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跨一步,就成功
8936100000010

第10章 谈用记忆(1)

脑就像地球。里面可以走路,可以坐车,可以乘磁悬浮列车、子弹列车,还可以上轮船、搭飞机。但是有些人的脑里只见几条大路,中间虽也有连接的小径,却因为久不走而变得荒烟蔓草。

路是人走出来的,脑是人用出来的。那十的十四次方个”神经原“,足够用三辈子。不怕人狠狠地用,发挥最大的脑力;只怕人不用,反而变得”大脑简单“。

绞了许多脑汁,又看了许多脑的医学专书之后,写成下面这十一篇最基础的记忆方法。希望大家读了之后,最起码像我一样——看我还挺聪明。

带氧法

给脑子进补

你愈运动,

红血球带氧的能力愈强,

一方面增加了体力,

一方面因为进入脑的氧气和养分增多,

也加强了你的智能与记忆力。

当听年轻朋友抱怨学校把数理课安排在体育课后面,运动完,还满身大汗就要赶去上数理,不可能表现得好。

我则笑笑安慰他们:“怎么不说因为在体育课之后,刚运动完,血液循环好,红血球带氧的能力强,使你数学的理解力增加了呢?”

有些人大概以为我在开玩笑,其实我是有道理的。而且说无巧不巧,今天打开报纸,就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新闻。说美国《发展心理学期刊》登了宾州大学的研究报告——

十岁的女孩如果花较多的时间做男孩子体育竞赛的活动,不管当初对数学有没有兴趣,两年后普遍会对数学的兴趣增强。相对的,如果男孩花较多时间做女孩比较喜欢的活动,像是弹奏乐器之类,两年后的数学成绩也会比较好。

所以研究人员建议父母别让女儿跟同性的孩子成天腻在一起,又教男生的家长要把玩疯了的孩子抓回来,做一点静态的活动。

看了这文章,我心想:或许女孩子在体育竞赛之后数学进步,是因为她们的血液循环更好了,使大脑得到更多氧,帮助了数学思考。至于男生,又因为成天打球游泳,不容易静下心,所以学点静态的东西,也能帮助思考。

我又想,过去大家都认为男孩比女孩擅长逻辑性的思考,而且男人比女人能辨认方向,会不会也因为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太静了,她们不像男生跑跑跳跳、串东串西,造成红血球带氧的能力较差、体力不如男生,也少了辨认方向的训练?

“红血球带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身体像个大公司,有好多好多部门,里面的人要吃要喝,必须由专人运补。红血球就像那运输工人,有些公司的人员训练精良,效率好,每个工人都能运很多东西。又有些公司的人员能力差,每人只能带一小包。这两个公司比起来,当然前者营运会比较成功,对不对?

我们的身体很妙,也可说上天很神妙,“天助自助者”,他对需要的人特别照顾。

譬如骨质疏松的人,做重力训练特别有帮助;老年人多用脑,又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也可以说,你愈不用,老天爷愈认为你不需要,而把东西早早收回。

同样的道理,你愈运动,红血球带氧的能力愈强,一方面增加了体力,一方面因为进入脑的氧气和养分增多,也加强了你的智能和记忆力。

我最近读到一本《都是脑子惹的祸》(王秀兰著,童心房出版),对其中一章印象非常深刻。

那是作者引述美国国家心理医生研究中心吉·野德(Dr.TayGield)的研究结果,发现小脑是最不受先天影响,最能用后天加强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天生不够聪明,很可以借着运动、加强小脑的功能来弥补。

一般人以为小脑只管运动、平衡,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才会用到的。岂知小脑既像“军师”又似“传令兵”,能把重要资讯运送到大脑的相关部门。

作者还说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升学压力,认为体育最不重要,整天坐在桌前K书。其实如果能间隔一下,做些有氧运动,能提升高达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学习效率。

许多学校,为了升学,把体育课都取消了,成天逼孩子埋头苦读,硬往脑子里塞东西。岂知适度的运动非但不浪费时间,而且是帮助你增强脑力与体力的最好方法啊!

