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爱是孩子的第一需求——依恋心理
父母的爱,是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而且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
家教启示:
有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就如同本能,无需学习。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生来就懂得如何做好父母。做好父母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要求父母有责任心,有能力,有耐心,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这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
可是现在的父母总是很忙,经常在事业和孩子之间摇摆不定,比如把孩子当作皮球似的抛来抛去。“爸爸,陪我一起玩吧。”“别烦我了,没看我正忙着吗?”“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乖,宝贝,妈妈上班辛苦一天了,你自己玩吧。”这些对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可怜的孩子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电视机。
现在许多家庭雇有保姆,“找阿姨(保姆)”也成了父母支开孩子的口头禅。保姆虽然给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但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孩子的身体和心灵成长很快,如果父母长时间不和孩子游戏、交流,就很难理解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更谈不上情感的交流了。
当然父母也有苦衷。越来越多的父母抱怨:自己整天在公司里没日没夜地工作,目的就是希望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环境,这样就能送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给孩子买更多的资料,准备更先进的电脑……自己含辛茹苦,孩子还不领情,还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可是父母到底给了孩子什么呢?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无条件的理解,还是一个自动洗衣机,一个自动售货机,一个自动提款机?就像小猴子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的“金属妈妈”,作为高级动物——人,孩子更加需要暖暖的亲情,浓浓的爱意。
有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断的情感交流是培养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及诚实品格的重要途径。父母与孩子的对话、目光的交流、身体的接触以及空间上的接近,都有助于这些心理特征的形成。这种亲情交流一旦受到干扰,孩子的身心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这样的孩子总是等到父母回来才肯吃饭、睡觉,有的甚至整天闷闷不乐。
作为父母,不要再吝啬自己所能给予孩子的举手投足间的温暖了。也许那对于孩子来说,比丰富的物质和道理的说教更加重要。
心理知识:
心理学家哈洛等人曾设计过一个实验,研究幼小的猴子对母亲的依恋。
他制作了两种假的猴妈妈:一种假妈妈是用铁丝编成的,另一种是一个母猴的模型套上松软的海绵状橡皮和长毛绒布。然后把两个“猴妈妈”和刚刚出生的小猴放进一个笼子里。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如果铁丝妈妈身上没有奶瓶,而布妈妈身上有,小猴很快就和布妈妈难舍难分。即使奶瓶是放在铁丝妈妈身上,小猴也不愿意在铁丝妈妈身边多呆,只在感觉饿了时才跑去吃奶,其余时间则依偎在布妈妈怀里。
哈洛等人对此的解释是:小猴对母猴的依恋并不只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是母猴能给小猴柔和的感觉。
布妈妈给予小猴的还不止这些。在小猴离开布妈妈出去玩耍时,如果突然给它看一个模样古怪的庞然大物,小猴会惊恐万状地撒腿奔向布妈妈,紧紧依偎着它,逐渐定下心来。可是,如果把布妈妈换成铁丝妈妈,小猴就不会跑去寻求安慰。可见,布妈妈还能给小猴安全感。
后来,心理学家给布妈妈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母性特征,比如在身体里装上灯泡,使“体温”升高。这时相比之下,小猴就更愿意去找温暖的布妈妈,而不愿找冷冰冰的铁丝妈妈。如果把布妈妈设计成能摇动的,吸引力就更大了。总之,布妈妈拥有的母性特征越丰富,小猴就越喜欢它。
但是,布妈妈的母性特征再丰富,也不能同真的母猴相比。在布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成年后不同程度地带有行为上的偏差,类似人类的精神疾患。
由此可见,父母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婴儿的不仅是食物,也包括爱抚、赞许和爱。
64.做孩子的朋友——自己人效应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贴心人。孩子才容易敞开内心和父母交流,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导。
家教启示:
