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8926100000090

第90章 典故·轶事(3)

有一次。村上的一个人得了重病,请了大夫来看病,大夫开完药方后说,这味药在煎时要两根七寸长的公鸡毛做药引子。病人的家属找遍了全村都没有找到大公鸡。忽然有人想起他家有一只每天按时打呜的公鸡,叫声响亮,想必那只公鸡很大。

病人的家属来到他家后,果然见一只大公鸡在院中啄食。但他一听要拔他家公鸡的毛,便一口拒绝了他们。在病人家属的再三请求下,他才说,这样吧,病人需要吃鸡补养身体。我这只鸡也正想卖。你们把这只鸡买去吧,给我五钱银子就行了。

那家人因急着要以鸡毛做药引子,只好花五钱银子买走了那只大公鸡。其实,在市场上买这样的鸡连二钱银子都用不了。

后来,村上的人都说他家的鸡都像铁公鸡一样。一根毛都拔不下来。

013中山狼

明马中锡寓言《中山狼传》,记述了中山一只恶狼被打猎的赵简子用箭射中,逃命中被过路的东郭先生救下,狼不但不感恩,反而想吃掉东郭先生的故事。

后以“中山狼”比喻恩将仇报、毫无良心的恶人。

014恶作剧

“恶作剧”是现在人们众口流传的俗语,指令人难堪的戏弄。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一书。书中记载: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个叫韦生的读书人,在去汝州的路上遇到一个僧人,二人结伴同行,谈得颇为融洽,到太阳下山时,僧人便邀请韦生到他所在的寺院去住宿。韦生欣然答应。但僧人带着韦生继续走了许久,仍没到寺院。

韦生唯恐他不怀好意。暗暗地从靴子中取出弹弓,又从怀里掏出十几枚铜丸,准备就绪后便责问僧人道:“师父,你说寺院不远,为何现在已经走了二十里却仍然没到,这是为什么?”

僧人支支吾吾地不回答,只说还要往前走。韦生这时断定他是一个强盗,就拉动弹弓射去。正中僧人后脑勺,但僧人若无其事。韦生又连发四弹,弹弹打中。僧人这才捂着中弹的地方,慢条斯理地说:“郎君莫恶作剧!”韦生一看这家伙有点本事,也就不再用弹射他了。

后来韦生随僧人到了寺院,只见数十人列队迎接。僧人这才告诉韦生说:“我本是此间的强盗,对你的钱财起了心,并没有什么好意。不知你也有高强的技艺,让人钦佩。还好你用弹弓打的是我,如果是别人,早就支持不住了。”说完,用手一摸脑后,五个弹丸落地,而后脑毫无伤痕。然后这个僧人设宴款待韦生,二人互相敬慕,于是结为好友。

于是,“恶作剧”一词便从此传了开来。

015眼中钉

“眼中钉”,现在常用来比喻心目中最憎恶的人。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被百姓视为眼中钉的人是五代时后唐的赵在礼。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后唐明宗时,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节度使赵在礼是个胸无点墨的武夫。他倚仗自己是皇亲国戚就横行霸道,巧取豪夺,为所欲为。宋州百姓敢怒不敢言,都把他看成是眼中之钉,肉中的芒刺。

后来有一天,朝廷下旨将其调往永兴。宋州百姓听说这一喜讯后奔走相告,相互祝贺:“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无独有偶,宋真宗时也出了一个万人恨的“眼中钉”。当时,有个叫丁渭的大臣,善于溜须拍马,他为迎合皇帝心意而大兴土木,又网罗奸臣,排斥忠良异己,搞得全国百姓民心沸腾,怨声载道。当时曾经流传着的一首童谣唱道:

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

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钉”和“丁”谐音,“眼中钉”即指丁渭,“寇老”即指寇准。可见人们对于丁渭是恨之入骨,而对寇准则是无限怀念的。

此后,人们便常用“眼中钉”来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

016三脚猫

人们常用“三脚猫”一词形容在技艺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

“三脚猫”一词,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非熊即飞熊)。”文中的“三脚猫”是一种动物。

后来,明朝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载:“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猫的专职,“三脚猫”的本职技能相当不错,却“走不成步”,难怪郎瑛接着解释道:“俗以事不尽善者,谓之三脚猫。”后来,“三脚猫”就成了技艺不精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017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是人们常常用来批评一些不负责任或不了解情况的人说的话,那么,究竟“三不知”指的是什么呢?

明人姚福在《青溪暇笔》这部书里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概本《左传》。”

再查《左传》中有这么一段故事:鲁哀公二十一年,晋国的荀瑶率领军队攻打郑国时,荀文子以为不了解敌情未可冒然轻进,他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他的意思是:仁人君子的进攻谋略,是要对整个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局都弄清楚,才能最后决定怎么办。现在我们这三部分都不知道,不是很难吗?

