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清时期,各色彩瓷纷纷出现,但白瓷却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前人对于明代各朝的白瓷有很高的评价:如永乐时期的“甜白”;宣德时期的“汁水莹厚如堆腊,光莹如美玉”;嘉靖时期的“纯净无杂”,万历时期的“透亮明快”等等。
明清两代在白瓷烧制工艺方面有不少成就,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瓷胎中逐渐增加高岭土的用量,以减少瓷器时变形;(2)精工粉碎和淘洗原料,去除原料中的粗颗粒和其他有害杂质以增加瓷器的白度和透明度;(3)提高瓷胎的烧成温度以改变其显微结构,从而改进瓷器的强度以及其他物理性能;(4)改进瓷器装匣支烧的方法,从而增加美观并利于实用。上述烧造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使白瓷的外观和内在的质量都有飞跃的提高。明代的薄胎瓷,特别是脱胎瓷,便是突出的例子。
永乐时期,景德镇制瓷工匠制造了一种白瓷,很多制品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器物上往往有暗花刻纹和印纹。由于这种胎薄釉莹的白瓷,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因此又称它为“甜白”。永乐时期薄胎白瓷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成化时期,白瓷有更高的成就,其薄的程度达到了几乎脱胎的地步。脱胎瓷的制作,从配方、拉坯、修坯、上釉到装窑烧成,都有一整套的技术要领和工艺要求,修坯是其中最艰难、细致、最关紧要的一环。脱胎瓷的修坯一般要经过粗修、细修定型、粘接、修去接头余泥并修整外形、荡内釉,然后精修成坯并施外釉。在修坯过程中,坯体在利篓上取下装上,反复近百次之多,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一样薄的程度。在修坯的关键时刻,少一刀则嫌过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一个大的喘息都会导致前功尽弃的后果。其制作工艺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脱胎瓷的烧制成功有力地说明了明代景德镇陶瓷烧制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隆庆、万历时期的高级民窑的“蛋皮”式白瓷,也能达到“脱胎”的程度。这种脱胎瓷器非常珍贵,它已失去了使用价值,而是一种非常精巧的艺术品,甚至清朝的仿制品也要“百金一器”,由此可见其质高价贵。
另外,在明代,除了江西景德镇生产白瓷外,福建德化瓷器以它洁白的瓷胎和釉色,适应西方用途的品种和那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观音瓷塑像而着称于欧洲。欧洲人由于德化瓷器所特有的洁白如玉的釉色,而称它为“中国白”,直到现在,法国还是这样称呼。
德化窑的白瓷在宋代已有生产,但成为全国制瓷业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是在明代开始的。
明代德化白瓷有其独特的风格:
首先,瓷胎致密,透光度极其良好,为唐宋其他地区白瓷所不及。
唐宋北方白瓷,是用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粘土烧制的,粘土中含助熔物质少,故器胎不够致密,透光度较差。而德化白瓷则用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瓷土制成的,瓷土内氧化钾含量高达6%,烧成后极似玻璃,因而它的瓷胎致密,透光度特别良好。
其次,就釉面来看,德化白釉为纯白釉,而北方唐宋时代的白瓷釉则泛淡黄色,元、明时代景德镇的白瓷却白里微微泛青,与德化白瓷有明显的区别。德化白瓷比唐宋北方白瓷和景德镇同期生产的白瓷釉色更纯净,从外观上看,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德化白瓷流传欧洲后,法国人又称为“鹅绒白”“中国白”等等。以这种“白瓷”制成佛像,颇受外国人士称赞,享有“东方艺术”之誉,并成了英国皇家宫廷中的珍品。直到现在,英国爱德华七世的陈列室中还展出着明代德化白瓷器。
到了清朝,彩瓷占了绝对主导地位,白瓷作衬底伴随着彩瓷的发展而发展,其透光度、白度、釉的均匀性也有所进步,但是纯白瓷器除了仿古制品以外,就很少制作了。
白瓷之所以具备上述这些优点,是与古代陶瓷匠师的辛勤灌溉分不开的。长期以来,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艰辛的劳动,不断摸索、积累经验,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制作白瓷的技巧。那么白瓷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首先,要烧成白瓷必须选择含氧化铁很低的瓷土和釉。白瓷釉的含氧化铁量一般都在l%以下。如定窑白瓷釉的含铁量为1.
