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轮明月
9444100000006

第6章 (6)

当心地善良的惠帝刘盈得知此事后,他知母亲欲害如意,便决心力保弟弟的性命,便先母亲一步赶到长安城外,迎接弟弟的到来。虽然如意差一点儿夺去了他的帝位,但他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而是更加顾念兄弟之情。他直接把弟弟如意安排在了自己的宫中,日夜看护,无论是寝、食,还是行,二人都在一起。这一点吕后万万没有料到。有自己的儿子保护着自己的敌人,她竟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但是百密尚有一疏,况且刘盈年龄不足20岁,毕竟心智有限。虽然是小小的疏漏,却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大祸!

这一天清晨,惠帝刘盈欲去打猎,可是连日来的早出晚归,令年幼的弟弟早已疲惫不堪。刘盈不忍叫醒弟弟,欲让其多睡一会儿,便独自出宫狩猎。

不想他如此的关爱,却为弟弟惹来了大祸。正是趁惠帝不在如意身边这难得一遇的机会,吕后乘虚而入,派人强迫如意喝下了毒酒,将赵王如意鸩杀。可怜如意此时才年仅12,自己尚无任何作为,便被吕后加害。当惠帝满载猎物归来,欲与弟弟分享之时,却得到了如意已被鸩杀的消息。他大惊之余,悲痛万分,不由得抚尸痛哭,但也无济于事。他只好把弟弟按王礼安葬,这也是他能为弟弟做的最后的事了。

惠帝想跟母亲斗,还太嫩了些。吕后想杀之人,谁能阻止得了,虽然是自己的儿子,恐怕也只能免于一时而已。

赵王如意一除,吕后更是得意。她不甘心让戚夫人轻易地死去,便想出了一条毒计。她的计划可谓是惨绝人寰。

她先派人砍掉戚夫人的四肢,挖去她的双眼,用药熏聋她的双耳,再喂以哑药令其口不能言,然后将其扔到猪圈里,称之为“人彘”。

吕后为了展示自己的“得意成果”,便约儿子惠帝前去观看。当惠帝看到昔日美丽端庄的戚夫人如今成了这样一个怪物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回寝宫后惊吓出了一场大病,心中悲痛万分,他没料到自己有一个心肠如此恶毒的母亲。他见吕后大权在握,自己虽为皇帝,却并没有绝对的权力,心灰意冷之下,开始纵情声色,不再以朝政为念。他虽知自己如此放纵会影响到自己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却也不顾了。在如此的境况下生活,倒不如速死。他把一切都置之脑后,一天到晚就是饮酒作乐,外面发生再惊天动地之事,也与自己无关。

他用百般方法折磨自己,以求速死。汉惠帝7年8月,他终于忧郁而死,年仅23岁,于是,吕后从此更是大权在握,控制朝廷于股掌之上!

女主称制,大胆作为

惠帝死后,吕后又立了惠帝的妻子领养的皇子为少帝,自己则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吕太后在治国上很有才能。她发布的第一道诏书为:废除屠三族和治妖言罪的旧法令。屠三族的旧法令是从秦朝承袭下来的,犯法者不仅被杀戮,而且父母、妻子、兄弟三族都被杀戮。彭越因谋反被屠杀了三族,而父母、妻子、兄弟都不知道他谋反的事情,法律过于凶残了。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就觉得这条法令太严酷,多次要废除,但是朝廷上议而未决,无法废除。现在吕太后不顾一切地把它废除了。妖言罪就是妖言,没有明确的标准,凡是统治者认为不符合他们心意的言论,或者谣言、传闻,都归为妖言。

秦朝时规定,妖言惑众者斩。汉朝承袭了这条法令。汉高祖也曾想废掉这条法令而没有下定决心,吕太后把它废了。吕太后还废除很多严酷的法令,使律令更加宽松,这是吕太后做的一件好事,天下人对此十分欢迎。

接着,吕太后还下制书赐民爵,户一级,初置孝弟力田。户一级,就是叫每户人家的爵位提高一级,恩赐民众。孝弟力田是新设置的选举官吏的科目,孝弟指的是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力田是指努力耕种,增产粮食和桑麻。

