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探索—发明发现
8799800000007

第7章 中医的伟大发明——针灸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门独特的疗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近年来。人们通过多个学科的通力协作,对针灸治病原理、经络实质、针刺手法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证实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针灸的镇痛原理已深入到神经细胞、电生理学和神经递质等分子水平。西方科学家在研究针灸镇痛的试验中,认为针灸可以激发身体自然止痛物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针灸的止痛效果有一个迟缓发作的效应,它们缓慢增加,甚至当取针后才感觉到他的止痛效果。治疗几次后效果才会更明显。这种效果在停止针灸治疗一段时间后会消失。此外,针灸还有抗炎、止痛、解痉、抗休克和抗麻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