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难,不其然乎?
——《论语·泰伯》
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
“人才难得亦难识”。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招贤纳士者的感慨,也是人们千辛万苦积累起来的财富。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中国、外国,选将用将一直都是兵家相争的焦点,是历代君主所格外关注的问题。无数的军事战例雄辩地证明:将帅与战争的胜败是紧密相关的,与国家的安危存亡更为密切。因此,一定要慎重地选拔将领、使用将领。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有天下者以知人最困难。知人之难,莫难于别真伪;知人之难,良莠难分;知人之难,贤佞难辨;任贤非难,知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经师易得,一将难求。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作为社会生活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的军事领域里,统帅的决心具有重大作用。军事领导人才是统御部队的人才。作为一支部队,一个组织,没有领导人才的控制、驾驭之意,必然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遇有困难和敌情,定将一触即溃。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讲的正是此理。因此,在识人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识别平时能练兵,战时能打仗的一般军事人才;更重要的是能识别平时能治军,战时能指挥打仗的各类指挥人才。注意识别、发现和培养、选拔一批能担负起新世纪重任的军事高级指挥人才。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发出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叹。深切地感到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的一胜一败不就是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吗?刘邦功成千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比项羽留住的人才多。很多人才在项羽那里得不到重用,后来又去投奔了刘邦,韩信就是其中的一个。
韩信早先是投奔的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士兵强,就让他当了小军官。其间,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都没有采纳。一气之下,他又投奔了汉王刘邦。可是到了刘邦那里,仍然没被重用,只是做了个小官。为此,韩信郁郁不得志,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判斩刑,差不多快要被砍头时,他抬头看见了经过这里的将军夏侯婴。他高声嚷道:“汉王难道不想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夏侯婴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长得威武雄壮,就释放了他。与他交谈后,夏侯婴非常高兴,又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并没有觉出他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本事,派他做了个管粮食的官。
后来,韩信与丞相萧何谈话,在言谈中,萧何发现韩信是个了不起的将才。于是就劝刘邦重用他,但刘邦总是不听。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他,很失望,便趁着将士纷纷开小差的机会不辞而别。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的消息后,来不及向刘邦禀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
有人告诉刘邦:“萧丞相逃走了。”刘邦又气又急,好像失去了左右手。
过了两天,萧何来拜谒刘邦。刘邦气呼呼地问他:“你为什么逃跑?”
萧何一怔说:“逃跑?臣哪里是逃跑啊,臣是去追赶逃跑的韩信。”
刘邦一听萧何费这么大的劲,只是去追一个管粮的小官,生气地骂道:“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萧公都不去追,单单去追韩信,这不是骗人的鬼话吗?”
萧何朗声回答道:“普通将领容易得到,像韩信这样的将才,上哪儿找去?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那就用不着韩信;要是与项羽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恐怕再也找不到能与大王图谋大业的人了。”
刘邦听了韩信这一番话,留住了韩信,成就了霸业。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懂得识才、爱才,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留住杰出人才。要想留住人才,就要给他足够高的职位,让他的才能得到施展。
你才能拥有得力的左膀右臂,帮你成就一番事业。
曹操也是一位爱才惜才的领导者,他堪称三国时代人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实践中广招贤才,形成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鼎盛局面,而且还对人才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对我国古代的人才思想有所建树。
曹操崇尚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并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都表示了曹操对贤才的爱慕与思念之情,也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明君贤臣对人才地位的重视程度。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40年革命生涯中,始终把人才问题视为关系社会兴衰与事业成败的重要问题。
他在1894年致李鸿章书中提出:“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纵观中国历史,大凡社会动乱、战火四起、军事斗争集中而又突出的时候,军事人才就特别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黄金台”、“招贤榜”、“求贤令”、“三顾茅庐”等人才佳话,都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古人诗云:“若非行久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这就是说,若不是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谁能认识隐居茅庐的卧龙——诸葛亮。
正因为刘备慧眼识贤才,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处请他出山,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打天下才更显出英雄的本色。
刘备“三顾茅庐”,力请诸葛亮的故事人人皆知。台湾产业家王永庆效先人之行,“五访茅庐”,方请得当今台塑集团的首席顾问丁瑞铁先生。
2004年,台化公司成立前夕,资金短缺,经企业家陈逢源介绍,王永庆认识了丁瑞铁。当时丁瑞铁任大同公司经理助理,婉言谢绝了王永庆邀他到台塑的诚意。
但是王永庆没有放弃,他深深知道人才的难得,于是效刘备之法,先后五次盛情邀请丁瑞铁。在真诚的感动下,丁瑞铁终于答应了王永庆,决定赴台塑效力。
丁赴任后,就创下了民营企业直接向国外取得长期低息贷款的先例,台塑所需要的资金就此解决。目前,在丁瑞铁的鼎力相助下,台塑创下了台湾化纤纺织第一位、民营制造业第三位的佳绩。
