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积:积善成德
9449600000018

第18章 为民请命(2)

赵炳因功升任刑部侍郎,兼任中书省断事官。当时有一权贵带妓女登上皇帝的龙船,赵炳依法对他进行了惩罚。不久,此人死去,其子拦皇帝御驾为父诉冤,皇帝召见赵炳责备他,赵炳说:“我执行法律,维护皇上的尊严,这是本职应当做的。”皇帝见他不服而恼怒,斥他出去,继而对侍臣说:“赵炳执法太严,但非徇私枉法之人。”遂改任赵炳为枢密院断事官。赵炳任济南路总管期间,有一年年成不好闹了饥荒,赵炳开官仓赈济百姓,博得百姓赞颂。赵炳升任辽东提刑按察使,消息传出,辽东一些强横狡猾和不法者有所收敛。

至元九年(1272年),赵炳任京兆路总管,并兼任京兆府府尹。皇子安西王到秦地(即关中一带)修建王府,皇帝诏令:建造王府事宜,一切都要听从赵炳安排。王府的官吏士卒每有横暴扰民者,赵炳就向安西王禀明。安西王对他说:“以后如有人犯法,不必向我禀报,你可自行处治。”从此强横狡猾的不法之徒不敢妄为,秦地百姓始得安宁。

皇上诏令用解州的盐税供王府费用,年长日久,百姓积欠20多万缗(每缗1000文铜钱),官府追讨清理,仅仅收上三分之一,百姓便难以承受了。赵炳密奏安西王说:“十年拖欠让一下还清,百姓岂能承受得了!与其搜刮精疲力尽的百姓,哪如将恩惠施布于他们呢?”安西王认为他的话有理,急命免征,百姓无不称颂。适逢安西王北伐,皇帝诏谕用京兆府一年应收的赋税充作军费,赵炳又请求说:“所征之课税,足够供军队北伐,可以宽免今年的岁赋,来恢复民力。”安西王同意。下达免税令。至元十四年(1275年),赵炳被加封为镇国上将军、安西王相。当年十一月,安西王去世。

至元十六年(1277年)秋,赵炳奉旨入宫参见皇帝。赵炳谈到安西王死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玩弄权柄,任意做不法之事,皇帝当即改任赵炳为中奉大夫、安西王相,兼理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课税屯田事务,并令赵炳乘驿站的专车同几名带敕命的使臣前往查办郭琮等人。他们回到安西王府后,不料郭琮借新继位安西王旨意,拘捕赵炳问罪,并逮捕了赵炳的妻子儿女,并于至元十七年(1278年)三月,派人将赵炳毒死在平凉(今平凉县)监狱中,时年59岁。皇帝闻听后,又差人押解郭琮等100余案犯到京。皇帝亲自审问,为赵炳洗冤,令赵炳的儿子赵仁荣在东城亲自斩杀郭琮、郭叔云。六月,皇帝降诏为赵炳昭雪,特追赠其为中书左丞,谥号“忠愍”。

◎故事感悟

赵炳秉性耿直率真,体察农民的生活疾苦,为民着想。并谏言惠泽于民,博得百姓的称赞。他一生为官,以民生为大计,被百姓所拥戴。

◎文苑拾萃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为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所编撰。全书共分60卷,计有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12目,既大量考证收录了前代有关农业的文献,又有徐光启自己在农业和水利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译述,因此堪称为当时祖国农业科学遗产的总汇。

天启二年(1622年),徐光启告病回乡。此时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亲自试种各种农作物,同时开始搜集、整理资料,撰写农书,以实现毕生的心愿。崇祯元年(1628年),徐光启官复原职,此时他的农书写作也已初具规模,但因上任后忙于负责修订历书,农书的最后定稿工作无暇顾及,直至病逝于任上也没能完成。此后,这部农书便由徐光启的门人陈子龙等人负责修订,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也即徐光启死后的第六年,刻板付印,定名为《农政全书》。

青文胜一死救龙阳

◎利者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战国·吕不韦

青文胜(1359—1391年),字质夫,四川夔州府大宁县(今四川巫溪县)人。

明朝湖广(今湖南、湖北)常德府龙阳县(今汉寿)是个地濒洞庭湖的小县。因为地接大湖,常罹水患,而一遇水患,稻禾漂没,经常颗粒无收。田地为湖水所侵,失田百姓生活无着,可是却仍然要如数缴纳田赋。龙阳县虽小,赋额却颇繁重,年征达3.7万石有奇,结果百姓年年缴不足赋额。年年拖欠,时间久了,积累的逋赋多达数十万,成为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龙阳县有位典史名叫青文胜,字质夫,是四川夔州(今奉节)人。明朝的典史是县里的首领官,主管文书出入收发之事。像龙阳这样的小县,不设县丞(副县长)、主簿(县属官),典史还要掌管捕盗、粮马等事,是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小官。可是青文胜却不因官卑职低而有稍许的失职,他以解除百姓疾苦为己任,一心想为百姓做些好事。

