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诲:诲人不倦
9449300000010

第10章 以身省人(2)

颜之推认为,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他对孔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话是认可的,并继续引申道:“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他以为,不管是孔夫子的话,还是民间流传的话,都是真实的,是生活与人生经验的总结。对孩子如果放任不管,应该训诫的却奖励,本该怒斥的反而逗笑,一旦骄傲怠慢的恶习养成,即便再用皮鞭棍棒去处罚他,也无济于事了。孔子所说的“习惯已成自然”,既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所以说:“教育媳妇在于刚过门时,教育孩子在于孩子还小的时候。”颜之推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狎,过分亲昵之意;简,简略而不合乎礼节。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父子之间的爱应该是严肃而正当的,如果过分亲昵,就会出现不分上下或尊卑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带来怠慢;骨肉之间的爱,也是应该有礼节的,如果轻视或忽略了这一点,就很难做到论“慈”讲“孝”了。

颜之推还主张早期教育,他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需早教,勿失机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我七岁的时候,就诵读《鲁灵光殿赋》,一直坚持到今天,仍旧十年再温习一次,所以才不会遗忘。二十岁之后所读过的经书,扔下一个月不去读,也就生疏了,生疏得如同荒芜的土地一样。”

颜之推用事实说明,教育的启蒙最好是在小的时候,这时的人精神专注,记忆力好,所学的知识记得牢靠。当然,要受用真知一生,最好是能够坚持“温故而知新”,如同他坚持背诵《鲁灵光殿赋》那样。

颜之推重视幼儿教育,认为人在幼年时期性情纯洁,未染恶习,容易接受父母教诲。如果能及早让子女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有关仁义礼智的礼节和做人的起码常识,便可以为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颜之推在强调幼儿教育的同时,对于少年时期的环境教育也十分注意。他说:“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这段话的最后两句,颜之推是引用孔子的话,意思是说: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撒满芝兰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身处的环境。

“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话,是《鲁灵光殿赋》中的一句。似乎就是这句话,可以解释颜之推热心儿童的早期教育,苦心著述《颜氏家训》的初衷吧。

◎故事感悟

颜之推引用孔子的话告诫子孙,只有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才会让人的品格变得高尚。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史海撷英

颜之推论家庭教育

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很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家庭教育应该及早进行,有条件的还应在儿童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儿童出生后,便应以明白孝仁礼义的人“导习之”。孩子稍微大一点,要在他“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加以“教诲”,该做的事就引导他去做,不该做的就不让他做。这样进行教育,孩子到9岁以后,便可以“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幼童时期学习效果较好,得益较大。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需早教,勿失机也。”他根据幼童阶段与成年以后的不同心理特征,说明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能保持长久的记忆;而成年人思想复杂,精神不易集中,记忆力也逐渐衰退。其二,人在幼年时期,心里纯净,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颜之推认为,在这个时期,儿童受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抑或坏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儿童心灵上打上很深的烙印,长大以后也便难以改变。

颜之推还提出,家庭教育应从严入手,严与慈相互结合,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一味地溺爱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也要严肃庄重,保持一定的威信。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他认为,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可以把对子女的爱护和教育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关系,“无教而有爱”,让孩子任性放纵,将来也容易铸成大错。

颜之推还十分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而且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是以孝悌等人伦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树立仁义的信念为主要任务,以实践仁义为最终目的。他教育子女,为实践仁义道德的准则应不惜任何代价,以至牺牲生命。他认为,儿童立志尤为重要,士大夫子弟只有确立远大的志向、理想,才经得起任何磨难,最终成就大业。他说:“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

颜之推还特别重视为人之道的教育。他所强调的为人之道,首先是“厚重”,认为“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历史上许多文人都由“轻薄”而终为败累,残遇杀祸。他认为,要吸取这个惨痛的教训,就必须养成忠君、孝顺、谦恭、礼让这些“厚重”的道德品质。其次,他还主张“少欲知足”。如果“不知其穷”的性情任其发展,不加以限制,就是如秦始皇、汉武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的大人物,也会自取败累,而一般的士庶就更不用说了。其三,“无多言”、“无多事”,认为“天道”原来如此。所以,“论政得失”、“献书言计”等,都属于多言性质。同理,也不应该多做事。如果不是你分内的事,你就不必想它或做它。至于主持公道,打抱不平,“游侠之徒,非君子之所为也”。可见,颜之推传授给子女的为人之道,是他历官四朝的经验总结。但在今天看来,这种做人处世方法是不足为训的,它反映了一种消极遁世、利己主义的思想情绪,与先秦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有很大的距离。

◎文苑拾萃

古 意

(南北朝)颜之推

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

数从明月宴,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

歌舞未终曲,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庙,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剑去襄城水。

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

白发窥明镜,忧伤没余齿。

与人为善的李大亮

◎事要前思免后悔。——元·关汉卿

唐代有个叫李大亮的人,曾任左卫大将军兼太子右卫的官职。

李大亮忠诚严谨,做事认真。他的职责决定他要经常在皇宫和太子居住的东宫值夜。为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处理,每次值夜他都是和衣而卧,从不脱衣熟睡。唐太宗很信任他,曾对他说:“每当你在宫中值夜,我便通夜安卧。”唐太宗的话,对李大亮的忠于职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李大亮虽然深受皇帝宠信,历任要职,所得俸禄、赏赐的数量颇为可观,但生活却很节俭。他的住处低矮简陋,衣服少而简单。

对于李大亮这样官位显赫、俸禄优厚的人,生活上如此节俭,居住着低矮且简陋的房子,难道他是个吝啬鬼?

