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8935400000051

第51章 品德:领导者的灵魂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孔子说:“以德行来从政,好比天上的北斗星,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群星都环绕着他。”

德行,是考察干部的一个主要标准,历来如此,起码在尧、舜时期已经开始了。可是翻一翻五千年中国历史,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那么几个奸臣当道,而且当道的时间跨度那么久,给国家百姓造成的损失那么大。

唐史中记载,武则天问武三思:朝中谁是忠臣?武三思说:跟我好的都是忠臣。武则天说:你这是什么话?武三思说:我不认识的人,怎么知道他好不好?只要回头看看就会发现,一个人的德行优劣,往往并不是在他受到提拔时就显示出真实的一面,那些祸害朝纲、残害苍生的大奸臣,无一不是在获得权柄后为所欲为,而在政坛纵横捭阖若干年之后,才被继起的良臣揭露并打倒的。

现代干部考察机制的一大变化,是将考核标准做了一定的量化,德行的考察终有抽象的一面,而学识、治政能力的水平则可以通过量化而获得。

从政之人不修官德,品行不端,难以服众。强调为政之德,地位变了,职务变了,但一个人的好本色不能变。为政之德,贵在常修和长久保持,这才是根本。孔子的“为政以德”形成了中国政法思想史上特有的德治主义。这一理论对于限制滥施淫威的暴政,维护社会安宁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孔子认为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是“内圣外王”。“内圣”是对个人修养方面的要求,而“外王”是对社会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他心目中的治国者需要有德行,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特别强调统治者自律,以自身的言行为民表率。从这个角度出发,他对当时一些行为不端的当权者进行了抨击。比如,臧文仲是鲁国一位名声显赫的大夫,但此人在生活上奢侈无度,排斥贤者,孔子就批评他是“窃位者”。孔子对有德之士倍加赞扬,比如,他曾经称赞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能而称焉。”孔子的抨击与赞美之辞,显出他的“贤人治国”的政治思想。

针对孔子这段话,宋代的学者程颐、范纯夫与朱熹都将它与老子、庄子的学说相连接。范纯夫解释“为政以德”就是以简、静、寡三德治国,“以至简而能御烦,以至静而能制动,以至寡而能服众”,也就是用最简单的原则处理繁杂的国事,以不变应万变,让最多数的民众相信。而朱熹认为,“为政以德”之后便是无为而治,如此就能够天下归心。

孔子在此讲“为政以德”,便能如众星拱北极星般政治清明,在《论语·季氏》里,他也提到了“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也是认为为政者应先修德,修好德之后人民自然是近悦远来。《吕氏春秋·具备》记载了一个“为政以德”的范例。宓子贱担任鲁国的地方官,经过三年,鲁国国君派人暗地查访他的政绩,使者看到渔夫即使在夜晚都把抓到的小鱼放生,便问他们为什么,渔夫回答说:“宓子贱不希望因捕小鱼,而让鱼源枯竭,所以我们就放回去。”

后来使者请教孔子,为何宓子贱能将地方治理得这么好,孔子回答:“以诚待民,以德治众。”宓子贱必定是率先做示范,所以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百姓也都成了有德之人。

清朝曾国藩所说的“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便与“为政以德”相当接近,就是说领导应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

我国历史上大禹含辛茹苦治水13年,曾3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他是我国第一位功绩卓著的治水英雄,他那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传为千古佳话。这种把快乐留给后人、自己吃苦的精神,是修养品德和心性的本质。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万事不能成功,苦尽甘来才是真理,一味追求名誉地位的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苦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作为领导,更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品德高尚,你才能使“近者悦,远者来”,才能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只有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才能把快乐留给后人,吃苦的精神,是修养品德和心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