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岐
沈阳东亚研究辛心
契丹族是生活在我国古代北方广阔草原上古老的、强大的、英雄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所建立的辽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契丹贵族、统治阶级到平民百姓都付出了聪明才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科学技术上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增添了光彩,声威远播寰宇。
随着契丹社会经济的发展,契丹贵族在其统治区域内,从东北边缰到西北边陲,从中原内地到大漠草原,建筑一些规模宏伟、密布的大量寺观、佛塔,开凿了石窟寺,开辟了一些风景名胜地区,使契丹贵族国家的城镇、牧区、乡村的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闪耀着契丹族的文化异彩。尽管这些设施几经战乱兴衰,多有毁损,有幸保存到现在的数量依然可观,至今仍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组成部分。艺术一般说,可分为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两种形式。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等;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游艺等,这里只讨论契丹族的雕塑艺术。
契丹雕塑,有石雕、砖雕、泥塑等。这些雕塑多为契丹贵族建立了国家一辽朝之后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契丹民族接受汉文化的内容,也反映了契丹民族的特点。契丹的雕塑多与其崇尚佛教有关,契丹的雕塑就在崇佛气氛笼罩下发展起来的,它既是佛教在契丹兴盛时期的产物,又是契丹佛教兴盛的重要标志和艺术成就。
一、石雕
契丹的大型石雕主要是辽代修造的石窟。辽代石窟艺术形式以石雕造像为主,多有彩妆。石窟凿建于摩崖之中,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平顶的寺庙形制,石雕造像具有写实的泥塑风格,并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生活气息,且多出自民间雕塑艺术家之手。这些石窟艺术继承了唐代的艺术风格。石窟目前所存无几,规模虽不能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髙窟等同日而语,但它却是契丹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京真寂寺石窟该石窟位处上京临潢府,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哈达英格桃石山深谷中,又称前、后昭庙石窟。山谷入口处,两山对峙犹如山门。山门东西两壁分别浮雕金刚力士守护神。雕像上身赤裸,腰着短裤,足蹬长靴,形象彪杆威武。一般半裸体金刚力士造像皆为跣足,而“真寂寺”山门的金刚力士则为长靴,这充分反映出契丹人喜欢穿着长靴的生活习俗。
石窟开凿于桃石山前壁面,山巅突兀一巨石,形似仙桃,因而俗称桃石山(桃儿山)石窟,东向,横列三窟。中窟为涅檠洞,面阔6.5米,进深5米。正中圆雕释迦牟尼涅盘像,身着薄衣,双足赤裸,螺发肉髻间有白毫,右手托腮,侧卧于榻上,神态安然自若,确如进人“圆寂”境界。有菩萨二躯,分立南北,弟子十五围于身旁,南、北、西三壁浮雕千佛像,共一百一十尊,均高约50厘米。
南窟门外两侧各雕有天王像,高约1.8米,面目浄狞,足着长靴,全身粗犷,为草原民族特点。正中释迦牟尼佛坐像一尊,高约1.55米。右前为普贤菩萨像,高1.1米,骑坐于象背,象高1米。左前为文殊菩萨,高1.1米,骑坐于狮背,狮高约1米。
