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直敏
现存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的13个写卷均属9至11世纪的抄本,[1]其中有4个系统写卷,3个复本写卷。就数量而言,几乎占敦煌类书写卷总数的约十分之一;就内容而言,也是敦煌写本类书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写卷;从抄写的字体来看,有的十分工整,有的极其潦草,可能是官府、寺院与个人都广泛传抄所致,由此可见其流传之广。但是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一书,除了《宋史艺文志》有着录外,唐宋时期的公私书志目录均无记载,我们不禁要问,这部书是如何传到敦煌地区?为什么在归义军统治下的敦煌地区会广泛流传?为什么藏经洞会保存传抄《励忠节钞》这一类以忠节思想为主的道德伦理教育读本?由于《励忠节钞》一书所有的敦煌抄本写卷均是首尾俱残,也无抄写题记,加上中原地区也无传世存本,这使我们的研究显得极其困难。在此主要根据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写卷的内容,结合当时的历史作一初步的个案考察,进而探讨这类以忠孝节义等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导的抄本在归义军政权道德秩序的重建中的作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一、抄本的流传及内容
王伯筠编纂的《励忠节钞》一书是如何传到敦煌地区,史志文献均无记载。从敦煌遗书中保存的抄本时代来看,该书在敦煌地区广泛流传抄写的时代当属晚唐五代归义军统治时期。《励忠节钞》一书在这一独特的历史时期广泛流传似乎透露了一丝玄机,从而为我们研究该书的流传提供了一点有利的线索。
安史之乱,唐王朝无力西顾,收军东撤,河西、陇右遂为吐蕃占领,至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唐蕃在清水会盟,议定唐蕃以贺兰山、贼山、六盘山为界,承认了吐蕃对河西、跑右的领属权,沙州孤城在吐蕃大军的围攻之下,困守长达十年之久,最终陷落。[3]敦煌被吐蕃占领之后,一直统治了六十多年。大中二年(848),张议潮于敦煌起事,驱走了吐蕃统治者,收复瓜、沙二州。张议潮在起事成功之后,随即派遣以高进达、唐悟真等为首的僧俗十道使团入使长安,献表唐廷。唐中央王朝于大中五年(851)在敦煌设立藩镇,号“归义军”,建立了一个以敦煌为中心的地方藩镇政权。继十道使团之后,张议潮在陆续收复甘、肃、伊等诸州后,再度派出了以张议谭、吴安正、释惠菀等为首的僧俗使团奉十一州图籍人朝献捷。咸通二年(861)张议潮收复河西走廊东端的最后一个重镇凉州之后,又派遣凉州僧人释法信人京进献释乘恩所着《百法论疏》及《百法论纱》。在经过僧俗使团多次往返奔波之后,中原王朝与归义军政权建立了十分密切的隶属关系。咸通八年(867)张议潮将河西军政事务委托侄儿张淮深,亲身人朝,于咸通十三年(872)终老于长安。从此之后,敦煌归义军政权与中原政权一直保持着友好密切的往来,所确立的隶属关系长达200多年。在此期间,归义军政权向中原王朝派遣使者更是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中原王朝也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敦煌,宣达王命。除了朝廷的政治通使之外,还有不少的僧人或奉朝廷旨意,或出于个人目的,远赴西域,求取真经,这些僧人经由敦煌,巡礼沙州圣迹,促进了中原内地与敦煌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4]早期归义军政权派往中原的使团,或为了“纳款献忠”,或为了“入京进论”,从敦煌保存的大量文书可以知,归义军使团,特别是僧人使团,在归义军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的建立以及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可知,敦煌归义军政权从一开始就与中原王朝建立起了十分密切的联系,不仅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与唐王朝保持一致,在文化习俗上也紧密相联。根据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的传抄,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来看,我们可以揣测该书极有可能是在如下几种情况下传人敦煌地区的。