父母和孩子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和孩子的内心很贴近。由于代沟或者教育者、受教者地位的差异,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很容易出现隔膜、分歧甚至)中突。
在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只有和孩子像朋友那样交往,充分利用“自己人效应”,使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贴心人,或者说“自己人”,才能使孩子愿意与自己交流,听自己的话,从而使教育目的更容易实现。
要正确地运用“自己人效应”,父母首先要寻找和孩子相似的地方。孩子有他们对人对事的见解,有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与兴趣。
比如孩子喜欢某位歌星或演员,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偶像的新闻,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见解去说:“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迷他,我可觉得他没什么优点。”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既然不明白我,再说下去也没意思”,从此便不再与父母说他的偶像,转而去寻找与他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其次,父母要使自己和子女处于平等的地位。人生而平等,而我国的传统观念,却让父母走不出“父是父,子是子”的误区,父母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就容易和孩子形成人为的“代沟”,变得难以沟通。要平等地对待孩子,缩短和孩子的心理距离,父母先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要“蹲下身子”与孩子交流,要和颜悦色,避免用命令、训导式的口气和孩子讲话。而且一般来说,在平等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比较独立、有主见和意志坚强,思想比较自由,也比较有独创精神。
第三,父母要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开朗、坦率、大度、正直、诚实,以及高尚的人格修养,才容易让孩子喜欢你,愿意与你接近。
莹莹是一个美丽的高一女生,正值豆蔻年华。有一天,她发现一个男孩喜欢上她了。这使她变得无心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无奈下,她向父母说明了原委。
父母由于未经历过这种事,不知如何处理,就告诉了班主任。
没想到班主任在班会上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莹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告诉妈妈的悄悄话被班主任老师知道了,并且不点名地批评她。这使她感到无地自容。莹莹很沮丧,虽然摆脱了恋情,但同时心里也暗暗发誓:今后什么心事也不跟父母说了。
莹莹的父母用意也许是好的,但他们的做法使莹莹感到“被出卖”,也就是暴露了莹莹的隐私,给莹莹带来了伤害。
这样的父母怎么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呢?这只会给未来的教育带来障碍,引起孩子心灵的闭锁和其他问题。
心理知识: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对方提出的难为情的要求,拒绝起来也更加困难。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己人效应”。
比如,同样一个观点,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说的,接受起来就又快又容易;如果是自己讨厌的人说的,则会本能地加以抵制。有道是:“是自己人,什么都好说;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规矩来。”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怎样才能加强与对方的“自己人效应”呢?
首先要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人之间更容易感觉是知音,是同道人,心理上也就更加接近。
其次,要努力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任何人都不喜欢别人高高在上地与自己交往,这只能造成心理上的疏远和排斥。
再次,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心理学研究证明:具备开朗、坦率、大度、正直、实在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人际影响力较强;反之,傲慢、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不一、欺下媚上、嫉贤妒能、斤斤计较的人,普遍不受欢迎,也就缺少人际影响力。
65.不要以父母之心度孩子之腹——投射心理
人和人各不相同,如果以已度人,经常容易发生判断错误。作为父母,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时教孩子学会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
家教启示:
小刚从幼儿园回家后看动画片,外婆烧好了饭菜,叫道:“小刚,吃饭啦。”小刚不理不睬。外婆又叫道:“小刚,快来呀,饭菜要冷掉了。”小刚头也不回地说:“不要吃饭,我要看动画片。”
外婆对一旁的外公使了个眼色,外公趁小刚不注意,悄悄把电视频道换了。小刚立刻大哭大叫起来,外婆好说歹说小刚都听不进。
