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孔子可谓是一个品德高尚、讲求仁爱的人,他的一句“德不孤,必有邻”成为了两千多年来的至理名言。这句话向我们传达了两层意思:“德不孤”,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无援的,形单影只的必定是品德败坏的人;“必有邻”,人们愿意与有道德的人交往,而且有道德的人要尽量去结交那些与自己道德品质相近的人。其实,中庸处世思想也基于此:以“仁道”来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质最终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还表现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真诚与和谐。
品德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品德是人性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存在的价值所在;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是一个人在信誉方面的全部资本。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密切和广泛,许多事情不可能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帮助,而这种关系更多的是体现在朋友之间。朋友的多少、好坏直接取决于你个人的内在品质,也直接影响着你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我们可以从战国时期的孟尝君身上了解这一点。
孟尝君是个有德行、有仁义的人。曾经有一个人,听说孟尝君礼遇宾客,就穿着草鞋前来拜见。
过了几天,孟尝君问客监这个人是做什么的。客监回答说:“这位先生十分贫穷,只有一把剑,他经常一边手敲宝剑一边唱道:‘长剑,回去吧!这里的饭菜连鱼都没有。’”孟尝君听后,就在他吃饭时特意为他添加了鱼这道菜。
几天后,客监又跑来说:“这位先生又敲着剑歌唱:‘长剑,回去吧!这里出门没有车子坐。’”于是,孟尝君就把自己的车子给他用。
又过了几天,孟尝君又问起这个人的情况,客监回答说:“他又敲剑歌唱:‘长剑,回去吧!这里不是自己的家。’”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
有一次,孟尝君派这个门客去薛国帮忙收租,可是,这个人不但没收回租子,反而把那些凭据当着老百姓的面给烧了,给孟尝君收回了“仁义”。后来,孟尝君被罢官回家的时候,全城的老百姓都出城迎接他。孟尝君流着泪对这位门客说:“你为我收来了我永远也买不到的东西。”
孟尝君手下门客三千,靠的并不是每天让他们酒足饭饱、有安身之所,而是以自己的德行和仁义来感召其他人,最终门客们也没有让孟尝君失望。可见,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的才是真正的朋友,那些满脑子金钱和私欲的人,不能算作朋友。战国时期的廉颇通过亲身体验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
廉颇被免官还乡的时候,府中的门客都走光了,等到他重新赴任的时候,那些门客又都回来了。廉颇很生气,就问他们:“你们不是都走了吗?现在怎么又回来了?”有一个门客说:“廉将军,话不能这样讲。当今天下结交朋友,就好像做生意一样,你有权有势,大家就跟着你,等你无权无势的时候,大家就会离开你。世道如此,廉将军又何必这样气愤呢?”廉颇对此很是感慨,从此交友谨慎起来。
大家可以看出,一个有德行的人,他的朋友并不一定也都是讲究德行的人。很显然,这位门客的话是在讽刺那些毫无德行的门客。这就告诉人们,有道德的人要尽量去结交那些与自己道德品质相近的人。
只要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事,他永远都是集体、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脊梁。我们从小就从父母、老师那里学到了善良、正直,人们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努力,但当人们进入社会却发现世态炎凉,儿时的纯真梦想遭到现实最严重的打击,于是人们开始质疑和抛却人性中内在的品质,取而代之的是圆滑、世俗、狡诈,而且他们并不会以此为耻,他们觉得这不是个人的错,而是整个社会的错。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社会是大家的,如果每个人都能立正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又怎么会将内心的德行丢弃呢?
有德之人总是按照良心法则去为人处世,从而能赢得人心,结交知己。因此,孔子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强调,一个人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然后再将这种修养扩展出来,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在为人处世中实现中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