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来靠刻苦自学,于1930年到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他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又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
华罗庚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20世纪40年代,华罗庚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他还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做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文苑拾萃
华罗庚巧解《孙子算经》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习过程中,既肯下苦功,又善于自己动脑筋。14岁时,有一次,数学老师王维克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这道题出自古代的《孙子算经》,意思是说:有一种东西,不知道数量,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五个五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三;七个七个地去数它,最后剩二。问这种东西共有多少?
王老师刚把题读完,华罗庚的答案便脱口而出:“二十三!”
“你看过《孙子算经》吗?”王老师惊讶地问。
华罗庚回答说:“我不知道《孙子算经》这本书,更没有看过。”
“那你怎么算出来的呢?”王老师又问。
华罗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这样想的,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余数都是二,那么,总数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数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数了。”
“啊——”王老师简直被惊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贾思勰请教牧羊倌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贾思勰(386—543年),汉族。益都(今属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生活于北魏末期和东魏,曾经做过高阳郡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贾思勰,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农学家。因其生活的年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正值北魏由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走向经济衰落、政治腐败的时期,故而他深感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对巩固政权的必要性,因此,他十分注重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
贾思勰曾做过高阳郡太守,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晚年他辞官归隐,专心研究农事,颇有成就,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自高阳太守卸任后,贾思勰开始致力于农学研究。为了掌握养羊的经验,他亲自养了一些羊。刚开始时不知道羊吃多少饲料,于是每天早晨把羊放出去,羊就自己找草吃,草是不必花钱的。他养了二百多只,结果到了冬天,羊死了一大半,而活下来的又瘦又弱,毛也干干巴巴,没一点儿光泽。这可怎么办?去向牧羊人请教吧。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找到了羊倌,羊倌对他说:“一到冬天,饲料不足,营养不够,羊自然会饿死。”
第二年,贾思勰种了几十亩大豆,把草料准备得足足的。可是到了冬天,羊又死了不少。可见养羊要有技术。他决定还是去请教有经验的人。他走了一百多里路,找到一位年纪更大的牧羊人,这个人已有四十年的养羊经验了。
老牧羊人听了贾思勰的来意后说:“你的大豆是怎样喂羊的?”他说:“我把它撒在羊圈里了,羊可以随便吃。”牧羊人说:“那怎么行呢?羊这东西最爱干净,羊圈里又是屎又是尿,豆子撒上去,羊也不会吃,它们宁可饿着。”
回村后,贾思勰按照老牧羊人的意见打制了食槽,吊在较高的位置上,羊要伸长了脖子才能够着。每次只喂一点大豆,吃完了再放,一天定时喂。他又用桑树围成一个圆形的栅栏,里面堆放饲草,使羊爬不上去,只能围着草栅栏转。如果饿了就从空隙往外抽草吃,能吃多少就抽多少,一点不浪费。草栅栏有一丈多高,下边的草吃完了,上部的草就自动往下降,很省事。
冬天过去春天又来了,一只羊也没死,羊毛又密又软,油光瓦亮,他高兴极了,然后他总结出了经验:养羊,关键是越冬。熬过冬天,春风吹绿大地,小草又长新绿的时候,羊就又有吃的了。
此后,贾思勰多次向羊倌请教,并在实践中摸索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不但知道冬天怎样养羊,也了解和摸索出了春夏秋三季养羊的经验。
春天草嫩,但短小,羊不能老停留在一个地方吃,要边走边吃,赶着羊走。不然草根啃光了,来年就没得吃了。
夏天天气热,要趁早晨凉爽,早点放牧,中午太阳毒,就找个阴凉的地方让羊歇着。吃早不吃晌,中午还不能顶着烈日赶羊走路,否则灰尘与汗水混合,到了秋天羊就会得皮癣。
到了秋天,羊要晚些出来,早晨霜大露水大,羊吃了太凉的草会闹肚子。
对种地,贾思勰更是不辞辛苦,走遍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到田头,住老农的窝棚,虚心向老农求教如何犁地、选种、下种、施肥,如何田间管理以及土质、气候对庄稼的影响等等。他不光听别人说,还自己去做,从中体会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妥的做法,把它总结出来。晚年,他把一生积累的农事经验编著成《齐民要术》一书,对后来的农业生产有极大的影响。
◎故事感悟
贾思勰正是怀着谦虚的态度和好学的精神积极地向富有经验的农人请教,并不断总结经验,才终于在农学上有所成就。
◎史海撷英
高阳郡太守
北魏时期,曾有两个高阳郡,一个是瀛州的高阳郡(今河北高阳一带),设郡历史悠久;另一个是青州的高阳郡(今山东临淄西北),《魏书·地形志》称:“故乐安地,(南朝宋)刘义隆置,魏因之。”《魏书·高祖纪》也记载了延兴元年(471年)“青州高阳民封辩自号齐王,聚党千余人,州军讨灭之”等语。