孝弟力田就是把在家壅垦讲究人伦道德,在生产上卖力气的人选出来当官。吕太后对孝弟力田这个科目非常重视,给予大力支持。

一年后,吕太后下诏把列侯的功绩排定次序,把名单放于高祖神庙,使列侯的子孙世代承袭爵位。这道制书拉拢了汉高祖时代的旧臣,改变了她杀戮功臣的做法。结果,陈平、周勃、郦商、灌婴、王陵等功臣,对吕太后临朝称制变得十分拥护了。

吕太后制定宽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更改了边境戍卒的更换制度。西汉前期,少数民族的威胁主要来自匈奴。汉高祖刘邦在世的时候,亲征过匈奴,打了败仗,在自登山被匈奴围困了七天,几乎沦为俘虏。后来汉高祖采纳娄敬之计,与匈奴和亲,将公主下嫁给匈奴首领单于,两国结成亲眷,以安抚匈奴。

吕太后掌权后,为了防止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边疆捣乱,规定百姓与少数民族可以互通有无,但不准卖给少数民族铁制农具、茶叶、盐。卖给马牛羊,必须向边境官府申报,而且只准卖公畜,不准卖母畜,防止少数民族大量繁殖马牛羊。

边境的戍卒往往许多年得不到更换,有的直到老死也不能回家。戍卒的父母年老没有人赡养,妻子在家里独守空房。许多戍卒的妻子忍受不了煎熬或者被生活所逼,与人通奸或者改嫁他人,造成了无数人间的悲剧。

吕太后对此十分痛恨,再次重申边境戍卒一年一更换的制度,下诏严格执行,谁都不准破坏。边境戍卒知道这个规定以后,全都拍手称庆,拥护太皇太后的统治。

吕太后治国时有个总体原则,那就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凡是汉高祖规定的有效法令制度,她都支持。吕太后更改了很多不符合百姓利益的法令,将那些严酷的法令制度废除了。

吕太后规定,除了修筑长城和修理京城破损的宫殿外,不准大兴土木,不准私自征发徭役,必须让百姓有时间种田,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在吕太后执政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百姓的生活状况大大改善,远远超过秦朝末年,比汉高祖在世时还强了许多。从治国上看,吕太后是个能人。她利用外戚干政来巩固权位,治理天下足不出宫,但天下太平。吕太后临朝称制时期,刑罚宽松,路上几乎看不到刑徒。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临终梦魇,诸吕覆灭

公元前180年7月,年近七旬的吕后得了重病,她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担心自己故去后吕氏家族会有危险,便更是加紧了安排,希望能够让吕氏家族将整个朝廷控制。但她在培植吕氏势力并继续铲除刘邦旧臣的过程中,因反对声音日益高涨,自己身体又每况愈下,因此连续几次受挫,心情抑郁,病情更加严重。

长乐宫仿佛笼罩在一片阴暗的气氛之中,宫中人也惴惴不安,都感觉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只是不知会有什么结果,以及这结果是不是能牵连到自己。

在宫廷里纵横了半生,此时却躺倒在了病榻上,吕后忽然有一种说不尽的悲凉与孤独。多年来她的心里并不踏实,一直有两个被她害死的人时不时地萦绕在她的脑海之中,而此时已无力再站起来的她更是时时地梦到被自己实施“人彘”的戚夫人和被自己派人鸩杀的赵王刘如意来向她索命。

这一病,吕后竟一病不起,她顾虑到自己死后的政局,便任命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吕产居于南军,控制形势。她对二人谆谆嘱咐:“当年高皇帝与大臣有白马之盟,现在你们为王,大臣们实有议论。我死之后,皇上年幼,恐怕大臣发动变乱。你们一定要手握将印,控制兵权,把守宫门,也就不要再送殡了,免得被人乘机钻了空子,受制于人,谨记,谨记。”不久,吕后便与世长辞,终年61岁。

