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献王治学态度
◎严谨慎重,智慧之源。——格言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字通,汉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在位54年(公元前141—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曾用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
河间献王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弟。他所在的河间国面积虽然很小,但在汉初的诸侯叛乱中却保持了安定。再加上河间献王自幼热爱古代文化,又有皇子这样一种特殊身份,所以,四面八方的学者不远千里到河间国来讲学,研习经典,一时河间国成了一个学术中心。
秦以前的古书大部分是用竹简、木简书写的,经过战乱、焚书、水灾和蝗虫咬食,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汉朝初年传授先秦典籍,还要依据那些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坑儒而幸存下来的老年学者的口授,他们的记忆就是活资料。但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同一部书,几个学者记诵的不一样。读起来的似乎都有道理,却又不知道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
善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河间献王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决心在众说纷纭中清理出一个头绪,以便让人们拨开丛生的杂草,踏出一条通向古代文化的蹊径。
儒家经典的博大精深,令河间献王感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但孔子的72个大弟子早在传授和解释时就出现了分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加上字形讹异,古今音变,像一团乱麻,不知该从哪里下手。河间献王遵循孔子倡导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的原则,主张实事求是,就是用事实作证据,以便去伪存真、舍非求是。
河间献王把希望寄托在先秦古书上,试图用先秦古书来验证那些不同的说法,以确定真伪是非。
有一次,河间献王从民间得到一部善本书,他非常珍爱,就赏给了献书人很多金帛,并让擅长写字的人从头到尾精心抄写一遍。这件事一传开,那些祖先存有古书的人家,纷纷把珍藏多年的古书献出来。几年下来,河间献王的藏书竟与西汉朝廷相等。《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以及《老子》之类,古本真传都收藏在河间王府里。
河间献王把古代经典整理好以后,就用儒家的六经——诗经、书经、易经、礼经、乐经、春秋作为教材教育儒生,并设立毛氏诗博士和左氏春秋博士两个高级职称,在河间国发展起儒学教育事业。儒家讲求身体力行,河间献王依照古代礼乐制度,进行实际操演,要求群臣的举止动作和语言都合乎六经的规范。这样,各地的儒者都纷纷来到河间国学习。
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到咸阳朝见皇帝,带来一支演奏雅乐的歌舞队,表演以后,大受汉武帝赏识。汉武帝在辟雍、明堂、灵台三处宫殿里召见了河间献王,向他征询对整理古代文化遗产的意见。河间献王发表了简明扼要而又中肯的看法。后来,汉武帝采纳了河间献王的建议,建立了收藏古书的国家图书馆,设置了抄写古书的政府机构。
◎故事感悟
河间献王为保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用事实作证据,去伪存真,舍非求是,他开创了实事求是的治学风气,体现了儒学的真谛。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在今天依然需要继承和发扬。
◎史海撷英
抗击匈奴
汉武帝抗击匈奴是发生在西汉年间的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他成功地抗击了匈奴的侵扰,进一步巩固了汉初新兴的封建政权。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汉朝初年,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势强盛。东面打败了东胡,西面赶走了居住在今甘肃境内的大月氏,北面臣服了丁零族,而在南面,匈奴则经常侵犯汉朝边境,有时竟深入到离汉朝都城仅350千米的地方,严重地威胁着汉朝封建政权。
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0年曾亲率32万大军攻打匈奴,却被匈奴40万军队围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南)7天7夜。此后,刘邦为了全力对付内部封建割据势力,对匈奴暂时采取了“和亲”政策。把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每年送去一定数量的黄金、绢、絮、米、酒,允许人民往来买卖。以后几代皇帝,虽然一度注意改革边防制度,实行屯田垦荒,但都没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文苑拾萃
独尊儒术
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大家向儒法结合的方向发展。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陈寿实写诸葛亮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说、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李四光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48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一天,陈寿在书房里写《三国志》。刚写下《诸葛亮传》几个字时,表叔看他来了。在和表叔的谈话中,陈寿知道了一段史实:陈寿的父亲原是诸葛亮部下的一名将领。有一次因处事不当,受到诸葛亮的处罚,并且以军法处理。陈寿父亲受处分以后,精神受到打击,从此萎靡不振,郁郁寡欢,身体越来越坏,最后忧郁而死。听完这段史实,陈寿说:“诸葛亮纪律严明,父亲有错,改正就是,怎么想不通呢?”
“你还为诸葛亮辩护,真是不孝之子。你自己又怎样呢?虽有才学,但几次考试都受到宦官的阻拦、迫害,想必你也记得吧!”
说到自己,陈寿有直接感受。可是,这跟写《诸葛亮传》毫无关系。陈寿说:“咱们家的事与诸葛亮的为人怎么能混在一起呢?”
