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孔子说:“当君王就要尽君王的责任,当臣子就要尽臣子的责任,当父亲就要尽父亲的责任,当子女就要尽子女的责任。”
一天,齐景公询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当君王就要尽君王的道理,当臣子就要尽臣子的道理,当父亲就要尽父亲的道理,当子女就要尽子女的道理。”景公说:“说得太好了!如果君王不尽君道,臣子不尽臣道,父亲不尽父道,子不尽子道,就算有俸禄粮饷,我能够安心享用吗?”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见齐景公时是35岁,因鲁国内乱,孔子才前往齐国。
为了接近齐景公,孔子还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到了隔年,齐景公向孔子问为政之道,孔子表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政在节财”。孔子会如此说,是因为当时齐国由陈氏大夫独揽大权,搞得君主不像君主、臣子不像臣子,齐景公有许多小老婆,又不肯立太子,因此人心浮动、国无宁日。
齐景公相当赏识孔子,想要封一块地给他,但因当时齐国宰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之后,孔子回到鲁国,渐渐得到倚重,由中都宰升任司空,五十几岁时做到可以参与国政的大司寇,使得鲁国显现“励精图治”的气象。
不过,这使得一心想把鲁国当成附庸的齐国大感不安,齐景公派遣使者前往鲁国,要求与鲁定公夏天时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会盟。原本齐景公打算在两国会盟中压迫鲁国屈服在齐国武力之下,因有孔子的据理力争,鲁国反倒将过去被齐国强占的大片土地争取回来,是鲁国历史上少有的外交胜利。
齐景公终究没有听进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劝告,后来因为继承人不定,招致陈氏弑君篡国的灾祸。
历史上,属于“君不君”的还有明武宗朱厚照,就是戏曲《游龙戏凤》里的正德皇帝。他生性桀骜不羁,喜欢放鹰猎兔,不但不理朝政,任由宦官刘瑾把持朝政,自己只顾着饮酒寻欢,甚至在皇宫中养起豹来。
他还讨厌当了皇帝便不能够再“加官晋爵”,因此在明朝好不容易打败北方的鞑靼后,竟然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当宁王在江西造反时,他也以威武大将军的名义讨伐,只不过是带着十多万人游玩作乐、荒唐奢靡,战争还是由别人去打。
汉代董仲舒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发展成“三纲五常”,但后世某些腐儒却曲解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明末的王夫之认为岳飞便是受到这观念的误导,而由南宋的“昏主奸臣”宋高宗与秦桧剥夺军权与生命,留下一段令人扼腕的历史!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社会里会充当许多不同的角色,当领导的就要以身作则,给下属树立榜样,于是下属便服从指挥,事业就能搞好;当属下的能够安守本分,不徇私,不越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工作就可以做好;当父亲的严而不威,对儿子严格要求但又有慈爱,能因材施教,使其身心茁壮成长;当儿子的能孝敬父亲,若父亲有错,申求三次仍不改的,就哭泣而听之任之,然后心中自有主张……总之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人人各安其位的思想。
一句话概括,就是君臣父子,各就各位。也就是《大学》里面所说的“知其所止”,《中庸》里面所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所以,这段话其实还是借用蔡志忠先生的那几句话来翻译最为生动传神:
“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禅学季刊》第七期)
蔡先生是漫画家,所以说得幽默。其实,这段话不过是说,只要人人安分守己,本色当行,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一份职责、义务,社会也就相安无事,正常发展了。
不然的话,上司不像个上司,下级不像个下级,父亲不像个父亲,儿子不像个儿子。教师去卖布,文盲来教书,屠夫来治病,医生去杀猪;或者,“党政工青妇,一起来出书”,工农商学兵,都去做生意。那岂不全乱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