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9011400000101

第101章 《阿含经》中的弥勒佛——兼论中囯佛教的弥勒崇拜(2)

“我不堪任受彼衣食。今此纳衣,随时乞食,快乐无比。所以然者,将来当有比丘,形体柔软,心贪好衣食,便于禅退转,不复能行苦业。又当作是语,过去佛时,诸比丘等,亦受人请,受人衣食,我等何为不法古时圣人乎。坐贪着衣食故,便当舍服为白衣,使诸圣贤无复威神,四部之众渐渐灭少。圣众已减少,如来神寺复当毁坏。如来神寺己毁坏,故经法复当凋落,是时众生无复精光。以无精光,寿命遂短。是时彼众生命终巳,皆堕三恶趣,犹如今日众生之类,为福多者皆生天上,当来之世为罪多者尽入地狱。”世尊听了称赞说:“善哉善哉。迦叶多所饶益,为世人民作良友福田。迦叶,当知吾般涅荥后千岁余,当有比丘于禅退转,不复行头陀之法,亦无乞食,着补纳衣,贪受长者请,受其衣食;亦复不在树下闲居之处,好喜庄饰房舍;亦不用大小便为药,但着余药草极甘美者;或于其中贪着财货,吝惜房舍,恒共斗诤。尔时檀越施主,笃信佛法,好喜惠施,不惜财物。是时檀越施主,命终之后尽生天上。比丘懈怠者,死入地狱中。如是迦叶,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不得久保……吾今年老,以向八十。然如来不久当取灭度。今持法宝付嘱二人,善念诵持,使不断绝,流布世间。其有遏绝圣人言教者,便为堕边际。是故今日嘱累汝经法,无令脱失。”大迦叶及阿难即从座起,长跪叉手。世尊又告迦叶曰:“我于天上人中终不见此人,能受持此法宝,如迦叶、阿难之比丘。然声闻中亦复不出二人上者。过去诸佛亦复有此二人受持经法。如今迦叶、阿难比丘之比极为殊妙。所以然者,过去诸佛头陀行比丘,法存则存,法没则没。然我今日迦叶比丘留住在世,弥勒佛出世然后取灭度。由此因缘,今迦叶比丘,胜过去时比丘之众。又阿难比丘,云何得胜过去侍者?过去时诸佛侍者,闻他所说,然后乃解。然今日阿难比丘,如来未发语便解,如来不复语是皆悉知之由此因缘,阿难比丘,胜过去时诸佛侍者。是故迦叶、阿难,吾今付授汝,嘱累汝,此法宝无令缺减。”

(九)《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七八难品第四十二之二》

这是一篇关于戒律的谈话。

佛弟子阿那律弄不清楚戒与闻两者间的关系,于是他来到舍卫城袄树给孤独园向佛请教。

问佛我在闲静之处思惟此义。戒与闻此二法何者最胜乎”世尊向阿那律说偈戒胜闻胜耶,汝今起狐疑,戒胜于闻者,于中何狐疑。所以然者,阿那律当知,若比丘戒成就者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获智慧,巳得智慧便得多闻;巳得多闻便得解脱;巳得解说于无余涅罙而取灭度。

以此明之,戒为最胜。”阿那律又向世尊问起“八大念”,佛告诉他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今所念者,正是大人之所思惟也。少欲知足,在闲居之处,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多闻成就。汝今阿那律,当建是意,思惟八大人念。云何为八?此法精进者之所行,非懈怠者之所行。所以然者,弥勒菩萨应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之力超越成佛。阿那律知之,诸佛世尊皆同一类,同其戒律解脱智慧,而无有异,亦复同空,无相、愿,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庄严其身,视无厌足,无能见顶者,皆悉不异。惟有精进不同,于过去当来诸佛世尊,精进者,吾最为胜。是故阿那律,此第八大人之念,此为最为上,为尊为贵,为无有喻。犹如由乳有醅,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四部之众当求方便,行此八大人念。如是阿那律,当作是学o”

(十)《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八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四十三》

这里有二个故事与弥勒有关。第一个是佛向马血天子讲“八正道”的故事。“马血”是印度宗教传说中的神或仙人。马血天子相信神足,以为“涅檠之中无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此是世界之极边耶。设当是世界边际者,是为世间可步度耶”。他问世尊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尽此世界不乎。我今问世尊,可以步尽世界不耶”世尊告诉他,你所相信的神足是有限的,因为天外有天,“假使汝今有此神德如彼诸天,从劫至劫乃至百劫,犹不能尽世境界。所以然者,地界方域不可称计”。仙人的神德不能达到,惟“要当乘圣贤八品之径路,然后乃得尽生死边际。”此“乘贤圣八品之径路”是“所谓正见、正治、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知道了贤圣八品道,就能“得尽世界之边际诸过去,恒沙诸佛得尽世界者。尽用此贤圣八品道而究世界,正使将来诸佛世尊出现世者”。世尊最后说愒步涉无究竟,得尽世界者。地种不可称,非神足所及。凡夫施设意,于中起迷惑,不别真正法,流转五道中。贤圣八品道,以此为舟船,诸佛之所行,而究世界边。正使当来佛,弥勒之等类,亦用八种道,得尽于世界。是故有智士,修此圣贤道,昼夜习行之,便至无为处。”马血天子闻佛说“贤圣八品道”,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以头面礼足,绕佛三匝便退而去。

