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9242200000011

第11章 战略的哲学(3)

权利的确是一把双刃剑,管理者如果运用不得当,也会使人陷入狂妄自大的陷阱。法国的拿破仑凭借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坚定的信念、超凡的个人魅力、得力的团队支持等,赢得了最初的成功。

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拯救者,但功成名就之后,他越来越远离了他据以成功的基础,不停地将责任归罪于其他人,最终导致了失败。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个人的英雄主义也无法长久立足。在企业发展之初,许多老板凭着超人的智慧和才干,不可抵挡的人格魅力,凭着满腔的激情和自信,很多情况下能够缔造企业的神话。但是接下来呢?老板本身的故步自封,下级对老板的盲目服从,企业后继乏人,企业也每况愈下,逐步消沉下去。

老子说:“由于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突出自己,爱惜自己,而不抬高自己。”管理者拥有这个品德才能长久地保持真正的“威信”。

九、能生存才能有发展——勇于不敢则活

原文73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为善胜,不言为善应,不招而自来,禅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认为:勇于冒险逞强的人,容易招致灭亡。勇于承认自己的弱势的人则更容易保存实力。

逞勇斗狠的故事在历史上是很多的,据《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有一次齐宣王对孟子说:“我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勇”’。孟听了这话后心想:“人君不可无勇”。“勇”并不是坏毛病,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看待“勇”,于是便回答说:“勇,有小勇、大勇之别,希望大王不要好小勇,而要养大勇。”那么,什么是小勇,什么是大勇呢?孟子说,像一个人手握利剑,瞪大眼睛,高声吼道:“谁敢抵挡我!”这就是匹夫之勇,是只能对付一人的小勇。而当国家面临强敌和霸权时,像周文王周武王敢于一怒而率众奋起抵抗,救民于水火之中,所谓“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这就是大勇。从孟子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匹夫之勇,是无原则的冲动,是只凭拳头和武力的血气之勇。而大勇则是孔子所说的义理之勇,也就是基于正义的勇敢;只要正义存于我方,对方即使有千军万马,也会勇往直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留侯论》一文中,进一步发挥了孟子的这个观点。文中写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与匹夫之勇相反的例子,如《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日:‘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倪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说的是有一个地皮流氓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就先杀了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端详了这个痞很久,竟然真的从这个人的胯下爬过去了,在街市上的人们都哄笑起来,觉得韩信真是个懦夫。

对于韩信的行为,在街市上看见的多数人都不以为然,自然他们这样的人都认为人应该“勇于敢”,实际上,一个无谓的死亡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韩信如果在此死了,就没有刘邦帐下的大将军,也许汉朝的基业也无从建立,这样看来,韩信的存在于否,是不是竟要改写中国的历史呢?老子说:“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老子感慨这样生死的抉择,就是连上天和圣人都难以抉择。但是,从历史上的教训来看,能够生存才能有发展,因此,拿生命为无谓的事去冒险,是不值得的。

在企业管理的问题上,也存在成败兴兴的大问题,企业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生存的问题,是眼前能否存活下去的问题,决策不仅要着眼未来,更要着眼现在,企业的生存本质不是追求规模经济,同质竞争,持续降价,先抢市场后要利润的生存模式。生存力是企业决策的最终标准。

研究结果表明:一个能生存五十年以上的企业,其核心生存“秘诀”,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产品,而是他们的企业战略,战略的核心在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念长期的战略实践而产生一种企业内部共通的价值观,事实上,这样的价值观是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因此它能够保持战略长期性和稳定性。

一个有高瞻远瞩战略的企业,它的价值观的基础稳如磐石,不会随着时代的风潮变异;在某些情况下,有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历百余年而一成不变。

价值观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是全体员工都必须信奉的信条,它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是如何生存的主张。核心的价值观也就成为了战略的总目标的核心。

企业拥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如同“上天之道”,善于克服一切而不斗争,善于应付一切而不用争辩,善于集中力量而不用号召善于筹划而不动声色。是符合战略总目标的企业行为,管理者就要善于去指挥实施,如果违反的宁可忍辱负重,也不轻举妄动,这样,企业的生存就一定有保障,正应了老子的结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十、当人们拥有时才会害怕失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原文74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老子说:人民不怕死,用死来威胁人民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使人民怕死,而对为非作歹的人就杀的话,谁还敢违反法律呢?

管理国家,当然要借助法律,对违反法律的人进行惩处,从刑法的角度看,没有比执行死刑更严重的了,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但是,在特定的情形下,人们是不畏惧死的,那就是,当人们有生路的时候,死亡则成了人们眼中并不可怕的东西,在这个时候,管理者如果还想通过杀戮来镇压人民的话,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更剧烈的反抗。老子认为,如果人民都能安居乐业的话,那么人民就会惧怕处死,任何人就不会违反国家的法律而犯死罪了。

所以,以老子的观点看,管理不在于规则的执行和处罚,而在于使人们得到相应的利益,当人们还有利益可维护的时候,人们就能自觉的维护法律的尊严了,法律的执行也就会产生效果。如果官逼民反,则民不得不反,可见管理困难的责任并不在于百姓,而在于管理者对待百姓的尊严的维护和生计的保障。

