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学与教的变革
47728100000025

第25章 科学理解并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

一、儿童人格教育的实质和理念

开展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那么,什么样的人格是健全的人格呢?不同的人格理论自然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解释健全人格的含义。人本主义对此下的定义是:它是人行动的方式,这种方式由理智所导引并尊重生活,因此人的需要得以满足,而且人的意识、才智以及热爱自我、自然环境和他人的能力都将得以发展。弗里茨·佩尔斯从格式塔治疗的观点来讨论健全人格,他认为健全的人格会为摆脱同他人可怕的依附关系而斗争,能直接去认识自己的知觉和感觉,而不是长期地沉湎于抽象的思索、回忆、希望和焦急的想象之中,他强调了自力更生不依赖别人的重要性。埃里克·伯恩认为,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对别人的合理要求以及同别人关系的坦率、诚实组成了健全人格。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是,健全人格需要能力和自我控制———能抑制那种不再产生积极强化物的行动,学习那种能成功地得到美好事物的行动。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的术语中,把健全人格表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和谐结果。① 总之,健全人格是一种健康、和谐、适应社会发展并有助于个体自我发展的理想人格状态。以此为目标的人格教育,必须首先构建健全人格的各个特征,这些特征必须是可以观察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加以训练和提高的。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过多地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格培养这一重要领域,而且在人格教育过程中更多地依赖经验而不是科学的理论依据。湖州师范附属小学枟小学生良好社会适应性培养枠的教育实验研究根据“大五人格”模型,形成与之相对应的人格教育目标和内容,培养儿童健全、理想的人格状态,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从“大五人格”模型的人格要素出发,培养儿童健全人格,这是本文所讨论的儿童人格教育的最基本理念。

二、儿童人格教育的重要原则

首先,人格教育不能脱离对其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遵循相应的社会文化特点进行人格教育是人格教育的一项原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个体,长期积淀的社会文化特点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每一个人。地理环境、民族历史、经济制度、文化背景等等无不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我们研究教育、把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的文化传统让人们更多地关注也普遍地具有谦虚、坚忍等特点,而较少地重视和具备创新、开放探索等特点。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所以,在开展儿童人格教育时,首先要对本国本地的文化背景和特点有一些分析和了解,结合这些特点和现代社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继承、发扬和开拓,才能使我们的人格教育既包含优秀的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的要求。

同时,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格中关键的情感因素和人格的脑科学依据是在教育过程中尚未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的两大原则。

1畅 人格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重视人格教育中的情感因素

学校的教育过程和社会对教育的评价标准都过于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这一领域,这是目前教育中明显存在的一个薄弱点。长期以来我们将智力局限于认识领域,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从不关心和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这一领域。而且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的传统又使得很多教师有意无意地疏远学生,扩大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的情感不协调、不融洽。人格教育也是如此。情绪在人格中居于核心地位,以塑造、发展人的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人格教育必须重视教育过程的情感因素,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情感教育引入人格教育中,把情感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谓的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为人处事。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并努力实现情绪智力理论所倡导的,教会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激励自我,认知他人的情绪和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这是情绪智力理论所倡导的核心内容。

情感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情绪、情感的基本知识以及调节情绪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快乐、惊奇、痛苦、恐惧、愤怒、羞怯、轻蔑、厌恶、内疚等情绪有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对自己的情绪反应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能否了解选择良好的反应、能否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对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如何有效地进行情绪调节和控制。除了必要的知识讲授外,更要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交往中感受情绪的调节和重要性,从而能够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美国以情绪为主题的“自我科学”课程是情感教育的一个典范,可以作为我们开展情感教育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自我科学”课程的教师以学生生活中的情绪作为学习和探讨的主题,让学生观察认识自己的情绪,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接受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辨认自己和别人的情感及情感反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学习与他人合作。它的主要内容为①:

①自我意识。观察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积累情绪词汇,了解思维、情绪及行动间的相互关系。

②个人决策。检查行动,了解行动结果,思考自己是理智决策还是冲动行事,进而抵制不适当的性或毒品等的诱惑。

③控制情绪。思考自我内心对话,看有无自我压抑的消极想法;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如生气可能是受到情感伤害而起);找出减少恐惧、焦虑及悲伤的方法。

