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8935400000055

第55章 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

孔子说:“作领导不宽容,行礼仪不严肃认真,遭遇丧事的时候不悲哀,我用什么来观察这种人呢?”

这里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居上不宽”的问题。在另外的地方,孔子曾反复从正面说:“宽则得众。”(《阳货》、《尧曰》)认为宽容才能得到群众拥护,并把“宽”作为“仁”的五个方面内容之一。

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曾写过一本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宽容》,把宽容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话,那么,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人来说,就更应该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那时没有鱼儿能够在里面生存;人太明察、太苛刻了,那时没有人愿意跟随你。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在历史上,有许多“宽则得众”的著名典故和故事:

在和袁绍的战争中,曹操大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分赏给军士。在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都是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曹操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分析得十分清楚。袁绍虽然失败了,但势力尚存,而且背后的刘备和孙权也在伺机而动。当此之时,稳定人心才是当务之急。曹操焚书不究,使通袁叛曹的人免去了一块心病,为了报恩,他们必定会拼死向前,任曹操所驱使。曹操不仅因此获得了人心,而且也获得了心胸宽广的美名,真是一石二鸟之举呀。

乐于忘记是做领导的又一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做领导的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况且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吧,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说不定也能使对方改“恶”从善呢。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徵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徵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

作为一个领导要懂得对你的下属宽容一点,要允许你的下属犯错误。如果能宽恕下属的一些小错误,下属往往会加倍努力,会做得更好。

春秋时,楚庄王有一次和群臣宴饮,当时是晚上,大殿里点着灯,正当大家酒喝得酣畅之际,突然灯烛灭了。这时,庄王身边的美姬“啊”地叫了一声,庄王问:“怎么回事啊?”美姬对庄王说:“大王,刚才有人非礼我。那人趁着烛灭,牵拉我的衣襟。我扯断了他帽子上的系缨,现在还拿着,赶快点灯,抓住这个断缨的人。”

庄王听了,说:“是我赏赐大家喝酒,酒喝多了,有人难免会做些出格的事,没啥大不了的。”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群臣一百多人马上都扯断了系缨而热情高昂地饮酒,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位将军常常冲在前边,勇猛无敌。战斗胜利后,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系缨的人。”

有多大的心胸,便能做多大的事;有多大的心胸,便有多大的人格魅力。

因此,可以说“居上不宽”是领导者的致命伤,而宽容的肚量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起码要求。越是进入民主的时代,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这是所有领导者或想做领导的人必须牢记在心的信条。

宽广的胸襟是做领导的上乘之道。

作为领导在认识自己时,应多看不足,不要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相反,对待同事、同级,则要多多看长处,少看短处,扬长避短,给予鼓励,见贤思齐,不怕别人超过自己。

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增长才干,共同进步。只有这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在同级之间形成相互信任、友好、宽容的和谐气氛,赢得同级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