式及调性观念,为十二律的发明初步奠定了基础。 见于商代甲骨文的吹奏乐器还有龠禾(笙)等,尚未发现实物。商代的弦乐器虽迄今未发现实物,但我们认为是很有可能存在的,期望有一天考古发掘能有令我们惊喜的收获。
西周的乐器西周宫廷乐舞使用乐器的种类和规模,比商代有很大发展。以钟磬(编钟编磬)为核心的"金石之乐",随礼乐制度发展而逐渐齐备。先秦典籍对此有不少描述,如《诗经·周颂·执竞》"钟鼓口皇口皇,磬官将将,降福穰穰",又如上引《有瞽》所提到的包括钟磬的种种乐器合奏。
考古发现的西周乐器磬、镛、埙,庸形制大体同商代。原出南方越族的传播到北方关中成为贵族重器。商代流行的庸,进入西周消亡殆尽。最值得注意的是甬钟和钮钟,代庸而起并广泛流行。甬钟在西周早期一编仅三件,到西周中晚期,八件一编便成为定式。尤其是周人有意识地通过一钟发出不同的两音,扩大了编钟的表现力,大大加速钟磬乐的发展。
商代合瓦体的庸,虽也能在其口沿两侧敲出不同于鼓部的音,但其音高没有规律。从陕西蓝田出土的应侯钟起,西周中晚期甬钟口沿右侧鼓部,不仅出现标志性的鸟纹,钟体内还发现调音错磨痕迹,正鼓、侧鼓音也很有规律地构成小三度音程。这清楚地表明人们已有意识地调整和使用双音钟。
陕西扶风齐家村窖藏出土西周晚期"中义钟"和"柞钟",均八件一编,保存较好,均使用正、测鼓部双音。 扶风豹子沟出土南宫乎钟铭文中还有乐律名"无射"(音高为B4-14),提供了判断西周当有十二律的有力证据。 据后来记载,西周有宫、商、角、徵、羽"五声"(五音),也有完整的用不同半音构成的"十二律"。十二律名如下: 黄大太夹姑仲蕤林夷南无应 钟吕簇钟洗吕宾钟则吕射钟 十二律又分为六律六吕和阳律阴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律,是阳律;其余大吕等六律又称六吕,为阴律。西周已有调性(调高、调式)及"旋宫转调",(调高、调式的转变)等观念,"五音"可以组成各种调式,并能与十二律"旋相为宫",也就是在不同律高上以"五声"为核心建立各种调式。
中国第一支管弦西洋音乐传入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明朝。
当时来我国传教的意大利教士利玛窦就曾献给明神宗一架古钢琴和一套钢琴曲集。可是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贯以"天朝大国"自居,守旧排外,所以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西方的音乐理论和技法根本没有对我国的音乐生活产生多少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我国最早一批学习音乐的留学生学成归来以后,西方音乐才再次被介绍到国内。他们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程,传授理论知识和演奏技法,成为向人民大众实施音乐教育的开拓者。
不过,中国人真正亲眼目睹自己的乐队演奏西洋音乐,那还是更晚一些时候的事。1923年在北京大学校园的礼堂里举行了一场由北大音乐传习所乐队演奏的音乐会。消息传开后,不仅当时普通的老百姓,就是校园里的大学师生也感到是件新鲜事。因此大家都兴味盎然地前去观看。音乐会还没有开始,礼堂里早已座无虚席了,人们在昏暗的煤气灯下急切地等待。
终于,舞台上的帷幕徐徐拉开了。音乐会前半场表演的是独唱和独奏,后半场才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贝多芬的《第五套大曲》。什么是第五套大曲呢?原来它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第五交响曲》,又称《命运交响曲》。当时的人对西洋音乐还颇感生疏,对于那些专业的音乐术语也缺乏统一严格的定名,于是把交响曲这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音乐作品与我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歌舞套曲的形式名称联系起来了,称之为"大曲"。