④减轻压力。学习运动、想象、放松等方法。

⑤移情。了解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和感受。

⑥交流。学习沟通感情,既善于倾听又善于提问;能区别他人言行与自己对其言行反应或判断之间的差异,能清楚表达自己意见而不是指责他人。

⑦自我表露。了解坦诚和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知道可吐露个人隐私的时机。

⑧领悟力。学习辨认情感及情感反应的模式;学习识别他人的同样反应模式。

⑨自我接受。培养自豪感,正面评价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培养自我解嘲的能力。

⑩责任心。敢于承担责任;能认识到自己决定和行动的后果,接受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做事有贯彻始终的毅力。

皕瑏瑡自信心。学习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情感。

皕瑏瑢集体观念。学习怎样与人合作,知道何时担起领导责任及怎样领导他人,懂得服从领导。

皕瑏瑣解决冲突能力。学习与同伴、父母及老师进行合理地争论,学习“双方都赢”的谈判妥协的技巧。

同时,值得强调的是重视人格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是重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情绪情感,师生双方都要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情绪体验,包括对学生情绪的积极引发和调节,教师对自身情绪的有效激发和自控。教师应能够认识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调节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

就教师的角度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情绪低落或者无法控制自己不安、暴躁的情绪,或是教师不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都会使教学活动受阻,无法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所以教师要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这些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情绪,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整合这些情绪,才能对教学过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人格教育中不是简单死板地传递一些道德要求和做人道理,而是要保证自身的良好情绪状态,并采取各种灵活的策略、创设愉快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就学生而言,要能够了解、体会和谅解教师的情绪,并作出良好积极的回应,同时学习和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明白积极的情绪和主动的精神比学习方法、技巧的掌握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接近学生,与他们对话、交流、沟通,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教师及学习的热爱。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有所了解,又要有意识地将自身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师的情绪有所感知、判断。学生也要乐于和教师沟通,让教师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努力感受教师的情绪与意图,从而产生一种理解和认同,形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表现并传达多种情绪体验的良性循环机制。

2畅 人格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二:依据脑科学原理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的脑科学机理让我们发现培养和发展儿童的人格实质上也应该是在开发大脑潜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大量的实验证明,引起大脑可塑性变化的两个必要条件是脑内必需的营养能量以及环境中适宜的刺激。①

这就要求,首先,教育者要了解人格的脑科学依据,并重视这一依据对人格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人格既然有其自身的生物学基础,它是大脑机能的一部分,开展人格教育和其他教育内容一样,首先应当保证的是给儿童大脑充分的营养。脑科学家指出,脑的重量不到人的体重的2%,需要消耗的能量却占到人体营养的15%~20%左右。① 营养学家和教育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儿童抑郁、惊恐、淡漠、烦躁、容易激怒等问题的原因是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因为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另外,食物的营养含量不当就有可能引发儿童上述适应不良的行为问题。所以,要科学地开展人格教育,首先就应当重视儿童的营养问题。有医学专家研究表明,有一些食物可以促进和改善人的情绪状态,减少不理智行为的发生。像香蕉、热牛奶、面包这些富含5‐羟色胺的食物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像动物肝脏、瘦肉、鱼类这样富含烟酸和胆碱的食物能降低人的焦虑;像粗面粉、多叶蔬菜、豆类这些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有助于改善沮丧或烦躁不安的情绪。②

其次,根据脑科学的研究,多种多样的环境刺激对大脑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大脑功能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工作时所处的环境状态,必须在有足够刺激的条件下才能高效地运转起来。所以,人格教育要在教育环境中给大脑适宜的刺激。创设和谐的情境,激发儿童学习和操练人格要素的动机和兴趣以顺应大脑兴奋点的激发和维持的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刺激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根据儿童的不同身心发展阶段,向他们提出难度适宜的人格目标,以促进他们的自我挑战和发展意识;鼓励和加强儿童的社会交往;营造有趣快乐的教育气氛,让他们感受到接受人格教育的乐趣;在教学和活动过程中让儿童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积极融入教育情境中。