最后外公狠狠打了小刚屁股两下,才把小刚“打到了”饭桌旁。但小刚是含着眼泪吃饭的,一家人也都吃得没有滋味……很多家庭可能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有时大人为了省“麻烦”,索性把饭菜端到电视机前,让孩子一边看一边吃。其实这些做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投射效应提醒我们,父母和孩子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感受可能截然不同。父母不应该主观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父母不必强求孩子,而应该尽量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大人不爱看动画片,小孩爱看;大入按时吃饭,但孩子却不在乎。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喜好,或者采取比较有策略的办法去影响孩子。可以让孩子选择:要么“看完正看到一半的动画片,马上来吃饭”,要么“再看两分钟就来吃饭,然后在吃饭后还能看一个动画片或做一件喜欢的事”。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执行起来就比较容易。
我们必须承认,孩子正在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个性、兴趣、需求及情感表达方式。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父母在做出判断前,应该先让孩子表明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与孩子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同时根据孩子的特点、条件,予以恰当的指导。父母要避免在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搞一言堂和专制主义,不能只许自己发布命令,不许孩子表达意见。
比如认为钢琴很重要,就逼着孩子学习,而不管孩子喜不喜欢。
为避免投射效应,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去考虑问题。比如发现孩子在自己专用的抽屉上加了锁,可以参照孩子那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或回忆自己同样年龄时的心理特点,这样就容易理解孩子的“闭锁性”心理,从而见怪不怪。
父母不仅要避免对孩子的投射效应,也要避免孩子对其他人的投射效应,就是要教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感受。
辉辉看见一些小朋友在下棋,就挤了进去……一会儿,只见另一个孩子捂着鼻子哭着跑过来:“辉辉打我,我的鼻子给他打疼了!”
辉辉爸爸跑去把辉辉一把拉出来,质问道:“你干吗打人家?”
辉辉辩解:“那他干吗不让我看?”“不让你看就可以打人啦?”爸爸气恼地在辉辉的头上打了一下,辉辉大哭起来。
这时妈妈来了,把辉辉拉到一旁,抱在怀里:“好了,先冷静一下。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那你把事情经过告诉妈妈,让我知道你为什么生气好吗?”辉辉渐渐冷静下来,告诉了妈妈原委。原来辉辉在看别人下棋时,高声指手画脚,另一个孩子想把辉辉赶走,于是用力推搡辉辉。辉辉伸手去挡,不巧撞在了那孩子鼻子上。
于是妈妈对辉辉说:“我知道你生气的原因了,别人不让你看下棋是让你很生气,但是你大声说话也会打搅别人。我觉得如果你看人下棋的时候能比较安静,应该会受欢迎的,你说呢?”辉辉点了点头。妈妈又说:“如果你想继续去看棋,那么应该向被你撞疼鼻子的人道歉,也许别人会欢迎你的。”辉辉说:“好吧,我试试吧。”
辉辉妈妈的行为,就比爸爸更善于理解和体谅孩子,同时也容易教会孩子去理解和体谅别人。
有时为了教会任性的孩子去理解别人的感受,父母还可以采用“角色转换”的方法。比如,让任性的孩子去照顾比自己还小、还任性的孩子,从而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任性”曾给别人带来的麻烦,而改变这个坏习惯。
心理知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以为别人也具有相同特征。比如:自己高兴,就以为别人也高兴;自己是小偷,就以为别人都是贼;高尚者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卑劣者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等。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投射效应”。
人都有七情六欲,总是有一些共同的需要,而且相同身份、类似生活经历的人可能有更多的共性,因此,投射效应有时是正确的。
但是人与人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人心如面,各不相同”,有时候“吾之熊掌,尔之砒霜”,那么投射效应就可能发生错误。
为了避免投射效应的错误,我们要学会对别人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这样才能与别人实现真正的沟通。
66.别让孩子不耐烦——超限效应
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如果过多,会让孩子感到不耐烦。从而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家教启示: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健康过分担心,如天气冷了怕感冒,天气热了怕出汗。孩子要上学,外面刮风了,父母就反复劝诫孩子要多穿衣服,早起时说,吃早饭时又说,孩子出门时还说。这让孩子觉得很哕唆。
实际上父母过分的叮咛,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因为过于“唠叨”而容易使孩子产生“超限效应”,感到腻烦而听不进去,或者听得太多感到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