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遇到了一个乞丐,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乞丐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说:“最好的东西?就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呀。”他想了想,自己对食物并没有太多的渴望,所以也不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第三天,他遇见了一个女人,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女人兴高采烈地脱口而出:“当然是法国巴黎的高档而漂亮的时装了!”他觉得自己对时装也不感兴趣。
第四天,他遇见了一位重病的人,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病人恹恹地说:“那还用问吗?是健康的体魄。”他想,健康怎么会是最好的东西呢?我每天都拥有,但是我不认为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第五天,他遇见了一个在阳光下玩耍的儿童,他问:“你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吗?”儿童天真地说:“是好多好多的玩具啊。”这个人摇了摇头,继续去寻找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接着他又先后遇到了一个老妇人、一个商人、一个画家、一个囚犯、一个母亲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老妇人说:“年轻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商人说:“利润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画家说:“色彩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囚犯说:“自由自在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母亲说:“我的宝贝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年轻的小伙子说:“我爱过一个姑娘,她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唉!没有一个回答令他满意。
他继续走啊走啊,最后,他穿过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着五花八门的“答案”又回到了智者那里。
智者见他回来了,似乎知道了他的遭遇和失望,于是捋着花白的胡须说:“先不要去追究你的问题,它永远不会有一个确切而唯一的答案。你现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把你最喜欢的东西和情景找出来,告诉我。”
这个人经过长途跋涉,已是饥寒交迫、蓬头垢面。他想了一会儿,对智者说:“我出门很多天了,我想念我亲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想念一家人冬夜里围着火炉谈笑聊天的情景……”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感叹:“那是我现在最喜欢的情景啊!”
智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回去吧!你最好的东西在你的家里,它们可以使你快乐起来。”
这个人不甘心,疑惑地问:“可我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啊?”
智者笑了,说:“你出来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东西;你出来之后——比如现在,你已经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东西了。”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要学会珍惜。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珍惜生命;既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就要珍惜健康;既然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就要珍惜每一天,干好每一件事;既然组合一个家庭不容易,就要珍惜父母、妻子、孩子的感情,尽好自己的义务;既然朋友难得、知己难求,就要珍惜友谊,为朋友多多付出;既然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尽到社会责任,为社会多多奉献。
世间很多烦恼皆因为欲望而起,欲望使我们没有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却一味追求我们所没有的,最终弄得自己疲惫不堪。还有人把他们拥有的和追求到的东西和别人攀比,因而陷入“比上不足”的自卑、嫉妒和不平。他们不曾认真体会自己身处的幸福一一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却不知道庆幸父母还健在;唠叨孩子调皮、不争气,但却不知道为自己健康活泼的孩子而骄傲;总觉得自己的爱人没有别人的好,但却很少去想,有这么一个人把一生的幸福交给自己是一种怎样的信任。
也许你还在心中认为,童福是那些还没有到来的票子、车子、房子和妻子,他们也为此身心疲惫地去拼命,似乎永无止境。他们眼中只有那些所谓的幸福,看不见已经拥有的一切。更不用说去享受那一切。然而,事实是,幸福不是去追求还想要的,而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真正对幸福敏感的人擅长数数——不计算已经失去的东西,数数现在拥有的东西。虽然这个算术很简单,却蕴涵了享受人生的智慧。清点清点你现在拥有的东西吧!它们多么珍贵啊!如果你还是为你没有鞋子而烦恼,就想想那些没有脚的人吧!
别和自己过不去
生活中有些人常觉得处处不如意,遇到一丁点大的事,怒火就窜出来了。愤怒这种情绪是很忠实的,它会时不时来拜访我们。
但是,我们是有办法、有能力来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的。我们不能支配环境和别人的举动,但我们能学着去控制我们的愤怒。当你不再为小事烦恼时,我们就已经踏上了通往幸福之路。
给你讲一个最富戏剧性的故事,主人公叫罗勃·摩尔。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学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当时,我正在一艘潜水艇上。我们从雷达上发现一支日军舰队——一艘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朝我们这边开来,我们发射了3枚鱼雷,都没有击中。突然,那艘布雷舰直朝我们开来。我们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它侦察到,同时做好应付深水炸弹的准备,还关闭了整个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器。
“3分钟后,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15个小时,有十几二十个就在离我们50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若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17英尺的话。潜艇就会炸出一个洞来。当时,我们奉命静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镇定。我吓得无法呼吸,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死定了……潜水艇的温度几乎有摄氏40多度。可我却怕得全身发冷,一阵阵冒冷汗。
“15个小时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舰用光了所有的炸弹后开走了。这15个小时,在我感觉好像有1500万年。我过去的生活一一在眼前出现,我记起了做过的所有的坏事和曾经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我曾担忧过:没有钱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车,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为一点芝麻小事吵架。我还为我额头上一个小疤——一次车祸留下的伤痕——发过愁。
“多年之前,那些令人发愁的事,在深水炸弹威胁生命时,显得那么荒谬、渺小。我对自己发誓,如果我还有机会再看到太阳和星星的话,我永远不会再忧愁了。在这15个小时里,我从生活中学到的,比我在大学念四年书学到的还要多得多。”
