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子略释
86859000000005

第5章 不尚贤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智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今译

崇尚贤人是民争的根源,货物有价是民盗的根源,欲望近在眼前是民心乱的根源。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能让百姓心无杂念,志无多求,吃得饱,身体好。让百姓经常保持无智谋无欲望的状态,这样那些聪明人就不敢乱来,圣人行无为之治则能天下大治。

注释

尚贤:重视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可欲:可以实现的欲望。

心:思想,精神;此处指个人信仰。志:志向;此处指个人欲望。

智者:聪明人,指有为者。

讲解

通行本《老子》第3章第1句,是历来解读较为混乱的一章。原因在于,解读者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老子,但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实例,只能靠想象力来理解。

“不吃饭,则噎不死”,如果明白了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及其内含,则有助理解本章第1段。

治理天下有四难:要百姓吃得饱,身体好,没杂念,没志向。这是理想的状态,古往今来治理天下的人只能接近这个状态而没办法完全达到。

治理天下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智者就有了用智的空间和时间。最高统治者如果总体上是无为而治,则智者没有用智的时空;最高统治者如果胡作非为,智者便有了用智的空间,同时也会有追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