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友:患难知友
9458800000006

第6章 同甘共苦(4)

苏报案是清政府为了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也是辛亥革命前期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

1903年,邹容和章太炎分别写出了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苏报》上连续登载了《读〈革命军〉》、《序〈革命军〉》、《介绍〈革命军〉》等文章,大骂满清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推荐《革命军》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同时,《苏报》还报道了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为此,满清政府照会上海租界当局,以“劝动天下造反”、“大逆不道”等罪名,将章太炎等人逮捕。对章太炎的逮捕令邹容义愤填膺,主动投案。7月7日,《苏报》被查封,但章、邹等人在会审公廨上继续宣传革命,坚持斗争,极度蔑视帝国主义和满清统治者对革命党的迫害。

1904年5月,章太炎和邹容分别被判处监禁三年和两年。1905年,邹容在狱中被折磨致死。1906年,章太炎刑满释放。强势的满清政府企图通过这一事件压制舆论,以达到镇压革命的目的,然而却事与愿违。“苏报案”后,《革命军》的销行更广,革命风潮也日益盛行。

秋瑾得徐自华倾囊资助

◎人之间的友谊,并非由于说不尽的好处,倒是说不出的要好。——钱钟书

徐自华(1873—1935年),字寄尘,号忏慧,著名女诗人,浙江崇德县(今桐乡崇德镇)人。徐自华生性敏慧,10岁即解吟咏。徐自华婚后7年,夫亡。她年少寡居,以诗赋自遣,并专志树人,任南浔浔溪女学校长,后来与秋瑾结交,加入同盟会,为革命奔走效劳。在秋瑾牺牲后,徐自华创办秋社,后又创办“竞雄女校”。徐自华晚年多病,回杭州主持秋社,历经艰辛,使秋社、秋祠得以保存。

徐自华和徐小淑两姐妹出生在浙江崇德县城(现为桐乡市崇德镇)。家里世代是读书人,两姐妹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自幼聪慧,博通经史,工诗善词。徐自华长大后嫁到了南浔一家姓梅的富户人家。清朝末年,南浔镇上形成新学潮流,当地有位乡绅创办了浔溪女学,专门招收女生,徐自华被聘请为女学堂的堂长,主持校务。

1906年,秋瑾从日本回国,经陶成章介绍前往浔溪女校教授日文。秋瑾到南浔任教后,心里始终不忘革命信念,常与徐自华谈论国家大事,徐自华十分敬佩秋瑾的革命精神。秋瑾也在与徐家两姐妹的交往中发现徐自华及其妹妹徐小淑(秋瑾的学生)等人的思想颇可启发,于是便向她们宣传男女平等的进步主张,甚至直接给她们灌输反满革命的思想,徐自华姐妹很快就接受了革命的道理。徐自华不顾家庭的激烈反对,与秋瑾私定生死之交,而且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后来还加入了光复会,从此便成为革命党了。

秋瑾在浔溪女学堂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抨击腐败的清政府,影响越来越大,这让校方十分害怕,最终迫使秋瑾辞职。徐自华参与秋瑾的革命宣传活动同样引起了梅家的不满和担心。不久,徐自华也辞去了浔溪女学堂堂长的职务,独自一人回到了崇德娘家。秋瑾闻讯后十分高兴,立即赶到崇德看望徐自华。她们还一起写诗填词,议论国家前途命运。

后来,秋瑾在上海创办提倡女权的《中国女报》。由于资金缺乏,徐自华便毅然与家庭脱离,变卖田产,亲自携巨款到上海帮助秋瑾,共办《中国女报》。

1907年,浙江绍兴起义计划就绪后,秋瑾因缺少起义资金回到崇德找徐自华,徐自华听了当即找出自己出嫁时的金银首饰和家中所有积蓄,兑换成黄金30余两,全部赠送给秋瑾。当时秋瑾感动得热泪盈眶,取下自己头上的一双翠钏回赠给徐自华。临别前秋瑾嘱咐徐自华,一旦起义失败,自己牺牲后,请把她的遗骨安葬在杭州西泠。说完两人紧紧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不久,绍兴起义失败,秋瑾壮烈牺牲,其遗骨被人埋藏在绍兴的一座山下。徐自华和吴志瑛冒着巨大风险,去杭州西泠桥畔为秋瑾置地造墓。墓成后,徐自华亲自到绍兴迁柩,并亲笔撰写了墓表和墓碑。建造秋瑾墓经历了很多风波,但建成不到一年就被清政府平掉,并下令通缉徐、吴等人。徐自华自己避难上海,又派人秘密收藏秋瑾墓碑。此后直到满清皇朝被推翻,秋瑾遗骨才又重新回到了杭州西泠。