第二个故事是佛说怎样修行“八关斋戒法”。所谓“八关斋戒法”是指佛教徒应遵循的八种戒条,即“一者不杀生。二者不与不取。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过时食。七者不处高广之床。八者远离作娼伎乐、香华涂身”。修行此法,对有智慧者来说,要持心不移不动,普慈于一切;对无智者言,当教之教,由比丘指授,无令失,莫超越,同时还要发“莫堕地狱饿鬼畜生,亦莫堕八难之处,莫处边境,莫堕凶弊之处,莫与恶知识从事”之大愿。持此斋法功德,可“摄取一切众生之善”。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持此誓愿之福,施成三乘使不中退。佛陀进一步强调复持此八关斋法,用学佛道、辟支佛道、阿罗汉道,诸世界学正法者亦习此业,正使将来弥勒佛出现世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值遇彼会使得时度,弥勒出现世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之众,第三会九十二亿比丘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亦值彼王及国土教授师,作如是之教,无令缺漏”。

世尊又讲述了外道梵志的故事,事关弥勒,故当赘言几句:在过去世时,宝岳王的女儿名牟尼,颜貌殊特,面如桃花。牟尼长年向一位年老的比丘布施,老比丘则拿布施去供养宝藏佛,最后老比丘得到宝藏佛的预记,将来要作灯光佛。牟尼听说此事,找到宝藏佛,要求成佛,宝藏佛告诉他女性不能成佛,等“将来无数阿僧只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识,彼佛当授汝决”。

当无数阿僧只劫灯光佛乃出现于世时,钵头摩大国王提波延那,以法治化,领此阎浮境界,斋请佛及比丘僧而饭之。有梵志子,名曰弥勒,顔貌端正,众中独出,像如梵天。他通诸经藏,靡不贯练;诸书咒术,皆悉明了;天文地理,靡不了知o梵志遥见灯光佛顔貌殊特,世之奇异,诸根寂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便发喜豫之意,善心生焉。心想“书籍所载如来出现,甚为难遇,时时乃出,犹如优体华时乃出耳,我今当往试之”。梵志手执五华,往至佛住所念想:其有三十二相着名曰成佛,即以五根华散如来上。又求三十二相,惟见三十相而不见二相,即兴狐疑,觉得不见世尊广长舌及阴马藏,对世尊说偈:“闻有三十二,大人之相貌,今不见二相。相好为具不?颇有阴马藏,贞洁不淫乎。岂有广长舌,舐耳覆面乎?为我现其相,断诸狐疑结,阴马及舌相,惟愿欲见之”。灯光佛马上入三昧定,复出广长舌,左右舐耳放大光明,梵志见如来三十二相具足,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发誓“使我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灯光佛,弟子翼从,悉皆如是。”灯光佛预言梵志,将来之世当成作佛,号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梵志,是牟尼公主,她最终还是成了佛。

(十一)《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四十不善品第四十八》

这也是一篇比较详细讲述弥勒佛生平故事的文章,其中心是突出弥勒管辖的兜率天阎浮提国土的事情,因对了解弥勒的生平有参考价值,文章虽然稍长,但还是全文录下: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饫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阿难偏露右肩,右膝着地,白世尊言:如来玄鉴,无事不察,当来、过去、现在三世皆悉明了,诸过去、诸佛、姓、字、名号,弟子菩萨翼从多少,皆悉知之。一劫、百劫、若无数劫,悉观察知。亦复知国王、大臣、人民姓字,斯能分别。如今现在国界若干,亦复明了。将来久远,弥勒出现,至真、等正觉,欲闻其变。弟子翼从,佛境丰乐,为经几时?

“佛告阿难.汝还就座,听我所说。弥勒出现,国土丰乐,弟子多少,善思念之,执在心怀。

是时阿难从佛受教,即还就座。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将来久远,于此国界,当有城郭,名曰鸡头。东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尔时城中有龙王,名曰水光。夜雨译香,昼则清和。是时鸡头城中有罗刹鬼,名曰叶华,所行顺法,不违正教。伺人民寝寐之后,除去秽恶诸不净者。

又以香汁而洒其地,极为香净。阿难当知,尔时阎浮地东西南北十万由旬,诸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四大海水各据一方。时阎浮地极为平整,如镜清明,举阎浮地内谷食丰贱,人民炽盛,多诸珍宝。诸村落相近,鸡鸣相接,是时弊花果树枯竭,秽恶亦自消灭,其余甘美果树,香气殊好者,皆生乎地。尔时时气和适,四时頫节,人身之中无有百八之患,贪欲、瞋恚、愚痴不大殷勤。人心平均,皆同一意,机见欢悦,善言相向。言辞一类,无有差别,如彼郁单曰人,而无有异。是时阎浮地内人民大小皆同一向,无若干之差别也。彼时男女之类,意欲大小便地自然开,事讫之后,他复还合。尔时阎浮地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襄,极为香美,食无患苦。所谓金银珍宝、车瑾、玛瑙、真珠、虎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是时人民手执此宝,白相谓言:昔者之人,由此宝故,各相伤害,系闭牢狱,更数苦恼。如今此宝与瓦石同流,无人守护。