贾思勰任职的地方也是高阳郡,职位是高阳郡太守,但具体在哪个高阳郡,却没有详细的记载。而且作为高阳郡的太守,历史上也没有写下他的为官政绩。但贾思勰所撰著的《齐民要术》,却以其精湛的内容和承前启后的伟力,将他推到了农学家的位置,在中国农学史以至世界农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苑拾萃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为北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同时,它还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的就是平民百姓;“要术”则指谋生的方法。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该书由序、杂说和正文三部分组成。正文共92篇,分10卷,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书前还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地摘引了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通常认为,“杂说”部分为后人添加。
《齐民要术》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也极其广泛,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将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其中。因此,《齐民要术》对我国农业研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虚怀若谷得真传
◎自满者败,自矜者愚。——宋·林逋《省心录》
叶天士(1666—1745年),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年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在整个中国医学史上,叶天士都是一位有巨大贡献的伟大医学家,后人称其为“仲景、元化一流人也”。他首先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物,又是一位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无所不精、贡献很大的医学大师,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代表作品有《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出生于苏州,他的父亲叶阳生是一位名医。叶天士12岁时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同时拜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继续学习。他聪颖过人,“闻言即解”、一点就通,加上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见解往往超过教他的朱先生。
叶天士从小就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的作品也都旁搜博采,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虚怀若谷,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是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会非常真诚地拜对方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他也会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12岁到18岁,叶天士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的医学大家,难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当时,山东有一位姓刘的名医擅长针术,叶天士就想去学,但苦于无人介绍。有一天,那位名医的外甥赵某因为舅舅治不好他的病,就来找叶天士。叶天士专心诊治,几帖药就把赵某的病治好了。赵某很感激,同意介绍叶天士改名换姓去拜他的舅舅为师。在那里,叶天士虚心谨慎地学习起来。
一天,有人抬来了一个神志不清的孕妇,刘医生诊脉后推辞说已经不能治了。叶天士仔细地观察后,发现孕妇是因为胎儿不能转胎,痛得不省人事了。于是就取针在孕妇的脐下刺了一下,然后叫人马上抬回家去等待生产。到家后,胎儿果然产下。刘医生很惊奇,详加询问,才知道眼前的这个徒弟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叶天士,心中很感动,就将自己的针灸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叶天士。
叶天士母亲有病,可他总是治不好,而且遍请城内外的名医治疗也都不见效。叶天士便问仆人:本城有无学问深而无名气的医生?仆人说:后街有个章医生,经常夸自己医术高明,可很少有人去请他看病。叶天士吃惊地说:出此大言,必有真才实学,快快请来!仆人赶紧跑去请章医生,并对章医生说:太夫人病势日危,主人终夜彷徨,口中反复念着“黄连”。
章医生到叶天士家诊视老太太后,细细看了过去的药方,很久才说:药、症相合,理当奏效,然而病由热邪郁于心胃之间,药中须加黄连。叶天士一听便说:我早就想用黄连,可是母亲年纪大了,恐怕会灭真火。章医生说:太夫人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对症下药,用黄连有何不可?叶天士很赞同,结果两剂药病就好了。以后叶天士便对人说:“章医生医术比我高明,可以请他看病。”
有一年,一位贩卖木材的商人从江西来到苏州。他患病多年,日渐严重,便请叶天士给看看。叶天士见他面黄肌瘦,不停咳嗽,经过诊断后说:“你不用吃药了,赶快回家吧,越快越好。如果路途上稍有耽搁,恐怕都难与家人见面了!”
江西商人半信半疑,叶天士又说:“不会错的,你还是快些动身吧。如果我诊断错了,宁愿叫你来砸我门外的招牌!”
那商人回到旅店,便将手中的木材全部脱手,然后灰心丧气地准备乘船返乡。
在路上商人暗想:“反正我的病也治不好了,不如沿途散散心,看看风景名胜,也不枉活一世。”船到镇江,听人说金山寺很好玩,商人便离船上岸,登山游览。
商人尽兴地玩了一天,当晚便留宿在金山寺。吃饭时,老和尚捧出化缘账本,对他说:“请为佛事捐几个钱吧!”商人想也没想,提笔在本子上就写下一千两银子。老和尚连说“善哉”。又见那客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便问:“怎么,施主身体不适?”
“岂止不适,我活不了几天了!”商人把叶天士的话重复了一遍。
老和尚为商人把把脉,详细地询问了发病的经过,然后点点头说:“叶天士果然名不虚传,你的病的确是绝症啊!”
商人一听,心更凉了。
“不过,我且问你,你回江西走旱路还是走水路呢?”
“我有自己的船,走水路。”
“那就太好了。如今秋高气爽,正巧新梨上市,你装上一船的生梨,吃在梨上睡在梨上,渴了饿了都吃梨。船到江西,梨吃没了,再去抓药一试……”老和尚随后给商人开了一剂药方。
一年后,江西商人来找叶天士,说:“我没死,来砸你的招牌来了!”
叶天士大惊,忙问商人是经何人所治。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听了商人的话,叶天士决定马上起程,前往镇江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