我们一般都能很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那些大的危机,却常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头丧气。
哈瑞·爱默生-富斯狄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过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无数次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能战胜。但在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使它永远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却是持续不断地攻击。这样一个森林中的巨木,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不曾将它动摇,却因一小队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虫,终于倒了下来。”
我们不就像森林中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我们也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袭击,也都撑过来了,可是却总是让忧虑的小甲虫咬噬——那些用大拇指和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虫。
为了改善这种境遇,我们要试着多接受别人的意见。别人也有好主意的。但如果对那些主意进行仔细斟酌之后,你仍然不赞成他们的想法,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办吧,切记不要提高嗓门以及你的血压。
有时面对别人对我们不公正的态度,我们理应愤怒:如偏见、伪善、仇恨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愤怒,怒火让我们行动起来,寻求一个积极的改善。这是愤怒好的方面。但我们必须尽可能尝试让自己的愤怒对事不对人。
为特别严重的问题预留我们的愤怒,不要养成每天生气的习惯。那些总是生气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幸福的。
说“不”的力量
如果我们想要重新找回自己并且真实地过自己的生活,就需要寻找勇气去对那些不再适合我们的事情说“不”。
但是这并不像说起来的那般容易。说“不”,这可能意味着你会失去拥有多年的朋友、位置、事物和构想;这可能意味着去做一个他人都不赞同的决定;这可能意味着当你决定重塑自我,并为自己设定一个新的价值观之前,应果断地释放你本身及你旧有的价值观——你知道这并不是曾经的你,但是你并不十分清楚你应该成为谁。
但是如果躲避在每一个“不”的后面其实就是在说“是”。当你对做某些事情说“不”并且因此感到很沮丧的时候,无形中你就在用说“是”来巩固你自己的诚实;当你向那些并不支持你的成长方向的老朋友说“不”的时候,无形中你就在对那些很快要进入你的生活中的新朋友说“是”;当你对为了在事业上出人头地而出卖自己的原则和理想说“不”时,无形中你就在向更深程度的自尊说“是”;当你向一个没有受到相应对待的情感关系说“不”时,无形中你就在向爱说“是”。
当我们面对整个旅程,重新发现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并且重新采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式,让我们能够在真实中游历每一天和体验更多的幸福时刻,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前,在世纪更迭时期,有一个犹太小男孩住在一个靠近俄罗斯帝国的小镇上。那是个沙皇士兵、哥萨克骑兵迫害每一个犹太人居住的村庄的时代。每一天在买卖交易的时间,哥萨克骑兵骑着他们强壮的马闯入镇上,打散犹太人的货物和器皿,高声宣读沙皇限制犹太人自由的最新敕令。然后匆匆离去。
这个男孩非常爱自己的祖父,他是村子里的拉比。所有的镇子里的犹太人都认为他们的拉比和亚伯拉罕或是摩西一样有智慧。每一天,这个小男孩都和他的祖父从他们简朴的家中步行到市中心去。哥萨克骑兵们都会骑着马,尘土飞扬地来到这里,负责的士兵高声宣读今天的敕令:“从今天起,犹太人一次不能买卖超过5个的马铃薯,”或者“沙皇规定所有的犹太人必须马上将他们最好的牛卖给政府。”而每一天,同样的事情都会发生:这个老拉比和其他人一起听完这个敕令,然后他会举起他行走用的拐杖,在哥萨克骑兵面前挥舞着,并且高声宣布道:“我抗议!我抗议!”而那时,其中一个哥萨克骑兵在骑马离开之前,就会到人群中,用他的马鞭抽打拉比并大声叫道:“安静,你这个老蠢货,”拉比摔倒在人群之中,他的伙伴迅速把他扶起,拍落他身上的灰尘,让他的孙子把他扶回他们的房间。
一天又一天。一个月接着一个月,这个小男孩在恐惧中注视着这个不停重复着的场景。终于。他再也不能缄默不语了。一天,当他护送着他浑身淤伤的祖父从广场回家时,男孩鼓起勇气,“亲爱的拉比,”用一个颤抖的声音问道,“为什么你每一天都要大胆地说反抗沙皇,而你知道那些士兵也会因此打你?为什么你不保持沉默?”
拉比面带微笑,温和地看着他的孙子回答说:
“因为如果不大胆地说出我认为是错的事情,我就会变成他们的一员……”
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它会指引你找回自己。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都喜欢的画。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创作,他把画好的作品拿到市场上去,在画的旁边放了一支笔,并附上一则说明: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认为这幅画哪里有欠佳之笔,请赐教,并在画中标上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画时,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心中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再去试试,于是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上展出。这一次,他要求每一位欣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画时,惊喜地发现整个画面也都被涂满了记号。
最后,画家不无感慨地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无论自己做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足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则恰恰是美好的。”
每个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都不尽相同,要达到世人眼中的标准是不大可能的,那意味着你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合乎别人的眼光和标准。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有一千个对哈姆莱特悲剧命运的哀伤,对“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有人看出了圆的光滑无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线组成,有入看出了不对称图形独到的美,有入看出了半圆的方圆兼济;同是一个甜麦圈,而乐观者却品味到它的味道,悲观者看见一个空洞;同是交战赤壁,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反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问题的出现是一个起点,问题的解决则是终点,过程则是多样的,认识事物的角度、深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相同。正所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正如但丁的那句豪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爱默生在一篇谈论自信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要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不能随波逐流。”成为自己想成的人,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无论成败与否,你都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我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