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儒家的和谐管理——组织行为规范
9240400000014

第14章 克己复礼(3)

有时,管理者的角色和领导者的角色由一个人扮演,但是,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一般这两个角色不应该有一个人去扮演,因为现代的企业管理要求具备团队的作用和合作的机制,以保证大规模的企业良好运转。

管理者和领导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在动机、成长历程以及如何思考和行动方面,二者有很大差异。

第一,管理者注重理性和控制,他们是问题解决者。成为管理者既不需要天才,也不需要英雄主义,只要你坚持不懈、工作勤奋聪明睿智,有分析能力、忍耐力和良好的愿望。

第二,管理者设立目标是为了完成管理任务,而领导者则主动设立目标,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实现目标。

第三,管理者倾向于把工作当成一种促成过程,而领导者对长期存在的问题,首先会创造性地给人们描绘出振奋人心的远景,然后才制订解决方案。

第四,在面对机遇时,领导者的个性决定了他们会主动冒险,而管理者则较为保守。

第五,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上,管理者寻求合作,这是因为管理者关心的是如何做事,而领导者关注的是事件和决策对于参与者有何意义。

第六,为了调和出双赢的状态,管理者往往把别人的注意力转向如何作决策,而不是作什么样的决策;在领导者主宰的组织中,人际关系常常显得混乱和紧张。但是这样的氛围也会鼓足人们的干劲,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七,管理者一直过着相对安宁的生活,对所处的环境有归属感;而领导者是“生而处艰”,他们一直在为获得某种秩序感而奋斗,深感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们希望变革并且寻求变革。

领导处于“君王”的地位,而管理者处在“臣子”的地位。君臣关系,也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既然谈到了君臣关系,使我们想起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君臣关系,如齐桓公与管仲,刘邦与萧何,刘备与诸葛亮,唐太宗与魏征。

创建齐国霸业的是齐桓公,但他的事业是和管仲分不开的。管仲在齐国所推行的改革措施都是出于管仲的建议。他辅佐齐桓公四十年,大搞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推行富国强兵之策,使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业,成为春秋首富之国。

管仲临终前,桓公在病榻之前请他推荐谁来接替相位。管仲说:“知臣莫如君。”齐桓公问:“你看易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齐桓公再问:“你看开方这个人如何?”管仲说:“背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齐桓公又问:“那你看竖刁这个人行不行?”管仲说:“白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说的“非人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三个人的作为,都是违背了人之常情常理,完全是反常行为。

正如孔子所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的意思是: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管仲为齐桓公出谋划策,可以说是尽忠,但是,齐桓公表面答应,事实上并没有坚持听从管仲的话,可谓失礼,没有把自己的承诺坚持到管仲死后。结果,齐桓公还是重用了易牙、开方、竖刁。

这三个人在齐桓公的儿子中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互相残杀,造成齐国大乱。齐桓公病饿而死,竞有两个多月无人收殓,蛆从房里爬出也无人管,岂不悲哉!管仲作为管理者,尽到了自己的职守,而齐桓公作为一国的导者,却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不听从管仲的忠心劝谏,使用了违反人情事理的人,结果,以失败告终。

子日:“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意思是说:“对待上级和工作,应该把敬业放在首位,把'俸禄'的事情放在后边。”唐代的著名的谏诤之臣魏征就做到了这一点。唐太宗对忠谏之臣魏征的礼遇,使他获得了“贞观之治”的伟大政绩。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诤之臣,因为经常给唐太宗提意见,让唐太宗很难堪,心里也很不好受。一日,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我,使我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从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是“励精政道,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和礼遇,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这样一来,君臣合壁,相得益彰,唐太宗也获得了善于听取意见的美名。唐太宗与魏征正是君臣关系的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个凡人,对于魏征因为尽忠而失礼的行为,也是十分恼怒,但他毕竟是个开明的领导者,非常懂得君臣应该如何相待的道理,正如孔子说:臣子对与君王首先要忠,当然,也应该照顾君王的面子。在礼和忠面前,魏征选择了忠,正是因为他正确的选择和尽忠职守,才成就了唐太宗万世英主的盛名。.

