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精:精益求精
9451300000016

第16章 精通源自不断的努力(10)

此外,在对传染病的治疗方面,吴又可主张应针对发病的原因而进行医治,他说“因邪而发热,但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己。夫邪之于热,犹形影相依,形亡而影未有独存者”。他希望终有一日,能发明治疗各种病患的特效药。

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现代传染病的各个方面。吴又可所处的时代是17世纪,而他的成绩是在东西方都还没有应用显微镜来观察致病微生物的情况下取得的,这是很了不起的科学成就。

吴又可根据自己长期对疫病的观察和研究所取得的经验,写成了《瘟疫论》,书中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传染病的新思想和新学说,为疫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事感悟

吴又可的成就启示我们:在科学的领域里,前人的成就是应该尊重和学习的,但不能满足前人已取得的成就,不能被前人所定的框框限制和束缚住。吴又可敢于跳出当时绝大多数医家所拘泥的《伤寒论》的古法,跳出只在伤寒学的注释上转圈圈的窠臼,猛烈抨击墨守成规的做法,把这种保守思想嘲笑为“指鹿为马”、“屠龙之艺无所施”的泥古不化的思想。他这种善于思考、勇于突破前人框框的进取思想,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史海撷英

萨尔浒战役

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年),明朝任命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军队,筹措兵饷,准备进军赫图阿拉,消灭后金的努尔哈赤部。

经过数月的筹划,万历四十七年二月,经略杨镐坐镇沈阳,命令兵分四路围剿后金,会师于赫图阿拉。当时,北路由总兵马林率领,从开原出发,经三岔口,过尚间崖,进攻苏子河;西路由总兵杜松率领,出抚顺关向西,直驱赫图阿拉;南路则由总兵李如柏率领,从清河出发,过雅鹘关,直攻赫图阿拉;东路由总兵刘铤指挥,出宽甸,从东面捣敌后方。明兵四路军队的实际人数为十余万。

面对明军的四路围攻,努尔哈赤采取了李永芳提出的“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方针,集中“八旗”兵力,打歼灭战。

首先,努尔哈赤以八旗精锐迎击想要立首功的明军主力杜松部。三月初一,双方在萨尔浒山(今辽宁抚顺以东)相遇。努尔哈赤利用杜松派兵袭击界凡之时,猛攻萨尔浒之明军,导致明军大败,勇而无谋、刚愎自用的杜松战死。接着,努尔哈赤又将部队调至北部的尚间崖,击败马林部。马林逃往开原,叶赫兵仓惶撤退。

这时,努尔哈赤又回师南下,诱敌深入,在阿布达里围歼刘铤的东路军,刘铤阵亡,姜功烈所部朝鲜兵投降。杨镐闻知三路军已经惨败,急令南路军李如柏撤回。努尔哈赤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明军文武将吏死者达三百一十多人,士兵身亡者四万五千八百余人,亡失马驼、甲仗无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关系到后金与明朝兴亡的关键一仗。当年六月,后金打下开原。七月,攻占了铁岭。从此,努尔哈赤由防御转入进攻,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开始全面崩溃。

◎文苑拾萃

《瘟疫论》

崇祯十五年(1642年),吴又可撰成《温疫论》。据《四库全书总目》中记载,《瘟疫论》共两卷,补遗一卷,版本主要有清初刻本、四库全书本等。上卷载有论文50篇,阐述了瘟疫的病因、病机、征候、治疗等,并从多方面论述了温疫与伤寒的不同。下卷共载文36篇,着重论述了温疫的兼征,有数篇论述温疫名实和疫疬证治。

吴又可认为,瘟疫之因为无形之“戾气”,从口鼻侵入人体。戾气有多种,各有“特适”性和“偏中”性,即不同戾气具有侵犯一定脏器的特异性,人或动物对某种戾气也具有不同感受性,因而提出“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的原则,把戾气侵入途径分为“自天受”(空气传染)和“传染受”(接触传染),既可形成流行之疫,也可出现散发之疫。提出“达原”、“三消”等治法。

苦练成角的梅兰芳

◎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吕坤

梅兰芳(1894—1961年),京剧大师。创设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

在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梅兰芳上演剧目近400出。他继承和发扬了京剧艺术的优良传统,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如《打鱼杀家》中的渔家女子肖桂英,《断桥》中为了爱情敢于与邪恶抗争的白娘子等。

梅兰芳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具有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对我国京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贡献。他突破了传统正工青衣重唱不重演的局限,在兼取百家之长的基础上完成了京剧旦角表演艺术的重大革新。

在京剧题材上,他坚持“古为今用”,先后排练了以现代故事为题材的时装新戏,扩大了京剧的社会影响。

在京剧舞蹈上,他向生活学习,向古代艺术学习,创造了一系列优美动人、婀娜多姿的舞蹈。如《天女散花》中的绸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麻姑献寿》中的袖舞等,令人叹为观止。

在京剧音乐上,梅兰芳还编制了大量新颖独特的唱腔,创造了自己流利甜美、明朗圆润的演唱风格。在几十年不懈地努力和追求之下,梅兰芳的表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梅派”表演体系与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并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梅兰芳是怎样成功的呢?