不得不指出的是,正是因为人格有着大脑神经生物基础,有些人格适应不良问题甚至是人格障碍问题就不是简单地矫正认知或行为上的偏差可以解决的,而是要从其大脑额叶或其他部位是否可能与常人不同进行分析。这也告诉我们一些从事人格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不能盲目乐观,进行狂轰滥炸式的教育,认为人格教育是无所不能的。虽然我们要对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充满信心并积极地开展起来,但我们也要承认人格教育不是万能的,人格的辅导和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格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它只能在个体原有的神经生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像个体心理活动的反应速度、情绪体验的强度、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改变是比较困难和缓慢的,但是人格的社会适应性方面,比如对社会、他人及自己的态度,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心,与环境和他人的融洽程度等方面是可以较大程度地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形成较大的改变。

三、儿童人格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1畅 人格教育的形式:传授知识、开展活动、强调体验、个别辅导

(1)传授知识:在传统的教育中,知识的传授一直占据着中心位置,素质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对此作出了批判,学校教育的使命也有了可喜的扩大,教育者逐渐重视儿童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说知识的传授可以置之不理,对儿童来说,掌握一定的各方面知识和信息仍然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在人格教育中也不例外。

在课堂中进行的人格教育首先是通过主题清楚、直接而规范的知识讲授。教师用专门的人格教育课程和教材教导儿童认识一些普遍的价值观和关于人格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些价值观是着眼于让所有的人和社会都能真正受益,它有着普遍的可行性,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理性上进行分析都是正确的、切实可行的,不仅适用于他人,也适用于自己。同时,这些价值观不受文化的界线所限制,在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中都是经受过检验并认为是正确的。“大五人格”模型所提出的人格要素恰好为我们指明了内容与方向。教师要让儿童明白,一个热情,乐观,有稳定良好的情绪,与他人友好和谐共处,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着较强责任心,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愿意创新探索的人是受人们欢迎的,这些人格因素对他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让他们明确各个人格因素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作为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除了专门的课程和教材外,在儿童日常的各个学科,比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思想品德、音乐和美术这些常规课程的内容中寻求与人格教育相切合的知识点和教学方式也不失为在学校里开展儿童人格教育的重要方法,我们把它称之为人格教育的学科渗透。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中可以发现大量与人格教育相吻合的教学内容,热诚、善良、乐于与人交往、乐于助人等等人格因素的体现和培养在这两门学科中都广泛存在着,是可以进行学科渗透的两门主要学科。数学课是需要儿童具有踏实、严谨的态度才能成功完成的,是可以培养和鼓励他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具有责任感、尝试从不同角度用新方法看待和解决问题的学科。英语课能让儿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懂得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交流沟通,并提高在这方面的能力。在培养儿童不在困难面前退缩,具有坚忍的意志,懂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高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方面,体育课也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学科。音乐和美术是有关审美的教育,大自然之美、人性之美都在优秀的文艺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这两门学科的教学能让儿童领略真、善、美,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热爱,鼓励他们去探索外部世界并有所创新。

(2)开展活动:儿童人格的各个因素是需要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马卡连柯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在集体活动中,大家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展协作,互相帮助,从而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依赖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义务。学校无疑在儿童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提供了集体生活的环境,并为儿童人格的操练提供了场所。

人格教育的开展可以开设专门的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更符合也更能满足儿童的天性。根据人格教育的五大基本内容,教师相应地设计各个主题活动,也可以由学生来设计和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其中,他的任务是引导和带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各个人格要素,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这些活动可以是多种组合、多种形式的:如同桌之间相互了解、互助活动,小组之间的合作活动,整个班级全体同学参与的班队、团队活动,学校组织的大范围的集体活动以及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他们总是担任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需要与同学和老师打交道,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克服一定的困难,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儿童的人格要素就得到了锻炼,并逐渐培养和成熟起来。

人格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展可以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①问题探索: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分析选择解决方案—进行实践。例如如何正确面对现在社会上有些责任心匮乏的现象。

②自主设计:自学主题—悟明道理—设计活动—教师点拨—实践操练。例如如何在集体中与其他同伴和谐相处。

③创设情景:分配角色—表演排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例如如何帮助过分胆怯不愿与他人交流的同学。