李大亮(586—644年),隋末在大将军庞玉部下为行军兵曹。大业十三年(617年),与瓦岗军作战被俘,随之获释。李渊兵进长安,建立唐朝,大亮投归,被授予土门令。后镇压辅公祏起义,迁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都督。唐太宗贞观年间改任交州(今越南河内)都督,封五阳县男。后招入为太府卿。太宗委任他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令他运粮抚慰边地突厥部。贞观八年(634年)调任剑南道寻省大使。次年初,朝廷发兵进攻吐谷浑,他奉命随大总管李靖出征。十七年,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他兼任太子右卫派率,工部尚书,负责守卫太宗和太子寝宫。是年病卒,时年59岁。赠兵部侍郎,秦州都督,陪葬于昭陵。

如果有人真的这么想,用这样的眼光看待李大亮,那就完全错了。李大亮很小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是在兄嫂跟前长大的。兄嫂对他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供他吃穿,还供他读书。当然,兄嫂在李大亮的心目中,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因此,他走上仕途之后,官越做越大,以至后来声名显赫,却从没忘兄嫂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他对哥哥十分尊重,侍奉兄嫂如同侍奉父母一样。老年的兄嫂,总是对亲戚朋友说:“我这弟弟,真是没得说,比儿女对我们都要孝顺。”

李大亮小的时候,很顽皮而且十分淘气,经常被一同玩耍的别人家的孩子告状。原因也简单,他把自己的聪明劲头用在了同小伙伴玩耍中的指挥上,他总是领导,孩子们对他的指手画脚也很顺从。当然,也会有不服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李大亮对不听从指挥的孩子就动起手来,把人家打了。事情告到哥嫂那里,哥嫂总是先向人家道歉,然后再关上门教训李大亮。一次,哥哥批评他,他不服气,认为自己没有错。嫂子接过话茬,冲李大亮说:“你没错,扯破的衣裳,我可不再给你补了。”李大亮听嫂子这样说,觉得罕见,再看嫂子的眼里,滚动着亮晶晶的泪水,险些溢出来。

晚上,李大亮温完了书,刚刚躺在床上,哥嫂的屋子里还亮着灯。他悄悄地爬起来,透过那虚掩着的门,见嫂子在昏暗的烛光下正给自己缝补白天扯破的衣裳。嫂子一边缝,一边对哥哥说:“弟弟是个材料,只要好好读书,将来能干大事。白天的事情其实并不怨他,都是小孩子,能争出个什么来?”

听到这里,李大亮悄悄回到自己的屋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想了很多,想起了很多兄嫂平日里对自己的好处。他觉得,兄嫂对自己的关照简直如同爹娘,往后再也不能惹他们生气,让他们为自己操心了。

此后,李大亮像换了个人,读书更加认真刻苦,后来终于走上了仕途。

长大后的李大亮不但对自己的哥哥嫂子亲如父母,对待亲戚、族里的人,也都尽力帮助。他把自己舍不得用的东西大多分送给亲戚,留下自用的很少。他曾耗尽自己的家产,为宗族中没有后代、死后无人安葬的30多人隆重地料理后事,“送终之礼,莫不备具”。他还抚养了许多亲戚家的孤儿。在他去世后,他抚养的孤儿纷纷赶来吊唁。

◎故事感悟

李大亮从小就听兄嫂的话,而且是个十分上进、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在兄嫂的谆谆教导下,他身上具备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他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却把财产都送给亲戚,还抚养许多孤儿,他的优秀品质值得发扬光大。他去世后,人们都赞许他的美德。他抚养过的那些孤儿也都纷纷赶来吊唁致哀,“服之如父者十五人”。由此可见,李大亮尊敬兄嫂如同父母的精神,也教育了后代子孙要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史海撷英

瓦岗军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队伍。公元611年,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人翟让因罪逃亡到瓦岗寨(今滑县南),继而聚众起事。不久,同郡的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等人也都纷纷加入,瓦岗军势力渐强。

然而在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内部却发生了严重的内讧,李密杀死了翟让,并坚持在东都城外与隋军相峙的错误战略。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宇文化及引兵西归,在洛阳城下与瓦岗军相遇。最终,瓦岗军被宇文化及军和王世充军前后夹击而大败。九月,李密西逃,降于大唐,瓦岗起义军也最终溃散。

◎文苑拾萃

五铢钱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货币,也是一种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的货币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中原地区开始发行五铢钱,从此便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直到东汉末年,除中间有些小的变动(如王莽统治的时期)之外,西汉、东汉上下四百多年内,都是五铢钱一统天下。

五铢钱也奠定了中国钱币圆形方孔的特色。这种小铜钱呈外圆内方形状,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则用篆字铸出“五铢”两个字。“铢”是古代的一种重量计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因此所谓的“五铢”实际上是相当轻的。

怜孤恤贫的陈希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陈希亮(999—1063年),字公弼,北宋时期眉州青神(今属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他从进士及第开始,为官30余年,先后任过知县、知州、知府、转运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开封府及朝廷任职。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京城为官,陈希亮都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为平民百姓称颂,使王公贵人害怕。后因辛劳过度而逝世,享年64岁。

陈希亮从政30多年,始终忠于职守、正直挚诚,被老百姓交首称赞。在他每次届满离任的时候,老百姓都是洒泪相送。

陈希亮不仅从政受到老百姓的称赞,在处理家事上也展示了他高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