担任这场演奏的指挥是我国第一位音乐博士,曾留学日本和德国的肖友梅。此时只见他西装革履,仪态端庄,一支银光闪闪的指挥棒稳执手中,充满自信地走上舞台正中。但是人们对这个乐队的装束却不禁哑然失笑了。原来他们穿着清一色的学生长衫,上身披着马褂。当这些"老夫子"们手中操起洋琴洋喇叭演奏时,那情景煞是有趣。尽管乐队队员的服装很不正规,而且人数也太少,总共只有15个人,远远达不到演奏这首乐曲所要求的编制。所缺少的声部不得不借助原本不属于管弦乐队的钢琴来凑合;然而他们的演奏确实可以说是严谨踏实,一丝不苟。那时而铿锵激越,时而委婉抒情的旋律将听众带进一个从未领略过的美妙境界之中。演出获得了成功。人们为终于有了第一支由中国人自己组建、训练和从事演出的管弦乐队而感到欣喜。他们就风趣地送给这支乐队一个不同凡响的雅号:马褂乐队!这支乐队从创建伊始到演出的成功,凝聚了肖友梅先生许多心血和汗水,不久,他经过多方奔走,于1927年又在上海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传授音乐的最高学府--国立音乐院,也就是今天的上海音乐学院,并亲自担任校长和主持教学。他的一生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口琴口琴是一种大众化的簧片乐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价格低廉,吹奏起来也比一般乐器容易。
口琴诞生于德国。1821年,在德国一个名叫托斯恩的小镇上,音乐家布希曼饭后漫步来到镇郊的一个小村落,忽然被一种奇妙的声音所吸引,循声找去,只见一位小姑娘独坐在门槛上,双手拿着一把牛角梳子,梳子上贴着一块块长短不同的薄纸片,她用嘴对着纸片吹奏出"呜里呜里"的声音来。布希曼心中顿时一亮,回到家里翻来复去地思考着,后用象牙制成一把有些像梳子的装有许多小簧片的琴,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现在的口琴,琴身是木制的,两侧饰金属片,内装许多小簧片,按照自然音阶排列,只要用嘴对准上侧的小孔吹吸就可发音。口琴的吹奏方法很多,可以吹单音、双音、和弦,还能模仿某些乐器的声音。口琴可以独奏,可以为歌唱伴奏,也可几个人重奏或几十人用不同类型的口琴合奏,还可以和其他乐器一起演奏。
现在,口琴在世界各地已广泛被应用到舞台演出和各项艺术活动中。我国早就成立了"中华口琴协会 "、"上海口琴会"等组织,著名的口琴演奏家、制作家石人望先生,至今仍名扬海内外。
笛子笛子是我国古老的、流行非常广泛的一种管乐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从新疆和中亚细亚带回的名叫 "横吹"的乐器,就是笛子的前身。中国笛子是用竹子做的,所以又称 "竹笛",国外有人把它称作 "神笛"或"魔笛"。
笛子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曲笛和梆笛两种。曲笛多流行于江南,笛管较为粗长,笛膜贴得较松,发音较低,音色圆润明净,经常用它为昆曲伴奏。梆笛流行于北方,因它经常为梆子戏伴奏,所以叫它"梆笛 "。梆笛比曲笛短小,发音比曲笛高4度,音色明亮高亢。名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就是用梆笛来演奏的。
近四十年来,经许多笛子吹奏艺术家的不断实践和改革,试制了不少笛子新品种。如俞逊发创制的口笛,音色清脆,适宜模仿鸟叫,用来演奏《云雀》和《百鸟朝凤》,效果很好。越松庭创造性地把曲笛、梆笛和高音笛捆扎在一起制成一种表现力丰富的排笛。此外还有八孔笛、九孔加键笛等。
蝴蝶琴扬琴的外形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花蝴蝶,演奏者用两根细的竹键敲打琴面的一排排钢丝,便会发出 "叮叮咚咚 "的悠扬乐声。当快速演奏时,琴音轻快、活泼,像一只花蝴蝶在天空中飞舞,因此有人称它为"蝴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