④真实情景:学习主题—明确任务—实践操作—总结提高。例如与校外实践基地相联系,组织志愿者服务。

(3)强调体验:教育部为“减负”出台的改革措施中,提出“删减现行大纲和教材中一些繁琐、陈旧的内容,增加学生体验、实验的内容”。人格教育中更是要强调和贯彻“体验”。

当代情感哲学认为,体验是构成情感过程的本质和核心。可以说体验是人格品质形成的基石,没有感受和体验,也就没有真正对人格要素的认知并付之于行为。在人格教育中强调体验,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式的说教和训导,是要求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或者带领和指导受教育者在真实情境中的“心灵体会”,使受教育者能在环境氛围的影响和感染下,主动、自觉地融入教育内容中,形成良好的人格要素,实现教育目标。体验要求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地参与和投入,参与是体验的前提,体验是参与的结果。这就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教师首先可以做的是努力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得到体验。知识传授是人格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所选择的知识内容和事例必须是和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不是那些空洞、遥不可及的目标和内容。在讲授过程中要在语言的通俗易懂和形象生动上下工夫,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实物演示、图像、音乐感染、行为模拟等手段来创设情境,借助情境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他们引入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中。这是一种激发直觉的体验。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事例对比、辨析评价、分析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情境中,把典型的材料和学生中突出的表现或问题以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例设计成问题辨析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和体验曾经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真实情境,通过充分讨论,让他们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要求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对普遍的价值观和人格的基本要求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并愿意付诸于实践。

在活动和实践中的体验是开展人格教育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方法。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小组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模拟情境中,从中体验与人合作的意义和技巧,学会相互谦让,强化自己讨论和探索问题等人格要素。课堂外的活动更是多方位的、丰富多彩的。学校里的班队活动、团队活动、课外考察等等,以及学校与社区合作进行的各种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或者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实践人格要素的好渠道。

(4)个别辅导:人格,归根到底是个体的独特之处,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人格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各不相同的个体。有的学生比较外向,能说会道,喜欢社交活动,有的学生比较内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有的学生情绪起伏不大,有的学生情绪变化较快,容易兴奋,但也容易进入情绪的低谷;有的学生好动,喜欢自己动手发现一些新问题,有的学生不喜欢自己动手摆弄,但对老师讲的知识学得很认真;有的学生喜欢处处争第一,有的学生比较懂得谦让?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同一情境的认识和体验都会存在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 。C 。Lindgren)曾经指出,每个学生在其受教育的生涯中迟早都需要特别的和个别的帮助,有的频繁一些,有的少一些,但每个人随时都会有需要。所以,人格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集体教育和集体活动的形式,而且要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开展个别辅导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自由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仔细地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发现每个学生独特的一面,发掘蕴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变化,鼓励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鼓励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关注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条件、创设环境。尊重学生对相应知识和情景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验,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点和特长。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存在人格缺陷甚至人格障碍的学生,个别辅导更具有补救性的意义。针对这些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制定辅导目标和辅导计划,定期谈话,记录辅导过程和辅导情况,必要的时候还要求助于临床治疗。

2畅 人格教育的途径:学校、家庭和社区

可以肯定的是,学校在儿童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儿童开展教育的专业场所。“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强的。”①在学校里,无论是整个校园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还是班级教室的布置,都是围绕教育这个中心的。教师具备了相当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是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一些对学生成长的不利因素和不良影响,在学校中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些都是学校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途径更具优势的地方,在人格教育中也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和证明。如上文所述,学校在人格教育的开展中应提供专门的人格知识,设计专门的活动培养和训练人格要素,开拓多方位的教育渠道为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实践。在学校里,同一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相当的儿童一起学习、活动,儿童交往能力、与他人的融洽程度、对自己以及他人和集体的责任感等等人格维度的提高和实现都离不开这个环境。因此,在课堂内、班级中和整个学校里创建良好的人格教育氛围是学校开展人格教育的根本。活跃、融洽的课堂气氛使每堂课顺利进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帮助儿童互相了解、互相尊重,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这个班级中有价值的一员;积极、协调的学校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提高。