北窟地势较它两窟高出二米,分内、外两室。外室布局和造像略同于南窟,中央有释迦佛像,高约1.5米。普贤菩萨像高1.2米,所乘之象高0.9米。文殊菩萨像高1.2米,所乘之狮高1米。天王像高1.9米。石像虽均经近代新塑,但仍可窥知其原形,气魄较为粗犷浑拙。内室全为浮雕像,为全石窟寺造型最佳者。正中佛像高1.1米,两旁有佛弟子、菩萨、供养人及天王像各一躯。弟子像高约1.1米,两手合什。菩萨像高约1.3米,头带宝冠,宽衣伫立,面部庄严。供养人跪于弟子像前,高约0.8米,双手捧供物。天王像刻于左右两壁,各持剑、杵,足着高靴,高1.6米。这些雕像造型雄浑,富有民族特色。
前昭庙在后昭庙前,清代建有喇嘛庙。石窟在佛殿后,东南向,长约6,75米,宽5,25米,窟顶略拱,最高处为3.43米。正面当中有大佛龛,其余皆为千佛龛。两侧之小龛为楼阁式,共两层,一层之上刻有斗拱檐椽,每龛两旁为一柱,上出斗拱一朵,为一斗三升;二层上亦有斗拱椽,上承屋顶。此种仿木建筑结构形式之石刻极为珍贵。小龛内之造像计有四天王像各一躯,三种不同手式之释迦像、罗汉像、佛弟子像共五十八躯,均另用青石刻成,置于龛内。从其造型呆板,远不如后昭庙雄厚有力,可能非辽代旧物。佛殿左侧有石幢一座,通高1.52米。幢身上部浮雕之佛、弟子、菩萨像,造型圆浑、线条单调,有一定艺术价值。1974年维修时,在石窟门楣上发现汉文阴刻楷体“真寂之寺”四个大字,故知石窟初凿时为具寂守。
由此寺东去三华里,有建造于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九年(公元1109年)的开化寺石窟,俗称“前召”。南去五华里为辽代“弘福寺”故址,今窟、寺已无存。这里,早年古木苍郁,风光奇秀,高山隐寺,极为幽邃,为契丹上京佛教之圣地;而桃石骤然拔起于山谷之中,远望风吹欲动,雨打欲摇,云飘欲走,大有轰然坠落之感,常为游人所赞赏。上京云门寺石窟
上京云门寺石窟,位于契丹上京北五十里,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北25公里云门山,今之半水山。辽时于山中开凿数十佛洞,故俗称“洞山”。朝阳洞东悬崖山有浮雕一座,已残缺。山间原有石幢二座,被损坏。石幢为八角形,现长1.3米,每面宽18.5米,为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十年(公元1110年)所建。其地群山环抱,山峦起伏,山间林木茂密,风景幽雅,现寺址已无存,造像所剩无几,佛、菩萨等均凿于洞内或摩崖上,规模小。山间可散见石经幢。中京福峰山石窟
中京福峰山石窟,又称喇嘛洞山,位于辽中京西南120里,老哈河上流黑里河之南岸,山高约700米。石窟开凿于山之东麓,有大小石洞十余处,其中着名者有风洞、响洞、佛爷洞等。以响洞规模较大,洞高2.13米,南北4.7米,东西5.66米,洞门南向。此洞利用山石凿成,开凿精致,外表似蒙古包,有整齐石梯可由洞门外两侧登上洞顶。洞内外凿有整齐的方形或圆形柱穴,为当时建筑之用。山下东南脚原有清代喇嘛庙,庙前东侧石壁上刻有“福峰山”三字,汉、蒙、满文并列。石窟附近原有多处寺址。由福峰山入山谷,曾有大型辽墓筑于山间,出土汉文、契丹文碑刻,为萧氏家族墓地。中京灵峰院千佛洞
中京灵峰院千佛洞,位于辽中京大定府长兴县境,今赤峰市西南约六十华里石窟由主洞和环洞组成。主洞平面略呈凸字形,为一长条形洞,全洞长14.4米,高约5米。洞内现有石刻佛像二躯,盘坐于莲花座上。莲座束腰上分为八面,每面刻八卦,脚下刻仰莲及大莲瓣。莲座高约1.5米,佛像高约1.8米。佛像两旁有二弟子像,为细河岩石雕琢,高约2米。洞内门额上犹存佛像残迹;靠西有浅浮雕小佛五躯,脚下绕以祥云;靠东有浅雕小菩萨一尊;窟内墙壁上尚有可以看出原有雕刻之痕迹。环洞在主洞后,三面包围主洞,墙壁上无雕塑,仅有许多菱形小龛。此石窟寺名为“灵峰院千佛洞”。据《灵峰院千佛洞碑》记载,此窟凿于天祚帝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是由天台西山院法师主持,“前以成殿(即主洞),后以环洞”。金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重修。东京庄河千佛洞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