为了纪念秋瑾烈士,徐自华在1908年1月创议组织“秋社”,她自己被推举为社长。“秋社”是个革命组织,当时只能秘密活动,知者不多。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来到杭州,担任了秋社的名誉社长。徐自华一直主持秋社事务,并在1913年冬,在上海创办“竞雄女校”,完成着秋瑾未完的革命事业。她主持女校长达18年之久,直到1930年她才把校务交与秋瑾的女儿王灿芝管理,自己则返杭州专管秋社事务,直至去世。

◎故事感悟

秋瑾与徐自华因革命理想而成为生死至交。在秋瑾牺牲后,徐自华不顾危险,历尽周折,终于完成了秋瑾葬于西泠的遗愿!这样的情谊怎不令后人分外感动?

◎史海撷英

风雨秋瑾墓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浙江山阴县轩亭口被当街斩首,这件事在江浙一带掀起轩然大波。秋瑾在遇难前已经通知其家人防范,因此亲属已被疏散到附近的乡村。秋瑾死后,其遗骨由绍兴同善局草草成殓,葬于绍兴府城外的卧龙山西北麓。这便是秋瑾的首葬。

1907年10月,秋瑾的兄长秋誉章秘密雇人将秋瑾的遗体挖出后装入棺木,迁往绍兴常禧门外的严家潭殡舍暂放。然而不久,殡舍主人得知这是“女匪”秋瑾的棺木后,便令秋誉章将其迁走。无奈之下,秋誉章只好将棺木移至附近的荒地,用草扇盖在上面。这是秋瑾的二葬。

秋瑾生前曾结拜过两个姐妹,一个叫徐自华,另一个叫吴芝瑛。两人得知秋瑾遇害后,悲痛欲绝,发誓遵照秋瑾遗愿,“卜地西湖西泠桥畔,筑石葬之”。1907年,秋瑾去世后的几个月,徐自华抱病赶赴杭州,在西湖边上买了一块地,随后又赶到绍兴秋瑾家中安排迁葬之事。1908年2月,秋瑾的尸骨被葬于杭州的西泠桥西侧。吴芝瑛还亲自在墓碑上写下“鉴湖女侠秋瑾之墓”几个字。这是秋瑾的三葬。

1908年10月,清廷御史常徽上折奏请平秋瑾墓,并要求严惩营葬发起人吴芝瑛与徐自华等人。很快,清廷便发出了“廷寄浙抚,查照办理”的朝旨。后来清政府并没有惩办具体人,但却强令秋墓迁葬。1908年12月,秋瑾家人被迫将西湖畔的秋瑾棺木迁回绍兴城外严家潭暂放。次年秋,秋瑾的棺木被迁到了湖南湘潭,与秋瑾的丈夫王子芳合葬。此为秋瑾的四葬和五葬。

辛亥革命成功后,在长沙岳麓山修建了烈士陵园。1912年夏,湖南政府将秋瑾的墓迁葬于此。这便是秋瑾的六葬。

然而,浙江革命党人都没有忘记秋瑾,要求将秋瑾归葬西湖原址,徐自华也到处呼吁。后来经民国政府批准,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秋瑾的遗骨至浙。 1913年秋,秋瑾又被重新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的原墓地。这是七葬秋瑾。

1964年,由于政治原因,秋瑾墓又被迁到了鸡笼山。这是秋瑾的八葬。但这件事很快便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第二年,有关部门又悄悄将秋瑾墓恢复。秋瑾遗骨第九次迁葬。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又提起了浙江的女英雄秋瑾,提起了西湖旁的那座让人魂牵梦绕的墓穴,于是重建秋瑾墓一事被排上了日程。文物管理部门费了许多周折,才找到秋瑾烈士的遗骨。第十次,秋瑾再次葬在了西湖之畔。

