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竞争;大部分人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心甘情愿被别人“领导”和“指挥”,就算有一部分人有着宏大的目标,也缺乏执行的勇气。而一旦进入充满竞争的环境,竞争者打破安逸的生活,人们立刻就会警觉起来,懒惰的天性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受到节制。人的干劲和潜力被激发出来,就能开创新局面,做出新的成绩。
而现在的很多孩子慵懒柔弱,没有活力,经不起打击,显然是父母的精心呵护造成的,舒适的环境使孩子缺乏竞争的动力与激情,心安理得地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可是当有一天,孩子不得不走向激烈竞争的社会时,却因能力不足而被淘汰,作为父母就只有后悔的份了。
【育子点拨】
现代社会里,时时刻刻处处都存在竞争,所以,身为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学会竞争。
1.培养孩子的胆识
竞争需要胆识。胆识就是胆量与见识,有了胆量,孩子就敢于冒险,敢于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有了见识,孩子就会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了解现实,并能驾驭现实。
2.要引导孩子公平竞争
让孩子树立拼搏的观念,但也要让孩子知道竞争是公平的,容不得嫉妒,嫉妒只会让自己把心思放在如何让别人不如自己上,而不知道必胜的法宝是如何让自己强于别人,最终害了别人,也贻误了自己。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要有敢于竞争的勇气和信心,才能成为竞争中的强者。
3.要克服孩子的自卑感
这是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保证。当孩子在竞争中遭受失败或挫折时,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认识失败的原因,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竞争目标,寻求更有效的竞争方法,以备下一次竞争中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取得成功。
4.树立孩子“努力做到最好”的信念
要让孩子知道,胜利者、强者、伟人不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要相信自己只要坚定信念,也可以在同样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如果一个人毫无追求,对一切都感到很满意,那就谈不上什么“做到最好”的奋斗了。
【教育箴言】
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训练孩子奋发图强、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否则,他们就只能被淘汰,被吞噬。
死亡是人类迟早都要面对的,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呢?孩子毕竟是孩子,终究是脆弱的,如果家长不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与帮助,悲剧可能会发生!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却没有提高。根据调查显示,曾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占调查者的10.9%,曾做好自杀准备的青少年占4%。更为可怕的是,自杀已成为未成年人的第一死因,尤其是近几年,青少年自杀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有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女孩,是班里的班长。班主任对她说:“你是班长,不但要管好咱班的纪律,同时还要把咱班的学习搞上去,如果上不去,你就不用再当班长了。”
老师的话对她来说很有重量,于是每天上课、下课,大事小事她都要操心,而且还要给同学补课,尤其是考试前几天,全班同学里就数她最忙。可是付出了这么多,他们班的纪律好多了,学习成绩依旧没有上去。于是她开始焦虑不安,话语也少了。然而,班主任没有找她谈话,也没有撤掉她班长的职务。后来她在日记中写道:“班主任又给我一次机会,如果下一次班级成绩还是搞不上去,我就去死。”
结果又一次考试过后,班里的成绩仍在原地踏步。于是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她放学回到家里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活了。”可是妈妈不知道孩子出了问题,就训斥孩子:“别胡说,咱家这么好的条件,要什么有什么,你又是班长,别把不想活挂在嘴边!”她就没再说什么。
后来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她又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活了。”妈妈说:“你怎么又来了,别胡说!”第三次她又说:“妈妈,我没有骗你,我真的不想活了。”妈妈非常生气:“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呢!这么好的条件,你有什么不满意的!”没想到,她放下碗筷,爬到六楼就跳下去了。
作为父母,可能很不容易理解孩子的这种极端行为。他们总是觉得,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自己小时候要强出好几倍,还有什么令孩子不满意的呢?
而自杀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采取自杀行为,通常与他的物质生活水平没有什么关系。自杀是人们非常不适应外界环境后采取的一种极端行为,主要表现为:
1.人际关系僵化
可以说,人际关系矛盾是引起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外部原因。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与周围的人能融洽相处,他们就比较容易找到倾诉的对象,内心的种种不快、压抑都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形下是不会自寻短见的。
2.得不到家庭温暖
父母不和、吵架离婚等,都易使青少年产生自卑、愤恨心理。如果这时候再遇到挫折打击,无疑等于雪上加霜,最后产生厌世心理。
3.意外的挫折和打击
考试失败、受坏人恫吓、丢失了重要财物、亲人突然去世等突然打击,都有可能使感情脆弱的青少年心灰意冷,悲观绝望。
4.环境的变动
一些调查资料表明,许多青少年由于环境改变后不能适应而自杀。除了小环境的变化,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也有可能引起青少年自杀行为。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环境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至今还不很清楚。
在生活中,每个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困难与挫折在所难免。但是有的人具有很强的承受能力,于是他不屈不挠、奋发进取;而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于是他痛苦不堪,寻死觅活。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遇到遭受挫折后,一旦无法解决又无法逃脱,就会产生自杀倾向。
【育子点拨】
孩子的极端行为无疑会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所以,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防止孩子走向极端,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1.父母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化。心理不健康,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还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让孩子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和坚强的性格。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亲密、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孩子得到大人的关爱、理解与尊重时,他们就不会产生情感空缺,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
3.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如果孩子因为受挫而长时间沉湎于焦虑与痛苦中是非常危险的,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让孩子把内心的痛苦、失望说出来,孩子就会感到轻松些。这时,父母需要做的不是训斥或惩罚孩子,而是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协助孩子走出困境。
4.对孩子进行生死观教育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孩子也一样。然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总是回避死亡这个问题。比如,有人去世了,父母总会告诉孩子,他“睡着”了,或者他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等等。这种做法只能使孩子对死亡的概念非常模糊。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死亡对自己和亲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于是很轻易地就会走向极端。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生死观教育。
