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历程:
昵称:奶茶
生日:1970年6月1日
愿望:希望自己所选择的,坚持而成就,很多人都因我而快乐
嗜好:睡觉、音乐、和自己聊天
最讨厌的事:不自知的伤了别人
艺人简历:
1995年7月26日,以《少女小渔》入围1995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96年,以《少女小渔》荣获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一举夺得亚太影展后座。
1997年,《美丽在唱歌》为戛纳电影节参展片。
1997年,以《美丽在唱歌》荣获东京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1998年,以《征婚启事》获得1998年台湾金马奖多项提名,刘若英获评审团特别大奖。
1999年,以《征婚启事》荣获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2002年,《双瞳》获得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2004年,《20、30、40》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2005,凭《天下无贼》获第十届金紫荆电影奖影后宝座。
2005年,凭《天下无贼》获得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类最佳女主角。
拍戏、唱歌、写书,当一个女人集三者为一体的时候!我们就只剩下了感叹与羡慕。
在美女如云的演艺圈,无论如何刘若英都算不上是一个美女。但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知性、恬淡的气息,部让我们这些身处浮躁世界的人们感动着。
她感动着她的影迷,她的歌迷,还有那些为寻求成功、权利、财富的人们。她以自己特有的真性情,为所有渴望着的心灵注入一丝丝清淡的风,或徐缓、或清新,但都令人回味无穷。
音乐少女
刘若英两岁的时候父母便离异了,她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长的。在刘若英的眼里,爷爷是她崇拜的男人,奶奶就像是她的妈妈。而妈妈又像是她的闺中密友,至于当过船长又特别懂浪漫的爸爸则像她的情人……
刘若英曾这样带着感恩的心,谈起过养育她成人的祖父母,她说:“小时候,祖父母能够给予我的东西,远远要胜于父母给我的东西。我的祖父已经去世了,他在我心里,一直是我对男性幻想的全部。因为很多对人生的态度,我都是从祖父那里得到的:至于我的祖母,我觉得她是女性的典范,在她的面前我会自由自在,我跟她之间的亲,几乎让我觉得我就是她生的。”
而对于一个从小离开父母,只与祖父母相依为命的孩子,她是这样谈及她的亲生父母:我跟我妈妈,其实更像很好的朋友,我跟她是不需要说“我有多爱你,我不说她也知道,她也不太会把这些挂在嘴边。而至于我爸爸,就像我的情人一样,只有他在情人节时会打电话给我,并用英文祝我情人节快乐,然后还会送玫瑰花给我。他是一个很浪漫的爸爸,他看见我永远都会给我一个拥抱,让我觉得,这个男人如果是情人多好,为什么是爸爸呢?”
刘若英至今仍记得祖母的话:“女孩子要有一技之长,还是学弹钢琴好,被老公抛弃时还能有份工作。做事,一定要做到最好,只有这样,人家才不敢丢掉你。”
自小学3年级开始,她便系统地学习钢琴,求学过程中和音乐一直脱离不了关系。就读于加州州立大学音乐系,一开始只想当钢琴老师,但很快发觉自己并不是个好老师,刘若英老实地说:“因为我没什么耐心,对小朋友又没法严格。”正当她不知将来出路为何之际,一次回台湾度假,因缘际会的认识了陈升,就这样决定了她往后的路。
因为一个机缘巧合,她碰到了决定她未来命运的陈升,她曾不无调侃地说:“就是我有次去游泳碰到他,我那时穿了件橘红色游泳衣,别人就开玩笑说,陈升是因为喜欢那件衣服才教我写歌和制作的。”
一个欢快雀跃的女孩子,只为梦想中的音乐,只为心中的理想得以实现。
可刚刚签约的时候,公司并没有给她发唱片,他们认为她太平凡,没有明星气质。刘若英被冷冻了起来,为了生活,刘若英当了3年助理,她只做些杂活。她说:“那时候签约的艺人刚开始大多是等待。陈升的助理辞职了,我就成了他的助理。”
回想那段难忘的时光,她总是满怀感激:“很辛苦,帮人背吉他,买盒饭,什么都干。但却更真实地看到了整个程序和行业。有了这3年,我在当歌手的时候,心情和处理事情也会和一般歌手不同。”
“在演艺的路上,是陈升发掘了我,他影响了我对人生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态度。在事业的低潮期,是张艾嘉找我拍了第一部电影,她后来也是我的经纪人。我信任张艾嘉尤胜过我自己,在我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张艾嘉说我能做到的,那我就一定能做到!”
