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9249700000027

第27章 与孩子的情感交流(3)

东东经常发一会儿呆后,就开始捣鼓一些组装品,还会掏出书来,在纸上画着什么。他有时就是呆呆地坐着。而不管孩子做什么,母亲都不会去干涉,只是偶尔引导他做些事情。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压力,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尽情地展示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只有那时,一个人才能体现自己真正的个性。

对孩子来说,真正需要的,不单是独立的个人房间,还是能安心玩耍、安心学习的空间。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无论是画画、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处于自己的选择中。白天大家一起听的音乐,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可能会自觉地再听一遍,而加深感受。画画的时候,他们会用画笔描绘自己的未来,而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形象会有更新的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时间也越来越紧。但越是这样,父母就越应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因为孩子需要自己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有的父母总是对那些学习起来废寝忘食的孩子赞不绝口。实际上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课本上的孩子,会失去在自由时间里发现自我的机会。

有的父母无法忍受孩子有空闲的时候,孩子学习的时候,笔一停就要招来妈妈的批评。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用说树立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的才能,甚至连休息的时间可能都不够。处在这种没有喘息之机的生活中,孩子们很容易疲惫不堪,或者产生心理问题,而且会变得做事畏首畏尾。

即使对于很小的孩子,父母也应和他保持距离,避免整天黏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小孩自己玩,培养他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如果所有的时间(包括游戏时)都为他完全设计好,他就会减少动脑筋的时间,过于依赖别人,缺少创造性。

自己的空间对于孩子的情绪调整也很重要。日本女演员中村明子女士说:“我很希望自己的房间成为‘能哭的地方’,仅仅是在心情不好时,或于己不利时有一个避难的场所。”家中为孩子设置一个能让他们尽情发泄自己感情的空间,也是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出于尊重孩子的隐私,父母也应该刻意与孩子保持一段距离。

红红是个乖孩子,但有一次竟然和妈妈发生了大冲突。原来妈妈在整理她的房间时,把一个又脏又旧的布娃娃扔了。红红知道后不依不饶地质问妈妈:“那是我的娃娃,你凭什么扔掉?以后不许乱动我的东西!”妈妈气坏了:“好啊你,天天亲你疼你,现在翅膀还没长硬就想单飞,我偏动你的东西!”一气之下把红红的旧玩具全扔了。红红哭着边捡回玩具边嚷:“坏妈妈!坏妈妈!”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独立个体的隐私和空间一旦被侵犯,就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忧虑戒备;只有个人的隐私和空间得到充分尊重,一个人才能心态平和,做事比较冷静。父母和孩子之间是需要“距离”的。很多父母要求孩子不要随便翻大人的东西,孩子也是一样,不希望别人随意乱动自己的东西。只有“亲密有间”,家庭才能成为亲密生活的共同体,成为个性自由发展的场所。

心理知识:

我们都听说过这句话:“距离产生美”。还听说过一个典故,就是一群刺猬在一起取暖,为了暖和而靠得很近,可是因为怕扎又要保持一定距离。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领域。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跟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让彼此感觉比较舒服。

心理学家发现: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扰乱了正常的行为。这叫做“个人空间定律”。

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个定律。实验者把被试者安排在过度拥挤的环境中,结果他们显示如下特点:(1)在一间高密度和高温的房间里,陌生人到来会遭到敌视;(2)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迹象(适用男性);(3)在模拟审讯中发出苛刻的言辞(适用于男性);(4)几乎不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5)表现出焦虑增高的迹象。

这个实验证明了过分拥挤对人心理的不良影响。

71.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情绪判断优先

情绪会优先于理性,影响人们的判断。因此父母在和孩子交往中。要学会“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才更容易使孩子接受。

家教启示:

奶奶对小孙子说:“你再不听话,狼外婆就来了。”

母亲对儿子说:“你要再吃糖,牙齿就会坏掉,拔牙可疼了。”