96%,唐代巩县白瓷釉的含铁量为0.57%,景德镇胜梅亭五代白瓷釉的氧化铁含量为0.73%,而德化“象牙白”瓷器其釉的含铁量只有0.29%,影青瓷器其釉的氧化铁含量一般在l%左右。从釉中含氧化铁的量看,北方和南方白瓷,一般含铁量相差不大,但是色调完全两样,北方白瓷由于烧成气氛为氧化焰,一般泛黄色,而南方瓷一般在还原焰下烧成,所以泛青。含铁量略高一些就出现青瓷。
白瓷釉一般都是透明釉,那么为什么人们都认为它是白色的呢?
这是由于一般白瓷其胎是白色的,因此胎中氧化铁含量一般与釉接近。这样透过釉层见白胎,就给人们一个“白”的影像。另外在某些白瓷釉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再加上烧成过程中在胎釉交界面和釉中往往产生结晶,由于这些气泡和釉中晶体的光散射作用,也使人们把它看成白色的瓷器了。
其次,覆烧新工艺的采用。
五代的定窑制瓷工匠采用覆烧新工艺,是制瓷史上的一个巨大成就。北宋以后就大量采用。所谓覆烧是将碗或盘之类的器物倒过来,口朝下叠烧,每件器物之间,在口沿部分用未经焙烧的耐火泥做成薄圈间隔和支垫。比较进步的覆烧窑具是使这些支圈相连接起来就很自然的既起了匣钵的作用,又起了器物间的支垫作用,这种覆烧方法,比用匣钵的方法有更大的优越性:
(1)它能比匣钵烧瓷节省窑位,因为一器一匣,匣钵占了很大空间,因此覆烧工艺产量比一器一匣方法高很多。
(2)由于匣钵改用垫圈,节省了匣钵及间隔层本身所占空间无谓消耗的热量,因而能充分利用热效,节约燃料。
(3)由于覆烧时器口部紧贴垫圈,而上一个垫圈又管住了下面碗盘的口沿,所以泥坯收缩瓷化时由于支撑范围增大,重心稳,收缩均匀,而不像匣钵烧瓷那样容易变形。
(4)匣钵改用垫圈以后,节省了大量的耐火材料。
这种覆烧新工艺的采用,使白瓷的产量大大增加。
再次,谈一谈化妆土的使用。
我们知道,要烧白瓷首先要选择含铁量低的胎和釉,如果要大量地烧造白瓷,就需要大量含铁量低的高级瓷土,这在唐代是很难办到的,而且生产成本也太贵。考虑到物美价廉,唐代以邢窑为代表的制瓷工人就采用化妆土的工艺来制造白瓷。
所谓化妆土,就是在比较粗糙和不太白的瓷坯上,先抹上一层含铁量低,颗粒很细的高级瓷土。然后再在外面上釉,这样就能遮盖含铁量高的低级胎土反出来的青灰色。同时也可以填嵌粗瓷胎表面的孔隙,而呈现出很白的感觉。因此上一层化妆土这种做法可以用比较低级的瓷土代替大量含铁量低的高级瓷土而又不影响白瓷的美观,成本较低,可以大量生产。这种在坯上敷用化妆土的办法,最早在汉代的铅釉陶上已经出现,一直到宋代,我国许多民间窑中还普遍沿用着。
白瓷,作为我国瓷器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鲜花,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并赢得了中外人士的称赞。现在欧美各国博物馆所珍藏的瓷器中有很多的中国白瓷。仅德化白瓷,在美国的波士顿、费城、纽约、芝加哥等地的博物馆就约珍藏有一百五十多件。
黑瓷(包括褐、黄釉瓷)在北方是与青瓷一起出现的。在北魏洛阳城址的地层中出有九件黑釉瓷,包括碗、杯、盂三种。这是目前最早的一批北方黑瓷标本。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平山北齐崔昂墓也都出有黑瓷。崔昂墓所出黑瓷四系罐,胎为砖红色,内外施黑褐釉,莹亮润泽;器形呈倒梨子形,肩部特宽,深腹,平底,造型稳重大方,是一件成熟的作品,代表了北朝的黑瓷生产水平。
从上面对青瓷、白瓷、黑瓷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之时,是北方瓷器的重要发展阶段。范粹墓中的白瓷及自釉绿彩瓷、李云墓中的青釉绿彩瓷及娄窖墓中的青釉黄绿彩器的出现,为唐代白瓷、彩瓷及唐三彩的生产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到唐代,南北两方的瓷器生产已成并驾齐驱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