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宝不仅把自己在新旧社会的不同命运写成书给读者阅读,自己还亲自到学校、工厂、机关等地讲给大家听,讲旧社会旧中国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讲新社会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几十年来,他先后作过5000多场报告,听众达500多万人次。从20多岁开始作的第一场报告,到如今的80多岁,高玉宝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听他报告的人中既有工人、农民、教师、学生,也有劳教人员、失足青少年等等,大家对他的报告都表示出由衷地佩服。
高玉宝在作报告时还有“三不”原则:不收酬金,不收礼品,不吃请。他作报告一般只收三样“礼物”:一条红领巾,一束鲜花,一张聘书。他把鲜花转送给勤奋育人的优秀教师,红领巾签名后转送给品学兼优的学生,只有聘书他留下,作为青少年教育的联系物。
在几十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高玉宝为人们树立了“学得来”的榜样。他还经常帮助老百姓扫院子、挑水、种地、修理门窗,并先后几次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救火,顶着大雪步行20里路把患重病的小女孩背到医院抢救,因此,高玉宝也被人们誉为“新时期当之无愧的活雷锋”。
高玉宝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成名后的高玉宝,依然主动申请继续学习。1954年,他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速成中学学习了4年,后来,他又在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4年。1962年毕业后,为了续写《高玉宝》,组织上安排他回大连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高玉宝又重新拿起笔,用了4年多时间完成了《高玉宝续》,并于1991年正式出版。
如今高玉宝也没有在家安享晚年,而是依然到全国各地作报告。全国有400多个单位聘请他为名誉校长、关工委名誉主任、顾问、校外政治辅导员等,70多所小学成立了“高玉宝中队”、“高玉宝班”等等。
从“高玉宝大哥哥”到“高玉宝叔叔”,再到“高玉宝爷爷”,无论人们对他的称呼怎样变化,高玉宝始终都抱有一颗学习的心。
◎故事感悟
战士作家高玉宝敬业更精业,他终生实践着由一个战士成为一位学者的誓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可以说每一部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倾注了高玉宝的心血。他热爱自己的职业,更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力求做到最好,这种精神感人至深。
◎史海撷英
高玉宝半路拦军马
高玉宝刚刚学习写作期间,有一个金秋的下午,他遇到了几个既不会写又很难画的字,一时间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高玉宝正求字无门找不到先生时,纵队司令员吴克华将军骑着一匹枣红军马下部队来视察工作,正从远处走来。高玉宝不知道眼前这位是司令员,拿起本子就急忙跑了上去,敬完军礼后拦住马头说:“首长,请您先别走,我问您几个字再走。”
警卫员牵着军马毫无准备,当时一惊:这是谁呀,竟敢拦住司令员的马,这还了得?!于是急忙上去阻拦:“这是司令员,工作很忙,你这个同志怎么这样!”
警卫员的话还没说完,吴克华将军已经下了马。高玉宝顿时紧张起来,觉得自己做得太冒失了,拦住司令员的马肯定是要挨批评的。
出乎高玉宝意料的是,司令员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态度和蔼地问:“小同志,你问什么字呀?”
高玉宝窘迫地低下了头,没敢说话。
吴克华将军摸了摸高玉宝的头,又说:“哎,爱学习很好嘛!”