但是,不可否认,学校教育无法完全弥补家庭在儿童人格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人格教育中,家庭无疑也扮演着一个重要而且无法替代的角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学校和学校教育的氛围尚且是可以进行选择的,而且是阶段性的,但家长和整个家庭的气氛却是无法选择的。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并且伴随他一生,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儿童人格形成的很多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潜移默化地模仿和接受家长的观念和行为的。一般来说,父母工作积极、学习努力,孩子也会认真勤奋地对待学习;父母待人诚实礼貌,孩子也能从小懂得友好待人;父母豁达开朗,孩子也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而另一方面,如果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也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孩子对自己和外部世界不良反应的消极榜样。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不要以为只是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等等,这一切都对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长的作用和影响就尤为重要了。美国纽约州的一位家长曾说:学校系统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的失败? ?那些在家中造成一种悲观气氛、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①

应该说,目前的家庭教育状况尤其是在城镇还是有令人可喜的一面。一些家长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长愿意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辅导孩子的功课,注意孩子在校的表现,给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和设备。很多家长懂得翻阅书籍和请教老师来寻求解决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愿意和老师、学校沟通合作。家庭教育的氛围逐渐趋向理解、开放、温暖。

但是,令人担忧的因素也依然存在。一方面,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二十几年来,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所占比例越来越多。更多的家庭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的身上,过分溺爱孩子,给予过多的保护。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家庭教育视为学校知识传授的延伸,在放学以后给孩子加班加点,只注重传统意义上的智力和高学历,而不注意孩子的兴趣和其他方面的潜力。忽视孩子心理素质和人格因素的培养。另外,在家庭教育的方式上,粗暴和溺爱这两大极端都还存在,父母自身情绪的不稳定也直接影响家庭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不稳定,这些都给孩子的人格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儿童五因素人格的一些调查和研究中发现,中国的家长和其他国家相比,对“谨慎性”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美国、荷兰、比利时的家长,对于儿童“智力”问题关注较多,而对“宜人性”的关注较少。这无疑与严肃、严谨氛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向和影响有关,但也说明我们的家长对儿童人格的一些重要构成因素的忽视。

面对大五人格模型对儿童人格教育提出的目标和内容,如何才能让家长较好地履行应有的职责,扮演好应有的角色呢?

首先,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家长的素质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能关注孩子教育中更多更深的层面,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教育的方式也更倾向于理性和开放。要有效地在家庭中开展人格教育,家长对自己在孩子人格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足够的认识,家长要了解“大五人格”模型对儿童人格教育的要求。根据人格的脑科学依据,保证孩子大脑足够的营养和睡眠是科学开展人格教育的重要前提之一,家庭要注意给孩子良好的饮食,注意预防并及时治疗孩子的疾病,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此基础上,面对“大五人格”模型提出的人格要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形成轻松、民主的家庭教育气氛,让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开放探索。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更大的自由性,父母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休息、娱乐、闲谈、家务劳动等各种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适时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需要指出的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除了要言传身教外,在面对孩子时要特别注意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防止在孩子身上宣泄不良情绪。家长要学会控制和转移自身的不良情绪,以稳定健康的心理面对自己的孩子。

其次,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协作,以及家长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学校,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高家长对人格教育的认识。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公共教育部在1987年发起了一项全国性的运动:“家庭教育年”。它的目标是:(1)对老师进行如何推动家长更深入参与学生教育的培训;(2)各个学校之间交流如何改善家庭—学校联系的信息;(3)直接向家长提供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的知识①。此外,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家校联系日,及时交流孩子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校和家庭这两个重要的生活场所外,良好的社区环境也是孩子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社区(Community)是孩子日常生活的一个特殊社会环境,社区教育在国外也是备受重视的一个领域,社区建设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趋势。在我国,以前绝大多数行政部门和地区居民没有社区意识,更谈不上社区建设。可喜的是,随着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了。特别是像上海这样一些城市,正广泛开展社区环境和社区文化的建设。的确,如果一个住宅区没有交流、学习、活动的机会和场所,它就仅仅是单纯的住宅区而不是社区。如果说学校给予儿童的教育仍是以知识为主的话,社区则能够给儿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现代城市的住宅大多是独立的、封闭的,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社区活动的开展给儿童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促进他们与他人和外界交流的愿望和能力。同时,社区开展的一些志愿者、服务性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儿童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让他们从小明确自己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份子,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和谐的社区活动能增进儿童与他人和环境的相融程度,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也会让他们对自然和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因此,学校也要和社区紧密联系,构建“校—区”教育基地,社区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针对儿童人格因素的培养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社区氛围。

