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信念是成功的起点,是托起人生大厦的坚强支柱。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我们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我们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信念,是保证一生追求目标成功的内在驱动力。
大海上一艘轮船不幸失事,大副带着幸存的9名水手跳上了救生艇,在海面上漫无目标地漂流,一个星期过去了,大家依然看不到一丝获救的希望。大副守护着仅存的半壶淡水,不许其他9个人碰它一下——有水就有活下去的希望,没有了水,大家就再也难以撑下去了。
大副是救生艇上唯一带枪的人,他用枪口对着那9个随时都有可能疯狂扑上来抢水的水手。任凭他们对着自己咒骂咆哮,大副用最坚硬的态度阻挡着他们。
在这9个人当中,最凶悍的是~个秃顶的家伙,他凶狠地盯着大副,用他那沙哑的破嗓子奚落他:“你为什么还不认输?你无法坚持下去了!”说着,他猛地蹿上来,伸手去抢壶。大副毫不客气地用枪对准了他的胸膛。秃顶叹一口气。乖乖地坐下了。为了保护这半壶维系着所有人生命希望的淡水,大副已是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他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不要让别人用鲁莽的举动把所有落难者的希望毁灭掉。然而干渴和困倦折磨得他再也撑不下去了.他握枪的手一点点软下去。迷糊中,大副居然把枪塞给了离他最近的秃顶。断断续续地说:“请你……接替我。”然后就脸朝下跌进了船舱。
黎明再次来临的时候,大副醒了过来,他听到耳畔有个沙哑的声音说:“来,喝口水。”是秃顶!
秃顶一只手拿着淡水壶,另一只手稳稳地握住枪对着其余8个越发疯狂的水手。看到大副满脸疑惑,秃顶红着脸略显局促地说:“你说过,让我接替你,对吗?你是领班,是指挥,我应该肩负这个重任,但是你别倒下了。”后来,他们终于等来一艘救援的船。令救援者万分震惊的是,虽然这10个人干渴得危在旦夕了,但大副的手里仍握着那半壶水。前来援救的船长从大副紧握的手中接过淡水壶,摇了摇,一种沙沙的声音通过壶壁传出来。船长小心翼翼地拧开盖子,只见一股细沙从壶里滑落……
坚定的信念犹如永不凋谢的玫瑰,以它的美好支撑着人们对美好事物孜孜以求。
有些人因为事实上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而在生活的浪潮中颠簸不已。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立场,那么他就无法坚持信念。
如果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或者怎样坚持信念,你也许应该坐下来,写出自己的信念。把自己怎样和为什么相信的东西列出来。这会有助于你明白自己是谁,之后,你会更容易去享受家庭、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领域。
为理想而奋斗
德国学者莱辛说:“幸福存在于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理想的实现是一种幸福,但对理想的追求过程则是更大的幸福。这就好比是爬山,重在“爬”的过程,等到真正爬到了山顶,风景可能还不如想象中的美好。
理想是一种信仰,向着理想迈进是一种追求。假如你心中是一片荒漠,追求会使你发现新的绿洲;假如你是一个精神上的乞丐,追求将使你变得富有;假如你是大海中的航船,追求是引领你前行的灯塔。有一个理想,然后不断为之奋斗,人生会变得充实快乐。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求,没有追求就像大海中迷航的船。
吉米·马歇尔被视为职业橄榄球界中最难击败的人。在运动王国,30岁就会被视为“老年人”,但他担任守备到了42岁。
从他开始打球,在282场比赛中,从未失败过。有名的四分卫佛朗·塔肯顿说,吉米是“在任何运动中,我所认得最有意思的运动员”。
吉米也经历过很多的灾难:有一次在大风雪中,所有的同伴都死了,但他却幸存下来;他得过两次肺炎;他在擦枪时,不小心因走火而受伤;他出过几次车祸。也经过外科手术。但这些都没使他垮掉。
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上帝不要我,因为我的理想没有完全实现。”
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是快乐的,是充实的;反之,没有为之奋斗的理想,终日无所事事的空虚和无聊则是最大的痛苦。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他留下来居住,并问他有什么要求。
这人说:“我在人间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吃、只想睡,我讨厌工作。”
宫殿主人答道:“若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有舒适的卧床,而且,我保证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去做。”
于是,这个人就住了下来。开始一段日子,这个人吃了睡、睡了吃,感觉非常快乐。渐渐地他觉得空虚和无聊,就去见宫殿的主人,抱怨道:“这种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意思,我现在是脑满肠肥了,对这种生活已经没有兴趣了,你能不能给我找一份工作?”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儿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
