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整理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来的《史记·孔子世家》。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王朝都尊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但是他本人却说:“余非生而知之者。”(我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他的学问全是学来的、问来的。
公元前526年,孔子为了“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带着学生专程到周朝王都向老子请教解疑。当得知孔子来访时,老子也亲自骑牛前往郊外迎接。孔子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车上下来,捧着作为见面礼的大雁送给老子。
这一次,孔子向老子请教了不少的问题。由于此时老子已在周朝图书馆待了近三十年,早已看透官场的腐败,对周礼幕后的丑恶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在听了孔子的问题后,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你问的有关周礼问题中所提到的那些人,虽然骨头早已腐烂,但他们说过的话仍为后人所记。一个人时运好时可以去做官,施展胸中的抱负;要是时运不济,就应该像蓬草随风飘移一样顺应自然,知难而退。我听说,一个会做生意的商人,即使很有钱,也不轻易张扬,所以别人看不出他有钱;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他的德、才都藏而不露,这就是大智若愚了。你应该努力摒弃骄气以及过多的功名欲望和爱自我表现的毛病,应做到清心寡欲,因为那些东西对你修身养性毫无好处。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临别时老子赠言孔子道:“我听说富贵的人赠送给别人以钱财,有优良品德的仁人送给别人以良言。我没有钱财,只是勉强被人加了一个仁人的称号,我就送给你几句忠言吧。‘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厄、濒临死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听完老子的这番教诲,孔子深受启发,出来后对弟子说:“空中的鸟,我知道它为什么能够飞翔;水中的鱼,我知道它为何会游动;地上的兽,我也知道它为什么善于奔跑。对于善跑的兽,我们可以结网捕捉它;对于善游的鱼,可以用带钩的丝线去钓取;对于善飞的鸟,我们也能用系有丝绳的弓箭对付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随着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其学深奥难测,其言意旨悠远,真是乘风云翱翔于天地之间的一条龙啊!”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论语·八佾》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子去鲁国的太庙参加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去,就向人问这样问那样,几乎每一件事情都问到了。当时就有人讥笑他说:“谁说‘邹人之子’(意即邹县县官的儿子)通晓礼仪?”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讥讽,毫不在意地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情,每件事都要问个明白,这恰恰是我要求懂得礼仪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一位大夫孔圉,死后谥号(古代帝王和官僚死后,朝廷给予表示褒贬的称号)叫做“文”,所以人们又称他做孔文子。对于这件事,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有疑惑不懂得,他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聪敏而勤学上进,不以向地位或学识比他低下的人求教为可耻,所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和子贡的这番谈话,记载在《论语·公冶长》篇中。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子的那句话而来的。现在我们形容谦虚、好学,眼睛向下、真心诚意向他人提问请教,就叫做“不耻下问”。
孔子本身就是“不耻下问”的榜样,不管是谁,也不论地位高低,孔子都能虚心向他求教。孔子曾向郯国(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一带)的国君请教官职的名称,向周敬王的大夫苌弘请教关于音乐的事,向鲁国的乐工师襄学过弹琴,向周朝的守藏吏老聃问礼,甚至向七岁的小孩项橐请教论道。
史载,孔子和众弟子乘马车到一个地方去讲学。途中,见到前面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项橐)在路上堆土玩,子贡便大喝一声,正要赶车过去,可是那个孩子突然把路一挡,高声叫道:“站住,前面有一座城池在这儿,过不去了,你们退回去绕道走吧!”
子贡赶紧停住车,没好气地大声嚷道:“你这顽童休得胡闹,这是孔老夫子的车,快放我们过去!”
“不管谁也得讲道理,我来问你们,到底是该城躲车呢还是车躲城呢?”项橐有板有眼地说。
大家被问得张口结舌,子贡又气又急正要发作,这时孔子从车上走下来拦住他说:“这小孩讲得在理,你们不要乱来。”
说着,孔子走上前去对项橐打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这边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借个路让我们过去吧!”
项橐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呀?”
“周游列国。”
“那周游列国又是做啥呀?”
“讲学传道呀。”
“讲学传道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才行呢,那你知道些什么呀?”
孔子回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项橐说:“那我出个问题考考你如何?”孔子见小孩如此口吻,轻轻一笑说:“好呀,你想问什么?说吧。”
项橐问道:“你知道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吗?”