“为什么不能混在一起?”表叔生气地说,“如果我表兄在世,他不会让你写诸葛亮传的。”当表叔有些消气时,陈寿说:“表叔,你说说,诸葛亮这个人对汉朝忠心耿耿,一心扶助汉主。他严于律己,失街亭斩马谡后,自己要求降三级。他足智多谋,就拿空城计来说,没有一定的胆量是不行的。他的一生,百战百胜,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表叔听了陈寿的话后,觉得也有道理,但他不承认。只说:“你好好想想,我还有事。”就推托走了。表叔走后,陈寿反复思考了他的话,理清了写作思路。
第二天,陈寿的同窗好友来了。陈寿把自己想写诸葛亮的计划以及表叔的话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听听朋友的看法。朋友含蓄地说:“你是一个历史学家,是在写历史,而不是写家史。汉朝司马迁写《史记》时,他尊重史实,公正地评判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夸张,也不抹杀。所以,人们把《史记》看成是一部光辉的历史名著。”
陈寿思想通了,于是他提起笔,一气呵成,写完了《诸葛亮传》。后人说,《诸葛亮传》在《三国志》中是最好的一篇文章。
◎故事感悟
朋友的一席话,不仅打开了陈寿的心扉,也让我们明白,不管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尊重事实而抛弃个人情感,诚实无私,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史海撷英
晋灭吴之战
晋灭吴之战是西晋咸宁五年(279年)11月至次年3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的战争。
司马氏建立晋王朝后,据有原魏、蜀之地,吴国仍然据有今长江中、下游及岭南等地区。双方接壤数千里,时常有战火发生。从晋朝泰始五年(269年)起,晋武帝就筹划剿灭吴国,于是一面改善内政,开发农业、积存粮食;一面优选将帅,造楼船,练水军。而吴国国君孙皓却不修内政,暴虐荒淫,导致民穷财竭,上下离心;又自恃水军强大,凭借长江天险,戒备松散。
当年11月,晋武帝发兵20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2月初,攻克丹阳城(今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
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3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国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吴国宣告灭亡。
此战,西晋准备周密充分,善择战机,兵分多路,水陆并进,发挥强大水军作用,临机果断,一举获胜。吴主昏庸,防务松弛,将士离心,缺乏统一对策,招致节节失败。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数十年的中国复归统一。
◎文苑拾萃
《三国志》
《三国志》全书65卷,《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史才需“三长”,史德是基础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方孝孺
刘子玄(生卒年不详),本名知几,楚州刺史胤之族之孙。少与兄知柔俱以词学知名,20岁时举进士,后掌管国史的编写。
唐朝时,刘子玄掌管国史的编写,先后共20多年。他撰述的史书很多,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开元年间,礼部尚书郑惟忠曾询问他:“自古以来,文学之士多而史学之才少,这是为什么呢?”刘子玄回答说:“史才需要具备三方面的长处,世上很少有这样的人,因此史才就少了。这三长是:才、学、识。有学识而无才能,就像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笼,但是让愚笨的人去经营,最终也不会招来生意。如果有才能却无学识,就好像一个人的心思比两个石匠合起来还工巧,手艺高超得像鲁班,但家里没有好木料、好工具,最终也造不成大房大屋。此外,还须好善正直,善的、恶的必须如实记载,使之成为骄主贼臣恐惧的东西,假若有人想为他们说好话,但不是善的就加不进去,这样就可以所向无敌了。如果不具备这些长处,就是愧居史官的职位了。然而,自远古以来,能符合‘三长’的人太少见了。”
刘子玄的这一席话,被当时的人认为是极有见解之言。
◎故事感悟
有了才、学、识,再加上德,才能作出良史。作史的人,要“慎于心术”,不以史家的主观倾向影响史实的客观记载,“尽其天而不益于人”,则良史可成。如果史书作者心术不正,没有史德,则所纂史书的价值就大为可疑了,比如清朝人之“烧毁书籍,改作《(明)实录》”。
◎史海撷英
唐玄宗改革吏治
唐玄宗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他们的行政经验。同时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唐玄宗亦将全国分为十五道,于各道置采访使,以监督地方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而在选拔人才方面,唐玄宗亦对科举制度做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文苑拾萃
礼部尚书
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清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原设之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礼部内部机构中添设承政、参议二厅,仪制、太常、光禄三司及礼器库、礼学馆。宣统三年(1911年),将礼部改为典礼院,成为清政府专管朝廷坛庙、陵寝之礼乐及制造典守事宜,并掌修明礼乐、更定章制的机关。
礼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侍郎一人,从二品;郎中四人,员外郎四人,主事多人。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