可见,“三不知”的意思就是说对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局全然不知道。

018绿帽子

“绿帽子”,现在多用来指妻子有不忠行为的男人,它是从“绿头巾”这一俗语演变而来的。

古代汉族人很看重色彩,在汉武帝即位后,随着独尊儒术的推行,儒家礼乐制度日臻完善,服饰的颜色成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手段。唐代官制规定,六品、七品官着绿服,八品、九品官穿青服。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郡司马,官职只是九品,所以《琵琶行》诗中才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他的《忆微之》诗云:“折腰俱老绿衫中”,形容仕途坎坷,人老白首扔屈身于地位低微的绿衫行列中。

到了元明之际,政府明令规定乐人、妓女必须着绿服、青服、绿头巾,以标志所从事的是贱业。《元典章》规定:娼妓之家长和亲属男子裹青头巾。由此,“青头巾”就与娼妓之男性亲属有了联系。由于青绿二色比较接近,又同属贱色,因此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绿头巾”。

019快刀斩乱麻

“快刀斩乱麻”,常用来比喻办事果断干脆不拖泥带水。这个俗语来自一个历史故事:

根据《北齐书》记载:北齐第一个皇帝高洋,小时候内心很聪明,但外表显得很隐晦,大家不了解他,只有高欢觉得他有独特之处,高欢说:“这孩子在见识和谋虑上都超过我。”

有一次,高欢想试一下儿子们的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十指协调能力等等,就给他们每人一团乱丝,要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整理好。

儿子们都拿着麻各自到一旁去理。别的孩子一根根抽,一根根理,可是由于麻很多地方打结了,都连在一块,抽这根带那一根,越理越乱。一个个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只有高洋抽出腰中宝刀,三两下把丝团砍成几段,还说:“对乱的东西就必须斩断。”

高欢听后,连连点头。

从此,“快刀斩乱麻”就成了传颂他的聪明才智的故事。

020树倒猢狲散

“树倒猢狲散”的字面意思是说,大树倒了,寄居在树上的猢狲(猴子)也就散了。用来比喻为首的人一倒台,依附他的人也就随即溃散。

这句俗语出自宋人庞元英的《谈菽·曹咏妻》:宋高宗建立南宋后,奸诈的秦桧作了宰相,权势很大。他有个叫曹咏的亲戚,也是一个势利小人,见秦桧得势,就对他百般巴结逢迎,秦桧一高兴,也就封了他作大官。

曹咏有个叫厉德新的大舅子,却是个非常耿直的人,他不但不与曹咏同流合污,而且对他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经常用犀利的言辞讽刺、挖苦他,曹咏见厉德新对他这样无礼,便怀恨在心。暗地里利用自己的职权,指使地方官对厉德新进行种种刁难与威胁。厉德新是个硬骨头,怎么整都不屈服,并依然对曹咏冷嘲热讽。

后来,秦桧死了,失去了这座大靠山,曹咏可就什么都不是了。不久,曹咏便获罪被贬到新州(现在广东宝安),厉德新终于不再受他的欺压了。他托人给曹咏捎去一封信,里面装着一篇名叫《树倒猢狲散》的赋,对他加以讽刺。赋中把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桧”确是树的一种),把趋炎附势如曹咏之徒比作一群猢狲。猢狲依靠着大树作威作福,那么大树倒了,猢狲们自然就东奔西散了。从此,“树倒猢狲散”这个俗语就流传了下来。

021浪子回头金不换

游手好闲的、不务正业的青年人常被人称作“浪子”。“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是说:不务正业的人,一旦改邪归正变好了,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比之金子还要珍贵。这种例子在古今中外都是不少的。

晋代人皇甫谧出生在河南新安县一个官吏家庭,从小娇生惯养。但是,一场战乱却让他家破人亡,失去了父母,他被叔母收养下来。叔母见他这么小就父母双亡,十分可怜他,对他仍很放纵,皇甫谧仍然过着一种娇生惯养的日子。

这样,皇甫谧从小就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他经常和一些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混在一起,消磨岁月,无所作为,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浪子。

叔母见他变成了这个样子,非常痛心,觉得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皇甫家的列祖列宗,忧愤加愧疚和操劳,不久就病倒了。皇甫谧回想起叔母的养育之恩,再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惭愧和悔恨。于是他痛改前非,决心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做一个有用的人。从此,他早起晚睡耕作劳动,勤奋攻读,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后来,他不幸得了重病,下肢瘫痪,为了战胜病魔,使自己能够站起来,他又潜心研究医学,几年之内通读了大量医书,并在自己身上进行了上万次的针灸实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022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管三七二十一”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说的一句口头语,表示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的意思。

据说我国早期的谶纬家、阴阳家们都认为三七相乘的积是不祥的数。三国时期的陈琳在《神女赋》中写道:“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意思就是说,东汉建立二百一十年,到建安时期该遭厄运了。

其实,这段时间还不到二百年,二百一十年不是确指。由此可见,那时的人们已经把三和七的积二十一看作是不祥的了。后来,这一看法经过长期演变,就逐渐出现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口头语。

023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敢越雷池一步”是墨守成规的同义语,意思是小心谨慎,不敢逾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这里的“雷池”,是古代的一个湖名,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宿松至望江县东南,积而成池,称为“雷池”。

“不敢越雷池一步”,出自古文原句“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即“请你不要越过雷池一步啊!”