◎文苑拾萃

《中国女报》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办,秋瑾任该报的主编兼发行人。《中国女报》称:“本报之设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报纸辟有社说、译编、文苑、新闻等栏目。《中国女报》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积极宣传妇女解放,呼吁妇女应走向社会,争取自己的权利。

百折不挠的革命情谊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雁门集》

赵声和黄兴都是辛亥革命史上著名的革命家,他们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建立独立富强的民主共和国,弃学从戎,历尽千险,出生入死,百折不挠。在革命斗争中,两人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友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赵声经常参加留日学生集会,发表演说,令黄兴等留日学生十分倾慕。赵声东游日本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考察军事。此时,黄兴也对军事兴致很浓,所以赵声常约黄兴去观看日本士官联队的操练。两人还通过各种途径请日本军官给予军事技术与战略方面的指导。他们都喜欢实弹射击,并曾在东京武术会演习枪弹骑射中获得过奖牌。赵声和黄兴自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03年夏,赵声从日本回国。不久,黄兴也从日本归国,两人都认为革命是必须在国内进行的事。同年,赵声回江苏,被聘为两江师范学堂教员,

黄兴(1874—1916年),原名轸,后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革命时期化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黄兴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并称为“孙黄”。1916年10月31日,黄兴于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黄兴以民国元老的身份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赵声(1881—1911年)原名毓声,字伯先,号百先,江苏丹徒(今镇江)大港镇人。少怀大志,能文善武。17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开始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1903年2月,东渡日本考察,与黄兴相识结成好友。他暗中创作了一首宣传反清的《保国歌》,传播于江南各地。与此同时,黄兴则去湖南开展革命工作,并在长沙主持明德修业学校。1903年秋,赵声因在南京北极阁拒俄救国大会上演讲倡论革命,被清廷列入缉捕名单,于是,被迫避走湖南长沙,并与黄兴重逢。故友重逢,格外亲切。

1904年初,黄兴等人在湖南组织华兴会革命团体,并准备在长沙发动起义。赵声为了响应湖南的起义,前往北方活动,所以离开长沙,来到北京,后来又到了保定,与革命志士吴樾结交。在这期间,他进入北洋新军任队官,准备借秋操之机举行起义。但因北方革命风气闭塞,运动无效,赵声又回到南京担任了江宁督练公所参谋官,以后又到江阴教练新军。

1904年底,黄兴领导的长沙起义失败,黄兴等人被迫逃往日本。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孙、黄二人非常重视赵声深入新军所做的工作,派人与赵声联系,吸收赵声加入同盟会。

1906年,长江中游一带闹灾,湘赣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灾情严重。黄兴等人决定伺机起义。12月,起义爆发,赵声在南京闻讯后认为时机可乘,积极策划南京新军响应,并秘密派人前往联系。但当赵声率领的新军到达萍乡时,起义已失败,革命军也解散了,赵声只能“摩挲长剑,暗中挥泪”。黄兴后来知道这种情况,也“击桌愧愤,寝食俱废”。两位志士虽因起义遭到厄运,但却没有气馁,仍然坚持战斗。

1911年4月,赵声、黄兴分别任革命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在广州领导了历史上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后来起义失败,黄兴负伤到珠江江南一个同志家养伤。赵声也因迷路,渡珠江来江南,碰到一位出外为黄兴买药的同志。这样,两位战友得以相见。一见面他们就抱头痛哭,黄兴因伤痛晕过去又苏醒过来,要渡河去与清兵拼命,被赵声劝住。

赵声与黄兴先后脱险来到香港。赵声在感情上处于极度痛苦之中,常常借酒浇愁。5月6日,赵声患盲肠炎,口中吐血,黄兴派自己的妻子日夜守护在赵声病床前。赵声病情日趋恶化,临终前,神志忽然清醒,并吟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泪随声下,他再一次睁开双眼说:“我对不起死去的战友,报仇雪耻就靠你们了。”说完,竟泪流不止。5月18日,赵声去世,年仅32岁。

黄兴得到赵声去世的噩耗,痛不欲生。他设奠哭祭,为他送葬。此后,黄兴在《与胡汉民致谭德栋等书》中,仍追述赵声逝世之事,认为像赵声这样豪雄英武的人,没有死在杀敌的战场,而是死于平常的病痛,实在是令人悲慨。

◎故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