浸润法

如果你长了奇怪的脑袋

我把“读”进去,变成“扫”进去;

把“强记”改为“潜移”。

居然大部分的重点,

渐渐自然植入脑海,

后来反比那些死背的同学记得牢。

相信你一定早听说,我小时候功课不怎么好,尤其高中,因为高二休学,下一年改教材,使我跟不上。又因为参加许多社团活动,不是编校刊,就是搞社团。还四处参加比赛,总请假,所以年年都两科不及格,幸亏老师高抬贵手,才没留级。甚至一直到毕业前两个月,我参加模拟考,都从来没上过榜。

但是我居然用最后两个月,进入第一志愿——台湾师范大学。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神,我的答案是:因为我用了特殊的读书方法,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特殊的方法之一,是“浸润法”。

我们常说一个人在某方面“浸润”或“浸淫”很深。又说某人是“家学渊源”,受到“潜移默化”。这些形容词,讲的都是“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儿子小时候,我在家里的日常用品上,都贴字条,写着“门”、“窗”、“桌”、“椅”、“冰箱”、“电话”、“电灯”……因为他才两岁,我只是贴,并不教他念。

但是,隔不久,我把那些字条揭下来,一张张问他,他居然立刻说出是什么。这就是“浸润法”的效果。

“浸润法”基本上是自然发生的,如同“孟母三迁”,讲究学习环境,但是如果能加一点“有意”的力量,效果会更好。

我就曾经在刚到美国的时候做实验,每天坐巴士上下学途中,一路盯着路过的招牌看。那时候我的英文烂透了,几乎处处是生字;我先不查字典,看橱窗里的东西,猜它招牌上的字。隔一阵,还不懂,才查字典。

上午查,可能中午就忘了,可是跟着坐巴士又看到,死命想,想不出来,又回家查字典,写在纸条上放进口袋,再记不起的时候,就拿出来瞄一眼。

看一次两次,加上每天上下学一路看。居然没多久,自自然然地背了两百多个生字。一直到今天,我都记得当时最不会记的是礼服店招牌上的TUXEDO,而且眼前浮现那家礼服店门口的样子。

我发现用这种“浸润法”学到的东西,因为跟生活结合,所以特别记得牢。

我儿子十八岁时跟着我到大陆旅行一个多月,学会了简体字,也是靠这方法。因为我一路指着路边的招牌问他:“这是什么字?”

一次两次三次,你想想,烦不烦?

对!烦!问题是:愈烦印象愈深刻。

刚才我提到总不记得TUXEDO这个词。你可能觉得奇怪,想我为什么连只有六个字母的词都记不住。

没错!因为我笨!也可能因为我脑袋长得不一样。你要知道有些人天生会“读书”,但不会“用书”;又有些人很聪明、很机灵,却不会读书。

你千万别认为那些不会背单词、不会应付考试的人就笨,他们也可能因为脑袋长得不一样。如果他们像我一样,早早认识自己的弱点,找出解决的方法,打开属于自己的那扇门,就可能一下突破,甚至比书呆子强十倍。

我很早就发现自己脑袋有“死角”,许多简单的东西,硬是记不住。

于是好像打仗,发现敌人守得太好,我久攻不下,立刻改变战略,由“攻坚”,改为“包围”。无论念历史、地理、英文或国文,只要碰上不容易记的东西,我就“跳过”。但在跳过之前,会把那记不住的重点或单词写在课本或参考书的最边上。

正因为在最边上,每次翻书,我的眼睛都会掠过。而且当我读后面几章的时候,一定先快速地把前面几章翻一下,使那些“重点”一次又一次跳进眼睛。

也可以说,我把“读”进去,变成“扫”进去;把“强记”改为“潜移”。居然大部分的重点,渐渐自然植入脑海,后来反比那些死背的同学记得牢。

为什么?

因为那就像我看街边的招牌,不断闪过,不断闪过,仿佛在底片上“重复曝光”,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悬念法

因为记得,所以拥有

如果你想牢记一件事,

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视它,念着它。

你会发觉,只要悬在心中,

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晚餐的时候,我夹起一块火腿问女儿:“《论语·述而》篇里孔子跟干肉有关的句子是什么?”她想了半天,答不上来。直到我说“自行束脩……”,她才接“以上”,却又想不起下一句——“吾未尝无诲焉”。

接着我问她:“‘有教’,下面两个字是什么?”她也想了好几秒,才答出“无类”。

我又问她,孔子说:“‘举一隅,不’怎么样?”她耸耸肩说:“好像是想到另外三个桌角。”

当我怨她怎么不久前教的东西,却忘得差不多的时候,她还不服气地讲她功课那么多,要想的事那么多,当然很容易忘,又瞪我一眼,说:“爹地是怪胎,记性好,所以会背那么多东西。”

我女儿错了!其实我的记忆力一点也不比别人好,我之所以能把以前念的,像是《岳阳楼记》、《桃花源记》至今倒背如流,都因为我用了一种特殊的记忆方法——悬念法。

其实每个人都会悬念。譬如有个同学对你说三个月后的今天要请你去他家玩。如果你跟他不是深交,对他家又不好奇,很可能三个月后,除非他再提醒你,你早忘了那个约定。

但是相对的,如果总统说他三个月后的今天,要请你去做客,你就绝不会忘。

为什么?