(1)张议潮归唐是敦煌自786年被吐蕃占领之后,脱离中央政权相隔六十多年后再次回归唐王朝中央的管辖,在唐朝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唐王朝对张议潮归唐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许,为了激励其忠君爱国行为,故赐予以忠孝节义为主要内容的《励忠节钞》一书,以示褒扬和劝勉。
(2)晚唐五代的敦煌使团中有由僧侣组成的敦煌佛教教团,他们在促进敦煌与中原王朝的联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唐悟真、释惠菀等高僧大德入奏朝廷,不仅受到唐朝天子的极高礼遇,而且还特别恩准他们巡游两街诸寺,与诸寺高僧大德讲论酬答。长安僧侣俗众对他们面进输诚款”、“亲论向化能”、“献土远输诚”的行为无不高度赞颂,对他们“归路转生光”、“还乡报惠师”、“相率贺升平”的美好未来寄予了莫大的期望。⑺因而为了激励敦煌僧侣俗众忠君爱国,特以此书相赠,以为教化之资。
(3)往来于中原与敦煌之间的敦煌僧侣,也有一部分僧侣是从事乞经和游学等佛事活动。敦煌文书中保存了诸多乞经状,表明敦煌佛教僧侣向中原地区乞经和游学的活动是经常性的,[6]从《宋会要辑稿》有关归义军节度使向中原王朝乞经内容的记载来看,乞请的内容除了佛经之外,还有生药、紫衣、弓箭等其他物品,[7]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早期敦煌佛教僧侣的乞经活动也应包括除佛经之外的其他物品。而从《励忠节钞》的抄本大量保存在敦煌佛教寺院三界寺来看,W本书似乎有可能是三界寺寺学的教材,因此本书极有可能是中原王朝在御赐佛经的同时恩赐给敦煌佛教教团。而敦煌僧人独自到中原游学的事迹,敦煌文书也多有记载,这些游学僧人在学成之后,即回转敦煌,因而也极有可能是他们将该书带回敦煌。
(4)在中原与敦煌的交往过程中,中原王朝除了派出政治使节外,也派遣大量的僧人远赴西域,求取真经,因而也极有可能是这些使节或求法僧将此书带人敦煌的。
尽管我们难以确定《励忠节钞》传人敦煌的具体途径和完全弄清楚传抄的某此细节,但从敦煌文书中保存大量如《励忠节钞》这类以忠孝节义等儒家道德伦理想为主导的抄本文献可以肯定的是,归义军政权与中原王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特别是在道德伦理规范和统治秩序的建构方面都是以中原为基准,因而极有可能归义军政权在重建过程中对从中原传来的这部以忠节思想观念为主要内容的书进行了充分利用,这可从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的分类编目及内容可见一斑。
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的内容和分类体系着眼于人间社会等级秩序中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特别突显了人间社会秩序中“帝王”与“臣民”之间关系的道德伦理标准“忠节”。为了便于讨论,今特录其编次部类如下:
S.1810S.1441(复写本P.3657、P.5615、P.4059):
序
忠臣部、道德部、恃德部、德行部、贤行部、言行部、亲贤部、任贤部、简贤部、荐贤部、将帅部、安国部、政教部、善政部、字养部、清贞部、公正部、俊爽部、恩义部、智信部、立身部P.2711号:
诫慎部、谦卑部、推让部、家诫部P.4026P.5033:
谏诤部、梗直部、刑法部、品藻部、交友部、言志部、嘲谑部、阴德部、10698Vftc10838VP.3871P.2980P.2549:
孝行部、人物部、志节部、贞烈部。
