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经方治疗脾胃病研究
8871400000055

第55章 白虎加人参汤

“治法”

辛寒折热,益气生津。

“组成”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服用方法”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方义分析”

白虎汤清泄阳明胃热,加人参益气以化生津液。热退可以保津,津液充足也有利于退热。

“方歌”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

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历代论述”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若口渴饮水,口干舌燥而属于阳明之虚热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盖火热上乘于心,则心中懊恼而为栀子豉汤证;若火热入于阳明之胃络,则为白虎加人参汤证。”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谓邪气虽入阳明之腑,而脉证犹带太阳之经者,则不可便与白虎汤。与之则适以留表邪,而伤胃气也。而又申之曰: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叮咛反复之意,可谓至矣。”

汪苓友《伤寒论辨证广注》:“此条伤寒病,虽自太阳经传来,要之既吐且下,而其邪不解,至七八日之时,寒郁为热,已入阳明之腑,而邪热更甚矣。里者,腑也。表者,经也。热结在里者,谓腑热甚于经也。表里俱热者,表热,则阳明经肌肉间热。时时恶风者,乃热极汗多,不能收摄,腠理疏,以故时时恶风也。里热,则胃腑中燥热,以故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此因吐下之后,胃气虚,内亡津液,以故燥渴甚极也。与白虎汤加人参,扶正气以分解内外之邪热。”

“现代研究”

1.治疗老年口腔干燥症:以门诊30例70~82岁的老年口腔干燥症患者为对象,每天投与白虎加人参汤9g,分3次服,共服10周。于服用白虎加人参汤后第2、第4、第6、第8、第10周(共5次)评价治疗效果,评价是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分为无效、稍有效、有效、显效4级。并根据舌质及舌苔辨别虚实、表里、寒热等证,探讨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服用白虎加人参汤后第2周出现治疗效果(显效及有效例),并持续于整个治疗过程中。获效病例达半数以上。表明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老年口腔干燥症有效。症状改善者多为实证患者,认为白虎加人参汤更适用于该证患者。

2.治疗胃肠积热:胃肠有热而“卧不安”者,是因胃肠积热上扰,或因胃热伤津,燥热上扰心神所致。其表现除“卧不安”外,尚有口干渴,喜冷饮,或脘腹有灼热感,小便黄短,大便干,甚则便秘,或热利,唇红舌红,苔黄,脉数等胃肠积热(伤津)等见症。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清泄胃热以安神。

“病案分析”

吴某,女,35岁,1987年12月2日入院。6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强烈饥饿感,伴周身出汗、心慌、四肢颤抖,进食后症状即消失。初每日发作3~5次,后日渐加重,食毕即饥饿,需不断进食。3个月内体重由52kg增加至87kg,腹围由78cm增加至126cm。全身无力,行走困难。无烦渴多饮,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均正常。作B型超声、脑CT、脑血流图、24小时尿17羟、17酮类固醇、空腹血糖测定等多项检查均正常。按“下丘脑综合征”治疗月余,病情反而加重。后以“中消”症,服“加味玉女煎”、“知柏地黄汤”等百余剂,未见效果。入我科后,停服以往所用一切药物。予白虎加人参汤每日1剂,分两次煎服。服药1剂,次日强食症状即消失,每日三餐各进食三两已可。6天后体重下降5.5公斤。第8天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第12日痊愈出院。共服药12剂。出院后随访半年未反复,体重、腹围恢复如病前,能正常参加田间劳动。

按语:本案中虽无多饮、多尿、大便干燥之证,但善饥多食一症其病机与“中消”相似。在治疗方面,程钟龄提出“治中消者,宜清其胃而兼滋其肾”。虽未明其方药,但已立其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食气。”本案也确实现有气虚之证,故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两相兼顾,投之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