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9012900000008

第8章 撰写时间和张氏族源考释(3)

大周故中散大夫行茂州都督府司马上柱国张府君墓志铭并序:君伟怀寂,字德玮,南阳白水人也。昔轩后诞孕,文疏得姓之源,锡壤崇基,白水为封侯之邑,贤明继轨,代有人焉。佐汉相韩,备该策史,里避霍难,西宅敦煌,余裔迁波,奋居蒲渚,遂为高昌人也。曾祖务,伪右卫将军都绾曹郎中,器度温雅,风神秀胡。祖端,伪建义将军,都绾曹郎中,识鉴明敏,弘博多通。父雄,伪左卫大将军都绾曹郎中,神性俊毅,志怀刚直,片言拆狱,无谢仲由,诺重千金,宁惭季布。故得入筹帏幄,出总戎机,纬武经文,职兼二柄。公良冶是傅,其袭不坠,年在襁褓,伪授吏部侍郎,爵被孩童,以旌恩崇。贞观之际,率国宾王。永徽之栽,再还故里。都督麴湛以公缕望重,才行可嘉,年甫至学,奏授本州行参军。虽莅职旧邦,荣同衣锦;展私不亏乡礼,存公无越宪章。俄转伊州录事参军,钆刻六曹,刚柔一贯,驳议无隐,躬操直绳。转授甘州张掖县令,肃清百里,仁政一同,草靡其风,人化其德,令誉扇于三辅,逸响闻于九皋。迁授朝散大夫,除叠州长史。此州境临浑寇,地带山岩,烽候率惊,草祸为弊。公虽佐千里,而微洞六奇,设计运筹,穷其巢穴,下人谋德,上彻天聪。旌善赏功,恩波曲被。公历任多栽,阙觐慈颜,念噬指以思归,想投机而自励。未申反哺之恋,俄丁膝下之忧,一溢仅存,毁瘠过礼,属葱山小丑,负德鸱张,翰海残妖,孤恩蚁聚,同恶相济,劫掠成群,天子命将登坛,推轮伐罪。以公果略先着,简在日帝心,恩制夺情,令总戎律,特授右玉钤卫假郎将,充武威军子总管。公固辞不获,俯履辕门,极孝殉忠,义资尽命。于是飞悬旌而西上,拥戎卒以启行;鸣鼓角于地中,蛛长剑于天外。是日贼头跛论,逆次拒轮。兵戈才冲,贼徒俄溃。如秋风之扫枯叶,类春景之铄薄冰。歼厥渠寇,胁从冈治。于是金方静柝,玉塞清尘,十箭安毳帽之乡,四镇复飞泉之地。元帅王孝杰录功闻奏,恩制递下曰:朝请大夫前行垒州长史武威军子总管张怀寂识具通济,器能优举,夙承荣奖,出贰蕃条,近总戎麾,远清荒徼,恢七擒之胜略,致三捷之嘉庸。逆党冰离,妖群瓦解,誉隆裨师,绩着幽遐,作副名都,允谐懋赏,可中散大夫行茂州都督府司马,仍赐绯袍金带及物贰百段。公以允瓮野宁谧,荣赏优隆,振旅凯旋,翘欣饮至。岂谓修途未极,逸足中疲,玉碎金山,珠沉漠浦,以长寿二年岁次癸已五月己丑朔十一日己亥终于幕府,春秋六十有二。于是六军望榇,兴埋玉之悲,元帅亲临,尽夫人之恸。即以长寿三年太岁曱午二月己卯朔六曰庚申葬于高昌县之西北旧茔礼也。惟君体质贞明,机神警朗,雅善书剑,尤精草隶,弯孤拟树,己见啼猿,落纸飞毫,行惊返鹊,崇让去伐,绝矜尚之心,重义轻财,履谦冲之迹,如珠有润,似玉无瑕,美绩嘉猷,笔难详栽。子礼臣等扣心泣血,茹粒仅存,负米无期,过庭绝训,思蓼莪而号踊,想陟岵以崩心。恐陵谷贸迁,芳猷歇灭,聊题琬琰,乃勒铭云:寻源讨氏,系自轩皇。孕珠含德,手印弓长。辞荣让显,战琢功彰。爰封白水,锡土南阳。三五已降,代袭忠贞。珥貂汉阙,曳绶韩庭。槐门棘路,鸣琛飞缨。九州垂范,四海耽声。显允夫子,实为仁执。百行攸归,五常是履。缕边弥寇,鹰扬楦美。懋赏畴庸,备旌缃史。皇穹爽善,摧此良(贤)。日无验,二坚兴灾。殒朝露,魂归(故里)。铭徽而泄涕,曲以申哀。[27]