青文胜来到龙阳不久,就遇上一场大水灾,田地无收,可是上级官府依旧照额征收田赋。眼看着那些无力缴纳田赋的百姓天天遭到催逼毒打,甚至命丧棍下,青文胜不由拍案而起。府县官吏只知完赋交差,自保官位,青文胜知道与之多费唇舌无用,他决心一人前往京师,诣阙上疏,为民请命。

青文胜来到京师南京,像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典史,又没有人引见,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又怎能上诉面陈呢?他只好写了一份奏疏,请求蠲免龙阳百姓田赋,送了上去。可是一连数日,毫无消息。青文胜不甘心,又重写一份奏疏送上,结果又如泥牛入海,再无音讯。青文胜心中明白了,自己官卑职小,龙阳又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县,朝廷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想着那些被逼交纳赋税的百姓们的苦楚,自己动身入京面诉行前百姓们的期望之情,青文胜不由叹道:“何面目归见父老!”他突然之间想到了死,也许只有一死才能唤起朝廷的重视:“吾为民请命,百不得,明主可以死悟也!”他决心舍身为民,作最后的拼争。

青文胜又写了第三份奏疏,他将奏书带在身上,来到皇宫朝门午门外,击响了登闻鼓,然后在鼓下自尽而死。

登闻鼓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使下情上达而专门设置的,立于午门外,设一名监察御史监鼓。“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敢阻告者罪。”青文胜自知所陈不合击鼓规定,于万般无奈中击鼓而自尽。

咚咚的鼓声惊动了朝廷,当监鼓御史将实情及奏疏上报明太祖朱元璋时,朱元璋也为之震惊了。一个小小的典史,竟以杀身而换取朝廷的蠲恤,朱元璋不由为之动容。他特地下诏宽减龙阳县赋额2.4万余石,并限定岁征数额,龙阳百姓终于得救了。这是青文胜以死换来的民安。

青文胜死后,其妻子因家贫不能归川,只好在龙阳住下来,地方上拨给公田以养。到明朝万历十四年(1586年),明神宗特地下诏,令地方官府为青文胜建祠堂致祭,并赐其祠名惠烈。这时离青文胜赴难已200年了。

◎故事感悟

青文胜,一个小小的典史,因龙阳水灾,百姓流离失所,一心想为百姓做实事的他,以死来换取朝廷对灾情的重视。这样的官员,理所应当成为名垂青史的英烈。

◎史海撷英

青文胜身后轶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五月初一,青文胜自缢于登闻鼓下,时年32岁。青文胜击鼓上疏的事很快就轰动了,皇帝急命钦差赶赴龙阳勘察,只见洪水滔滔,漫无边际,田园房屋,尽付汪洋,使臣拔腐一禾复命。皇帝感悯于青文胜为民献身,诏谕减免龙阳赋税三分之二,年纳稻谷1.3万石永为定额。

青文胜死后,一仆裹尸而还。子幼妇寡,贫不能归,便授公田百亩,定居龙阳,为邑内青姓之祖。县民对他感恩戴德,为青文胜在城东立祠。监察御史莫抑巡视至龙阳,为祠题联“一点丹心全赤子,九重红日照青祠”。

二同知抗清军安乡民

◎未尝伤而不敢握刃者,见其有所害也。——汉·刘安

卢熙(生卒年不详),字公暨,江苏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洪武年初,睢州同知。博学好古,善楷法。

张宗琏(生卒年不详),字重器,江西吉水人。

明朝兵制中有一条清理军籍的规定,明朝的军户是一种专门的户籍,世代相承,永不脱籍。若是军中一户绝无承役时,便要由其所在原籍亲属中勾补。这个规定本为解决卫所缺伍问题,但是执行之中颇为扰民,加之清军御史为完成旨命,刻意追索,连及平民之户,经常闹得鸡犬不宁。一般清军御史莅临,地方官员或是胆小任其所为,或是无力与之抗衡,更有甚者,助其钩索,骚扰百姓,只求向上讨好,不管百姓死活。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官员,不顾自己的乌纱前程,一心安民,敢于抗驳清军御史所为,因而受到百姓爱戴。在明朝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两位地方官,都曾不顾自身安危,抗命于清军御史,这两位地方官又都同为州府同知之职,都因此而受到后世赞颂,颇值得于此一书。