这个典故出自东晋时期的一个故事,晋明帝的大舅、护国将军庾亮执掌朝廷大权。因为他凡事从国家全局出发,刚正廉明,任人唯贤,所以在朝廷内外,颇有威信。

明帝以后,成帝即位,庾亮派温峤担任江州刺史,镇守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咸和二年,历阳太守苏峻发兵作乱,带领大军直逼东晋的都城建业(南京)。温峤得到消息后,为了保卫都城,就想援兵东进,和苏峻交战。庾亮知道后,马上派人送信给温乔,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说我担心西部防线,远远超过东边叛军起兵的历阳一带,请你不可越过雷池一步。

原来,庾亮早就知道苏峻在历阳招兵买马,妄图谋反,所以,下了诏书让苏峻到京城来任大司农一职。这样,苏峻离开老巢就不能有什么作为了。苏峻逼不得已只好提前起兵作乱,而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准备充分,即使是造反,也构不成很大的威胁了;温峤哪里明白这许多曲折,所以急率地想要发兵征讨。这样就可能使西北边陲防备门户大开,其他国家军队势必长驱直入,和苏峻叛军恰好可以里应外合,这样平乱反而会成为灭国之举。

“雷池”这一地名,现在已不重要了,它已变成了“特定界限”的意思。

024照葫芦画瓢

“照葫芦画瓢”这个俗语多用来比喻事情简单、容易,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办到;也比喻头脑简单,只知道马马虎虎模仿,不能发挥创造性。这句话语出《宋史》,其中有这样一个典故。

北宋初年,有一位名叫陶谷的翰林学士,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他的文笔相当不错,被推为一时之冠。陶谷自己也自恃不凡。可是他做了好些年起草文告的工作,官职都没得到升迁,一些人常为他感到惋惜。

终于有一次,他托人在宋太祖面前推荐自己,想让自己去到外地做官。赵匡胤听了这位官员对陶谷的一番盛赞之后,却颇不以为然。他淡淡一笑道:“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意思是说,起草文告这样的工作,无非是照着前人的旧文本,抄抄写写,其间改换几个字句,就像照葫芦画瓢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值得如此盛赞。

于是,陶谷没有被任用。事后,他心灰意懒,写了一首诗自嘲。其诗道:

官职须有生处有,才能哪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陶谷大彻大悟之后,再也不指望自己的才学能给自己带来晋升的机遇了。

后来,“依样画葫芦”这句诗,逐渐演变成了“照葫芦画瓢”的俗语。流传到现在,则成了“毫无创见”的同义语。

025宰相肚里能撑船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谚语意思是说宰相的心胸很宽阔,豁达大度,可以在肚子里面行船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基于“大人有大量”的基础之上的。它最初也确实是由一位宰相之口说出的。

宋神宗时期,朝廷在向契丹、西夏的军事斗争中屡屡失利,不得不每年“纳岁币”给契丹、西夏,这样就造成了人民沉重的负担,国家财力耗费甚巨,再加上国家机构繁多,官员严重超编,办事效率也不是很理想,使得国家更加内外交困。

在这种情形下,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提出了改革的计划,对一系列的国家政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由于改革的步骤过快,有些做法过于偏激,损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新法实行不久便遇到来自保守派的强大阻力,宋神宗在阻力面前不了了之,变法失败了

王安石见变法不成,便告病还家。他只带一名童仆就走了,为避免沿途地方官前来迎送,打扰居民,他嘱咐童仆不要透露他的官职,只称作过往游客。童仆不依,反问说:“相公微服潜名,倘或途中有人毁谤于你,如之奈何?”王安石从容地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从来人言不足恤;言我善者,不足为喜,道我恶者,不足为怒。只当耳边风过去罢了,切莫揽事。”

就这样,主仆二人一路缓缓而行,一路上,王安石遇到不少对他推行新法进行攻击谩骂的人,但他都以一种宽大的胸怀,宽容了他们。人们因此非常佩服他。就这样,“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便流传了开来。

02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句俗语。它常用来比喻高高在上的官员或有权势的人自身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却遏制规限百姓的正常行动。这句俗语来自民间,但却真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