根据吐鲁番出土墓志记载,髙昌地区的张氏源于敦煌,敦煌地区的张氏有源自于南阳,也有源自于淸河的。髙昌地区的张氏多数自称来自于南阳白水。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张怀寂墓志铭》的记载与《敦煌名族志》残卷记载有矛盾。《敦煌名族志》记载张襄是清河人,襄避霍难,是指从清河迁往天水,而后由天水迁居敦煌;《张怀寂墓志铭》记载敦煌张氏是张良后裔,“襄避霍难,西宅敦煌,余裔迁波,奄居蒲渚,遂为高昌人也”,这样就将张襄同张良联系起来。实际上我们根据《史记留后世家》、《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为韩人,但是南阳不在韩国管辖范围,所以张良与南阳毫无关系。张襄,为赵王张敖后裔,根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张耳为大梁人,张敖为张耳之子,陈涉封之为成都君。汉三年杀赵王歌,立张耳为赵王,张耳死后,立张敖为赵王,妻汉髙祖刘邦长女鲁元公主。《敦煌名族志》记载张襄为张敖后裔,源于清河,就是从这里来的。张敖为大梁人,大梁属于战国魏国管辖范围,与南阳白水无涉,因此《张怀寂墓志铭》记载矛盾百出,可信程度很小,有很大伪托成分,不及《敦煌名族志》可信。尽管这样,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就是敦煌张氏自称源于南阳从唐朝初年已经开始,而且将清河与南阳混为一起由来已久。

除了《张雄妻够氏墓志》、《张怀寂墓志》记载南阳白水张氏由南阳迁徙敦煌,再由敦煌徙居高昌之外,吐鲁番出土的很多墓志铭都有相同的记载。《唐显庆三年张善和墓志》记载君讳字善和,张氏分源白水,诸邦,揆日瞻星,保居高昌也。”《唐仪凤二年张氏墓志》:“口出南阳白水,往因避于遂西州髙昌人也。南阳氏族,西宕屏口,播迁此土。”《唐总章二年张安吉墓志》君姓张,字安吉,西州髙昌人也。祖宗秀烈,家绪修长。避难关西,保居髙昌者也。”显然这些记载与《张怀寂墓志铭》同出一辙,内容相同,将张襄作为其先人,但是记载却为南阳人。相似的记载还有《武周长寿二年张礼臣墓志》:“君讳礼臣字崇让,南阳白水人也。昔轩姬诞孕,手文疏得姓之源。析胤开疆白水,人封茅之域。尔其分柯列职,历代腾芳。张安运筹于将帏,决胜千里。张禹师衡于帝道,宾穆四门。晋出王佐之才,魏居燮理之任。伟人继踵,台相不绝。属符坚肆虐,梃扰五凉。避难西奔,奄居右地。曾祖忠,伪高昌献文王之建义将军、都缉曹郎中。襟神俊毅,志性刚直。武略优长,言谈可则。祖雄,伪光武王之左卫大将军、都绾曹郎中。志度宏远,风神高亮。阿衡唐后,匡俗济时。七戎静边尘,四时谐燮理。父寂,中散大夫、上柱国,兴茂州司马。”记载高昌张氏郡望南阳白水的还有《武周长寿二年张福琳墓志》:“君讳富琳字仁礼,西州高昌县人也。其先出自白水,分枝中夏。子孙相继。播业前庭。”《唐显庆三年张善和墓志》:“君讳字善和。张氏分源白水,诸邦。揆日瞻星,保居髙昌也。跨林令折仁之孙,虎贲将军太隆之子。禀性慈人,挺生武略。未冠之岁,从父归朝。游历二京,嘉声早着。幸蒙恩诏,衣锦故里。释褐从官,补任安西都护府参军事,乘传赴任,旦夕勤恪。未经夕年,转迁士曹参军。孜孜守职,六局叹其用心。肃肃一司,上下赞其能任。许人以诺,由也比之,远渐笃敬,言忠可,书之绅带。时遭膏肓之疾,遇和缓而弗疗。又染重腿之痫,见扁鹊而益困。以显庆三年十二月六日奄然正寝。春秋廿有七,其月十二日葬于斯墓。”《唐开元七年张行伦墓志》:“君讳行伦,字季布,南阳人也。”敦煌张氏与髙昌张氏一脉相承,既然高昌张氏号称南阳白水,那么敦煌张氏号称郡望南阳白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敦煌张氏称郡望南阳最早是P.4640《吴僧统碑》记载爰及慈母,即南阳贵望也”。P.4615P.4010《李端公讳明振墓志铭》记载“女适南阳张氏。”更多的记载是五代时期的邈真赞中,P.3792《张和尚邈真赞》:“南杨(阳)盛族塞表名,禀宿胎膺诞西关,门传阀阅朱轩望,簪组联绵代降英。”P.2482《南阳张怀庆邈真赞》:“府君讳怀庆,字思美,即南阳之孤矣。授寄龙沙,遂为敦煌人也。南阳上族,胤狐西陲。”P.3718《张明集写真赞并序》:“唐故归义军节度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上k国南阳郡张公定写真赞并序。”P-2482《张怀庆邈真赞并序》:“晋故归义军应管内衙前都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南阳张府邈真赞并序:府君讳怀庆,字思美,即南阳之狐也,受寄龙沙,遂为敦煌人也。”[28]这些记载南阳张氏郡望有明确记载,但是对族源及其迁徙过程语焉不详,没有明确记载。