寂寞、辉煌演艺路
许多人喜欢刘若英,是因为她主演的《少女小渔》和《征婚启事》、《粉红女郎》等影视剧。
1995年,与唱片公司签约3年,却只做了3年音乐助理的刘若英突然升起了一种表演的冲动。而这时,导演张艾嘉正急着为她的电影《少女小渔》,找一张“普通”的脸。
于是两个谋面不多的女人走到一起。
那一年,刘若英以助理身份,陪陈升赴新加坡参加滚石群星演唱会。张艾嘉看到了她。刘若英事后如是说:“她觉得我穿条牛仔裤,白衬衫,国语标准,很像内地人。她正好在为《少女小渔》选演员,于是问我有没有兴趣。试镜到开拍经历了很长时间。”
“《少女小渔》是电影公司那一年的年度大戏,很多人都认为不应该找一个新人,都觉得我不是最合适的,他们总觉得,应该找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而我还是个没出过唱片的签约歌手,虽说是签约歌手,可一直干的是助手的活。”
包括这部片的监制李安心里都在打鼓:那么重要的影片究竟用不用一个新人?是张艾嘉的坚持让她最后成为小渔。
《少女小渔》讲述的是24岁的少女小渔(刘若英饰),为了在纽约读书的男友江伟能安定下来,经人介绍与一位意大利老头Mario假结婚以获取绿卡。结果引发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这部影片中,台湾留学生们在美求学生存的艰辛以及老人与少女,宽容与自私之间的起承转合令人感动不已。
这种质朴清新的小制作电影显示了华语电影的独特魅力。其一,这是一部关注普通人命运、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和人性关怀的小制作影片。其二,刘若英以她的清淡表演,彰显了华人含蓄内敛而又丰富从容的民族个性。如果说以巩俐为代表的激情表演像一幅浓艳的民俗风情画,那么刘若英的表演更像一幅水墨风景。也正是这一点,奠定了刘若英永不大红大紫,但总是意味深长的星路历程。
刘若英凭借此角一举夺得第40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随后,《美丽与哀愁》、《征婚启事》又分别为她赢得了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及金马奖评审团女演员特别奖。今天看来,《少女小渔》身上有一些可称得上“经典”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代表了华语电影可供发展的方向。
直至如今,这张盘卖得不是最好,但细水长流总有人时不时地买一张。这情形和刘若英的FANS(支持者)们的表现很是契合,他们不像小歌迷们那般狂热,却会给自己的偶像以长久稳定的关注。就如同《少女小渔》历经5年的风雨冲刷,依然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不变的感动。
对于过往,奶茶更多的是感激:人生真好,有那么多快乐可以回忆。
《少女小渔》并没有为奶茶带来延续的辉煌,不知是自己的坚持,还是因缘没有到,接下来的两年里她都没有接到戏,辉煌之后归于平淡,不是一般人能经受得起的。那时她还是像当助理时一样,有时中午吃饭时,公司的同事叫上她,或是给她带一个便当,其中的滋味无人得知,后来刘若英回忆说:“自己非常感谢那时的朋友们,正因为他们的帮助与理解,我才能走过那一段低潮期。”所以现在大家一起吃饭时,常常是刘若英来请客。
看一看刘若英的最大愿望:希望自己所选择的,坚持而有成就,很多人都因我而快乐。这是否因为那一段没有戏可拍,没有歌可唱时的感悟呢?
内地的观众多是从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热播,才开始熟识刘若英的。
在片中,讲述了浪漫诗人徐志摩,与林徽音、陆小曼及张幼仪3位女性的爱情故事。现实中,林徽音、陆小曼都是才情四溢的新派女性,唯有张幼仪其貌不扬,也最易缺乏色彩,不易讨好观众。
在追求新潮的诗人眼里,张幼仪是一个缺少女性柔情与妩媚的乡下女人、是一个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是诗人生活中的枷锁。如此黯淡无光的一个角色,不能不说,对刘若英的演艺水平是一大挑战。
据说,原本导演让她演林徽音。而她却说:“徽音太美,我觉得应该让更美的人去演绎。”就这样,刘若英放弃了美丽,而全心塑造17岁到70岁的张幼仪。
“林徽音可以说,因她的诗篇与诗人共鸣;陆小曼可以哭,用她的美丽张扬娇俏;唯有张幼仪却不能哭,也不能说,她只是一个封建婚姻下的一个累赘,没有权利喜怒哀乐。她必须努力抑制自己的情感,不让眼泪掉下来。”
于是,我们看到了刘若英把一个自哀自叹的弃妇,孝敬公婆的媳妇,为与诗人丈夫寻求平等而远赴重洋、辛苦求学的妻子,栩栩如生、丝丝入扣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她不能哭,却用心演绎了一个哀怨情肠;她不能说,却用做贯穿了戏里的脉络情节。
她的影迷这样评价她:她给我们最大的感觉就是舒服。作为明星,也许她不算那种很漂亮,很炫目的。但她那种淡淡的宁静、酸酸的哀怨,把一个封建婚姻下的牺牲品,真实、不抱怨、向上、又隐忍的人物带给观众。