陈胜、吴广起义是爆发于秦末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东方到沙丘今河北平乡、广宗一带)突然病死。赵高伪造秦始皇的遗诏,逼死太子扶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昏庸而残暴的皇帝。他在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下令把全部工匠封死在陵墓里。他继续修建阿房宫,豢养大量狗马禽兽,供游猎之用。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刑法愈加苛毒。

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现象。

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在这伙人中,雇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七月时候,正是多雨季节。

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秦法“失期当斩”,这900戍卒面临死刑的威胁。

他们由两个县尉押送着。这两个县尉对大家非常凶暴。正当他行凶打人的时候,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县尉杀掉。接着对大家说:各位遇到大雨,都已误期,误期要被处斩。即使不杀我们,而戍边的也得死。何况壮士不死则已,如果死,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来!他的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这900名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老子认为:对待人民只顾使用严刑峻法的官吏,随意屠杀人民,就好像带木匠去砍木头,那带木匠去砍木头的人,没有不自伤其手的。

在执行企业制度的问题上,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企业中的任何人触犯了都要受到惩罚。“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劝诫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2)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4)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

但是,根据热炉法则实施处罚的时候,管理者不要忘了,只有置身炉子之外,炉子才会具有威慑的效应,当企业成为人们的水深火热之地时,热炉法则自然也就不能起到作用了。

十一、关于老子的理想国——甘其食,安其居

原文80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说:建立国家的面积要小、人口要少,使人民过着简单的生活,用不着什么复杂的器具,人们都安顿在一个地方,不必为了生活冒着危险而远徒。因此,车船都用不着了,各国互不侵犯,社会治安良好,所以用不着什么武器,使人民过着古代安居的生活。

老子认为,古代安居的生活就是人人都从事生产劳动。吃好穿好,安居乐业,风俗融洽。邻国虽然相近,彼此可以望得见,鸡狗的叫声可以互相听得见,但各国人民一直活到老死,一切都能自给自足了,自然没有需要互相往来。

这是老子为我们建立的一个理想的国度,尽管这个理想的国度只存在于理想之中,但是,它所能给我们提出的原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

第一,机构的规模小,就比较容易治理;第二,战争的原因在于人不断扩张的贪欲;第三,安居乐业才是人性的最本质的追求。

在企业的战略思考中,我们首先遇到的就是体制问题,一个企业是一个社会性的组织,一个大的生产单位,由此而形成的一个组织的系统,从管理的角度看,组织系统越庞大,管理难度越增大。

因为,在过去的体制上,往往由个别的精英统治整个机构,这有有利的一面,精英的统治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意志,从而不会导致庞大系统发生战略上的差异,但是,管理的意志,并不意味着管理的权利,因为,由精英统治的庞大机构在管理的执行上会发生偏差和信息传递速度减缓的状态,因此,小型化组织的效率往往高于大型化组织,这就是老子提倡“小国寡民”的本质原因。

事实上,现代的管理者都在追求着规模效应,似乎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好,这是人们对规模效应的误解,组织结构都会形成一定的规模,在组织中各个部门发挥着自己的职能,好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眼、耳、鼻、舌、身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生物系统,这就会形成规模,人的生理构造可以说是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从规模上讲,人的个体的规模是小的,但是,这个组织结构是最适合生存和发展的,而恐龙的灭绝在于其身体的硕大,而几乎与恐龙同时期的许多小动物却繁衍至今,因此,规模效应并不是在于追求大型化,追求一种个体的庞大,规模应该在于组织协调的广泛性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许多大型企业,在追求大型化的过程中,败下阵来,甚至有一些企业以破产而告终,这都是盲目追求大型化的恶果,事实上,如果能于周边的企业达成良好的合作,那么实现管理的目标就更加容易,因此,规模效应不等于企业的大型化,而应该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化协作。事实上,企业的规模是根据企业生产的方式决定的,而不是人为地盲目地扩张,生产自行车的企业就不应该有生产万吨巨轮的战略目标,如果一个小的企业制定了不契合实际的战略目标,对于这个企业来说也是十分危险的。

盲目设立自己的战略目标,必然导致人的扩张行为,甚至导致战争等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事实上,人的需求是什么呢?老子说: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如是而已,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发动频繁的侵略战争呢?老子认为,这就是人们无法满足的贪欲造成的。有一则寓言故事说:一个农人正在树下乘凉,有一个行路人从他面前急匆匆走过,农人问:“你着急干什么去?”行路人说:“我去做生意”。“做生意干什么?”“赚钱”。“赚钱干什么?’’

“等我赚了钱我就能和你一样在树下乘凉了”,农人说:“我并没有钱,但是有什么会妨碍我在树下乘凉呢?”虽然故事同老子的观点一样都有点偏激,但是,对于那些贪欲过盛的人也是个警示,‘‘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可能是基于当时多年的战乱而发出的感叹吧!

在现代社会里,因发展的需要,而破坏人自身最根本需求的事,的确层出不穷,有人说:科学是把双刃剑,而所谓“发展”本身何尝又不是呢?如果人人都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那么世界也许会安定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