因为你重视他,把那邀约看做大事。在下面三个月当中,天天念着,当然不会忘。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今天读了一个月之后要考的东西,就算这一个月当中,你再也没机会复习,恐怕到考试,顶多只忘了三分之一。

相反的,考完才两个礼拜,你却可能忘掉一大半。

为什么?

因为考试过了,你放松了,不再悬念。

人的脑子很奇妙,你不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且如果第二天早上有重要的事,就算睡得极熟,不等闹钟响,也可能自己醒来,表示梦中还悬念着。

所以如果你想牢记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视它,念着它。你会发觉,只要悬在心中,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譬如今天学的东西,你现在记住了,明天八成忘记,但是今天晚上用心想、用力想,还可能想起来。

你就在晚上想想,把它想起来。

明天你再回想,就不会太困难了。

进一步,如果明天你晚上想,想起来了。后天晚上则可能轻轻松松就想得起。又因为复习了许多次,记得比较结实了,就算接下来一个礼拜没有复习,到我考你的时候,也可能答得上来。

据研究,我们作“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是在大脑不一样的地方。多半的东西,都放在短期记忆里。譬如你要打电话给某商店,翻电话本,找到那号码,记住了,接着拨电话、讲电话,电话还没放下,已经把号码忘了。算来那“短期记忆”不过几分钟。

又譬如出去旅行,每个旅馆的房号都不同,你到一家记一家,而且住在那旅馆的几天都记得,从不会走错房间。

妙的是,你才到下一站的旅馆,有了新的房间号码,如果接着有人问你:“上一家旅馆房号是多少?”

你已经答不上了。

算起来,那房号的记忆可能只维持三天。

由此可知,当你要学很多东西的时候,确实可能记了新的,忘了旧的。问题是,如果你学到的每样东西,都只放在脑子里的“短期寄存仓库”,你的学问可能丰富吗?那好比赚多少花多少的人,是不可能有积蓄的。

我大学时代有位很平凡的教授,他留学日本,只会把日本教授教他的照样搬来教我们。但他讲过一句话,我一辈子不会忘。

他说:“今天我说出来,写在黑板上,你们记住了,就成为你的东西,不再是我或我日本教授专有的,没有人能抢得走。”

想想,这世上哪样财宝别人夺不走?那些都是“身外之物”,被抢去,你就没了。只有学到的知识,存在脑海中,是你能真正保有的。

所以我建议你,用“悬念法”学习。先去重视你学到的东西,再常常想它念它,使它扎根在你“长期记忆”的仓库,让你拥有一生。

延伸法

勾出你的美梦

这种方法经过训练,

可以使你回忆和联想的速度加倍,

好像网际网路,

延伸到不同的地方。

大约在我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位摄影家,他先在客厅支好三脚架和灯光,又把我的小藤椅放在纸门前面,再叫我穿上皮鞋和花衬衫,坐在椅子上。

灯光从两边射来,好亮。只记得摄影家要我身子向前倾,又教我把两只手握在一起,然后咔嚓咔嚓,照了好多张。

五十多年过去,我一直记得这一幕,你猜,为什么我能记得这么清晰?

因为照片!

大概家人很欣赏那天拍的效果,没过多久就把照片放大挂在客厅里,后来虽然进了相簿,我还总是翻到。也因为每隔一阵,我就看到那照片一眼,产生提醒的效果,自然而然让我想到四岁时照相的情景,甚至能想起摄影师怎么拉着我的小手,将手指交叉在一起的细节。

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经验。譬如有一天,我问我女儿记不记得第一次到迪士尼乐园,离开的那天她耍赖,不愿回家。

她说记得,因为录影带上拍到。她甚至记得两岁之前住的湾边的家,有黄色的沙发。而当我问她为什么能记得时,她也说因为看录影带,可以模模糊糊地想起来。我又问,如果没有录影带,可不可能想起,她则摇摇头。

现在就进入我要谈的主题了。

上次说到要用悬念的方法,不断回想、复习,使学到的东西能牢记不忘。问题是,如果每次都把旧东西“整个”想一遍,就算你选择的东西不多,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复习经年累月积下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