六、做一个体恤上级的部下

《论语·八佾第三》孔子时常带领他最亲近的弟子们周游列国,游说各国的君主效忠周王,可是这时的春秋列国看到周室暗弱,都有自己称霸中国的野心。所以,孔子为了维护一个统一的周王朝,不断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希望列国安守本分。

由于孔子的行为和言论妨碍了列国的野心,于是,各国对于孔子的行为多有微词。他们认为孔子的行为是讨好周王室,也是想捞个一官半职。

孔子听到这样的言传之后,对学生们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谄媚呢。”为了维护大局,而以礼对待自己的君主,这正是孔子高尚品德的体现。作为一个管理者或者员工,对于自己的上级,从维护领导的威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角度,多和领导沟通,增进了解,是一个下级和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

通过“事君尽礼”,达到与上级相互理解,配合默契的良好的关系,在私人的关系上是好朋友,在工作关系上是一个得力的下级,这不但对企业管理有好处,对于自身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把“事君尽礼”的行为看作拍马屁、献媚、“擦鞋”,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但不懂得孔子的“礼”,而且也不容易成为一个忠诚可靠的下级。体恤领导的下级,才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是一个好的执行者和合作者。

春秋时代,晏婴是一位“事君尽礼”政治家他之所以能当三年齐国大臣,同他善于和国君相处有密切的关系。保持和领导的好关系,并不是唯唯诺诺,首先还是要忠诚敬业。晏婴经常劝齐景公要爱民,但齐景公却总是扰民。可是,晏婴不但在口头上劝谏,在实际行动上,也不惜牺牲个人的名誉,来维护君王的威信。

有一次,齐景公强令民工造大台,闹得齐国民不聊生,众百姓苦不堪言。正巧晏婴出使回来目睹了这一情景,他马上进言齐景公不要造台,齐景公总算同意了。晏婴却不急于回家,而是立即赶到工地,催促民工抓紧干活,稍有懈怠,就以鞭子抽打。晏婴骂累了、打累了,这才回家。他刚离开工地,齐景公的传令官就到了,下令停止施工,民工解散,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了。民工一听此令,齐声欢呼,好像遇到大赦一般,高高兴兴地赶回家去了。

晏婴这样做,是故意把“贤名”让给君王,把“恶名”留给自己。孔子对他大为欣赏,说他既纠正了君王的过失,又使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仁义。晏婴体恤上级的忠心,在这个故事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领导的忠心,当然是取得领导信任的最好的途径,但是,与领导相处还要有方式方法。这些方法,有时并不是靠工作能力所能解决的。一个聪明的下级,如果打算干一番事业,没有领导的支持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同领导沟通的方法,也就成了一个下级保存自己,发展自己的重要途径。

z作为一家报纸的总编辑是成功的,但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

在报纸办得红火后,他竟然被免职。

从公正、勇敢这两点说,z做得很好。这张报纸刚办时,一张纸没有,一分钱没有,一个科班出身的人没有。z用自己的朋友资源,请他们兼职编报纸,让内部的编辑趁机向他们学习。有的内部编辑人员业务不熟悉,z手把手地教,并拿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资奖励取得进步的人。

按说,z应该青云直上,但实际上他被免职了。因为他说话一点也不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事君尽礼”。

一次,领导说:“你们报纸可以在头版登故宫的照片,宣传中国文化。”z却说:“登故宫的照片是知识,不是新闻。如果故宫游客突破多少人数或正在修缮,这是新闻,可以刊登;如果只是把一张故宫的照片登在报纸上,不符合新闻规律。”当场给领导下不来台,此时还有四、五位编辑人员在场,后果可想而知。

在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批评对方时,要注意熟悉对方的心理,特别是批评上级时,如果不熟悉上级的心理特征,就不能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就做不到以礼待人。