在整个人格教育体系中,学校、家庭、社区要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学校要对家庭教育、社区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料、建议和培训,要鼓励家庭和社区支持和参与到儿童人格教育当中来,广泛地寻求与他们的合作;家庭和社区在学校的指导下,关注和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有意识地发挥各自的特点,积极培养儿童人格要素并逐渐提高专业性和有效性。三者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表现与变化,经常相互交流和沟通信息,构建完整的三位一体的人格教育体系。整个人格教育体系。

借鉴“大五人格”模型提出的人格要素制定儿童人格的培养目标,培养儿童健全人格,以认识人的大脑作为人格教育开展的起点,重视情感在人格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全方位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儿童人格教育,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

首先,“大五人格”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人格的五大基本特征因素。研究者们认为,具备这五大人格特征的人既有爱心,又勤奋,他们有更多的正向经历和较少的负向经历,因为这些特质会促进他们与社会交往,使他们的生活日渐美满并更具成功的潜能。“大五人格”模型为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提供了基本目标和内容。

其次,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依据对人之根本———“人脑”的认识。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来自于大脑的活动,大脑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器官。近二三十年来,脑科学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依据这些新的发现和新的成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注到如何将儿童的教育建立在脑科学的基础上。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人们的这种关注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强调智力开发领域而很少涉足于人格领域。在儿童身边承担着人格教育主要职责的教师和家长很少有人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并知道它的重要性。一种教育,只有在根本上从教育对象以及他们的需要出发,它才是有针对性的,也才可能是有成效的。人格教育也不例外,人格有其自身的大脑神经基础,儿童的有些人格差异是与生俱来的。人格教育从“人脑”出发,这是我们首先应该具有的一种观念,以“人”为本是人格教育的出发点。

再次,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理应充分体现儿童的主体性。教师和家长在人格教育中传授的知识、设计的活动,无不应该是围绕儿童展开的,儿童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导者,教师和家长并不是控制着这个教育过程,而是在其中充当引导、帮助和共同参与的角色。同时,面对各有特点的儿童,教育者要从他们各自的特殊性和不同需要出发,制定人格培养目标,采用相应的培养策略。在此基础上,值得提出的一点是人格教育中主体性的体现更要注重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我们借鉴五因素人格模型开展儿童人格教育,希望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特征,以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拥有幸福生活。人格,归根到底是个性化的特征,它的自我性和实践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自我教育是人格教育主体性的最根本体现。简单地说,即使教育者为儿童提供和创设了全方位的良好环境,只要儿童本身没有意识到这些人格要素的重要性,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并付之于实践时,我们的人格教育仍没有成功。在人格教育中,只有当儿童能够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实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和完成使命的。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静默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所以,“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者的种种努力,最终都是为了启发儿童的自我教育,让他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分辨是非、分析美丑,从而选择正确的行为,达到自己提出要求和任务,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所以,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在尽力创造教育条件、开拓教育空间之余,启发儿童的自我教育也是重要任务之一。儿童最终要懂得具备这些人格要素对一生成长的意义,一个人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但是人格上的缺陷却将贻害一辈子。在每一个学习和活动任务中让每个儿童都承担自己的角色,让儿童自己收集相关主题的资料,设计相应的活动。建立自我反思自我管理机制,培养儿童定期回顾总结自己的情况和感想,包括与同学朋友相处的情况、与老师家长相处的情况、对学习和活动主题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一些热点讨论问题的看法等等。同时,在班级和学校中建立儿童自我管理体系,让儿童成为管理班级、组织校园活动的主角,使他们有意识地自觉投入到人格教育的一系列学习、讨论、活动和实践中,进行主动的体验和思考。从而真正实现儿童将人格要素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成为人格的主体。