又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主人:“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要住在这里了。”
宫殿的主人轻蔑地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是的,空虚和无聊就是人生的地狱。
美国有一个大企业家,经过前半生的奋斗,创下了数亿的财产,钱对他来说已不再是奋斗的目标。终日操劳,紧张的生活,无休止地周旋在生意场上使他感到身心疲惫。
很长时间以来,他就很向往悠闲的生活。经过慎重考虑,他卖掉了企业,花巨资在夏威夷附近的海上买了一个小岛,并按照他的意思,在岛上建了一栋设施完备而且非常舒适的别墅,打算在那里过上他理想中的悠闲生活。
开始时他感到非常惬意和放松,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就感到空虚和无聊。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感到这样的生活简直无法忍受。
两年以后他终于又回到生意场中。后来他的感受是:宁愿在紧张和繁忙中生活,也不愿要那种空虚和无聊。其实最好的生活方式是要调剂好自己的生活,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适当放松和休闲,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我们既要降低欲望,又要有理想并为之奋斗,这并不互相矛盾。欲望的对象是物质的,为理想奋斗是精神的;前者是占有,后者是付出;前者是直奔目标,后者是强调过程。
留有余地方知甜
生活就是一杯水。尽管杯子的华丽程度因人而异,但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伺入都是一样,你有权利加盐、加糖等各种调料,只要你喜欢。但,若添加的成分太多,这杯水的味道就不会恰到好处。人在生活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留有余地是最聪明的做法。老练的雕刻师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总是将鼻子弄大一点,眼睛弄小一点。因为大鼻子可以改小,如果一开始把鼻子刻小了,就没有办法补救了;眼睛小了可以加大,而大了就没有办法缩小。
为人做事,也是同样一个道理。俗话说“月圆易亏,物极必反”,凡事要留有余地,留有后路。只有这样,才不容易失败,即使失败还有回旋的余地,还有反败为胜的一线生机。
一位口若悬河的推销员向一位少妇推销《幼儿百科全书》,说他的这套书能解答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这时,恰巧少妇的小儿子来了。推销员就对他夸下海口:“小弟弟,你随便问我一个问题,我就可以从这书上找到答案。”小孩问:“上帝坐的是什么牌子的车子?”推销员一下卡住了,只好收拾起他的书,一声不吭地走了。
百货公司为什么不叫万货公司?据说也是有来历的: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看见了一家“万货商店”,他就进去问老板:“你这里有万种货物吗?”老板不知天高地厚地说:“岂止一万种,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乾隆就说:“那我就买一把金子做的锄头吧,你有吗?”老板一下子就无话可说了。乾隆接着说:“话不能说满,你还是将这万货商店改为百货商店吧!”所以,后来才有了百货商店。如果话说得太绝对,做事不留有余地,就会像这位老板一样,使得自己难堪、被动。
话不要说满,事不要做绝。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只要细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留有余地的哲学随处可见:
书画家进行创作要留有“余地”,就是画面上留有相应的空白,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建造楼群,要留出“余地”,种上一些绿树、花草,让人们心情放松;铺筑路面,每到一定的距离,便要留下一条名为缩水线的“余地”,以免路面发生膨胀而破裂;高速公路每过一段路程,就要在路边留出一块“余地”,供有毛病的车辆应急停靠检修。
没见过一个发条永远上得十足的表会走得久;没见过一个马力总是加到极限的车会很安全;没见过一个绷得过紧的琴弦不易断;也没见过一个心情日夜紧张的人不易病。
所以善用表的人永不把发条上得过足;善驶车的人永不把车开得过快;善操琴的人永不把琴弦绷得过紧;善养生的人永不使心情日夜紧张。
做人做事留有余地,就是多给别人留点好处、说话不要绝对、不要轻易许诺、不要让对方太难堪等等,这些都能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如果你把所有的事都给做绝了,不给他人发展的空间,别人也会这样地对待你,就会将自己困在一个人际关系的死胡同里面。李嘉诚给儿子李泽楷的忠告是:“做事要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
这也是李嘉诚从商一辈子的经验处事准则,它让李嘉诚结交了无数商界朋友,赢得了广大股东和职员的信赖和支持,树立了崇高的形象,为他赢来了无数的财富。
生活当中,对物质和金钱的求取,就当如李嘉诚这般,不过贪。贪者,失败之根本。有多少人由贪而变贫,由贪而伏法,由贪而寝食难安啊!