【教育箴言】
自杀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发生。父母平时就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死观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学会处理孩子的心理危机。
遗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佳名;赐子佳名,不如教子做人!家庭教育的职能就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使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独立的人、社会的人、现代的人、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康身心的人。学会做人是孩子一生的奠基石。
在《孔夫子断案》中描写了某县贾局长与局里兰书记争自己说了算,双双呜呼哀哉后到阴间找孔夫子论是非。孔子断案的结论是:“你们先学做人,后论是非。”这样辛辣的讽刺,揭示了很深刻的哲理。可见,学会做人是何等的重要。做人,即人怎样立身,怎样为人处世。它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充满新意的话题。如今是指人的一生应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解决为谁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然而,现在有很多孩子,他们没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也不知道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价值何在,进一步说就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做人。
有一位男孩什么事都“敢”做,在初中时,他就有过敲诈同学钱的记录,经常逃学、离家出走;组织一帮学生去欺负另外一些学生;跑到超市去偷东西;他初二的时候把一个学生打成了腿骨折;敢从六楼爬下来;他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父母训斥他几句,他就动手打父母;对学校的老师也常常不当回事;学校的校规校纪只有他敢公然违抗;校服说什么也不穿,什么批评、教育、处罚,他全不放在眼里;上课睡觉、开小差,看哪个老师不顺眼就起哄,老师们为了求太平,就让他睡觉,作业不做也没人说他。父母、老师和同学没有一个敢招惹他的,更别说对其进行正确的做人教育。如此一来更助长了他嚣张的气焰,他简直成了一个混世魔王,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终于在一起团伙抢劫案中被缉拿归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而且是做人的失败。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从小就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正气与节气;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而不要成为社会的累赘。中国自古以来就很注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家不齐何谈治国,而治家首先要把重点放在“教子”上,家里不出“败子”,才会家庭和睦、国泰民安。
【育子点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主人应当具备四大知识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因此,教孩子做人是孩子成长为快乐的有创造力的公民的核心与基础,让他拥有健全的人格远远重要于获得好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呢?
1.父母要更新观念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给孩子充分的权利掌握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孩子需要学习,但他们更需要自由;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
2.对待孩子要民主
父母要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任何家庭教育只有在特定的家庭气氛中才能收到效果。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由此可知,家庭的教育方式,父母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及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的生活态度、心理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让孩子从小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从小就被家人尊重、理解与信任,他长大后必然知道应该怎样去尊重别人,怎样去遵守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
3.培养孩子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种潜能,它存在于每个孩子心中。所以必须有意识地发掘这种潜能,让孩子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教孩子独立选择,独立做事,独立支配金钱,独立思考问题,以增强孩子的责任心,促进孩子的人格健康发展。
4.培养孩子遵守社会公德
古人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要用合乎其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这对孩子以后的个性品质形成,有重大的意义。家庭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社会公德作为人们的一种道德行为准则也应从小抓起。邻里之间相处叫一声“阿姨”、“奶奶”,培养孩子有礼貌;同学小朋友之间,教育孩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出门乘车,告诉孩子不要拥挤,主动给岁数大的人让座……关键是做父母的,要有这种自觉意识,做随时随地教育孩子的有心人。
总之,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育特征进行适时的教育,以“教子做人”为原则,视孩子为“独立的人,正在成长着的人和终将独自走向社会的人”,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型人才。
【教育箴言】
成功之道,在以德而不以术,以道而不以谋,以礼而不以权。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做人要掌握一定的法则和技巧,做事才会事半功倍。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法则和技巧,才能步入成功者的行列。
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培养良好行为要从点滴细微处抓起,当父母的不能推卸责任,一刻也不能放松,持之以恒,一抓到底。这是关系到培养孩子是“正品”、“合格品”,还是“次品”、甚至是“危险品”的大事。
一个4岁的小女孩蹲在自家的院子里全神贯注地和一只小狗玩耍。她的神情天真可爱,明亮的大眼睛,圆圆的脸蛋,翘翘的小嘴,就像一位纯洁的小天使。可是,当她的小伙伴抓了一把沙土朝小狗扔过去的时候,小女孩站起来,狠狠地往伙伴的脸上打了一巴掌,那幅凶狠的样子简直不敢让人相信。
伙伴哭了起来:“你为什么要打我,我再不和你做好朋友了!”小女孩的妈妈闻声赶快跑过来看着女儿,非常生气,可又不明白,平时乖巧的女儿怎么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些孩子撒娇、任性、不懂规矩,个别孩子的言谈举止甚至让人无法忍受。他们对长辈没有礼貌、对小朋友肆意欺负、讲话粗俗蛮横、遇事无理取闹,等等。一个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呢?归根结底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塑造与培养,导致孩子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幼时的不良行为还可以得到人们的谅解,觉得孩子小,不懂事,但是若过后不及时予以纠正的话,不良行为就会演化成不良习惯,等孩子长大成人,再做出伤害他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来,到那时就不是谅解所能解决的了,而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心理专家指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品德、个性、良好行为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神经活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容易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因此,父母从小就要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做到先入为主,以便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好痕迹。在幼儿时期所形成的一切品质、行为习惯都是非常牢固的,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并成为个人行为准则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