她应该是属于很耐看的类型吧,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像演戏、像唱歌、像写东西都给人一种真实,真的很少有让我们这样喜欢的女子。听她的歌,你就会觉得是在唱你的心情。
才情、知性、女人心
如果你只注意到刘若英演技上的成功,那你只是看到了一个美女的半边脸,还有半边的美丽风景,则是她的歌与文。
相比之下,她在歌坛的发展,似乎不如影视那么辉煌,但才情横溢的刘若英却淡淡地说,“我的歌也很不错啊,在唱歌上我一向是全力以赴,每张专辑的文案都是我自己写的,因为我觉得文案像一本书的序,是吸引人能听下去的关键。音乐对我来说是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是一种抒发,而演戏不管扮演什么角色,都毕竟是导演和编剧定的。每次我都是从选歌、编曲、制作、美术等从头跟到底。”
由资深音乐人陈升开路,美国加州大学音乐系毕业的刘若英在歌坛上也是历久弥新,从早期的《少女小渔——刘若英的美丽与哀愁》到后来的《我等你》、《后来》,刘若英用歌声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而面对着影迷、歌迷最关心的奶茶的情感,奶茶曾表示过:
唱《听说》的时候,刘若英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恋情,那是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她甚至是在别人的言谈中,得知他不爱她了,他要和她分手了。在后来的日记里,她这样写道:“去年年初,我把家里的家具都送人了。朋友说我疯了,但我知道,未来的一年我都不会在家,你不会再来我家;突然觉得,家具孤零零呆在这个房子里,好可怜……所以,我把它们统统送人了,让它们去一个比较温暖的地方。整个房子空荡荡的,其实也很好,虽然有时候工作累了,回到家,倒在地上有些冰凉,但是,起码,不用期待……虽然有时候蹲在地上捧着泡面,有些不雅观,但是又有谁在乎呢?这个房子里没有别人会看见啊。这样过了一年半,我从来没有觉得不妥。今年春天,听说你有了稳定的对象。我替自己买了张灰色的单人沙发,我常常窝在里面,姿势也不用换,可以坐一晚上。好像,也不觉得寂寞。今年夏天,听说你搬家了,很大的房子。听说,客厅家具很少。我又替自己买了-一个红色的双人沙发,听说,红色可以让人觉得温暖,而双人沙发是一种期待,比较像有人在家的感觉。我想,是时候忘记了,我想,是时候不再提起了。”
以才女名冠演艺界的刘若英,在她还没进入演艺圈时,就经常给报刊杂志投稿,她的文笔清新细腻,受欢迎程度自不待言。
而她对自己的文字尤其有信心:“我出了6张专辑,很多人都会评价我的歌词是专辑里最精彩的东西。”
刘若英还将自己说成是一个有“文字癖”的人,在热衷于琢磨这些方块文字的同时,她最不愿做的事情就是玷污它们。成名之后,曾经有很多出版社邀请她,让她写自传,但她都没有这个勇气,总觉得以艺人的身份写自传有“利用”文字之嫌,所以她宁可选择在专辑的序言或文案里倾泻自己的才华,这样她会比较心安。
于是有记者问:“你刚出了一本《一个人的KTV》,书里的文章其实都是你的真实故事吧?”刘若英眨眨眼睛说:“我可不承认里边的故事全是发生在我身上的,那不就成了自传吗?其中一些是我听说的,另一部分是我虚构的,所以绝不可以说,这就是我的自传喔!”
她的经纪人说,这本书在台湾出版后销量非常好,目前已经是第3版了。这一说法当然很让人信服,因为由一个既有“文字癖”和真挚的爱心,又有滴水不漏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特立独行想法的成熟女子演绎的美文,自然广受欢迎。
面对着各种荣耀的奖项,她这么看自己,“其实一路走来,我都是很知足快乐的,而且是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觉得幸福。”
她是幸运的,一路上总有很多贵人;刘若英感激着,感激着一路走来。
她总是说:“升哥让我了解做任何事都要负责任,而且不能把演艺圈当跳板,老想着将来要嫁入豪门;张姐则教会了我,做什么事都应该要开开心心的。”
刘若英是知足的,知足的个性让刘若英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物,不会抱怨,她举例,以前如果她到了片场发现还不能拍,她整个人会很浮躁,嘴巴不停念念叨叨,可是现在她反而会利用时间看看书,又或者抓住时间睡觉,像是之前拍电影《天下无贼》时,开拍前几天,因为灯光就花了不少时间,这中间空当,她干脆躺在躺椅上看书。
正是她如此的用心感激,才绽放了一次又一次的桂冠之花:正是她知性、知足才赢得无数观众的心。想一想,就是因为这些,一个平平淡淡的邻家女孩才能深深地走进我们的心!
刘若英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女人若像刘若英一样。恬淡地做人、从容地做事。“俏也不争春”,往往会有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