吕后遗诏大赐诸侯王和将相百官,大赦天下。她以吕产为相国,并令吕禄女为少帝的皇后,仍然寄希望通过刘、吕联姻达到政治上的均衡。然而,吕后一死,凭借她自己的声望、地位与政治手腕维系着的政治上的均衡关系破裂了。很快,宗室齐王刘襄起兵西攻,声称要杀掉不当为王的诸吕。刘章在京城呼应,灌婴在荥阳的大军也与刘襄定约联合。京师之内,陈平设计,周勃单车人北军,骗取吕禄上将军之印,宣布“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北军将士一律左袒,于是控制了北军。随后分兵千余人,令刘章率领到未央宫中,将吕产追杀在郎中令官衙的厕所中。

这样,又控制了南军。京城之内,吕氏已成瓮中之鳖,只得束手待毙。吕禄、吕通等先后被杀。周勃又令禁军大肆搜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就连吕后所立的小皇帝,也恐其年长后反戈,被一并解送出宫,偷偷地杀掉了。继而,刘邦的儿子代王——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即汉文帝。

从此,西汉历史进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客观地说,“文景之治”乃是承袭了吕后的余荫,如果没有她十几年精心治理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西汉王朝恐怕很难如此迅速地达到旷世辉煌。

拍案惊奇: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后宫中,吕雉是第一个专权且狠毒的后妃人物。她的狠毒,建立在她的果断与智慧上。吕雉为什么能从一个淳朴的少女,成为如此一个狠毒的皇后呢?大概这同她的人生经历有关。

她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在刘邦尚为布衣的时候就嫁与他为妻。在刘邦登上皇位之前,吕雉从未过过一天好日子,她和普通的农妇一样在田间劳作,独自一人辛苦地拉扯刘邦的孩子。她从沛地投奔刘邦,却被项羽所俘,直到两年以后刘邦、项羽议和才得以归汉,作为一个女人,作为大汉的皇后,吕雉所受的苦,非一般人所能比拟。吕雉坚韧,顽强,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她都不曾放弃。

有野史称,吕雉在被俘的过程中,甚至感觉项羽是一个比刘邦更英雄的人物,曾有过以身相许之念,但项羽自认为顶天立地,将她毫不留情地予以拒绝,让吕雉怀恨在心,才更坚定了助丈夫打败他的决心。

有吕雉这样的妻子,有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刘邦在不久后理所当然地打败了项羽,登上了帝位。而吕雉在这时,却开始更加显露出她真正的特征。

对受尽苦难的吕雉来说,登上皇后宝座的那一天无疑是苦尽甘来。在苦难中磨炼出的胆识和智慧很快发挥了作用,她与萧何合谋,将韩信骗到未央宫,为刘邦除掉了最大的芒刺;她又诬告彭越谋反,灭其九族。

虽然刘邦也有意如此,但吕雉之雷厉风行、心思缜密,相信当时的刘邦是自愧不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并同时废掉吕雉之子,当然是不可能的。刘邦在世时犯的一个明显的错误便是过于轻视自己的皇后,以至于在他不断打败叛军,国家治理也不断走上正轨之时,在与吕雉发生关系的事件中却屡屡处于下风,同时也为他去世后的朝廷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她是刘邦政治上最得力的助手。但在刘邦眼中,吕雉不是他唯一钟爱的美女,在刘邦的心中最喜欢的是戚夫人——那个曾经日夜涕泣,希望刘邦废太子刘盈,改立其子如意为太子的女人。刘邦生前,两个女人在暗处争斗;刘邦死后,吕雉多年的积怨终于爆发,女人的残暴在这一刻显露无遗。戚夫人,这个以美貌自恃的女人,被砍去四肢,刺瞎眼睛,割掉耳朵,毒哑嗓子后扔进猪圈,备受凌虐而死。

这便是那臭名昭著的“人彘惨案”。仅仅为了对付刘邦生前的一个宠妃,她便能将人折磨至此,吕雉心肠,何其狠也。再加上她一手遮天,她无疑成为了中国封建史上第一个掌握国家大权的女子。