敦煌归义军张氏家族称郡望南阳,最早见载于乾符三年到中和二年间开凿的敦煌莫高窟第94窟张议潮、张议谭供养人题记,称之为“南阳郡开国公”,从此以后,碑铭题记皆有郡望南阳之称,邓文宽先生认为“南阳郡开国公”是张淮深平定西桐回鹘之后唐朝给他的封爵,张淮深根据唐制回赠其叔、父的。记载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称郡望南阳的文献很多,P.2913《张准深墓志铭》:“[唐故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南阳府君墓志铭”;稍晚的P.4640《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碑》记载李明振夫人张议潮之女也称“南阳郡君张氏”。张淮深之女亦称郡望南阳,P.3556《张氏墓志铭并序》周故南阳郡娘子张氏墓志铭并序……皇考讳淮深,前河西一十一州节度使、特进、检校司徒、南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实封一百户。”张淮深之子张延绶同样称郡望,P.2568《南阳张延绶别传》记载张淮深之子张延绶郡望南阳。[30]敦煌归义军张氏从郡望清河到郡望南阳,是从唐封张淮深爵南阳郡开国公开始,敦煌张氏家族开始了一个改变郡望的过程。如张景球,又名张球,根据P.4660《张禄邈真赞》记载他是敦煌郡耆寿淸河张禄的从侄,应当郡望清河,《李明振墓志铭并序》记载他郡望清河,但是在《索勋纪德碑》中称郡望南阳。[31]这种情况反映了敦煌归义军张氏家族从张淮深封爵南阳郡开国公之后,开始了一个自清河往南阳的转变。很多张氏本家也随大流称郡望南阳,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叙述清楚南阳张氏迁徙敦煌的过程。这种转变痕迹还保留在敦煌文献的某些邈真赞中,P.3556号《张戒珠邈真赞并序》阇梨者,即前河西陇右一十一州张太保之贵侄也,父墨厘军诸军事使[持节]守瓜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张公之的(嫡)子矣。阇梨乃莲府豪宗,叶崆山之瑞彩,清河贵狐。”[321张太保,即张议潮。由此看来,在敦煌地区,清河张氏与南阳张氏,界限含混不清。一方面两支都将名重势大的人系于自己宗系之内,以示豪贵。另一方面也表明敦煌归义军张氏家族原本郡望清河,后来张淮深有了南阳郡开国公封爵之后,才开始称郡望南阳,因此在家族里面,一部分人还称郡望清河并详述与张议潮等辈分关系。-敦煌张氏与高昌张氏同宗同源,因此吐鲁番出土墓志铭记载张氏也有称郡望清河的。如《武周长安三年张诠墓志》记载大周西周天山县前天山府校尉张府君墓志:君讳诠字君行,清河人也。惟本枝高洁,前代隆周。旧干才良,鼎门大族。”敦煌文献中记载记载清河张氏更多,如P.4660号《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有《清河张禄邈真赞》龙沙豪族,塞表英儒,忠义独立,声播豆卢。”又《张议广邈真赞》:“衣冠盛族,声振寰中,门传将相,家处军容,孤贞守节,如筠如松,武经三略,矢穿九重,剑舞居妙,堂习弯弓。”㈣P.3718号《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有《清河郡张良真写真赞》:“公字良真,则前凉天锡第二十八代之云孙矣。金山王时,光荣充紫亭镇主,一从莅任,独静边方,是时,西戎起万里之危,域土隘千里之险,君主愠色,直欲自伐貔徒,臣贤主,谏而从依,乃选漠师而讨掠,关山迢递,皆迷故径,长途暗碛鸣沙,俱感眢阡卉陌,公则权机决胜,获攻楼兰三城,宕斯雄番,颖脱囊锥,此日乃充官内外都牢城使。”C34]P.2991号《诸杂裔文》中有《张和尚写真赞》:“和尚俗姓张氏,香号灵俊,即清河郡天锡之贵系矣。福星膺胎,遂为敦煌人也。清河贵狐,莲府应贤。张天锡是张轨之后,张轨根据《晋书张轨传》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人,汉常山景王耳十七代孙也。”[36]这样看安定张氏与清河张氏应当是同宗同源。S.5405号《显德二年福庆和尚邈真赞》:“和尚俗姓张氏,香号福庆,先着姓望在清河,后兴宗,传名沙府矣。清河贵望,玉塞良枝,生之异后,察性英奇。”这样我们就得知敦煌的清河张氏,分数批迁徙敦煌,一支由清河迁徙天水再徙敦煌,另外一支先迁徙安定乌氏而后迁徙武威最后迁徙敦煌,并不像《敦煌名族志》叙述的那样简单。