最后,在影响人格教育的种种因素中,教师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的确,在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龄阶段,教师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直接传递者,是教育与儿童之间的直接桥梁。与家长相比,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儿童相处的时间更多。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带给他们的影响也更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时每刻都在给儿童示范性的影响。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这在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可见,教师具有其他一切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

在人格教育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和理解“大五人格”模型所提出的人格要素,在已经具备相当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前提下,传授这些人格知识,组织各种有趣又有效的活动培养儿童的这些人格要素,注意观察每个儿童的特点,努力创设各种条件让儿童的特长和特点得以施展。

教师有目的、系统地对儿童进行人格教育,同时,他们自身应当成为儿童人格的榜样。这样,教师所开展的人格教育不仅是有针对性的,更是“润物细无声”的。具有平和、稳定的情绪,活跃、外向、积极热情;具有敏锐洞察力和想象力,能接受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创新性,能与学生、同事和周围的人群和谐相处,谨慎、有序、对学生和教育工作有相当的责任感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要素,是教师能否成功地培养儿童的人格要素的前提。一些测试和调查表明,优秀教师明显地具有外倾性,情绪稳定性高,较少感情用事,并有较好的自律性。

因此,在选拔教师和人们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的时候,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人格要素也应当成为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马塞诸塞州大学师范学院认为,提高师范生入学要求是保证未来教师质量的重要措施。因而在录取时他们采取了以下步骤:(1)考生提交申请书,详述自己与儿童相处的经验,写一篇或若干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看法;(2)考生出具证明自己可以和儿童和睦相处的推荐信;(3)学院审查考生中学时期的记分册;(4)将考生分成若干小组,考察考生的个性和能力;(5)主考老师与考生单独谈话,让其汇报参加活动的体会,考察考生是否有参加集体活动的愿望和能力,然后将考生所有资料汇集一起,由专业教师集体讨论。这些措施是基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提出的对教师职业的一种筛选。它其实就是把人格因素引入到了教师职业的选聘中,这无疑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的确,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把提高教师素质放在了重要位置。面对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采用科学的观念和方法选拔和培养教师,重视教师的人格要素,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是成功、顺利完成人格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当然,提高教师素质的最终目的仍然是遵循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人格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榜样,更好的引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我们期待着这一儿童人格教育的理念与策略能为人格教育领域提供积极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为儿童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打下铺垫,为国家能拥有更具竞争力的下一代奠定基础。

(傅 婵)

参考文献

1畅[美]L·A·珀文著 。人格科学 。周榕,陈红,杨炳钧,梁秀清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畅[美]托马斯·里克纳著 。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 。刘冰,董晓航,邓海平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畅[美]丹尼尔·戈尔曼著 。情感智商 。耿文秀,查波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畅[美]丹尼尔·戈尔曼著 。EQ Ⅱ———工作 EQ 。耿文秀,查波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畅[美]霍华德·加德纳著 。多元智能 。沈致隆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畅[美]R 。J 。斯腾伯格著 。成功智力 。吴国宏,钱文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畅[美]K · T ·斯托曼著 。情绪心理学 。张燕云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8畅[美]M · S · Gazzaniga主编 。认知神经科学 。沈政译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畅[美]悉尼·乔拉德,特德·兰兹曼著 。健康人格 。刘劲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0畅 郑雪主编 。人格心理学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畅 韦有华编著 。人格心理辅导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2畅 林崇德,沈德立主编 。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3畅 董奇,陶沙等著 。脑与行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畅 王文清主编 。脑与意识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5畅 高玉祥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6畅 谈炳和,樊富珉 。试论人格及人格教育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17畅 郑雪 。试论人格教育的意义、目标和原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18畅 梁丽萍 。美国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

19畅 岑建君 。美国中、小学生的“品质教育”活动 。中小学教育,2001,(3)

20畅 吴锡改 。论青少年人格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1997,(2)

21畅 温岭市方城小学,杭州大学教育系课题组 。小学生人格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低年级)。教育研究,1998,(10)

22畅 曾祥岚,罗云 。健康教育、人格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异同辨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23畅 杨诚德 。人格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4畅 沈政 。脑科学与素质教育 。教育研究,1999,(8)

25畅 刘力 。脑科学与教育:值得关注和拓展的研究领域 。教育研究,1999,(8)