不过,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日子,都希求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可“欲”而不可求的东西,硬要强加于自身,哪能没有压力?
得与失是互为辩证的,得到多少,相应也就失去多少。别太羡慕那些生活过于富足和奢侈的人们,他们仅在表面上看似很幸福,实际上他们也有不为人知苦的一面。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活法不同而已,要.何种活法全凭自己取舍。
那些活得既自在又幸福的人,他们既不贪图,又不奢侈,丰衣足食,足矣。所以他们活得潇洒自在,既不累,也没有那么多烦恼和压力。由此,不禁想起两个词,非常吻合他们“留有余地”的生活状态:一日“微醺”,二日“半糖”。
所谓“微醺”是饮酒饮到三四分,即非毫无感觉,但又不是失控,刚有点飘飘然就打住,那才叫享受。何必闹得五脏六腑全要吐出来,甚至丑态百出,活受罪呢?
至于“半糖”,则是源于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就叫《半糖主义》。歌词唱道:“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真心不用天天粘在一起,爱来之不易,要留一点空隙,彼此才能呼吸……”这里谈的虽然是爱情,但其中的哲理却有着普遍的意义。比如,干事业要勇于拼搏,但也不能蛮干不要命;美食要好好享受,但也不要撑得难受;减肥少吃一点是必要的,但不能为此饿出病来;外出旅游劳累难免,但若非得一天去八个景点,定会累得一塌糊涂,还怎能感受快乐?
古人有一首《半半歌》日:“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艳,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正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此中哲理,值得我们借鉴。
人生不要太圆满、太幸福,当生命中有个小小的缺口,也是很美的一件事,它让我们永远有追求幸福的动力。
珍惜你所拥有的
一个小姑娘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哭泣,冬天就要来了,夏天不穿鞋很凉快,秋天不穿鞋尚且可以忍受,可是冬天没有鞋怎么办呢?
“可爱的孩子,你为什么哭呢?”一位中年男子走过来问她。
“我没有鞋穿,恐怕在冬天我会被冻死。”小姑娘近乎绝望地大哭起来。
“可是,我幸运的孩子,你会得到保佑的,因为在这之前,上帝忙着照顾那些没有脚的人。”小姑娘停止了哭泣,因为她看到面前的这个人坐在一个轮椅上。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双脚。
幸福是什么?恐怕就是一个女孩因为她没有鞋子而哭泣,直到她看见一个没有脚的人。每个人都正在拥有一些东西,同时,他们又想要一些东西。有的人在尽情地享受他们拥有的东西;有的人努力拼搏去争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人生有两个目标:第一是:享受拥有的每一种东西;第二是得到所想要的东西,尽力去争取,而更多的人属于第二种人,他们知道如何争取,却忘记了珍惜、体会和享受已经拥有的。
有一个青年得了一种怪病:他不快乐,终日闷闷不乐。一天,他去拜见一位智者以讨求良方。智者说,只有世界上你认为最好的东西才能使你快乐。这个人看了看身边,他没有发现自己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他收拾行装,辞别妻儿老小,踏上了漫漫旅途。
第一天,他遇见了一位政客,他问:“先生,您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政客官腔十足地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嘛,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想了想,觉得权力对自己并没有多大的诱惑力,于是他继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