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9211000000017

第17章 孙子兵法(2)

为什么孙子的书至今仍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和新鲜感?那是因为他的书浓缩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战略智慧的精华。它是战争的经典,但又不局限于战争。它涉及政治、经济、地理、心理学以及凌驾这一切之上的哲学。它以高度概括的形式,总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和原则。换句话说,它包含着一系列普遍适用于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竞争和冲突的真理。简言之,《孙子兵法》是克敌制胜的艺术、创造奇迹的科学。从这个意义来说,《孙子兵法》不仅属于中国,如今已光耀世界。(佚名)

《孙子兵法》的“计”

《孙子兵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影响的军事理论著作,其主导思想至今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反映在军事方面,而且反映在政治、外交、经济、管理乃至日常生活和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所有领域都充满斗争,《孙子兵法》提供了战而胜之的哲学。

从学术角度讲,《孙子兵法》是中国仅有的一两个领域的系统著述。时至今日,古今中外还没有如此全面的军事思想论述。它不仅是中国几乎所有军事论著的基础,而且同外国的著作相比也毫不逊色。西方军事理论公认经典著作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姑且不谈这本书是作者未完成的著作,而且它在许多地方过于含糊难懂,不到百年,大部分内容已陈旧过时。至于其他的军事学和战略学著作,诸如马汉的制海权等著作则更是军事史上的匆匆过客。只有《孙子兵法》的许多原则,在经历战争的四个时代的发展之后,依然熠熠生辉。这四个时代是从2 500年前的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再到空战及机械化时代一直到20世纪末的电子战时代。

《孙子兵法》含有丰富的哲理以及普遍适用的思想原则。甚至在一些“过时”的篇章中,如“火攻”等都有值得反复玩味的话题。但如果我们不停留在“计”这个技术层面上,那么它在理论层面上的思想恐怕更有普遍的、持久的价值:

一、军事是国之大事。孙子虽没有明确讲“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可是他对于军事的地位有明确的认识。他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军事只是达到政治目标的一种手段。因此,他提出著名的论断:“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特别是他考虑全局利害,而不是采用单纯军事观点。他提出鲜明的观点:“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之用兵之利也。”实际上,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孙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反对穷兵黩武,为打仗而打仗,为使计而使计。

二、信息的重要性。他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际上,他讲的“知”还有许多具体内容,“知天知地”,“知九变之术”,“知迂直之计”,“知屈伸之利,人情之理”,“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等等。

在如何获知方面,《孙子兵法》第十三篇“用间”十分精彩,这是最早论述间谍作用的文献。孙子同样看到“用间”的方方面面,知道敌人也可以用,其中也可能有假情报等。

三、争取主动。孙子对具体作战方法有许多论述,主要精神立足于主动作战,而非被动挨打。例如他主张速战速决:“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攻其所不戒也。”但在不是所有情况都有利的情形下,则要“造势”,形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态势。“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责人而任势。”

四、管理思想。《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思想方面十分先进,而关于治军方面的管理思想近年来也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老子与孙子被列为几十位有影响的管理思想家之首。在一个企业中如同在一个军队中一样,官兵素质、教育训练、管理协调、赏罚激励等同样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在军队中士气的重要不言而喻,在企业和其他单位中,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孙子最早表明,军事除了硬件之外,软件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提供的“计谋”形成中华民族2500年来斗争哲学的主导技术,但单纯技术观点并不能带来胜利,许多情况下还遭到失败。究其原因,处处用“诡道”,“为用计而用计”而导致全局目标的丧失。另一方面,只重视意识形态及精神力量,忽略了硬件的发展,自然也不会有好结果。战争也好,斗争也好,竞争也好,理论原则、谋略、武器三者缺一不可。(胡作玄)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孙武的祖先原本姓妫,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携家带口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姓妫改姓田。100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大。第五代后人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地,并赐姓孙氏。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

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他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等人的用兵史实。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孙武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他在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孙武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齐国四大家族的内乱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孙武长途跋涉,投奔吴国,他的一生事业就此在吴国展开。

孙武来到吴国后,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名将伍子胥,并结为密友。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即位。他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又体恤民情,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大得民心。即位3年后,吴国国内稳定,仓廪充足,军队精悍,向西进兵征伐楚国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伍子胥向阖闾提出,这样的长途远征,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韬略的军事家筹划指挥,方能取胜,于是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可孙武自从来到吴国后一直隐居著书,吴王连这个名字都不曾听说,认为一介农夫不会有大本事。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七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孙武带着他的兵法进见吴王,吴王看过之后,赞不绝口。但为了证明孙武不只是一位纸上谈兵的人,便给孙武出了个难题,要求用宫女来试验一下。他下令将宫中美女180名召到宫后的练兵场,交给孙武去演练。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分派已定,他站在指挥台上宣布操练要领,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安排就绪,孙武便击鼓发令,但纵然三令五申,宫女们只觉得好玩,不听号令,捧腹大笑。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的首级。

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将军手下留情!”孙武断然回答:“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执意把两名美人斩首,任命两队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阖闾因为失去爱姬,心中不快,孙武便亲自去见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打仗才能令行禁止,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拜孙武为将军。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元前512年,阖闾、伍子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几个属国。这时阖闾头脑发热,想要长驱直入楚都,孙武认为这样做不妥,劝说吴王暂且收兵,蓄精养锐。伍子胥也同意孙武的主张,两人共同商订了一套计策,组成三支劲旅,轮番袭扰楚国。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空虚,属国叛离。吴国却从轮番进攻中抢掠了不少财货,在与楚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公元前506年,吴军大举进攻,占领楚国的国都郢。孙武以3万军队攻击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公元前496年,阖闾听说越王允常去世,便不听孙武等人的劝告,仓促出兵,想要击败越国。结果大败而归,阖闾也伤重身亡。太子夫差继承王位后,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公元前494年春天,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越王勾践,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大败越军。勾践带着5 000名甲士跑到会稽山上凭险抵抗,由于吴军团团包围,只得向吴屈辱求和。吴国在南方大获全胜之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公元前485年,夫差联合鲁国,大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领着数万精兵,到达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吴王夫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的地位。孙武虽没有直接参加攻齐取胜、与晋争霸两事,但在此前精心训练军队和制定军事谋略,对夫差建立霸业有不可抹杀的巨大贡献。

随着吴国的如日中天,孙武显赫的名声达到了顶点,同时似乎也走到了功名的尽头。此后,他的名字便从各种史料中消失了。也许他厌倦了战场厮杀,隐居于江南的青山碧水之中;也有人猜测,孙武可能是在伍子胥被吴王夫差错杀以后,深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才悄然归隐山林。总之,孙武从此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不再理会胜负输赢。但他的兵法却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人们心目中战无不胜的经典。

《孙膑兵法》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的兵家中,孙膑以讲求机变而著称,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兵法》在唐代以前便已经散失,但在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经过学者们的认真整理,失传已久的古兵书终于重见天日。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或《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传说是周朝的姜子牙所撰写,当今学者大多认定《六韬》成书于战国时期。这部书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太公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具有重要的价值,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年—1815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这部书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战争论》与《孙子兵法》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军事思想,对照观看很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