26畅 徐光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脑科学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

27畅 宗秋荣 。现代脑科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研究,1993,(1)

28畅[美]戴维·索萨著 。脑研究的分支 。胡岑英,高文译 。全球教育展望,2001,(5)

29畅 朱法良 。对全面开发人脑的思考 。教育研究,2001,(7)

30畅 张志勇 。脑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科学,1990,(4)

31畅 张旺,张万春,袁宝华 。基于脑的教育———当今脑科学给教育的启示 。教育探索,2000,(5)

32畅 佘凌,孔克勤 。情绪的神经基础研究 。心理科学,1999,(6)

33畅 曾性初 。情智与情商 。教育研究,1999,(3)

34畅 王晓钧 。情绪智商(EQ)———当前我国情绪和情感研究中的谬误 。中国社会科学,2000,(3)

35畅 肖静宁 。情绪智力辨析 。心理学,2001,(6)

36畅 岑延远 。情绪智力:范畴、方法、本土化 。心理学,2001,(1)

37畅 赵秋长,赵建国 。对情感智商的理论回应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38畅 王晓钧 。情绪智力理论结构的实证研究 。心理科学,2000,(1)

39畅 王晓钧 。情绪智力:理论及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

40畅 覃玉荣 。重视情感教育 促进个性发展 。高等教育研究,2000,(3)

41畅 乔建中 。情绪追求:教学中值得重视的动机问题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

42畅 郭德俊,田宝,陈艳玲,周鸿兵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5)

43畅 孙泽军,何乔 。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策略探析 。心理学,2001,(8)

44畅 卢家楣 。情绪发生机制及其对教育中调控的启发 。教育研究,1995,(2)

45畅 孟昭兰 。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个体情绪发展的理论探讨 。心理学,2001,(5)

46畅 方红,顾纪鑫。简论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研究,2002,(2)

47畅 李英,体验 。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初探教育学的体验范畴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

48畅 马前锋,孔克勤 。人格五因素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科学,1997,(1)

49畅 杨波 。人格5因素模型的两种理论:词汇观和特质论 。心理科学,1999,(1)

50畅 周晖 。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小五”结构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51畅 罗珊红 。人格心理学的未来:等待“大一”。心理学动态,1998,(4)

52畅 张雨青 。儿童气质和人格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心理学动态,1997,(4)

53畅 张智勇,王垒 。中文人格特质词的基本维度研究:大学生自我评定的因素分析 。心理学报,1998,(1)

54畅 吴正,张厚粲 。大五人格理论与人事测评中的人格结构分析 。心理科学,1999,(3)

55畅 刘玉凡,王二平 。大五人格与职务绩效的关系 。心理学动态,2000,(3)

56畅 黄河清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

57畅 王秋英。当代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教育探索,2001,(2)

58畅 高慧荣 。家庭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1,(1)

59畅 郭晓飞,王玲凤 。试论教师情绪智力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6)

60畅 李凝 。当代教师角色的转变趋势 。教育科学,2001,(5)

61畅 李悦辉 。当代优秀中学教师职业素质要素的调查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1)

62畅Digman J M 。Personality Structure:Emergence of the Five Factor Model 。Annual Review o f Psychology,1990,41 。

63畅Nathan C 。Popkins 。The Five‐factor Model:Emergence of a Taxonomic Model for Per‐sonality Psycholog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http://www 。personalityresearch 。org/papers/popkins 。html 。

64畅Dr 。C 。George Boeree 。The Ultimate Theory of Personality 。http://www 。ship 。edu/~cgboeree/conclusions 。html 。

65畅D 。F 。Walker,R 。L 。Gorsuch 。Forgiveness withi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Model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 ferences,2002,(32)。

66畅Peter Becker 。Beyo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 ferences,1999,(26)。

67畅Michael C 。Ashton 。Big Five Factors and Facets and the Prediction of Behavior 。Journal o 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1,(3)。

68畅Wei Wang,Wuying Du,Ping Liu,Jianhui Liu,Yehan Wang 。Five‐factor Personality Measures 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Effects of One‐child Policy 。 Psychiatry Re‐search,2002,(109)。