“尔时法王出现,名曰儇估,正法治化,七宝成就。所谓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宝、守藏之宝、是谓七宝。领此阎浮地内,不以刀杖,自然靡伏。如今阿难,四珍之藏,乾陀越国伊罗钵宝藏,多诸珍琦异物,不可称计。第二弥梯罗国般绸大藏,亦多珍宝。第三须赖吒大国有宝藏,亦多珍宝。第四婆罗奈偻估有大藏,多诸珍宝,不可称计。此四大藏自然应现,诸守藏人各来白王:唯愿大王,以此宝藏之物惠施贫穷。尔时偻佞大王得此宝已,亦复不省禄之,意无财物之想。时阎浮地内,自然树上生衣,极细柔软,人取着之。如今郁单曰人,自然树上生衣,而无有异。

“尔时彼王有大臣,名曰修梵摩,是王少小同好,王甚爱敬。又且颜貌端正,不长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是时修梵摩有妻,名曰梵摩越,王女中最极为殊妙,如天帝妃。口作优钵莲花香,身作旃檀香,诸妇人八十四态,永无复有,亦无疾病乱想之念。

“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如我今日右胁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下。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然后出适。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

“尔时去鸡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华,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当其夜半,弥勒出家,即其夜成无上道。时三千大千刹土六变震动,地神各各相告曰:

今弥勒巳成佛。转至闻四天王宫,弥勒巳成佛道。转转闻彻三十三天,焰天、充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声展转乃至梵天,弥勒已成佛道“尔时魔名大将,以法治化,闻如来名教音响之声,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七日七夜不眠不寐。是时魔王将欲界无数天人,至弥勒佛所恭敬礼拜,弥勒圣尊与诸天渐渐说法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妙。

“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已发心欢喜,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悉与诸天人广分别其义。尔时座上八万四千天子,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尔时大将魔王告彼界人民之类曰:汝等速出家。所以然者,弥勒今日已渡彼岸,亦当渡汝等使至彼岸。

“尔时鸡头城中长者,名曰善财,闻魔王教令,又闻佛音响。将八万四千众至弥勒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弥勒渐与说法微妙之论。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出要为妙。尔时弥勒见诸人民心开意解,如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与诸人民广分别义。尔时座上八万四千人。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是时善财与八万四千人诸尘垢尽,保洁眼净,是时善财等即前白佛,求索出家善修梵行,尽成阿罗汉道。

“尔时弥勒初会八万四千阿罗汉,是时傧估王闻弥勒已成佛道,便往至佛所欲得闻法。时弥勒与说法,初善、中善、竟善,义理深邃。尔时大王复于异时立太子,赐剃头师珍宝,复以杂宝与诸梵,将八万四千众生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尽成道果,得阿罗汉。

“是时修梵摩大长者,闻弥勒已成佛道,将八万0千梵志之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得阿罗汉。惟修梵摩一人,断三结使,必尽其际。”

是时佛母梵摩越,复将八万四千众姝女之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是时诸女人尽得罗汉。惟有梵摩越一人,断三结使,成须陀洹。

尔时诸刹利妇,闻弥勒如来出现世间成等正觉,数千万众往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各各生心求作沙门,出家学道,或有越次取证,或有不取证者。尔时阿难,其不越次取证者,尽是奉法之人,患厌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尔时弥勒当说三乘之教,如我今日弟子之中,大迦叶者行十二头陀,过去诸佛所善修梵行。此人常佐弥勒劝化人民。尔时迦叶去如来不远结加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年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

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君屠钵汉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罙,须吾法没尽,然后及当般涅茉,大迦叶亦不应般涅罙,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佛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摩竭国界毗提村中,大迦叶于彼出中住。又弥勒如来将无数千人众,前后围绕,往至此出中。遂蒙佛恩,诸鬼神当与开门,使得见迦叶禅是时弥勒伸右手指示迦叶:告诸人民,过去久远释迦文佛弟子,名曰迦叶,今曰现在头陀苦行最为第一。是时诸人民见巳,叹未会有。无数百千众生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或复有众生见迦叶身已。此名为最初之会,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斯等之人皆是我弟子。所以然者,悉由受我教训所致也。亦由四事因缘,惠施、仁爱、利人、等利。尔时阿难,弥勒如来当取迦叶僧伽梨着之,是时迦叶身体奄然星散,是时弥勒复取种种香华供养迦叶。所以然者,诸佛世尊有恭敬心于正法故。弥勒亦由我所受正法化,得成无上证真之道。阿难当知,弥勒佛第二会时,有九十四亿人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行四事供养之所致也。又弥勒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尔时比丘姓号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曰诸声闻皆称释迦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