另外,敦煌地区还有张芝的后代,P.4660号《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有《张兴信邈真邈真赞》曰敦煌甲族,墨池张氏,处职辕门,功名莫比。”又《沙州释门张僧政邈真赞》敦煌甲族,墨池张氏,神假精灵,天资秀气。”P.3718号中有《张清通邈真赞》:“府君讳清通,字文信,裔狐临池,敦煌人也。”又《张明德邈真赞》:君讳明德,字进达,则芝公第二十一代云之孙也,道超北海,德亚芝公。”[37]张芝的族源,梁尉英、马明达先生都做过详细的研究,根据《后汉书张奂传》、《书断》等的记载,张芝,敦煌渊泉人,后移籍弘农,又称弘农人。至于张芝源自何地,可能与清河张氏有很大关系。

在敦煌张氏的郡望中,清河张氏是从张襄起经张芝等到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诸多名人,是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家族。南阳张氏称谓比较晚,伪托从张孝嵩开始,我们从高昌地区出土墓志看,南阳张氏徙居敦煌的时间还要更早,只是从张淮深被封爵南阳郡公,多数原来郡望清河的张氏家族改称郡望南阳。这样敦煌文献中记载到敦煌张氏号称郡望南阳者要多于郡望清河者。至于安定张氏在敦煌地区没有形成很大气候,由于都是源自敦煌,最后归并敦煌,虽然在敦煌文献中有记载,但是影响不是很大。江东张氏主要是西汉金山国时期的张永进,一度担任了西汉金山国的宰相重任。他们在敦煌地区没有根深蒂固的家族势力,或者是过往游客,虽然担任一定的官职,但是影响力非常有限。

(原载《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注释

[1]《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1983年,第268页。

[2]《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第247页。

[3]《敦煌遗书最新目录》,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671页。

[4]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1990年,第99一103页。

[5]黄永武《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122册,第593-595页。

[6]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29-331页。

[7]《北海道大学文学部纪要》13:2,1965年,第3-64页。

[8]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的年,第110-113页。

[9]陈国灿《敦煌学史事新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7-197页。

[10]录文参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第19页。

[11]《旧唐书》卷97。

[12]《新唐书》卷122。

[13][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107页。

[14]《资治通鉴》卷211,唐纪27。

[15]《资治通鉴》卷212,唐纪28。

[16](资治通鉴》卷213,唐纪29。

[17]《晋书》卷86。

[18K晋书》卷87。

[19]《汉书》卷68。

[20]录文参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集校注》,第5-20页。

[21]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村庄聚落辑考》,(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历史文化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2-162页。

[22]郑炳林《关于北凉后遗政权的有关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2期,第40-页。

[23]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巴蜀书社,2003年,第7-14页。

[24]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第17-20、51-52、87-88、93-94,95-96,116-117,139-140、196-197、202-203、238-239、261-262,316-317,320-321,323-324,365-367页。

[25]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第444-45、471一》72、568-569,570-571,592-593页。

[26]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第585-587页。

[27]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第595-597页。

[28]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63~65、293,540-541,414-415,499-500页。

[29]邓文宽《归义军张氏家族的封爵与郡望》,《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600-614页。

[30]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01,41-43,400-01,281-282页。

[31]郑炳林(论晚唐敦煌文士张球即张景球》,《文史》第43辑,中华书局,1997年,第111-120页。

[3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98页。

[33]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66、184页。

[34]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21-422页。

[35]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23-324页。

[36]《晋书》卷85。

[37]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46、156、441~442、459~460页。

[38]梁尉英《张芝籍贯辨》,《敦煌研究》1985年第2期(总第4期),第148-155页。马明达《张芝籍贯辨驳议》,《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第125-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