环境保护者对大家说:“如果再乱伐树木,绿地将变成沙漠,连喝水都困难。”

通常,在听了这些话之后,小孙子会不再调皮,儿子不再吃那么多糖,人们也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原因就是这些话唤起了他们的恐惧,从而引起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有时,有的父母和老师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经常给他们讲谁谁谁不努力学习,没考上大学,干着累人的工作,还吃不饱。

这种方法在促进孩子学习动机方面,的确能起一定作用,但同时要把握一个度,避免使孩子过度焦虑。而且有的研究证明,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恐惧唤起”可以提高劝说的功效,但太强的恐惧也可能使效果适得其反,即引起被劝说者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拒绝相信这种危险。

情绪判断优先效应还提醒父母:在和孩子的交往中,经常要“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比如当孩子处于不愉快状态时,全身系统处于“防卫状态”,在自身与外界之间筑起一道屏障,以保护精神世界免受伤害。这时,任何外界的资讯,包括那些正确有益的资讯都会被拒之门外。这时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都很难听进去。但是如果先处理情绪,使孩子转换心境,调整到开放状态,就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一般情况下情绪是优先于理性思维的,就应当先让情绪说话。

陈莉搬了新家,看着刚装饰好的新房,心里别提有高兴了。晚上,她和老公都要加班,只好让女儿自己在家。

可是当她回到家后,却发现洁白的墙壁上被女儿画得乱七八糟,还写上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几个大字,她正想批评女儿,女儿兴奋地跑过来对她说:“妈妈,你看我画得好吗?”

一瞬间,陈莉放弃了训斥女儿的想法,她和蔼地对女儿说:“你画得真好,谢谢你。爸爸妈妈也同样爱你。不过,你看这洁白的墙壁,被你画上了画,写上了字,就像别人在你白白的小脸上写字一样,你会高兴吗?所以说墙壁也会非常难受的。以后记住不要在墙上画画,应该在纸上画,最好是在自己的图画本上画,那样多好啊。”

女儿看看被自己画得乱七八糟的墙壁,又摸摸自己的脸,羞愧地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嗯,这才是妈妈的乖女儿。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所以妈妈不怪你。不过星期天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给墙壁洗脸,好吗?”“好啊,我要给墙壁洗脸,让它干干净净的。”

女儿拍着小手说。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坏东西、损坏东西的事情是经常有的。对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破坏,孩子往往也很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这时由于“情绪判断优先效应”,父母应该首先体谅孩子的感情,宽容和安慰孩子,而不是马上进行批评和指责。因为一味训斥和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由于情绪优先效应,容易淡忘了事件本身。而且批评和指责还会造成孩子对父母感情的疏远,可能导致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他们就隐瞒父母,养成说谎的习惯。

当孩子本意正确、方式错误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他:“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以后注意点哦!”“谢谢你的好意,但是你的方法错了,结果让父母非常伤脑筋,以后应该这样……”这种宽容,反而会促使其内心产生思想斗争,下决心“将功折罪”,痛改前非。

心理知识:

在一个实验中,为了劝说受试者使用节能灯,实验者使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给受试者呈现温室效应的内容、原因及结果如何,也就是进行纯理论的说明;另一种是除了前面的理论说明,还呈现一些与温室效应有关的旱涝灾害的图片。结果发现:后者更容易引起受试者的情绪反应——恐瞑,也使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节能灯。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做出判断的时候,感性思维也就是情绪往往优先于理性思维。这叫做“情绪判断优先效应”。

除了某些消极情绪如恐惧,容易引起人们行为的改变,积极情绪也可以产生这种作用。例如,现在消费者对许多企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广告比较厌烦,相反,人情味十足的广告,却能自然消解消费者对广告的本能抵触,并使产品形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首先是感动和情感共鸣,继而才会引发现实的或潜在的消费需求。这样,经营者便在顾客的情感体验和满足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72.说话留个“光明的尾巴”——近因效应