接着,他教了高玉宝几个不会写的字,随后鼓励高玉宝好好学习,写出好的作品。
很快,高玉宝半路拦军马,将军教战士识字的故事便在部队传开了。后来,小说《高玉宝》出版发行时,吴克华将军还特地向战士高玉宝表示了祝贺。
◎文苑拾萃
评 书
评书又被称为说书,古代称为说话。评书是中国的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流行于宋代时期。同时,评书也是流行于中国北方一带的评书艺术。
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评书大约形成于清代的初期。有资料表明,评书虽然是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到了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纷纷改说评书。
评书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人说书了。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游说诸侯,便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作比喻,后来还逐渐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在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一般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以站立的姿势说演,服装也不固定了。
爱岗敬业的标兵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徐虎(1950—),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水电修理工的平凡岗位上,长期积极主动地为居民排忧解难,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的活雷锋。
徐虎是上海市普陀区的一名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多年来,他总是积极主动地为居民排忧解难,始终坚持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信条。
1975年,徐虎从郊区农村来到上海城里,当上了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的水电修理工,担负着管区内六千多户居民的水电维修、房屋养护工作。徐虎的家境不宽裕,读书时,他是依靠学校发给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因此,父母经常教育他,不能忘记党和政府的关怀。徐虎对此铭记在心,所以工作起来总是全身心投入,勤勤恳恳。
水电维修又脏又累,经常与粪便、草纸、污水打交道,而且工作难度大,又没有固定时间,可是每当看到居民焦急的样子,徐虎便立即奔赴现场。只要一有空,徐虎就认真学习房修水电技术;碰到居民报修,便及时解决;每次修理完毕,即主动做好清洁工作;对居民的酬谢,他总是笑着谢绝;遇到挑剔的居民,还要耐心说服。一来二去,管区内欢笑声、赞扬声不绝于耳,徐虎也体验到了人生和工作的价值。
在多年的工作中,徐虎发现,居民下班以后的时间就是用水用电的高峰时段,更是故障高发的时间。但是,此时水电修理工都已下班休息,这便使得各种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为了给居民们带来更大的方便,徐虎便在他的管辖区内挂上了三只“夜间水电急修特约服务箱”,上面写着:“凡属本地段的公房住户如有夜间水电急修,请写纸条投入箱内。本人热忱为您服务,每天开箱时间晚上7点。中山房管所徐虎。”
从那以后,晚上7点便成了徐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十几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冰冻严寒还是烈日炎炎或节假日,徐虎总是准时背上工具包,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直奔报修箱,然后按着报修单上的地址,再挨家挨户地上门提供服务。
有一年的除夕,徐虎照旧在晚上7点钟去开箱服务,发现三只报修箱里没有一张纸条,便放心地回家吃年夜饭了。女儿见父亲前所未有地早回家,高兴得不得了,还约父亲12点钟时一起放鞭炮。
没想到的是,夜里10点多有人来敲门,说家中突然断水了。徐虎马上拎起工具包赶往居民家中。他爬上断水居民家屋顶,顶着刺骨的寒风艰苦作业。等到辞旧的爆竹响彻全城,家人还没等到徐虎,女儿含着眼泪,提着“八百响”痴痴地等待父亲的归来。直到凌晨1点,徐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看到女儿带着朦胧的睡眼期盼着自己,心疼地抱住了她,一起点燃迟到的爆竹。
在徐虎不懈的努力下,小小报修箱成了居民的及时雨。10年中,徐虎累计开箱服务3700多次,共花费7400多个小时,急修项目2100多个。
◎故事感悟
徐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也用自己发出的光为别人导航。
◎史海撷英
徐虎工作一事
在徐虎的附近住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户主杨海民患有神经官能萎缩症,行动失衡;妻子唐嘉英幼时患过小儿麻痹症,双腿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后来,夫妻二人还生了一对双胞胎,结果是一个瘫痪,一个双目失明。
有一年的夏季,他们买了吊扇,正准备找人帮忙安装,这时,徐虎便利用业余时间与同事一起来到杨家,除了装电扇,还包下了所有的房修水电活。
在腊月里,徐虎还亲自上门到杨家服务、慰问,并特意送去一床新的羽绒被。杨海民感动得热泪盈眶。
◎文苑拾萃
普陀山简介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这本《敬(敬业成才)》(作者于永玉、宫杏飞)是其中一册。《敬(敬业成才)》收录了《斯霞甘当孩子王》、《郭太敬业苦育人》、《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等故事。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这本《敬(敬业成才)》(作者于永玉、宫杏飞)是其中一册。《敬(敬业成才)》收录了《斯霞甘当孩子王》、《郭太敬业苦育人》、《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等故事。
普陀山是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南北狭长,面积约为12.5平方公里。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普陀山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来就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的美誉,也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