8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学戏了,学的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扮演女角色,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说,这就需要刻苦练习。

梅兰芳的天赋条件并不好,有时候一出戏老师教了多时,他还没有学会。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学得慢,生气地说:“你不行,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

梅兰芳脸红了,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个样来。于是,他用心琢磨、反复学。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会了,他却要唱二三十遍。渐渐地,他练出了一条又宽又亮又圆润甜美的好嗓子,唱出来让人特别爱听。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气。而旦角在台上的眼神特别重要。怎么办呢?后来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来后,他就用眼睛随着鸽子飞翔而转动,越望越远。这样天长日久,他的眼睛毛病没有了,变得特别有神,直到老年在舞台上演出,还是光彩照人。

梅兰芳曾入“云和堂”学戏,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很严,有时还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梅兰芳总是按老师要求的那样努力完成练功任务。当时,吴先生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着一块砖头,让梅兰芳脚踏两根半米多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站一炷香的工夫。起初,梅兰芳站上去总是战战兢兢,不到几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烧不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

经过一段基本功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冬天到来的时候,他在庭院里找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光洁如镜,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踏上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吴先生看了有些怜惜和心疼,就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决地说:“先生,您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他晚年时曾多次说过:“幼年练跷功,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然演出《醉酒》、《穆柯寨》一类刀马旦戏,就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梅兰芳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把传统剧目演得十分出色,得到了观众的承认,但是他并不满足。

“我们要创新,演新戏。”他说,“我看了新兴的话剧,话剧的剧目很多是反映现实的。我想京剧也可以这样做。”

时装戏,就是描写现实生活的戏。因为演员要穿现实生活中的服装上场,京剧传统的表演方法用不上了,需要用新的方法演。而且在化装、道具上,男演女的困难更大了。梅兰芳知难而进,很快排练出《孽海波澜》《邓霞姑》《一缕麻》《童女斩蛇》等戏,上演了。

梅兰芳为京剧演现代戏开出了一条路,他又集中精力编演古装戏。传统京剧在旦角化装上存在许多问题,因为大都是男扮女,在发式、服装、扮相上缺乏女性特点,而且缺少舞蹈,舞台效果差。梅兰芳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排练了大批新戏。在这些新戏中,他扮演的古代妇女,头饰变了、服装变了,扮相也十分美观。

不仅如此,梅兰芳还为许多角色设计了舞蹈。如《天女散花》中的长绸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西施》里的羽舞,《太真外传》里的盘舞,《嫦娥奔月》里的花镰舞,《廉锦枫》里的刺蚌舞,等等。从此,载歌载舞、声情并茂、绚丽多彩,成了梅兰芳演戏的突出特点。

◎故事感悟

大多时候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天分更加重要,梅兰芳正是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通过后天不断的努力达到了所谓的“精通”,从而在艺术界成就了极大的作为。

◎史海撷英

梅兰芳艺名的由来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喜连成的班主叶春善带着他的科班到吉林演出。一天早上,叶春善偕筹资组建喜连成的开明绅士牛子厚到吉林北山散步,忽然发现有一个人正在小树林里练剑。只见他体态轻盈,动作敏捷,手中那把剑被他舞得寒光闪闪,风声嗖嗖。牛子厚简直看呆了。他生平酷爱京剧,也观赏过不少武术高手的表演,但像今天见到这样的绝伦剑技还真不多,他情不自禁地连连拍手叫好。

牛子厚这时近前定睛细看,只见面前这个年轻人仪表堂堂,气度潇洒,举止端庄,真是一个挑大梁的料子,便问道:“你可曾有艺名?”

叶春善接过来答道:“我给他起了个艺名,叫‘喜群’。”

牛子厚沉吟良久说:“这孩子相貌举止不俗,久后必成大器,给他更名‘梅兰芳’如何?”

叶春善师徒二人欣然同意。从此,“梅兰芳”这个艺名便逐渐享誉国内外。

◎文苑拾萃

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建成于1986年10月,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面积为一千余平方米。朱漆的大门上首,悬挂着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馆名匾额。

一进大门,迎面是青砖灰瓦的大影壁,影壁前安放着梅兰芳先生的汉白玉半身塑像。院内种着两棵柿子树、两棵海棠树,寓有“事事平安”之意。梅兰芳先生在1961年逝世以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小庭院内度过了他生活的最后十年。1984年9月,这里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梅兰芳故居”。

纪念馆成立后,收藏有梅兰芳夫人福芝芳及子女在1962年捐献给国家的大量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目前,纪念馆共辟有四个展览室:正院北房为“故居陈列室”,客厅、书房、卧室、起居室的各项陈设均保持梅兰芳先生生前原貌。外院南房为“第一陈列室”,展出了精选的图片和资料,扼要地介绍了梅兰芳一生的主要艺术生活和社会活动;内院东房为“第二陈列室”,陈列着梅兰芳使用过的部分戏装、道具及一些馆藏资料,另一内室为专题展览,不定期更换内容。西房为“第三陈列室”陈列着国内外友人赠送梅兰芳书法、绘画和其他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