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广播电视技术、通信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国防自动化等信息技术。1947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三位科学家巴丁、布赖顿和肖克莱制成了第一支晶体管;1951年美国雷明顿—兰德公司使用了第一台商业用的电子计算机;1952年IBM公司生产了用于科研的大型计算机系统IBM-701;1958年出现了民用晶体管计算机,成为第二代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100万次以上,高于第一代200倍。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已成为新技术革命中最重要的领航技术。50多年来,电脑性能大幅度提高,从每秒运算1000次,到现在可以运算的100亿次,提高了千万倍;相对价格则从每万次1000万美元,下降到1美元,价格也下降了千万倍。7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处理者和应用信息者的合一,信息运用的范围和领域大大扩大,从而形成计算机的第二次浪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脑通过网络化快速传递和获取信息,现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世界和信息时代,从而出现了计算机的第三次浪潮。这次浪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全球性、社会性以及计算机和通讯的结合,即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需求、国际化管理的需求以及社会个人家庭需求的结合。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分类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我们今天只要在雅虎网上点击各个分类和细目,就可以很容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人们越来越感到网络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2006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17次互联网报告发布中国网民达到1.11亿。中国网民过亿,宽带上网人数6439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网站总数(包括CN、COM、NET、ORG下的网站)约为694200个。在今天,信息产业和信息资本与国家的兴衰、企业的存亡紧密相联。在特定意义上说,信息就是生命,信息就是资本,拥有最新的有效信息,就拥有竞争发展优势。
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把信息挑战列入了挑战的内容之一。彼得·德鲁克从管理学的基本假设出发,论述了管理学的一些基本假设发生了变化,必将导致以前的许多管理学观点发生变化。在本书的第四部分介绍了21世纪的信息挑战。
德鲁克认为,50多年来,信息技术一直以数据为中心,在信息技术中重点始终是“技术”。然而,新兴的信息革命的重点是“信息”。管理层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数据、更高的技术和更快的速度。管理层所需要的是对信息的界定,是新的概念。德鲁克指出当前的许多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纷纷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信息概念能够帮助我们做好我们的工作?”
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是“恰当”的呢?德鲁克指出:一个恰当的信息系统需要包括帮助管理人员提出质疑的信息。这个系统不仅能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引导他们提出正确的问题。它首先假设管理人员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其次,它要求管理人员定期获取他们要求的信息。最后,这个系统要求管理人员系统化地将这些信息融入到决策的过程中。而这一切在德鲁克看来只是“商业智能”的开始,而商业智能信息就是有关全世界现存和可能出现竞争对手的信息。在实现了基础信息智能化之后,企业就能快速准确地将数据转化为高层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