人们说话,后半句容易给对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要把积极的意思放在后面说,把消极的意思放在前面说,这样能在整体上给人积极的感觉。

家教启示:

清代名臣曾国藩身上发生的一个故事验证了“近因效应”对语言交流的影响。

曾国藩征讨太平天国的时候,一开始时常打败仗。在给皇帝写奏折报告军情时,他不得已写上“屡战屡败”。这时他的一个谋士看到了,说:“这样写,皇帝恐怕要怪罪下来。”曾国藩说:“可是那该怎么写呢?”谋士说:“我看还是改成‘屡败屡战’吧。”曾国藩就照做了。结果皇帝看了奏折,果然没有追究他的罪过。

“屡战屡败”把“败”字放在后面,让人感觉打仗的结果大都失败;而“屡败屡战”把“战”字放在后面,则给人以不屈不挠、不达胜利不罢休的印象。词的内容不变,但是顺序颠倒,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近因效应的作用。

父母和孩子的谈话也要注意近因效应。如果所说的话中既有好听的,又有不好听的,那么就要尽量把不好听的放在前面说,把好听的话放在后面说。这样后面的话“余音绕梁”,决定了整句话的基调,能给孩子更加积极、更加鼓舞的感觉。。

比如,对面临重大考试的孩子,父母与其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基础不好”,不如说“虽然基础不好,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两句话意思一样,但是语句顺序不同,给人的感觉就截然不同:前者给人悲观、不信任的感觉;后者则是虽然有困难,但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令人鼓舞。

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近因效应。在批评之后,不要忘记安慰,就像俗话说的,“打一巴掌揉三揉”。

美国某职业棒球队的一位名投手,由于某一个后进球员犯了不该犯的失误,气得他当场把棒球手套狠狠地摔在地上。可是在比赛后,他上前拍拍那个后进球员的肩膀说:“不要难过,我知道你也尽力了,好好加油吧!”

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后,可以说:“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苦心。”用这句话作结束语,孩子会有一种受到勉励之感,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点,但父母都是为自己好。或者父母在怒责之后可以加上一句:“其实,你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实在想不出安慰的话,也可以对挨批评的孩子笑一笑,或摸摸他的肩膀。这种一巴掌之后赶紧给揉揉的做法,能使孩子忘记前面的一巴掌之痛。

相反,如果父母用“你懂了没有”“如果再犯,我决不饶你”等穷凶极恶、命令式的结束语,只能给孩子留下一个恶劣的消极印象。

心理知识:

在“首因效应”中我们谈过:在一组信息中,人们对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信息,比中间部分的信息记忆更牢,前者叫“首因效应”,后者叫“近因效应”。“近因”是指最后的印象,它也会给人的认知活动造成强烈的影响。

心理实验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中,相互之间对话语的理解,往往受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就是说,最后一句话往往决定整句话的调子,后面说的话能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73.表情和动作所传递的信息——身体语言定律

在人际交往中,身体语言能比口头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因此父母在和孩子的交往中,不仅要留意自己身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也要学会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家教启示:

根据这个研究,在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中,父母的身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可能比口头语言传递的还要多。所以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中,绝不能忽视身体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的第六感是敏锐的,他们能从父母微妙的表情、动作中判断出父母的态度。

比如当孩子跌倒时,妈妈嘴上说着“赶快爬起来”,可表情惊慌失措,手也在抱孩子起来,孩子就会感到有依赖,就会娇气地哭起来。相反,如果父母站在旁边,以肯定的目光看着孩子,并对孩子说:“自己起来吧!”孩子就会知道父母不会帮助自己,就会坚定地自己爬起来。

又如,孩子在向父母倾诉自己的烦恼时,父母用眼睛看孩子,与孩子并排坐在一起,用手拍拍孩子的肩膀,这些动作会给孩子很多心理安慰。

因此,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还要注意身体谬言所传递的信息是否符合自己的教育目的,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