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861年,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商人兼地主家庭,属婆罗门种姓。泰戈尔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他在充分自由与严格的家教中长大,家中开明的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氛围,对他后来走上文学道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捧回诺贝尔奖的亚洲文人
泰戈尔从8岁到13岁,先后被送进几所学校学习。但他特别厌恶当时学校刻板的教学,在每所学校都只待了一年,最终还是辍学回家了。他父亲便请了加尔各答有名的教师到家里来授课。他在家中系统地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数学、孟加拉语、梵文、绘画、音乐等课程。
1878年,泰戈尔遵父命去伦敦留学,他特别喜爱英国文学,如莎士比亚的戏剧,雪莱的诗歌,并对司各特的小说倾慕不已。这段留学生活对泰戈尔一生的创作都有着重要影响,因为他从中汲取了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形成了他复杂的世界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回到祖国后,泰戈尔结了婚,婚后的生活十分美满,并生有一子一女。但好景不长,1902年,与他相依为命的妻子逝世,泰戈尔十分悲痛,写下了诗集进行纪念。
20世纪初,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掀起了新的高潮,泰戈尔毅然投身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洪流中去。他亲自组织群众集会,领导反英游行,并写下了大量爱国诗篇和歌曲,许多作品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他创作的《人民的意志》这首歌,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1912年1月,加尔各答的市民为泰戈尔庆贺生日,在这之前,还没有哪一位作家享受过这种殊荣。这一年,泰戈尔第二次访问英国时,他的诗集《吉檀迦利》出版了,泰戈尔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随后他离开英国赴美访问,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他的文学作品在美国十分畅销,《吉檀迦利》中的6首诗在芝加哥《诗歌》杂志上发表。1913年,泰戈尔回到伦敦,这时他在英国文学界已是一位非常知名的人士了,他结交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如叶芝等人。泰戈尔于同年9月回到印度,两个月后,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把这次获奖作为前所未有的国家荣誉而举国庆贺。这是亚洲文学家第一次获此殊荣,它预示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爱国诗人为和平呼喊
泰戈尔在接受诺贝尔奖后的主要活动仍是从事文学创作。他特别喜欢桑蒂尼盖登安静的环境,他在他那些可爱的学生中度过了平静而又充实的日子。这种隐居生活并不意味着泰戈尔远离现实,他仍关心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他与圣雄甘地私交很好。从1920年起,甘地开始在印度政治舞台上处于支配地位,在许多问题上,泰戈尔与甘地的意见相左,但这并没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无论英国政府采用什么高压手段,泰戈尔照样写文章,在公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动员世界舆论来谴责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泰戈尔晚年曾七次出访,足迹遍及欧、美、亚、非四大洲30多个国家。1920年,他再次访问欧洲,同罗曼·罗兰、托马斯·曼、法朗士等著名作家共同发起《人类精神独立宣言》,反对战争,倡导和平。1924年,诗人以63岁的高龄访问了中国,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这次访问使他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1930年,泰戈尔访问了苏联,他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赞赏不已。1934年,他愤怒谴责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时,泰戈尔坚决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痛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
晚年的泰戈尔除了投身国内外的政治活动外,仍然坚持不懈地在桑蒂尼盖登从事教育实验工作。当年的“森林学校”如今已扩建为世界闻名的国际大学。在这里,不同国籍、不同种姓、不同阶级、不同信仰的学生济济一堂,许多世界著名学者应邀前来讲学。国际大学继承和发扬了印度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广泛地汲取了西方文化的精华。这所大学为增进印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使泰戈尔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
泰戈尔晚年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许多方面纠正了自己过去唯心史观的偏颇,突破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藩篱。他从生活实践中已经朦胧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对人类的前途充满信心。这个转变对泰戈尔来说是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在血写成的文字里,我清楚地看到了我的存在,通过重复的毁伤和痛苦,我认识到了我自己。”泰戈尔在不断地“否定自我”的过程中,艰难地迈向真理的彼岸。
1941年,全印度人民热烈庆祝了诗人的80大寿。直至此时他的思维仍然十分活跃,还在继续写诗,然而体力却渐渐衰弱下去。8月,印度文坛泰斗泰戈尔溘然长逝。
名人逸闻——控诉封建社会的《摩诃摩耶》
泰戈尔的名作《摩诃摩耶》,讲述的是年轻美丽的姑娘摩诃摩耶与青年罗耆波真挚相爱,但她所依靠的哥哥却强迫她嫁给一个年老的婆罗门。婚后第二天,丈夫就死了,摩诃摩耶被迫殉葬,幸而火葬时突降大雨,她才侥幸逃脱,但她美丽的脸却被烧毁。逃出后,她蒙上面纱找到罗耆波,与他一起生活,但要求他永远不要揭开她的面纱。可在一个月夜,罗耆波还是掀开了她的面纱,看到了她脸上的疤痕,于是摩诃摩耶愤然离去。小说以摩诃摩耶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印度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和残酷、野蛮的寡妇殉葬制度,表达了人们渴求爱情自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