《战国策》中《触聋说赵太后》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问题。赵太后刚刚当政时,秦国发兵进犯,形势危急。赵国向齐国求救,而齐国却要赵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出兵。太后合不得让长安君去,大臣们纷纷劝太后以国事为重,结果太后说:“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君臣关系形成了僵局。

这时候,左师求见,他避而不谈长安君之事,先从饮食起居等有关老年人健康的问题谈起,来缓解紧张气氛,嘱咐太后关心一下他的小儿子,引起太后感情上的共鸣。太后不仅应允,而且破颜为笑,主动谈起了怜子问题,君臣关系变得和谐、融洽起来。这时,触砻因势利导,指出君侯的子孙“如果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是很危险的,太后如果真疼爱长安君,应该让他到齐国做人质,以解赵国之危,为国立功,只有这样,日后长安君才能在赵国自立。

这番人情人理的劝导使太后幡然醒悟,终于同意长安君人齐为质。

试想,触聋不掌握太后怜子的心理,劝说不仅不能够成功,还真有可能受“唾其面”之辱。

同领导沟通,应该学习孑L子的做法,无论是汇报工作,还是交换看法,还是批评劝谏,一定要符合“礼”的精神。行为和言谈要符合长幼尊卑以及上下级关系,不可开口就大讲其弊。历史上固然有开明的君主唐太宗,但是,开元盛世又能遇到几回呢?所以,作为下级,不妨采取点以“迂为直”的战术,走走迂回路线,这样,不但能达到好的效果,还能通过沟通交流增进与领导的感情,增加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分量。

七、对待上司的敬重要发自内心

《论语·约改第二》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游询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的孝是指能养,人们对狗马都能饲养,不恭敬,有什么区别呢?”在许多企业中,有这样一类员工,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员工,首要的就是把工作做好,工作做好了,上司也就无话可说了,自己也算是一个尽职的员工了。至于对于上司的尊敬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也就不做更高的要求了。

这就是孔子所批评的那么一种人。他们对待长辈孝敬的只有片面的理解,很多人觉得给长辈生活上的保障也算是尽到了作为晚辈的责任。很多人在外工作,顶多给家里一些钱,常年在外不回家,跟长辈也没有交谈,就不谈如何尊敬长辈了。孔子说,这样对待长辈,从行孝道的更高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孔子打了一个很恰当的比方,这样的孝养同养一匹马一只狗没有什么差别。人养狗养马只是为了某种目的,而不存在尊敬。如果我们对长辈的孝缺少尊敬的话,那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孝顺的根本在于“敬”,就是要对长辈发自内心的敬爱。

对待自己的上司和工作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只是出于工作的角度,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上司,显然也是远远不够的。上司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需要别人真诚的爱戴和发自内心的尊敬。如果一个下级在同自己的上司打交道时,不仅仅是从职务的高低的角度来机械地对待上司,而是发自内心地尊敬上司,对于这样的员工,上司一定会加倍信任。这样一来,上下级关系融洽了,相互理解的程度也会增加,工作的默契配合便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

那种“我只要把我该干的活。都干了,就可以了,不要看任何人的脸色”的观念是错误的。遇到君子式的上司还好说,他只看工作,对别的不会很计较。如果是个小人上司,你的麻烦就大了,他很可能给你穿小鞋。要知道你没有权力选择上司,而上司有权力选择你。

小李从50多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公司,人事经理当时给他的评价是热情、积极、自信。一进公司,小李就和新老同事“打成一片”,可渐渐地,小李的自信显得不合时宜,有人甚至开始对他“敬而远之”。

一次,总经理亲临销售部业务会议,销售经理在做完月度总结后,大家开始自由发言。小李头一个发言,在他看来,部门工作有太多不足需要改观,而众所周知,造成这些弊病的原因复杂而微妙,销售经理和总经理早就达成协调,很多事情也非一时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