明朝洪武年间,河南睢州(今睢县)有位同知名叫卢熙。

卢熙在任时,适逢御史奉命来睢州搜补旧军。那位御史大人只顾补足缺伍,不管真假,将当地百姓滥籍为伍者,多达千人。御史移檄命卢熙负责追送,卢熙感到十分为难。当时正是国初百姓未安之时,战乱之后,民刚复业,人户尚少,动辄勾补千余人,必定使百姓无法安生。因此卢熙决定不强行追索,而令百姓自动来报谁是军户。结果只得到了曾列军籍者数人,卢熙便将这几人送了去。

清军御史本欲勾补千人,一见只送来几个人,不由大怒,将送人的吏员关押起来,让人通告卢熙,必须将千人送来,否则以格诏论。所谓“以格诏论”,就是以对抗圣旨论处。同官们得知后都惶惧不安,卢熙却对他们说:“吾民牧也。民散,安用牧?”说罢,独自一人去见御史,对他说道:“州已无籍军,今民且散走,独有同知在耳,请以充役。”御史见他依然一个军户没有带来,却自身前来充役,又气又恼,斥之令去。那卢熙却不管御史怎样发怒,只是坚立不动。御史知道其志不能夺,只好罢去,不再追索,睢州百姓因此得安。

后来卢熙死于睢州任上,他一生为官清廉,以至贫不能葬,由官府为之装敛。当卢熙的棺木要送归昆山故里时,睢州吏民都赶来为其送葬,挽哭者将道路都堵塞住了。天上突然降下大雨,可是百姓们依然在道上哭送,没有一个人肯回去。

无独有偶,明朝宣德年间有一个名叫张宗琏的常州(今属江苏)同知,也有过类似的为民请命之事。

张宗琏本来被任官为大理寺丞(最高司法机构之一的副长官),受命出厘各省军籍,因为奏事触怒皇帝,被贬谪到常州任同知。

那时候有个名叫李立的清军御史清理江南各地军籍。这个李立,只求增加军额,钩索军户连及姻亲和同姓,将不少民户勾补为军户,稍辩,则酷刑相加,民情大扰。

李立当时檄命张宗琏相随。每当看到李立以酷刑逼百姓补军时,张宗琏总要与之相争。李立本想让张宗琏助其追索,想不到他却每每替百姓讲话,不由大怒,还要下令施刑,张宗琏却已卧在地上,说道:“请代百姓死。”李立再横,见此情况,也不知所措了。就这样,被张宗琏救下而免于株连的百姓甚众。

张宗琏虽然出身法司长官,却从来为政廉恕,不冤枉一人。见到李立横暴无理的做法,心中气愤难平,结果背疽发作,竟然不治。

张宗琏死后,常州百姓数以千计身着白衣去为他送葬,并且在君山为他建立了祠堂,岁时致祭。

张宗琏在朝为官时,就以廉正贤明著称,因此得到礼部郎中况钟和大学士杨士奇的推荐。张宗琏谪任常州,只身一人,不携妻子。病倒在官廨,请医生来诊治,屋里竟然连灯烛都没有。书童出去要了点儿油回来,准备点燃取亮,张宗琏却立刻让他还了回去。这样一位清正爱民的官吏,最后也为忧民而死,百姓们怎能不对他表示怀念呢?大学士杨士奇也对张宗琏之死感到无限遗憾,亲自为他书写了《君山庙碑》,记述他一生事迹,并且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故事感悟

卢熙与张宗琏二人均是一生廉政、爱民如子、一心向善,不对百姓以酷刑相加,反而替百姓说话,心系百姓。如此爱民,怎能让百姓忘记?怎能不值得歌颂与赞扬?

◎史海撷英

灵璧之战

灵璧之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与建文帝之间争斗皇位的内战。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准备进军河北,转战河北各地。12月,朱棣得知南京守备空虚,可乘虚而入,便决定绕过山东,率军直取南京。

然而,由于北方士兵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很多官兵都病倒了,许多将领也请求撤军。这让朱棣很犹豫,最后在大将朱能的劝说下,他坚定了继续南下的决心。

这时,南方防御的主要军事力量驻军灵璧,并修建了大量工事。朱棣想与之决战不得,便截断了对方的粮草供给,将其围困起来。总兵何福无奈,准备突围,不想南军把朱棣率领的燕军进攻的信炮当成了突围的信号,纷乱涌出,结果大败。何福仅以身免,而南军的主要将领平安被俘。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原本是朱棣的部下,很有才能,如今却成了朱棣的主要对手。所以平安被俘后,朱棣非常高兴。但朱棣舍不得杀掉平安,便将其押回北平。

灵璧之战后,朱棣再也没遇到过大的战斗。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谷王打开金川门迎降。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文苑拾萃

水龙吟

(明)刘 基

鸡鸣风雨萧萧,侧身天地无刘表。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

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