如果仅从其结果来看,这个女人的确有一定的水平与魄力,令人不得不佩服。可惜她在坐上皇后的位置后没有把这种风格应用在好的方面,却用在了残杀异己、培植吕氏、欲夺刘氏江山之上。这样一来,她的历史污点或多或少掩盖了一些她超常的胆识与才能。

前半生的苦难与愤怨在后半生彻底释放,她架空惠帝,干预朝政;刘盈的早亡让吕雉更加猖狂得意,她临朝称制,大封诸吕为王后,以其侄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王吕产为相国又以其心腹审食其为左丞相,逐步控制军政实权。吕雉对权利的欲望使她越走越远,她妄想着建立吕氏王朝。

吕雉在世时,无人能够与之抗衡。当当她刚刚去世以后,国之忠臣良便开始联手打击吕氏集团。可想而知,吕雉在世之日,其威何其高也。

可惜的是,她没把她的能力应用到对国家的治理上,所以百姓与后人即使想夸一夸她的能力,但联想到她的另一方面,总会感觉不太自然。若她的吕氏集团继续壮大而一直不被消灭,当时的汉朝当然用不了多久便会被吕氏颠覆,而吕氏家族也必会因为不行仁政而被推翻,国家将又一次大乱。所幸朝廷内外尚有明智之人在吕雉死去后将吕氏集团消灭,从而还汉朝一段太平昌盛的日子,这不可谓不是汉朝之幸也!

公元前180年7月,就在惠帝死后的第8年,她也病死了,死的是那样的不情愿。

□王昭君___落雁之貌福临塞外

王嫱(生卒年不祥),字昭君,呼韩邪单于王后,有“落雁”之美称,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王昭君美艳绝伦,如雪似玉,犹如一杯香醇而甜美的浓酒,只因性格刚烈,得罪了掖廷令和画师毛延寿,致使五年不识龙颜。

为了摆脱漫长而愁苦的后宫生活,她毅然出塞和番,使呼韩邪单于拜倒在石榴裙下。

她入乡随俗,给草原人民带来了和平,带来了希望,成为草原人民的“天使”。王昭君的形象似翠绿的青草一样流芳千古,在历史长河中闪烁耀眼的光芒,被世世代代传颂。

●王昭君的故事

第一美人,恨别入宫

王昭君,南郡秭归人。父名王襄,公元前1世纪初,她出生在江南水乡。

王昭君自幼伶俐,勤奋好学,貌美如花,深受父母的喜爱。父亲专门在家门前为她修了一座望月楼,让她在楼上读书作画,弹琴歌舞,刺绣梳妆。

汉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3年)春,朝廷派来的选美使者到了南郡秭归县,颁下一道圣旨:凡年龄在15岁以上、20岁以下的未婚女子,三天后由家人送往县衙。入选的,随钦差同去京城,送进后宫。落选的,由家人领回。

当时,对于寻常百姓家来讲,他们只求骨肉团聚,不堪忍受分离之苦,所以,有女孩的人家纷纷给女儿择夫婚配。有些人家找不到合适的,竟在路上拦截年轻的后生,硬抢回家招赘。有的怕被官府追究,竟然会在半夜三更把女儿嫁走。

三天后,全县未婚的年轻女子均由家人陪同,由地方官带领,陆续来到县衙,供钦差大人挑选。

钦差看了半日,竟挑不出一个中意的。相貌平平的是不能考虑的,而其中几个稍有姿色的,又是目不识丁,言谈平庸、举止不雅,令人难堪。这样的人选进宫去,肯定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自己的这趟差使也就白出了,说不定还会以“办事不力”的罪名断送了前程。

正当钦差忧思重重之时,耳边传来秭归县令陈和的声音:“大人,除了宝坪村的王嫱之外,敝县的女子大人已经全部过目了。不知可有中意的?”

“唔,王嫱,王嫱为什么未到?是抗旨不遵吗?”钦差盯着县令手中的册籍,满脸不悦地问道。

“不,不是抗旨不遵。在下刚才问过了宝坪村的乡官,说是在钦命颁发的前一天,王嫱由两个哥哥陪同,到她姨母家省亲去了。现在还没有回家。所以未来县衙应选。”

“原来这样,王嫱出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