孔子一怔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呢?”
项橐眼珠一转接着问:“嫌看不见,那天上的星星看得见,你知道有多少颗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那又如何数得过来呢?”孔子为难地说。
项橐又笑着说道:“呵,你又嫌多了,那日头就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我来问你什么时候近什么时候远呢?”
孔子愕然,这时,路边的池塘里有群鹅在哇哇叫着戏水,项橐就问孔子:“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项橐说:“青蛙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孔子又无语了。项橐诚恳地说:“人们都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伦纲常,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为什么这些事都不能给我讲清楚呢?”孔子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后来孔子以此事教导众弟子说:“不要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师。”
◎故事感悟
孔子的学识广博宏大,洞悉事物知微见著,但孔子依旧不辞辛苦地向老子学礼,虚心好学精神可见一斑。孔子其人,门生三千,却不以名位来压人,而是以诚恳的态度、务实的精神谦虚地对待学问,令人敬佩。
◎史海撷英
孔子的坎坷仕途路
自二十多岁起,孔子就想走仕途,因此对天下大事也十分关注,对治理国家的各种方式也经常进行深入的思考,并经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孔子已经有些名气了。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由此,孔子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到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都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制止了。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已经落到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然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才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他已经是51岁的高龄了。孔子上任后,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被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这一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加剧。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令孔子相当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已经不想再任用他了。不得已,孔子只好离开鲁国,到别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6岁。
◎文苑拾萃
孔子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因此,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然而,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做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孔子也曾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华罗庚虚心求教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华罗庚(1910—1985年),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被誉为“人民科学家”,与钱三强一起被认为是中国计算机界的两位功勋科学家。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在多元复变数函数论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华罗庚曾说过:钻研然后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1980年初夏,数学家华罗庚率领中国数学家代表团赴港参加东南亚数学双年会。会议期间,华罗庚又应邀在香港大学作演讲。在这里,有人问他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华罗庚反问对方说:“我成功了吗?我成功不成功还不知道……”
这一回答既风趣又谦虚,立即引起了全场的一阵笑声。有一家香港报纸评论说:“实在谦虚得令人不可不笑。”
这种谦虚是真诚的。华罗庚解释说:“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成就,主要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还不行。找到了差距,就有了奋斗目标。香港《大公报》有一篇访问我的文章,标题是《弄斧必到班门》。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是我一生的主张。能者为师,有机会就学。我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自己承认差一点,工作加油一点。”
在这次数学双年会上,华罗庚选讲的题目也不是自己的专长,但有不少专长于此题的教授参加了会议,所以他意欲“班门弄斧”,以求证于人。
华罗庚是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有一次,华罗庚教授正在参加一个数学研究会。当时他非常忙,白天要参加会议,晚上还要阅读会议简报及来信。其中,有一封署名陈景润的来信这样写道:“尊敬的华罗庚老师,您的《堆垒素数论》我已拜读了,您把数学的理论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但我冒昧地向您提出一点意见,您在运算中有一处小小的失误……如果把这本书比做一颗明珠,那么这个小小的错误就是明珠上的一粒尘土。如果把这粒尘土拂去,那这颗明珠将会更加耀眼,更加夺目……”当读到陈景润对自己著作《堆垒素数论》的意见后,华罗庚立刻翻开自己的论著,对信中所提出的问题仔细地运算了一遍又一遍,结果发现的确是自己失误了。他连连自语道:“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这天晚上,华罗庚躺下久久不能入睡。他回忆起自己19岁那年给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去信,信中也是指出了他论文中的一处失误。与今天陈景润的来信相比,是何等的相似啊!
第二天,华罗庚便精神振奋地在会上全文宣读了这封信。他还建议邀请中学老师陈景润来参加这次会议。几天后,陈景润从福建赶到北京。老教授与这个年轻人一见如故,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交谈起来。这以后,陈景润也实现了拜华罗庚为师的愿望。他敬重华老,做华老的学生、助手,后来也成为数学界一颗璀璨的“新星”。
◎故事感悟
华罗庚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有高风亮节的思想者,他的谦虚、诚恳、勤奋成就了他的事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班门弄斧”的勇气,勇于虚心求教,知道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