从《励忠节钞》这样一个残存的部类编次和内容概括的名目中,我们可以略窥当时的社会观念、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在这个总结了奉君行事和修身立命的知识和观念体系中,君臣之间关系和义务的道德标准“忠”被放置在最优先的地位,忠臣们的事迹被视为激励后人的榜样,这显示着古代中国的一个社会政治观念,即帝王是人间的主宰,其统治下的“人”(臣民)对帝王的义务与准则是不言自明的且具有天然合理性的绝对“忠诚”。接下来就是社会存在的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德才贤能”、“安邦定国”、“公平善政”、“恩义智信”等道德品格和政事行为,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对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看法,即个人价值的评判是以他在社会上的道德品格和功业成就为标准,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是取决于个人的独立存在和自我情感,而是取决于个人在社会等级结构中的等级秩序和位置,集体的意识对个人的行为起到决定性的支配作用。再接下来排列了作为个人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的“敬慎”、“谦让”、“梗直”等准则,显示了古代中国对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规范的重视,也表明了个人生活行为与社会规范的高度一致,即个人的行为、道德、价值及意义等必须符合儒学传统所认同的“圣、贤、忠、孝、德、让、智”等基准,同时这也是社会道德伦理教育的核心。这样的分类体系清楚地表明了古代中国人基本的道德和伦理的等秩先后,也说明了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即政治权力超越个人权力,社会集体意识高于个人意识,社会秩序优先于个人自由,社会价值高于个人成就。由此可以看出,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纱》突显了人间秩序中君臣关系的道德标准是以“忠”为核心,以儒家的“圣忠贤孝、德让智信、勤学修身、诚意正心”等道德原则为重要内容,对广大臣民进行道德伦理教育,从而达到教化世人,维护“立身行事、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人间秩序的伦理规范,稳定社会政治统治的目的,这无疑对归义军政权政治与道德秩序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为了完美的秩序:儒、释、道三教之并兴
归义军政权名义上是中央王朝的一个地方藩镇政权,奉其正朔,但由于中央王朝势力衰微,无暇西顾,因而实际上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地方割据政权。但是这个政权是在经过深重苦难的政治危机之后才建立起来,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极其恶劣,如何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是其所面临的难题。面对残酷的现实环境,归义军政权实行“三教并兴”的政策,努力团结敦煌地区各方面的势力,为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而共同奋斗。
儒、释、道三教经过魏晋南北朝长期的纷争与渗透,到隋唐五代时期,互相交流融合已经成为总的趋势,对此,已有诸多学者论及,[9]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从儒、释、道类书的分类及有关敦煌文书内容就儒、释、道三教融合与敦煌地区的三教并兴作一简要论述。
儒、释、道类书的编纂极为丰富,在此主要以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南朝梁释宝唱《经律异相》、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北周武帝宇文邕令通道观学士所纂《无上秘要》为例进行分析。