求才贵心诚意挚。王永庆的成功莫不归因于他求贤若渴的执著,这也反映了现代企业家应有的风采。
识别人才、会用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昌盛,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交际识人过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透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现“偏视”在所难免。
据韩非子在《显学》中记载,有一个姓谵台叫子羽的人,长着一副君子的容貌,孔子认为他是个天才;还有一个叫做宰予的人,能说会道,孔子也曾认为他是个天才。后来与他们相处的时间久了,才发现子羽的行为与其外表很不相称,宰予的能力远不及他的口才。
所以孔子感叹道:以貌取人,在子羽身上造成失误;以言取人,在宰予身上造成失误。
识人不易,识贤才更不易,只有独具慧眼的人才能识人才。
达尔文在剑桥神学院读书时,神学成绩不佳,很多人认为达尔文治学之道飞鸡斗狗,智力原在普通人之下,是个平庸者,但是植物学教授汉罗斯却看出达尔文有着特殊的才能。他特别器重达尔文的观察力和喜欢独立思考的治学品质,并力保他随贝格尔舰进行环球科学考察,从而使一个“平庸”者,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
黑格尔在读书时,也被人视为“平庸少年”,有人画漫画奚落他,把他画成拄着两个拐棍的小老头,认为他是没有出息的。但是,有人却很赏识他,他的老师曾在它的毕业证书上写道:“健康状况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名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应该说,黑格尔的这位老师是善于识才的。可见,同是一个黑格尔,在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就大不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领导同志,使用和识别人才常常以自己的态度画线。对自己逢迎者,无才也是才;对自己不逢迎者,有才也是无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我们认为,这样识人是反映不了真实情况的。只有站在高、低、上、下、左、右等不同的角度来识人,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既看到其长处,又看到其短处;既看到长中之短,又看到短中之长,才能客观、全面、准确地识别人和使用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意思是说,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柄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冶。这两句话都是用来比喻人才的重要性。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又怎样才能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人才呢?这是每个作为领导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具备识才的“慧眼”,必须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一个高明的识才者通常应具备几种思维方式:
1.要具备唯实的思维方式
识别人才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选拔人才的原则要与人才的客观实际相符。马克思主义认为,原则不是思考的出发点,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就是唯实性思维方式的科学态度。陈云同志说“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是对这种思维的方式的本质概括。
2.整体思维方式
这是一个高明的识才者通常所具有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从整体的各个部分的联系中把握整体。比如中央关于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的要求,就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革命化是前提,年轻化是基础,知识化、专业化是基本要素。识别干部不能只看一化、两化、四化中少了任何一化,其他三化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只有四化的统一,才能体现党在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思想。同整体思维方式相对立的,是片面性的思维方式。片面性的整体思维方式把整体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研究。因此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特点,它不是从事物的诸方面的内部联系着眼,而是抓住一点尽量夸大,不及其余。人才工作的特殊性质以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使一些人才工作者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工作状态,无限循环往复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圈子里。这是造成一些人才工作者片面性思维方式的重要原因。
3.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
毛泽东倡导的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方法,不是简单地像切西瓜那样一刀两瓣,而是矛盾运动规律在方法论上的表现。或者说,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主次关系和转化关系在方法论上的反映。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识别人才,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传统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人才难得,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就以历史传说中最理想的虞舜时代来说,才得五个贤臣,周武王时人才十个,其中还有一位贤内助,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臣”。
另一方面,人才也不在多。不仅虞舜、武王时代只有五个十个,就是后世的汉高祖,不也就张良、萧何、陈平三杰吗?而且,“艄公多了打翻船”,能干人太多聚在一起,反而会出问题。所以水镜先生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想不到刘备竟一下得了两个,结果反倒难安天下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公案。
以我们今天的情形而论,一个单位,人们往往以“人才济济”来形容它的实力雄厚,兴旺发达。其实,这里的“人才”大有讲究。什么“人才”?领导是领导的人才,秘书是秘书的人才,公关是公关的人才,打字员是打字员的人才,甚至,看大门是看大门的人才。这里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单位,到底领导人多还是领导人少更好的问题。事关体制,我们谨记圣人的教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不便深说了。
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说的: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多而在能;一方面,精兵能将难得;另一方面,也不能多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