欧阳询《艺文类聚》(100卷,46部,727目)[1。]:
天部、岁时部、地部、州部、郡部、山部、水部符命部、帝王部、后妃部、储宫部人部、礼部、乐部、职官部、封爵部、治政部、刑法部、杂文部、武部、军器部、居处部、产业部、衣冠部、仪饰部、服饰部、舟车部、食物部、杂器物部、巧艺部、方术部内典部、灵异部、火部、药香草部、宝玉部、百谷部、布部、果部、木部、鸟部、善部、鳞介部、虫寒部、祥瑞部、灾异部梁释宝唱等撰《经律异相》(50卷,22部)[11]:
天部、地部、佛部、请释部、菩萨部、傅部、诸国王部、诸国夫人部、诸国太子部、诸国王女部、长者部优婆塞部、优婆夷部、外道仙人部、梵志部、婆罗门部。居士部、估客部、庶人部、鬼神部、畜生部、地献部。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100:
劫量、三界、日月、六道、千佛、敬佛、敬法、敬僧、致拜福因、归信、士女、人道、惭愧、奖导、说听、见解、宿命、至诚、神异、感通、住持、潜遁、妖怪、变化、眠梦。
兴福、摄念、发愿、法服、然灯、悬播.、华香、呗赞、敬塔、伽蓝、舍利、供养、受请、轮王、君臣、纳谏、审察、思慎、俭约、惩过、和顺、诚助、忠孝、不孝、报恩、背恩、善友、恶友、择交、眷属、校量、机辨、愚戆、诈伪、惰慢、破邪、富责、贫贱、债负、诤讼、谋谤、咒术、祭祠、占相、祈雨、园果、渔猎、慈悲、放生、救厄、怨苦、业因、受报、罪福、欲盖、四生、十使、十恶、六度、忏悔、受戒、破戒、受斋、破斋、赏罚、利害、酒肉、秽浊、病苦、舍身、送终、法灭、杂要、传记;《无上秘要》(100卷,288品):
大道品、一气变化品、大罗天品、三天品、九天品、卅二天品、卅六天品、十天品、八天品、九天相去口数品、卅二天相去气鼓品、日品、月品、星品、二界品、九地品、九地口数品、灵山品、林树品、仙果品、山调品、调天品、神水品、人品、身神品、人寿品、劫运品、帝王品、州国品、论德品、王政品、慎兵品、修物养真品、善恶品、众难品、诸患品、阴阳义隘品、天曹科第品、灵官升降品、众圣会议品、生死品、地狱品、圣应品、众圣称号品、真灵位行品、众圣本迹品、众圣冠服品、众圣仪驾品、仙歌品、仙都宫室品、三界宫府品、真灵治所品、正一气治品、三宝品、真文品、天端品、地应品、三皇开要用品、灵宝符效品、上清神符品、九天生神章品、九天琼文品、卅二天赞颂品、经文所出品、经符异名品、经德品、经文存废品、过经宿分品、众圣传经品、传经年限品、轻传受罚品、师资品、法信品、授度品、授度斋辞启仪品、授十口品、授五千文品、授三皇品、授真文品、授上清品、策杖品、策版品、投简品、奏简品、师事品、修学品、修道冠服品、读经轨度品、诵经品、上元品诫、中元品诫、下元品诫、玉清上元诫品、玉清中元诫品、玉清下元诫品、升玄五诫品、九诫品、要诀十诫品、十善诫品、十恶诫品、智慧诫品、可从诫品、关塞诚品、度生死诫品、劝助诫品、洞神三诫品、五诫品、八诫品、正一五诫品、序斋品、传经斋品、灵宝斋宿启品、洞神三皇斋品、涂炭斋品、明真斋品、三元斋品、金录斋品、黄录斋品、太真下元斋品、太真中元斋品、太真上元斋品、宝经灵术品、封经秘所品、仙相品、败仙相品、伤仙、相品、辩报品、攘灾品、谢过品、倚伏品、入道品、防累品、修道禁忌品、专诚品、柔弱品、虚靖品、山居品、违俗品、沐浴品、入室品、明灯品、烧香品、叩齿品、咒请品、起启品、思五帝品、修步纲品、存五行品、拘三魂品、制七魂品、安形神品、守三一品、疗众病品、去三尸品、宝一身品、履三福品、处内金品、尽忠孝品、立见功品、布阴德品、成福庆品、发心念品、启志愿品、习断谷品、辟虚饥品、学休粮品、服五气品、咽云牙品、饵玄根品、行胎息品、求延老品、营住年品、彻视听品、明六道品、地仙药品、天仙药品、太清药品、太极药品、上清药品、玉清药品、四药丹品、琅q丹品、九转丹品、降晨丹品、金液丹品、神玄丹品、仙母丹品、飞腾丹品、洞神丹品、慎观诫品、恭朝谒品、得鬼官道人名品、得地仙道人名品、得地真道人名品、得九官道人名品、得太清道人名品、得太极道人名品、得上清道人名品、得玉清道人名品、鬼官品、地下主者品、五练品、尸解品、练口品、易形品、长生品、地仙品、天仙品、升月庭品、升日门品、白日升天品、升九宫品、升帝庭品、升帝堂品、升太清品、升太极品、升太微品、升上清品、升太空品、升紫微品、升紫庭品、升紫虚品、升紫晨品、升玉宫品、升玉清品、升九天品、升玉京品、升无形品、变种景品、体兼忘品、会自然品、归寂寂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